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基金是对于不记入帐户部分的缴费,需要进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就是所有单位缴费都统一放到一个公共的基金部分,然后再从这个统一的统筹基金中支出基金给那些需要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各险种的统筹基金都是分别管理的,即各险种有各自的统筹基金。
统筹基金资金来源:
①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
②退休人员过渡性 基本医疗保险金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
③统筹基金的利息收入;
④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
⑤ 政府资助;
⑥其他合法收入。
扩展资料: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是这次改革所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的建立与使用有四个方面的具体规定:一是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个人帐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二是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要明确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开管理。个人帐户主要用于小病或门诊费用,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大病或住院费用。
目的是明确各自的责任,避免统筹基金透支个人帐户,也便于管理。三是制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统筹基金
统筹金一般指的是统筹基金。统筹基金就是所有单位缴费都统一放到一个公共的基金部分,然后再从这个统一的统筹基金中支出基金给那些需要享受待遇的参保人员。
首先可以分为是社会统筹基金、劳保统筹基金、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这些不同的基金都具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社会统筹基金比较复杂,主要指的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基金,包含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而且统筹基金的资金来源。
扩展资料:
支付范围:
一、避免统筹基金挤占个人账户,防止统筹基金挤占个人账户而使得个人账户出现“空账”的运行局面,目的是实现各自平衡;
二、不划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范围,容易造成突击消费个人账户,增加统筹基金的风险和监控难度,是统筹基金超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使得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各自独立运行,单独核算,自求平衡,减少了监控的难度,便于管理;
四、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是以上年度市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每次住院来计算的,避免小病泛滥住院挤占统筹基金;
五、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是按照年度累计的,是上年度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避免极少数人过多使用统筹基金,影响绝大多数职工医疗费用的给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统筹金
简单来说,统筹基金就是指单位所缴纳的部分会统一放到一个公共基金的部分。
以医保来说,如果员工所在单位给用户缴纳了医疗保险,而单位所缴纳的部分不计入账户部分缴费,因此需要统一放到统筹基金中支出给那些需要享受待遇的医保人员。
医保统筹,是指某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扣除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其中还有财政补贴;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滞纳金等额外收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发生的医药费、手术费、护理费、基本检查费等。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不得挪用。医保统筹相当于社会保险基金,用来报销医疗费用的。
筹集与支出是保证基金安全正常运行的两个关键,筹集是医疗保障系统运行的基础,只有按时足额的筹措到所需的资金,才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营,而资金筹集的比例是以当地的生活与医疗消费水平为基础的,还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确定统筹水平时,必须经过缜密的调查分析,以做到准确适度。正常情况下,筹资水平应略高于医疗消费水平,做到略有盈余。而如果在调查分析中出现失误或分析不周,或者不能正确地预测未来的医疗费用走势,筹资水平低于预定的医疗消费水平,基金运行就有可能存在透支的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统筹基金是指本人交纳一部分保险金纳入社会统筹,由国家统一调配统筹。这应该是按工资比例交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