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了~~
不错,确实是孔云龙的博客,不是的话可以拍板砖~~
孔云龙瀑布线均线系统的设置参数为:
周线:10、13、16、19、22、25、28、31
日线:68、78、88、98、108、118、128
60分钟:98、118、138、158、178、198、218、238。
30分钟248、268、288、308、328、348、368、388
15分钟298 328、358、388、418、448、478、508
德云社开始叫作“北京相声大会”,只有郭德纲、张文顺和李菁三个人在广德楼等茶馆演出。
1995年,郭德纲来到北京,首先找到的人是相声界前辈张文顺以及青年演员李菁,开始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1996年开始,相声演员邢文昭以及徐德亮等开始陆续加入演出。到了1998年,扩展为十几个人,演出场馆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里,并取名为“北京相声大会”。
2003年,演出队达到了十几个人,并且从那年开始改在天桥乐茶园演出,更名为“德云社”。
德云社主要演员除郭德纲外曾有张文顺,于谦,李菁,李文山,邢文昭,高峰,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栾云平,孔云龙等。
2008年9月,徐德亮通过自己的blog发布声明,与王文林一起退出北京德云社。这是自德云社建社以来首个成员退出事件。
2010年2月21日,曾以“兄弟单位”身份加盟“德云相声联盟”的“艺馨社”将成为历史,这家相声团体的全部演员成为德云社的“社员”。
2010年8月5日,何云伟、李菁分别在各自博客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德云社。
2013年4月15日,北京德云社在澳大利亚文化之都墨尔本举行酒会,正式宣布成立德云社墨尔本分社,这也是中国相声社团跨出国门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分支机构。
2013年4月20日,德云社南京分社正式落户门东历史街区。 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相声艺术走进低谷,许多相声演员去影视界淘金,其中还有不少大腕儿,更不乏因改行而发财的“相声演员”。谁都知道表演相声不挣钱,属于费力不讨好的职业,然而,时年仅二十多岁的郭德纲先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相声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回归剧场!民间艺术离不开生存发展的土壤,相声演员必须走近观众才能得到水乳交融般的互动。于是郭先生一方面在一批“文字辈”老艺术家的支持下组织北京相声大会;另一方面着手挖掘整理了600多段濒于失传的曲艺节目。
2014年7月17日,德云社开展净化舞台、抵制低俗活动。将近四个月以来,演员自觉遵守,效果显著。也感谢大批观众监督,我们将更加努力。 而北京德云社的官方微博更是放出大招,称若观众发现德云社表演中存在低俗、色情及其他问题,可向德云社微博进行举报,并将给予举报者适当奖励。 2010年8月6日晚间,郭德纲弟子殴打记者事件再生波澜,德云社在德云社官网上发表声明称将停演内查。以下为德云社声明(有删节):
特决定自2010年8月9日(周一)起暂停所有小剧场(北京德云社剧场、德云社三里屯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广德楼剧场)的常规演出,按照讲话精神开展深入自查,进行内部整改。具体的演出恢复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特此通告。 9月12日晚,经历停演自查的德云社重新开门迎观众,郭德纲率德云社全体成员在北京德云社剧场亮相,作揖谢衣食父母。整场演出持续了近4个小时,全场笑声、掌声、喝彩声不停。压轴演出中,郭德纲有感成员退社风波,先替老搭档于谦发毒誓:“倘若退社,天打雷劈、五雷轰顶!”
德云社重新开张郭德纲作揖谢观众
经历一个月停演自查,德云社于9月12日晚7:20正式复演,拉开了德云社系列演出帷幕。由于此次粉丝下手早,开票一小时就把门票抢空,让黄牛党根本无处下手。开幕式上,德云社全体成员踏着锣鼓点上台亮相,也包括经历打记者风波的李鹤彪,却惟独不见近日盛传单干的曹云金。郭德纲一上台先抱拳作揖,“感谢我的衣食父母!”随后,全体演员在郭德纲的带领下,表演了《发四喜》。郭德纲领唱,台上台下一起和着有节奏的掌声唱太平歌词。当老郭唱到《劝学歌》中的“小人过河就拆桥”,台下立刻有大批粉丝应和。
郭德纲替于谦发毒誓 退社五雷轰顶
郭德纲和于谦压轴演出《卖布头》,距离开场亮相间隔了足足两个半小时,但观众们仍旧兴奋不已,一片叫好、尖叫。还没开口,就接连冲上来七八个粉丝送花,还有美女粉丝送水给郭德纲润嗓子。“演员艺字当先,不仅有艺术,还要有艺德。我先说好了,谦哥可不能退出。这样的好搭档百年不遇,不孕不育。我替你起个誓吧,倘若离开五雷轰顶、天打雷劈。”郭德纲调侃“退社”,不忘拆掉于谦退路。两人在台上连说了一个小时,还开玩笑:“我不能歇,我一歇场灯就关了。”返场演出中,郭德纲干脆把云字辈最小徒弟、于谦的儿子抱上桌子来一段。这个4岁的小家伙不怯场,不仅能唱《我是一个兵》,还会来一句太平歌词。
演出1队:栾云平(1队队长)、高峰、翟国强、关鹤柏、王昊悦、李昊洋、邓德勇、高筱贝、侯筱楼、郎昊辰、张九林、韩九鸣、王碧辉。
演出2队:李鹤东(队长)、刘喆、靳鹤岚、尚筱菊、朱鹤松、李九重、张鹤舰、尚九熙、何九华、陈九福、杜鹤来、郑九莲、吴鹤臣。
演出3队:孔云龙(队长)、李云杰、张九南、高九成、王磊、张鹤君、张九龄、王九龙、陶云圣、许个、赵楠、于筱怀。
演出4队:阎鹤祥(队长)、李云天、冯照洋、杨鹤通、史爱东、郭麒麟、宋昊然、梅九亮、张鹤雯、陈九品。
演出5队:朱云峰(队长)、曹鹤阳、侯鹤廉、刘九思、王筱阁、吕硕、刘九儒、王少立、孙九香、倪九涛、栗世锦。
演出6队:张鹤伦(队长)、郎鹤炎、郑好、张金山、姬鹤武、孙鹤宝、李筱奎、于鹤真、关九海、李九江、张霄白、曹九台、陈奉清、董九涵。
演出7队:孟鹤堂(队长)、周九良、李鹤彪、刘筱亭、张九泰、秦霄贤。
演出8队:张云雷(队长)、杨九郎、李九天、李九春、梁鹤坤、张鹤帆、李思明、董九力、王鹤江。
演出9队:杨鹤通(队长),德云社演出9对主要是由师哥们带徒弟说组建的一只队伍,其人员也不太固定,并没有准确的名单!
发展历程
德云社开始叫作“北京相声大会”,只有郭德纲、张文顺(已故)和李菁(退出)三个人在广德楼等茶馆演出。
1995年,郭德纲来到北京,首先找到的人是相声界前辈张文顺以及青年演员李菁,开始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1996年开始,相声演员邢文昭以及徐德亮(退出)等开始陆续加入演出。到了1998年,扩展为十几个人,演出场馆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里,并取名为“北京相声大会”。
2003年,演出队达到了十几个人,并且从那年开始改在天桥乐茶园演出,更名为“德云社”。
德云社主要演员除郭德纲外还有张文顺、于谦、李菁(后退出)、李文山、邢文昭、高峰、刘云天(后退出)、栾云平、岳云鹏、孔云龙,张云雷等。
2008年9月,徐德亮通过自己的blog发布声明,与王文林一起退出北京德云社。这是自德云社建社以来首个成员退出事件。
2010年2月21日,曾以“兄弟单位”身份加盟“德云相声联盟”的“艺馨社”成为历史,这家相声团体的全部演员成为德云社的社员。
2010年8月5日,何云伟、李菁分别在各自博客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德云社。
2013年4月15日,北京德云社在澳大利亚文化之都墨尔本举行酒会,正式宣布成立德云社墨尔本分社,这也是中国相声社团跨出国门在海外建立的首个分支机构。
2013年4月20日,德云社南京分社正式落户老门东历史街区。
2020年6月12日,济南文旅集团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北京德云社计划合作成立德云学院。
孔云龙博客地址:
孔云龙,原名孔德水,青年相声演员。自幼喜爱艺术,2004年跟随郭德纲老师学习相声至今,常演的节目有《地理图》、《竹城水寨》、《白事会》、《八大吉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