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于五角大楼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停止所有难民入境,停止向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的普通公民发放签证,并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受这一政策的影响,一些来自中东国家的难民和移民在进入美国时被拘留。人权组织和律师将特朗普告上法庭,指控他新签署的行政法令违反了宪法。然而,精英阶层更是反对特朗普的主张,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签署的行政命令刚刚生效。在纽约旧金山等机场,一些叙利亚难民和一些中东国家的人不幸成为特朗普新政的第一批受害者。他们不仅没有如愿进入美国,还被警方拘留。旋即,受委托的律师将特朗普总统告上法庭,指控他的行政命令违反了宪法。
许多美国公民并不认同特朗普的新政。27日晚,部分民众聚集在联邦政府大楼前抗议。这些抗议活动28日还将持续。此外,包括1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数千名美国知名学者联合发出请愿书,谴责特朗普的排外政策,认为这些行政命令涉及歧视,有害于国家安全,给他们的学生、朋友、同事和社区成员带来负担。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盖茨、沃伦巴菲特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反对特朗普的新移民政策。扎克伯格在他个人网站页面上写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他认为确实有必要确保美国的安全,但应该只针对那些真正构成威胁的人。
特朗普推行的“美国优先”源于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说:“从今往后,只有‘美国优先’。‘美国优先’。每一个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外交的决定,都将为了美国工人和美国家庭的利益而做出。”其根本意思就是美国为了国内的繁荣而抛弃了自己过去70年的外交政策及其同世界的契约,不顾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走贸易保护主义的路线,发动对整个世界的贸易大战。
在美国优先旗帜下,特朗普上任后签署的第一份行政命令,就是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之后特朗普又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称这一协定是“糟糕交易”;过后特朗普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将矛头指向会费缴纳问题;继而进一步退出伊朗核协议,宣布制裁伊朗,现在与全球国家在打贸易战。短期内,美国可能因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获得一些好处,但长期来看,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盟友伙伴国对美国的信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世界主要经贸国之间可能因为以邻为壑的心态出现更多争端和纠纷。
拓展资料:
如今已经显露迹象的是,更加“自我”的美国带给世界更多不确定性。一些分析认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税收政策调整的外溢影响不可忽视,世界范围内可能因此兴起新一轮减税潮。而美国一系列“退群”选择也让人们担心,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正在滑向“美国孤立”。最终伤及美国自身。
参考资料:***--美国优先刺痛美国民众
TPP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1]
退出的原因:
1月24日,白宫所发布的新闻稿指出,正式退出TPP,是特朗普采取的第一个行政措施(executive action);TPP这种类型的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特朗普正迅速推动贸易政策,增加美国劳工和制造商的竞争力。
详细介绍: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时表示,退出TPP对于美国工人来说是件“大好事”。特朗普在竞选中曾多次抨击TPP将“摧毁”美国制造业,承诺当选后不再签署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而是注重一对一的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他日前表示美国将很快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TPP是什么?TPP又被称为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 白宫:退出TPP是象征美国贸易政策新时代 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表示,这个措施迎来美国贸易政策的新时代。1月24日报道,白宫所发布的新闻稿指出,正式退出TPP,是特朗普采取的第一个行政措施(executive action);TPP这种类型的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特朗普正迅速推动贸易政策,增加美国劳工和制造商的竞争力。 斯派塞并说,特朗普退出TPP是象征美国贸易政策新时代,将美国劳工放在第一,并且向世界其它国家说明,美国谈判双边协定的方式,将会是确保美国能从这些交易中得到什么。
8月1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在西藏调研。他赴西藏边境地区实地考察调研脱贫攻坚、边境基础设施和小康村建设等情况。
2019年,外交部长在国内有两次调研。
2019年2月16日至18日,外交部长在云南中缅边境调研。
他实地查看了中缅界河界桩、边界设施、瑞丽口岸、中缅油气管线和“一寨两国”边境社区,还徒步登山踏查中缅边界线,为“共和国1号碑” 描红。
2019年8月16日至18日,外交部长在重庆调研。
他来到“一带一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展示中心,实地考察“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了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在当选国务委员之前,外交部长曾在2015年去过西藏。当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同年年底召开的全国外办主任会议,选址西藏。2015年12月26日至30日,全国地方外办主任会议在西藏举办,外交部长作为外交部长赴藏出席会议并考察调研。
在全国地方外办主任会议之后,当年12月31日,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还会见了外交部长和当时的外交部党委书记。
在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口中,外交部长这次调研的地方是一个特殊边疆民族地区。近期,它频频出现在我国外交事务中。首先是中美之间。美方多次借涉藏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向“藏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18年对等进入西藏法案”。该法案声称要“反制”中国“限制”美国记者、外交官和公民前往西藏,作为中国领土的西藏必须允许美国人“自由进出”,不然美国就要“报复”中国。今年7月,美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实施“对等进入西藏法”,称将对中国政府及相关官员采取签证限制措施。事实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8年,西藏方面接待进行公务、旅游、商务等活动的外国朋友近17.6万人次,其中游客近17.5万人次、外交官约500人次、记者343人次。
7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宣布,针对美方的错误行径,中方决定对在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作为反制,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美国在成都领事区是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及重庆市组成的。《纽约时报》称,该总领事馆是美国收集中国新疆与西藏情报“最有价值”的外交前哨。然后是中印之间。
5月5日,印军从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后遭中国边防部队管控;
5月9日,印军又从锡金段越线进入,导致双方冲突;
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上述提到的两个冲突地区都紧挨着西藏。
中印双方解决争端、沟通协调的方式除了军事渠道,还有外交渠道。例如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还有始于2003年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是两国边界谈判的主要渠道和战略沟通的重要平台。按照惯例每年在两国轮流举行,最近一次是于2019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22次会晤。外交部长本人就是现任中印边界问题中方特别代表。7月5日晚,外交部长就以此身份同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在通话中,双方同意将通过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加强沟通,不间断地举行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不断完善和加强边境地区信任措施建设,避免影响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的事件再次发生。外交部长并不是近期唯一去过西藏的外交战线高层领导。5月13日,西藏自治区领导与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涉藏外事调研组一行座谈,共商涉藏外事工作大计。出现在新闻稿中的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涉藏外事调研组成员包括:
外交部党委书记
中联部副部长
外交部部长助理
座谈中,
外交部党委书记说
涉藏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西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一环。
要深刻认识涉藏斗争的复杂严峻形势,发扬斗争精神,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要积极推进西藏对周边合作,筑牢我国安全西南屏障。
要进一步服务好西藏对外开放。要进一步加强稳边固边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加大智力援藏力度,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好西藏外事工作。
3个月后,外交部长现身西藏。
在座谈时,外交部长介绍了当前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主要情况。他表示,西藏的安全稳定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复杂影响,外交战线将与西藏自治区的同志们一道,为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做出共同努力,为支持西藏对外开放合作、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20年8月当地时间6日,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命令,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及企业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
特朗普还在行政令中宣称,“美国必须对TikTok的所有者采取积极行动,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针对美国方面的动作,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对此回应称:
有关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美开展商业活动,遵守美国法律法规。美方借口国家安全,频繁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美国企业,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方坚决反对。我们也注意到,近期美国国内许多民众和国际社会很多人士都对美方有关做法提出批评和质疑。 中方督促美方认真听取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声音,纠正错误,不要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停止打压有关企业,为各国企业正常经营投资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环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方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之上,进行政治操作,换来的只能是自身道德滑坡、国家形象受损和国际信任赤字,最终也将自食其果。
8月10日,字节跳动发了一份声明,中心思想是“如果美国政府不能给予我们公正的对待,我们将诉诸美国法院。” 声明中还提到,“字节跳动今天下午发了一份声明,中心思想是“如果美国政府不能给予我们公正的对待,我们将诉诸美国法院。” 针对特朗普签署的禁令,腾讯公司发言人周五表示,腾讯正在评估该行政命令,以获得充分了解。如今特朗普和美国连续针对国内互联网企业提出各项措施,让民众对其他互联网巨头在美国的未来表示担忧。很多人担心,制裁腾讯和TikToK只是美国要走的第一步。
中新网1月26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日正式就职以来,迅速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改变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多项方针。
特朗普于20日上任后签署的首项行政命令,就是冻结卸任总统奥巴马的医疗改革计划。他要求各联邦机构不得再为扩大这部法律的普及面而发布新规、要求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推迟实施医改法中任何可能给各州政府、医保提供方以及家庭和个人带来“财政负担”的条款等。
此前,由共和党控制的参众两院已经相继表决通过了预算调节程序,迈出了废除奥巴马医改的第一步。
特朗普承诺,会用一个“更棒的”方案替代医改。他表示,在卫生部长普莱斯的提名获得通过之后,就准备提出详细的替代计划。但截至目前,这一计划的面貌尚未可知。美国有线电视台(CNN)网站称,要实行替代方案,特朗普还将面临重大的政治和政策障碍。
24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决定重启美加“拱心石”XL输油管道项目,直接推翻了奥巴马否决该项目的决定,兑现了他在竞选期间的又一项承诺。
“拱心石”是加拿大管道公司计划修建的一条全长1179英里(约1900公里)的输油管道,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该项目有利于就业和能源供应,但因环境成本高昂,遭到环保人士激烈反对。在停滞了7年之后,奥巴马政府于2015年11月否决了项目。
特朗普表示,该项目可为美国创造2.8万个就业岗位。不过,项目中的一些条款存在争议,需要重新进行协商。此外,特朗普还批准了北达科他州输油管道建设项目,并要求建设输油管道需要使用美国造的材料。
在特朗普上任之后迅速得到兑现的,还有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承诺。美国当地时间23日,特朗普正式展开第一周的工作后,就签署了这一行政命令。
特朗普表示,这对美国工人而言是一件好事。特朗普说:“我们想要的是公平贸易。公平贸易!我们将公平地对待其它国家,他们也要公平地对待我们。”
报道称,以退出TPP为标志,美国贸易政策或将发生重大转变。华盛顿称,将会采取强硬姿态争取公平的贸易协议,以撤出TPP谈判为条件踏出第一步,保护美国人的就业机会。除了退出TPP外,特朗普还考虑将在适当的时机重新磋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曾称气候变化是骗局,并威胁要退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尽管当选后他又表示,对是否退出《巴黎协定》持“开放态度”,但他也坚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仅存在“一些关联”。
从特朗普提名俄州总检察长斯科特·普瑞特担任环保署署长一事上,也能看出他对气候问题的态度。此人同化石燃料行业关系密切,也是奥巴马气候变化政策的坚决批评者,因此这一提名被认为是“让纵火犯负责救火”。
目前,美国政府尚未就是否退出《巴黎协定》采取具体行动,但白宫官网已经删除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气候变化”页面,以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取而代之。
当地时间25日下午,特朗普在国土安全部签署了两份有关加强边境安全的行政命令,内容包括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停止向难民聚居的城市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边境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等。这同样也是其竞选期间的一项关键承诺。
特朗普称,美国将立即着手制定建墙计划,建墙行动将在未来数月内开启。不过,外媒认为,特朗普想要修建这堵墙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就是资金问题。
据《华盛顿邮报》估计,修建隔离墙的费用可能将高达250亿美元。特朗普在竞选期间表示,这堵墙的费用将由墨西哥支付,但近期他则改口称,开销将首先由美国支付,但最终将由墨西哥承担。不过,墨西哥总统涅托已经明确表示,绝对不会为美国的建墙行动“埋单”。
2016年美俄关系“跌入谷底”,俄称与美对话几乎“冻结”,美则制裁俄罗斯、驱逐俄外交官。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表示,如果自己当选,将能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构建良好关系。
特朗普获胜后,有媒体报道称两国领导人谋划首次会晤,对此美俄均予以否认。不过,克里姆林宫称,双方正在就举行电话会谈进行协商,期待近期能商定日期。
此外,特朗普还发出了可能与俄罗斯合作的信号。白宫新闻秘书斯派塞称,特朗普对与俄罗斯合作打击“伊斯兰国” (IS)极端组织持开放态度,前提是俄罗斯对此抱有相同意愿。但他没有提出相关计划,也没有设立组建联合军事行动机构或实施攻击行动的程序。
特朗普曾称,自己就职后将要求美军将领在30天内提交一份完整的针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行动方案。在就职典礼上,他也表示:“我们将团结文明世界,反对极端恐怖主义,我们要将其从地球表面上彻底根除。”
目前,特朗普尚未提出有关如何打击“伊斯兰国”的具体政策。不过,特朗普执政团队中最先获得参院确认的国防部长马蒂斯和国土安全部长凯利,均为作风强硬的美军退役将领。
以色列《国土报》就此评论称,“在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方面,特朗普的团队即使不能说是好战的,也至少是鹰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