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银华优质增长
10只基金,8只不值得买,该怎么选?
看分析点评,每篇都说好,该相信吗?
买基金,在哪里看靠谱分析?
彩虹种子的用户这么评价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提供专业、易懂的评价
关注彩虹种子,陪伴你的投资
这是园长为你分析的第490只基金
本文非基金公司推广软文,请放心阅读
银华稳健增长一年持有
基金代码:011405。
基金类型:偏股混合型,股票资产不低于60%。本基金有最短一年的持有期。
基金公司:银华基金,目前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管理规模将近1600亿元,管理规模比较大。
基金经理:本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贲兴振先生,他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和将近8年的基金经理管理经验,目前管理3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42亿元。
代表基金:银华优质增长 ( 180010.OF ),从2016年11月2日至今,累计收益率92.05%,年化收益率16.69%。业绩表现尚可,在全部50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311。
从净值图上可以看到,这只基金的表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水平差不多,最近还跑输一点,总体没有那么突出,但也能够接受,平均水平略低一些。
从分年度业绩也可以看出来,基本上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比较相近。
持仓特点:
第一,前十大重仓股的占比一直低于50%,属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在2019年前后,还是有一次明显的提升,从25%左右提升到了45%左右。
第二,换手率方面,2017年和2018年两年比较高,达到了6倍多。2019年和2020年有所降低,在2-3倍。显示了在投资框架上的改变。
结合上述两点,贲兴振先生从2019年以前持股集中度非常低+持股周期非常短的极端交易型选手,向2019年以后持股集中度比较低+持股周期略短的偏交易型选手转变。
第三,在贲兴振先生管理的这4年时间里,基金平均持仓时长是1.4年。这个时长不算长。
其中,半年以内的市值占比超过30%,一年以内的市值占比超过55%。显示偏短期的交易,还是比较多的。
不过,贲兴振先生也有将近10%的仓位是拿了3年以上的,就是长期拿的太少了。
所以,总的来说,他肯定不算是纯粹的长期投资者。
第四,从资产配置图上可以看出,贲兴振先生会经常做仓位上的变动。
第五,从持仓风格上看,贲兴振先生主要是成长风格,但在2016年到2018年,还是配置了不少的价值风格股票。显示他会做风格的择时。
结合上述两点,贲兴振先生属于会做仓位择时+会做风格择时的“飘忽不定型”选手。
第六,在贲兴振先生管理的4年时间里,他的持仓行业结构有过三次变化。第一阶段是非常分散的阶段。第二阶段是适度分散,但集中度有所提升。第三阶段是重仓2-3个行业+其他分散的结构。
目前前三大持仓行业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传媒行业,占比将近75%,属于比较集中的。
组合目前处于行业集中度较高+组合估值分位水平较高的“刀尖上跳舞”的阶段。
投资理念与投资框架:在最近一次访谈中,贲兴振先生提到他主要赚三类钱:低估值品种均值回归的钱、优质消费品的投资机会以及行业有空间的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
在行业配置上,遵循两个原则:景气度和估值匹配,个人的能力圈。
一句话点评:贲兴振先生在过去几年里,投资框架上能够明显感受到有变化,而这层变化有向好的趋势,不过他的持仓组合整体不便宜,和他比较在意的估值有所出入。
另外一点,像银华行业轮动基金之前的规模一直非常小,而最近2个季度份额的波动又非常大。一方面,长期非常低的规模,净值的意义就会减弱,有太多因素会影响净值。另一方面,最近两个季度,规模的猛涨猛跌也会给管理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关于本基金值不值得买,总结一下,有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对于新人和绝大多数投资者,本基金可以不考虑;对于熟悉银华基金,同时想要配置成长风格基金的投资者,本基金值得少买;另外,对于想要做绝对收益组合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这只基金,贲兴振先生考虑估值的景气度框架,可以作为组合中的一部分;觉得靠谱,立刻关注
破解投资难题,就在彩虹种子
关注|点赞|分享
关注彩虹种子,陪伴你的投资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非基金推荐,文中的观点、打分不作为买卖的依据,仅供参考。
不值得买:占对应资产类别的仓位占比为0%,不建议超过5%。
值得少买:占对应资产类别的仓位占比为5%-10%,不建议超过15%。
值得买:占对应资产类别的仓位占比为10%-15%,不建议超过20%。
❤️❤️❤️
如有收获
打赏一元
支持彩虹种子吧
❤️❤️❤️
兴全基金再次迎来改名。3月18日,兴全基金正式对外公告改名,公司中文名称由“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英文名称暂不变更,仍为“AEGON-INDUSTRIAL Fund Management Co., Ltd. ”。自2003年成立以来,兴全基金已三次改名,公司成立17年,已有四个名字。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改名意在强化品牌形象,以便更好地与同行区分。
兴证全球基金三次改名史
尽管兴全基金此次改名异常低调,但市场早在一周前传出风声。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兴全基金积累了多年的业绩口碑,改名对兴全基金的影响不大,只是对品牌略有影响。
兴证全球基金在公司官网披露了自家的改名史。2003年9月30日成立时名为“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兴业基金”非彼“兴业基金”。现“兴业基金”是一家银行系公募,成立于2013年。
第一次改名时涉及股权变更,2008年初,“兴全基金”完成了股权变更,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与兴业证券成为公司共同的股东,公司名称也变为“兴业全球基金”,简称“兴全基金”。2008年8月,由“兴业基金”更名为“兴业全球基金”。
2008年1月,中国证监会批复(证监许可[2008]6号),同意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AEGON International B.V)受让公司股权并成为公司股东。2008年4月9日,公司完成股权转让、变更注册资本等相关手续后,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其中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1%,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的出资占注册资本的 49%。2008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证监许可[2008]888号),公司于2008年8月25日完成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等相关手续后,公司名称变更为“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两股东出资比例不变。
第二次改名发生在2016年12月28日,公司名称由“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次改名,产品名称改名先行。
2010年12月17日,公司当日公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旗下九只开放式基金从2011年1月1日起变更名称(各只基金的基金代码保持不变)。以兴业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为例,名称变更后为“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简称“兴全”趋势混合基金。
对于此次产品更名,公司方表示,金融行业公司名称和产品名称中含有“兴业”的个案很多,造成诸多误解和混乱。为减少雷同,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产品名称统一变更为“兴全”系列。
对于由兴业全球基金正式更名兴全基金,公司方当时表示,一方面是基于对原公司品牌理念和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由于原公司品牌名称与金融业部分公司重名,曾让投资者对公司实际业务范围产生过不必要的误解。兴全基金并在第二次改名当日表示:虽然“兴全”的大名早已在江湖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对于兴全基金而言,每一个新的起点都是更好的开始,未来,兴全基金将以全新的面貌与一如既往的突出表现,为每一位客户与社会整体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二次改名后不到四年,又迎来第三次改名。2020年3月18日,兴全基金名称变更为“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3月19日给客户的公告信中表示,“公司将继续沿用“兴全”作为基金产品名称,并有序安排推进品牌更名工作,此次更名旨在进一步规范公司品牌形象,不会影响日常业务开展及管理运作”。
改名或旨在与同行区分
尽管兴证全球基金公司方未直接透露这次改名的原因,但从公告信中可看出,兴证全球基金旨在规范公司品牌形象,与同行基金公司区别开来。毕竟现有149家基金公司管理人中,兴全基金、兴业基金、兴银基金会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兴业基金与兴银基金两家公司的员工外出谈业务,经常会被误认为兴全基金。
兴业基金,2013年4月17日成立,成立至今一直采用兴业基金的名称。股东结构中,兴业银行持股比例90%,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
兴银基金,2013年10月25日成立,前身是华福基金,由华福证券与国脉科技共同出资设立,华福证券持股比例为76%,国脉科技持股比例为24%。2016年10月24日,华福基更名为兴银基金,华福基金改名为与兴业银行紧密关联的兴银基金是有缘由。兴银基金董事长张力有多年的兴业银行从业背景,张力曾历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资金计划处科长,据天眼查披露,2003年起分别担任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营运中心市场销售板块负责人、自营投资板块处长。现任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兼任上海兴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业内人士表示,兴全基金积累了稳健的业绩,培养出多位明星基金经理,2008年更名为兴业全球基金以来,无论是投资者、合作伙伴、还是同行乃至公司员工,都习惯将“兴全基金”作为公司约定俗成的简称。此次改名便于突出兴业证券股东背景,或旨在与同行区分,强化品牌形象。
据兴证全球基金今日披露,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专注于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全力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致力于将旗下每只基金产品都打造为“精品”: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累计发行公募基金28只,目前全部实现正收益,旗下公募基金累计为持有人赚取收益超875亿元,单只基金平均盈利31.25亿元。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公司过去6年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能力均位居行业第1。
09月08日讯 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银华优质增长混合,代码180010)09月07日净值下跌2.19%,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936元,累计净值为4.6613元。
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666.12%,今年以来收益42.44%,近一月收益-0.45%,近一年收益50.56%,近三年收益56.88%。
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84.6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贲兴振,自2016年11月0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4.20%。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6.73%)、五粮液(持仓比例6.23%)、药明康德(持仓比例5.90%)、凯利泰(持仓比例4.43%)、恒瑞医药(持仓比例4.05%)、掌趣科技(持仓比例4.02%)、赤峰黄金(持仓比例3.96%)、新媒股份(持仓比例3.93%)、吉比特(持仓比例3.50%)、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2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本基金超配了食品饮料、医疗、传媒、黄金,净值表现尚可,相对于业绩基准取得了较高的超额收益,与我们一季报中表述的对市场看法和操作思路基本一致。目前市场对三季度结构机会的看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消费、科技、医疗等这些赛道好、业绩增速快、盈利能力可持续的优质公司估值已经不再便宜,估值对中短期盈利增长已经反应比较充分,而一些长期前景并不是具备成长性的公司估值已经很便宜,市场风格有切换的可能。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7886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7.7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去年A股市场的调整使得众多权益基金遭遇了较大的净值回撤,由于“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基金分红的必要条件,导致今年具备分红条件的基金产品也相对有限。《证券日报》
在达到分红的所有条件后,选择及时落袋为安也成为众多基金的共同选择。《证券日报》
960只基金年内霸气分红
6月14日,银华基金发布了旗下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在2019年第一次分红的公告,按照银华基金发布的公告,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将按照1.33元/10份的比例发放给持有人。按照相关合同的规定,该基金全年的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基金已实现净收益的60%,本次收益分配金额占年度该基金已实现净收益的比例为176.51%。
除银华优质增长混合外,选择在今年快速分红的基金不在少数。《证券日报》
公募基金市场上唯一的类REITs产品——鹏华前海万科REITs仍是目前单份基金分红额度最高的产品。《证券日报》
960只基金中,今年累计分红金额最高的单只基金仍是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该基金仅在今年1月8日进行了一次分红,届时,该基金可供分配收益为97.94亿元,拟向基金份额持有人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1.39元,此次分红金额达到8.85亿元。截至6月15日
仅四成基金具备分红条件
根据基金合同的相关规定,基金欲实施分红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一是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方可进行分配;二是基金进行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能低于面值;三是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进行分配。
《证券日报》
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前基金分红情况不同,从去年开始债券基金异军突起,成为了基金分红的“大户”:在今年实施分红的960只基金中,纯债型基金有574只,混合型债券基金有166只,合计数量占比达到77.08%;740只债券基金合计分红293.87亿元,分红金额占所有基金分红金额的占比达到81.47%。
受去年A股市场长期调整影响,众多权益基金的单位净值回落到1元以下,权益基金分红比例低的现象由去年一直延续到今年。今年以来,A股市场快速反弹,权益基金的单位净值也陆续回复到1元以上,后续权益基金的大手笔分红也值得期待。
《证券日报》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基金分红次数多但总额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债券基金成为了债券基金的主力军。债券市场走势平稳,债券型基金净值普遍达到分红标准的1元以上,但债券基金收益率比较有限,分红额度也会比较低。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银华优质增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银华优质增长、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