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
10月15日,最后一只保本基金“汇添富保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完成转型,保本基金正式告别市场。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保本基金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对于这一产品,一直存在争议。有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
同时,有人持相反观点,表示保本基金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一刀切有些可惜,投资的风险与收益需要有个匹配性原则。
16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9年10月15日,汇添富公告旗下“汇添富保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同时更名为“汇添富保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后,该基金代码不变,基金管理费率将调整至0.80%/年,基金托管费率调整至0.15%/年,以此降低投资者成本。
这意味着市场上最后一只保本基金完成转型,具有16年发展历史的保本基金正式退出市场。回顾过去16年,保本基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辉煌到没落再到如今的消亡。
2003年,中国首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正式成立。据了解,该基金一度热销,网友分享规模达到51.93亿元,开户的投资者达到14.81万户,代销行中国工商银行卖出41亿元,刷新了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多项纪录。
此后,随着股市行情的向好,保本基金或发行趋于停滞、或发行缓慢。
直到2010年10月底,证监会颁布《关于保本基金指导意见》,对保本基金进行规范和松绑,保本基金才迎来较快发展。2011年前后,保本基金迎来了首次爆发式增长,当年新成立18只保本基金,发行规模超360亿元,成立只数远超此前7年总和。
2015年A股由牛转熊。2016年,保本基金发行再次出现井喷,仅上半年新成立的保本基金规模就占到当年发行总规模近四成。2017年初,保本基金总规模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成为公募基金崛起的新主力军。
“除了南方,招商基金、长城基金都是在保本(基金)这块很有名的。”多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
2017年监管层出台了《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取消了连带责任担保机制。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资管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因此,保本基金已无法适应相关要求,退出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各大基金公司开始集中处理存续的保本基金。据Choice显示,2018年有68只保本基金进行了转型,多只基金清盘,2019年的前9个月就有50只转型。
保本基金的尴尬与风险
保本基金,就是在一定避险周期(通常为 1-3 年)后,投资者可以拿回原始投入本金,并可获得一定投资收益的基金产品,但投资者若提前赎回,将不享受保本承诺。
据悉,保本基金经常使用一种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实现保本,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产(保险底线)投入固定收益债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安全垫)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投入股票市场,以博取股票市场的高收益。
“保本基金其实是个伪命题。”华南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如是告诉《华夏时报》
“作为安全垫的债券品种,配起来并不难,按照投决会规定即可。CPPI(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对安全垫是有要求的,其中债券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而且当时债券可以进行刚兑,所以这部分不难做。”沪上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
该内部人士继续说道,保本真的没有坑过人,除了部分转型后不及时赎回的。很多客户不知道,虽然基金公司努力通知,但是投资者的关注不及时,很多保本基金转型后,遇到熊市,无法保本,从而导致部分投资者疯狂投诉。例如,某只基金在2010年就转型了,一直到2016年、2017年都有人来投诉。
“事实上,保本在实际操作中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保本产品是‘反担保’,就是要基金公司先赔付,赔不起了才让担保机构赔。基金公司看似条件优渥,但是60亿元规模的保本基金,万一最后亏了1%,6000万元也不是小数字,毕竟很多公司的注册资本才1亿元。虽然这批客户有担保机构兜底,但是风险一旦发生,会引起金融体系的混乱。”因此,该内部人士认为监管叫停保本基金是个明智之举。
不仅如此,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
上述人士认为,其实数量和规模的适量可控,保本基金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一刀切有些可惜,投资的风险与收益需要有个匹配性原则。”
9月市场展望及十大金股推荐
8月份市场继续震荡整理,主要指数呈“倒V”走势,板块风格分化加剧,其中煤炭、石油石化、农林牧渔表现占优,汽车、建筑装饰领跌。8月是半年报业绩密集披露期,预期差对个股影响扰动有所增加。存量资金博弈阶段,市场风格切换频繁,8月上旬小盘风格表现占优,之后大盘蓝筹风格表现相对抗跌。
宏观经济层面,美联储表示“9月再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大幅上调可能是合适的”的鹰派发言推升紧缩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内松外紧的格局仍在延续。预计在美元强势下,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将有所上升,对北上资金的净流入将造成一定压制。当前国内M2仍保持较高的增速,随着LPR下调,宏观流动性仍处于相对充裕阶段。8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环比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当前需求端仍显相对疲软,稳增长政策力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续促消费和加大有效投资将成为推动经济引擎运转的重要着力点。
展望九月,考虑到经济弱复苏+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并不支持市场大幅下行,我们预计“金九银十”整体仍将呈现宽幅震荡的格局,建议投资者布局低位价值主线,重点挖掘稳增长链条,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期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9月粤开证券十大金股组合分别为:舍得酒业、君亭酒店、中国中免、新希望、陕西煤业、鸿路钢构、国电电力、北京君正、大洋电机、凯美特气。具体逻辑
食品饮料:舍得酒业(600702.SH)。2022H1公司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26.5%,Q1季度同比+83%,Q2同比-16%,其中中高档产品受疫情影响,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展望后市,公司控货挺价下,次高端白酒市场份额得到提升,随着渠道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量价回升。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构建了“舍得”、“沱牌”两大核心品牌,随着当前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消费场景逐步放开以及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得到释放。
社会服务:君亭酒店(301073.SZ)。受核心业务区域疫情扰动和外延并购影响,公司H1业绩出现一定下滑。但疫情之下公司的经营仍表现出相对韧性,毛利率保持在35%较高水平,相关经营数据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公司当前专注于中高端酒店赛道,收购君澜、景澜后品牌矩阵更加完善,定增加速规模扩张进程。随着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长三角商旅出行恢复,公司业务迅速恢复增长,在品牌整合后协同效应助力下,未来业绩修复空间较大。
商贸零售:中国中免(601888.SH)。8月25日,公司于港交所上市交易,实现A股+H股双融资平台,融资净额约为158.92亿港元,通过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巩固国内市场优势,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免税商品已成为中国旅游零售市场重要部分,2021年占比约为60%,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旅游零售运营商,在渠道、规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行业龙头地位相对稳固。未来离岛免税的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扩大,随着中国免税市场高速增长,公司占据先发优势,业绩有望迎来加速释放。
农林牧渔:新希望(000876.SZ)。公司是农牧行业头部企业,涵盖猪禽及“饲料-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公司饲料销售规模常年稳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约10%,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加上上游饲料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公司饲料业务利润率有望稳步回升。2022年,公司生猪出栏量目标1000万头,当前猪肉价格已处于上升通道,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的到来,猪肉季节性消费旺季到来,生猪价格具有较强的支撑,公司生猪业务全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煤炭:陕西煤业(601225.SH)。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高增,一方面在于上半年煤炭量价齐升,另一方面通过出售隆基绿能部分股份,获得大量现金流,H1归母净利润245.98亿元,同比增长196.6%。8月全国多地出现高温以及四川因干旱限电的情况,电力供需紧平衡态势下,火电灵活性改造以及电网统筹调度能力的重要性再次凸显。2015年后煤炭开采资本开支严重不足以及考虑到产能建设周期,预计煤炭需求仍将持续增加。公司拥有丰富的煤炭储备,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未来具有较强业绩稳定性。
建筑装饰:鸿路钢构(002541.SZ)。公司是目前中国大型钢结构企业集团之一,作为钢构龙头,已建成10大生产基地,确立22年底达到500万吨的年产能目标,产能布局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规模盈利均有上升空间。地产和基建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基建仍将是本轮扩内需的着力点。随着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逐渐减弱,在稳经济恢复基础的基调下,9月基建投资或将提速;LPR非对称降息,以及保交楼政策推行下,地产销售有望边际回暖。
公用事业:国电电力(600795.SH)。煤价大幅提升使得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但Q2入炉煤价边际改善明显。随着长协履约率提升以及国家保供稳价政策的落实,公司火电板块利润有望持续改善。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项目,风光装机规模持续提升,目前火电装机占比76.2%,水电装机占比14.9%,未来有望实现新旧能源均衡发展。当前极端天气导致国内部分区域短期电力供需失衡,火电灵活性改造以及电网统筹调度能力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此外,公司近期积极整合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优质常规能源资产,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子:北京君正(300223.SZ)。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32位嵌入式CPU技术和低功耗技术,多年来在自主创新CPU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图像和声音信号处理技术、SoC芯片技术、软件平台技术等多个领域形成多项核心技术。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20.06%;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43.94%。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背景下,车载芯片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后续公司有望在车载芯片市场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电力设备:大洋电机(002249.SZ)。公司深耕电机及驱动系统行业,产品涉及家电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等。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高速增长,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电驱动总成产品销售大幅提升。面对空调市场终端需求整体偏弱的情况,公司快速调整产品布局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公司前瞻布局氢能产业,随着国家对于氢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公司有望占据先发优势。
基础化工:凯美特气(002549.SZ)。公司深耕气体行业多年,逐渐发展为中国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行业龙头企业,下游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大型食品饮料企业。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可燃气、氢气、双氧水等产品,并且于2020年正式进入电子特气赛道。在传统二氧化碳和新兴电子特气行业双景气下,公司归母净利润2022H1实现同比增长41.69%。当前二氧化碳需求持续向好,价格稳步提升,预计2022年稀有气体有望放量,助力公司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疫情超预期拖累经济增长、外围扰动超预期。
讯中海基金遭遇“举报门”,公司原固收部总经理江小震给中海基金同事们发信,信中质问中海基金现任总经理杨皓鹏十大方面问题。
江小震在信中表示,“现在中海基金内外交困,内外部举报不断。你作为总经理,有没有想过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完全因为你个人的原因,才导致了目前如此被动的局面?你有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有没有想办法如何作适当的补救以及制定未来的计划?还是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都是一些被开除的人“恶意报复”?所以,继续我行我素,任由中海基金滑向深渊?”
一场保本基金引发的“血案”?
江小震的信中提到,他管理的保本基金出现问题,中海基金自掏腰包把坑儿填上。江晓震认为,不应该只怪他自己,还有行情等多方面因素。本文盘点江小震信中说的中海基金旗下保本基金有什么梗。
先将信中涉及保本基金相关内容截图
保本基金好久不提了,回顾一下
实际上,老基民对保本基金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一基金品种在2015年、2016年火爆基金市场。
保本基金(Guaranteed und)是在一定期间内,对所投资的本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保本基金,基金利用利息或是极小比例的资产从事高风险投资,而将大部份的资产从事固定收益投资,使得基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时,绝对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而达到所谓的‘保本’作用。
2010年证监会发布保本基金指导意见,明确了投资策略、担保机构资质、担保方式等问题。
到2016年,市场上保本基金规模已经达到净值3200亿元。
2016年05月13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监管部门注意到,保本基金产品均采用了连带责任担保的方式,且多数规定了担保方拥有无条件的追索权条款,这样的保本保障安排将由基金公司承担最终的风险损失,这与基金公司的资本金制度不匹配,可能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并可能危及基金公司体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017年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为了避免投资者对产品保本的误解,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相应指导意见名称也进行修改。
后来,随着保本基金的陆续到期,这一产品逐渐淡出投资者视野。
中海基金旗下保本基金怎么了?
据悉,中海基金旗下中海惠利B和中海惠祥B,在转型前,是具有保本条款的创新产品,既有保本的特点,又属于结构化产品,可以同时获得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超额收益。
例如,中海惠祥B的招募书中的保本条款:
中海基金疑似为保本产品花大力气补窟窿
中海惠祥B、中海惠利B为两只保本基金。
中海惠祥B基金于2014年8月29日成立,于2016年9月6日进入第二个分级运作周期,第二个分级运作周期到期日为2018年9月6日。
第二个分级运作周期,中海惠祥份额为29.95亿份。不幸的是,2016年11月后,由于市场等因素影响,惠祥B净值大跌,到2017年5月下探到0.85元附近。后慢慢回升到0.9元。这时已经到了2018年6月。但是到期日是2018年9月,所以,在临近到期日的前三个月,中海基金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产品净值“救”到了1元。明显可以看到,2018年6月-8月,期间产品净值走势涨的很快,斜率远高于基准。
惠利B,也是同样的道理,中海基金花费了不少力气。这期间,恰好是江小震在管理这两只产品。
中海基金的这只产品,与分级基金一样,作为公募基金产品,却设计较为复杂,难以达到普惠金融的效果,反而风险还比较大,属于监管层“清理”的对象。所以,若感觉难以理解,也不用再深究了。
有业内人士对新浪挖掘基(sinawjj)透露,中海基金的保本基金,大致情况可能是:产品到期了但是净值还是低于1元,按照合同,基金公司把这个窟窿填了。中海基金认为,江小震是基金经理,没有做到尽责义务。但是江小震的说法,大致意思是,由于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这个锅,不能自己一个人背。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还是监管层比较明智,及早叫停了保本基金。否则,若任由保本基金发展,风险不容小觑。
中海基金江小震10问总经理杨皓鹏:老陆这样的也敢用?
基金品种很多,投资都有风险,但是货币基金(类似银行存款)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却收益很低,还有一种以投资国债(发行人为国家或信用等级与国家相当的机构)为主的基金,风险与货币相同,但是收益上更高。
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称为债券基金。同样是债券基金,由于合同中对于投资范围、主题、品种、期限等要素的规定不同,其风险、收益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股票债券(分一级、二级)、可转债(含可交换债)、纯债。
债券是低风险投资品种,但也分风险高低依次为,股票债券、可转债、纯债。
股票债券(一级债基)
这种基金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上市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包括可转债)。要求80%的资产是债券,还可适当参与新股发行申购及增发新股申购等风险较低的投资品种,但非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投资比例最高为20%。
申购的股票,只能是新股或者增发的股票权证,不能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或权证,申购的新股不能长期持有需在90个交易日内卖出。
股票债券(二级债基)
这类基金会有不超过2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所以它的风险收益水平比一级债基要高一些。股票资产的长期收益更高但波动较大,而80%以上的债券可以用来帮助熨平波动,所以二级债基比一级债基的波动略高。
可转债
可转债主题基金不是一个主流的类型,大部分的转债基金都是二级债基金。因为可转债会涉及转股,有些基金经理也希望通过少量股票和可转债进行搭配投资。虽然它们是二级债,但是由于可转债的波动性要远远大于纯债,再加上20%的股票仓位,这类基金的风险是明显大于二级债基的。
纯债基金
这类基金只投资于债券,不会投资股票,有的还会剔除债券中波动风险偏大的可转债和可交换债,这类基金的债券属性最为纯正。
这种基金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债券(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地方政府债、次级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央行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同业存单、银行存款(如协议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
综上所述,就是股票配比的区别不同,风险高于货币基金,都是属于低风险品种。
债券的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虽然中国债券的信用违约率整体不高,但是近年来呈上升的趋势。
而公募基金的细分类型也越来越多,很多都规定了相应的投资主题,其中就包括信用风险这个属性。信用越高、违约风险越小,票息收益率也越低;信用越低,违约风险越大,票息收益率也越高,大体分几下几种。
利率债
基金合同约定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投资于利率债券。利率债的信用风险极低,它的发行人为国家或信用等级与国家相当的机构,品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国开债、农发债、口行债)等。由于这些债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因此价格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利率债。
金融债
基金合同约定80%以上的非现金资产投资于金融债券。金融债的信用风险很小,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非银金融机构发行。
理论上,这些金融机构除了政策性银行违约风险极低之外,其他几类多少都是有一些风险的(如近年来出现商业银行被接管的案例),只不过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地位的特殊性,这些风险和普通的企业债券相比,要小很多。
普通信用债
普通信用债发行人为个体,所以信用风险比以上二种要高,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融等。信用债通常都会有信用评级,另外还会有一些投资于特殊发行主体的基金,比如城投债、国有企业债等,投资类型一般在基金名称上能看到,将在下节文章讲解。
债券的投资风险也是很低的,金融债、利率债几乎为零,是稳定资产投资的首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保本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保本基金、00254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