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字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一、牛的释义
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
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二、组词
牛角、牛头、吹牛、公牛、牛皮等。
扩展资料:
一、牛角 [ niú jiǎo ]
牛的角,也指用其做成的号角。
二、牛头 [ niú tóu ]
1、牛的头。
2、牛头形的酒尊。
3、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卒。
三、吹牛 [ chuī niú ]
说大话;夸口。也说吹牛皮。
四、公牛 [ gōng niú ]
古指官牛,后指雄性的牛。
五、牛皮 [ niú pí ]
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
“牛”字的字形演变如下图所示:
一、牛的释义
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顿的简称。
二、组词
水牛、老牛、放牛、黄牛、种牛等。
扩展资料:
一、水牛 [ shuǐ niú ]
牛的一种,角粗大弯曲,作新月形,毛灰黑色,暑天喜欢浸在水中,吃青草等。适于水田耕作。
二、老牛 [ lǎo niú ]
1、年老的牛。
2、今亦以喻指踏实勤恳为人民服务的人。
三、放牛 [ fàng niú ]
1、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2、牧牛。
四、黄牛 [ huáng niú ]
1、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
2、指仗恃力气或利用不正当手法抢购物资以及车票、门票后高价出售而从中取利的人
五、种牛 [ zhǒng niú ]
专供繁殖的牛。
牛,niú。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牛”字,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在田字格中居中书写,如下图:
是一种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形容词,比喻固执或骄傲。有一般的牛还有奶牛。
其部首是牜部,笔顺是撇、横、横、竖,共4画,相关词组有很多,比如放牛、种牛、牛皮、牛奶、牛肉、蜗牛、牛顿、牛腩、牛饮、牤牛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放牛
1、拼音:fàng niú
2、释义:指把牛散放掉。
二、种牛
1、拼音:zhòng niú
2、释义:用来给奶牛配种的公牛。
三、牛皮
1、拼音:niú pí
2、释义:是动物牛的表皮,因皮质细腻,牢固耐用,常被用于工艺品。
四、牛奶
1、拼音:niú nǎi
2、释义: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
五、牛肉
1、拼音:niú ròu
2、释义:指从牛身上获得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牛
百度百科-放牛
百度百科-种牛
百度百科-牛皮
百度百科-牛奶
百度百科-牛肉
如下图:
牛拼音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牛田[niú tián]
授予养官牛者的田地。
2、阉牛[yān niú]
去势的牛。
3、牛衣[niú yī]
用麻或草织的给牛保暖的护被。
4、毛牛[máo niú]
指祭祀用的活牛。
5、沙牛[shā niú]
黄牛。
牛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来的,先有牛,后有字。
字形演变
[ 牛 ] niú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