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头猪!”这是中国人一年消费的猪肉数量,这样庞大的规模需要一个稳定的行业保障。然而供过于求导致的中国养猪行业从去年开始陷入亏损,至今仍未结束。中国农业农村部的专家团队近日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该判断让整个行业似乎看到了曙光。大起大落的行情,让生猪养殖业者心有余悸,有养猪户形容过去一年“像钝刀子割肉”一样难熬。过去几年,养猪户都经历了什么?猪肉价格现在真的到底并开始反弹了吗?养猪行业如何避免这种大起大落的行情?《环球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名养猪户和专家。
“卖一头猪亏500块钱”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27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75元/公斤,比26日上升0.5%。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信息称,截至今年4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已经连续3周小幅回升,结束16周连续下跌的趋势,养殖场和养殖户亏损有所缓解。
“去年年初以来,猪肉价格迅速下跌,谷底时卖一头猪就意味着亏500块钱,非常煎熬的一年。”大北农集团武汉绿色巨农执行副总裁黎龙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之前一头猪赚的钱要用来弥补现在两头猪的亏空,这一年来大家都在吃老本。”黎龙辉表示,现在吃得差不多了,如果再不赚钱,就真的熬不住了,整个行业都很虚。
不过,大北农作为集团公司,拥有多元化布局的优势。国内大型企业基本上都是产业链条化布局,上下游打通,因此抗击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
“真正难过的是我们这些存栏几千头、没有上下游配套的企业。上游没有饲料,下游也没有加工,我们两头受压。”四川一家生猪养殖场的相关负责人王经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价格起起伏伏的,就像钝刀子割肉,很难受。猪肉价格如果一直在5-6块钱的成本价以下,3个月、5个月还能扛,时间长了就不抱希望了,只能出局。要么卖掉养殖场,要么全部出清转行”。
数据显示,养猪企业去年普遍遭遇滑铁卢。正邦科技最新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182亿元至197亿元,亏损额列生猪养殖企业首位。此外,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和新希望业绩也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下半年价格上行?
从2002年至今,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共经历五轮“猪周期”,每轮周期大概持续3-4年。但是,2018年至今的“猪周期”如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使得这个周期与以往的截然不同。 2019年,受非洲猪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生猪价格快速上扬,一直到2021年春节前后,肉价迎来最后的“高光时刻”,每公斤价格超过36元。
2021年2月春节一过,需求下降,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6月份全国多地跌破成本价,生猪出栏均价一度跌至每斤5元。整个行业陷入深度亏损中,并徘徊至今年3月下旬。
实际上,这一轮“猪周期”肉价下行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下半年。历经2019年和2020年的猪价上涨周期之后,2020年下半年按周期规律应该下行的猪价却反常上涨,整个行业原本的警惕迅速转化成一片乐观情绪。
“每年的8-9月份,我们都要做下一年度经营计划。2020年,我们预期下半年猪价会下降,但事实是猪价不仅没降还向上冲了一把,把整个行业的预期全打乱了。我们也在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错了。”黎龙辉告诉记者。
中国农业农村部当时发布信息,提示整个行业下行周期的到来。但该提示并没有在行业引起足够重视。于是,2021年初猪价迅速下跌之前,生猪养殖行业仍在继续扩产,供过于求叠加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的大幅上扬,行业的经营和生产全部被打乱。随着猪价下行周期呼啸而来,整个行业也迅速陷入亏损之中。
不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状态快要结束了。“下半年扭亏,我觉得问题不大,”他告诉记者,市场供应会相对减少,加之市场需求转好,所以下半年猪肉价格会出现一个趋势性上行。
“上一个猪周期结束于2018年6月,到现在为止也快4年了。4年一个周期,我觉得这轮快结束了,猪价应该向上走。”黎龙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个人还是比较相信农业农村部最新判断,下半年会迎来一个扭亏的转折”。
疫情因素和教训
王祖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实际上,这一轮猪周期的下行阶段,也没有比往常更长,但是确实价格跌得够深,因为之前价格涨得也够疯狂,“周期循环就是这样,你有前期高额的盈利,就可能要经历一轮深度的亏损”。
对于下半年行业扭亏转折的到来,黎龙辉和王经理都将疫情视为重要的决定因素。黎龙辉说,“疫情会压制市场需求,如果大家肉吃得不多,价格还是涨不起来”。
而经历此次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养猪业也从中吸取教训。黎龙辉告诉记者,“2020年下半年,大家都忽略主管部门的提示,经过这一年下跌,大家开始恢复理性”。他表示,希望整个行业都能吸取教训,科学制订运行计划,尊重市场规律,把行业的峰尖削掉,用来填补谷底,使得整个行业运行更为平滑、理性,而不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今年生猪价格趋势: 今年生猪价格会稳步攀升的
猪价行情预测下半年川猪行情怎样 : 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行 2015年猪价格或将达到高点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 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4.8%...
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 : 目前国家实行了第五次国家生猪收购,全国生猪价格出现小幅上涨,目前北方生猪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南方,但随着消费淡季到来,生猪上涨空间乏力,下半年的生猪的行情并不乐观,请养殖户适时出栏,保证养殖利润.
今年肥猪的价格是多少啊,还能涨吗 : 2011年2月17日河南生猪价格行情报价参考 一、今日河南生猪价格行情参考:单位:元/公斤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县 生猪价格 内三元 15.2河南省 驻马店 正阳县 生猪价格 ...
生猪的价格.现在多少钱一斤 : 2012年7月31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3.24元/公斤 2012年7月31日内三元生猪平均价格12.82元/公斤,其中 最高地区内三元猪价: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山东省烟台市蓬...
今日生猪价格表,怎么查价格 : 湖南省湘潭市 雨湖区 12月9日 生猪价格今日猪价走势 内三元 每斤售价 7.00 湖南省湘潭市 韶山市 12月9日 生猪价格今日猪价走势 外三元 每斤售价 7.00 湖南省益阳市 ...
今年的生猪价格会怎样:自从畜牧业复苏以来,生猪价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江西省农业部门调查分析认为,江西今年生猪价格趋稳,养殖户有利可图. 江西省农业部门介绍,从江西调度情况看,一季度生猪价格呈高开低走态势,1月份最高价位在5.6元/斤,2月...
下半年肥猪价格走势 - : 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近十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3个“猪周期”:2003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2006年以后,生猪每千克价格波动价差大约由4元扩大至10元以上.相关专家...
猪肉价格今年走势?: 春节里物价飞涨的情况会随着春节假日的结束和天气回暖而结束,猪肉价格一定会有所回落,至于接下来的一年,猪肉价格会围绕在一定的价格上下波动,波动不太大,正常的市价左右波动.
生猪价格趋势: 【南风金融网】2011年7月21日全国生猪价格行情最新资讯:猪肉涨幅连续四周缩小作为CPI重要指标的猪肉价格,如今涨势有所放缓,这似乎让人看到了物价走稳的曙光.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36个大中城市鲜猪肉批发价格26.15元/公斤,...
“猪周期”是一种由生产方和市场方共同作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特征是以“高价损人、以价损人、以价损人”为周期的恶性循环。云南第一次出现非洲猪瘟是在2018年10月发生的,此后虽然是点状传播,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猪肉价格的波动幅度大、波动幅度大、时间长,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猪周期”。
“猪的循环,是整个猪场的最基础的法则。”钟雨表示,云南农业普查大队的领导,特别是猪肉产量和价格的互相作用,从而导致市场供求和价格周期性波动,从而对行业盈利水平、猪肉价格和市场供给造成一定的冲击。
云南人消费最多的是猪肉,而猪又是一种生物资源,生产的时间很长,无论是产量的增长还是减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物价的下跌,加上疾病的影响,会导致产量的降低,从而为接下来的一波上涨做好铺垫。一位饲养员说,从一头猪到一头猪,到一头新的猪,再到一头新的猪,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把一头猪卖到市面上。即便是在规模化猪场中,从母猪的补种到仔猪的产蛋期,也需要14个多月的时间。这是猪自身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人为的。
目前的猪肉价格决定所导致的行为,对市场和农户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现,但会有一个滞后的时期。只有当发现供应的差距,并开始增加产量时,将会导致市场供应的变化,进而对市场的物价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如果发现猪肉供应过多、物价下降,那么无论大小养猪还是散养大户,都会生很多孩子,小猪会断乳,小猪会长大,而政府要控制这种过剩的局面,至少也要一年时间。随着“猪周期”的持续,生猪养殖业的起伏和行情的起伏,使得猪肉的价格上涨和下跌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猪产业的正常发展。
由走势图可以看出:生猪期货价格今年8.09是18000左右,8.23号是1680左右,9.06号是16700左右,9.27号是14300左右,10.18号是14800左右,11.01号是16500左右,11.15号是16200左右,11.29号是16200左右。
拓展资料:
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发展阶段;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以及当前所处的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生猪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大型现代化产业链条。
1.1 统购统销阶段
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建国初期,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购统销政策。生猪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主要特点是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短缺,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养猪生产力低下,肉食品供给匮乏,人均猪肉消费很低。截至1984 年,全国猪肉产量 1445 万吨,人均占有量仅 13.84 千克,肉食品种也相对单一,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 93.78%。
1.2 市场放开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发展阶段(1985-199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调动了畜禽养殖的积极性,生猪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生猪购销政策放开。随着“菜篮子工程”和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居民猪肉消费大幅提高。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 3956 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 29.09 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 68.3%,1985 到 1997 年猪肉产量年均达到增速 6.7%。
1.3 过渡阶段
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转型发展的过渡阶段(1998-2004):1998 年以来,生猪养殖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向数量质量并重、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转变,主要特点是生猪养殖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经历前一阶段的较快速发展后,产量大幅提升,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生产效率、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要素。
1.4 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
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2005-至今):2005 年以来,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主要呈现为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地及销区更加集中、环保升级、食品安全升级以及生产效率升级。详情见产业现状。
因为猪肉的价格本身有着一定的销售旺季和销售淡季,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行情的变化理解为猪肉的价格周期,之后的价格也会随着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会把猪肉当成自己的蛋白质获取源,很多家庭也会经常到超市购买猪肉。因为猪肉的价格波动本身比较大,在猪肉价格便宜的时候,一斤猪肉的价格可能会降到8~10元钱左右。在猪肉的价格相对比较贵的时候,一斤猪肉的价格甚至可以到达40元以上,猪肉的价格问题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成本。
1、第1个原因是猪肉的价格周期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理解,当猪肉的价格非常高的时候,养猪户就会选择盲目扩产,这就意味着市面上的猪肉供应量会越来越多,所以就会造成猪肉供过于求的情况,之后的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相反,当猪肉的价格跌到一定的底部的时候,市场上的猪肉也会形成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猪肉的价格才会涨到30元左右。
2、第2个原因是猪肉本身的定价机制问题。
因为猪肉本身占CPI的比重比较大,这就意味着猪肉的价格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成本,在多数情况下,猪肉的价格波动周期是两年左右。当猪肉的价格进入到上升周期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就会越来越贵,居民也能够直观感受到猪肉价格给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猪肉的价格非常容易受到自身价格周期的影响,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因为市场上对猪肉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所以市场上的猪肉量会进一步缩小,这会直接导致猪肉的价格越来越贵,有些猪肉熟食的价格甚至可以达到每斤50元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