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3月4日,中国共有核电站22座。
分别是:秦山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秦山第三核电站,海阳核电站,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阳江核电站,方家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昌江核电站,岭澳核电站,防诚港核电站,金山核电站,国圣核电站,马鞍山核电站
中国三大核电集团指的是中国从事核电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三家企业,分别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NPTC)于2007年5月22日成立,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
2015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或中国广核集团,英文缩写:CGN),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控股的清洁能源大型中央企业。
中广核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 为使命,经过40余年的发展,构建了4+X业务板块,业务已覆盖核电、核燃料、新能源、金融服务、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拥有2个内地上市平台及3个香港上市平台。
3、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英文: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简称CNNC,中文简称中国核工业集团或中核集团)是由中国国家出资设立,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企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特点简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的历史阶段将传承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举世瞩目的“两弹一艇”和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历程,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中国核电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核科技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努力实现核工业又好又快安全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三大核电集团
中国三大核电集团指的是中国从事核电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三家企业,分别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经营范围: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
公司性质: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公司口号:崇和、尚实、精诚、创想
2、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核电
公司性质:中央企业
公司口号:善用自然的能量
3、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经营范围:核电、核燃料、核应用
公司性质: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公司口号:兴核强国 服务社会
根据最新的2022《财富》中国五百强企业榜单中,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63名,中国广核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70名,中国核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223名,但从发电量来看,中广核2021年核电总发电量约2138亿千瓦时,中国核电2021年商运发电量1826.37亿千瓦时,但从核电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中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他们各有各的厉害之处,但这几个核电企业做得事都是利国利民,不仅如此,还能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
近年来,中国核能发电量持续上涨。2016年中国核能发电量2105.2亿千瓦时,2020年中国核能发电量3662.4亿千瓦时。2021年1-8月,中国核能发电量26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
未来发展趋势:
1.我国核电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积极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转变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2.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增强核能产业自立自强能力
核能科技创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科技强国、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突出。
发展背景:中国发电量逐年增加,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火电
核反应堆是由原子分裂驱动的,这一过程称为裂变,其中一个粒子(一个“中子”)射向一个原子,然后分裂成两个更小的原子和一些额外的中子。一些被释放的中子撞击其他原子,导致它们也裂变并释放更多的中子。这叫做连锁反应。
链式反应中原子的裂变也以热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流体(通常是水)从反应器中移除。这些热量可以用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各地区能源转型之路不断加速,核电作为清洁的基荷电源,对“双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有核电站的。在中国运行的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总核电容量有9百多万千瓦,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到2020年,中国将增建成多座核电站。
当前已经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辽宁、福建、广西等沿海省份确定了13个优先选择的厂址,预计到时总投产核电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千瓦小时,可占全国发电量的6%以上。并且,根据当前的核电建设,这个目标预料还可以上调。
核电站的辐射影响明显低于火电厂。由于烟灰中存在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百万千瓦级燃煤发电厂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剂量约为每年0.048毫希,而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微量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剂量仅为每年0.018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