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编者按:
一些长期业绩差、让投资者亏钱的产品仍然向投资者收取巨额管理费,费率甚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系列,将重点研究类似问题。本篇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二季报财报研究的首篇。后续研究将透视更多产品的核心数据。
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结合财报数据,透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这只产品。
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 15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是一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
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但截至2022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101.5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末,基金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该基金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
最新二季报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约1.5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约3.45亿元。
截至2022年8月3日,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8398元。此外,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基金从未分过红,这意味着成立时认购的投资者,若期间没有申赎持有至今,亏损仍超过一成。
投资者“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2008年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其中,2010年、2014年、2015年为赎回高峰期,分别净赎回30.46亿份、38.57亿份以及52.51亿份。
观察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日均单位净值,大部分年份均低于1元,这意味着最初申购该产品的投资者无论持有至今还是在期间赎回,大概率面临亏损。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5.43亿元左右,规模缩水超九成。
成立15年,累计收取管理费超23亿元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管理年费高达1.80%,是否合理?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最高,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8月3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在公司官网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介绍语是“26年投资老将掌舵,专注挖掘亚太明星企业”。面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长期业绩,该基金是否真正做到择优选股?累计超百亿元的的亏损之下,基金公司是否应该降低管理费费率?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到,对存在管理能力弱,产品中长期业绩持续表现差,投资运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审慎性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12月31日讯 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银稳健配置混合A,代码519690)12月30日净值上涨1.6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4538元,累计净值为4.3438元。
交银稳健配置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91.34%,今年以来收益8.99%,近一月收益-0.32%,近一年收益10.35%,近三年收益85.86%。
交银稳健配置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84.57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陈孜铎,自2018年07月0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3.06%。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紫光国微(持仓比例8.71%)、火炬电子(持仓比例7.17%)、鸿远电子(持仓比例4.87%)、格力电器(持仓比例4.80%)、振华科技(持仓比例3.73%)、金地集团(持仓比例2.78%)、抚顺特钢(持仓比例2.69%)、捷佳伟创(持仓比例2.38%)、中国宝安(持仓比例2.38%)、五粮液(持仓比例2.2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1年三季度,整个A股市场呈宽幅震荡走势。进入三季度,国内、国际经济基本面均呈现继续缓慢回落走势,整体流动性水平依然偏宽松,但局部分化较大,个别地产公司的信用风险持续暴露使地产整体信用环境紧张。同时随着国内教育、互联网反垄断等一系列产业政策的调整与深化,部分行业的中期成长模式遭到市场质疑,股价经历显著调整。三季度末,随着环保压力加大,整体中上游供给与价格压力显著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局部电力供应紧张对产业造成预期外的影响。此外,海外对疫情影响之后的货币政策退出预期渐近。
三季度由于产业政策较多,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本基金后期适当降低了仓位,整体净值有所反弹。
三季度市场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其中有很多行业的政策性影响表现出较大不确定性,这体现了过去单纯追求效率的增长模式逐渐向更多元目标的持续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强调基本面的确定性与中期趋势。在海外流动性逐渐回归正常的过程中,更需关注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在上述基本判断下,本基金将努力寻找在底部的价值品种、顺应产业发展方向的品种以及产业潜力及竞争力具备优势的品种进行布局,努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因涉嫌操纵股票价格,韩国经济担当、第一大股票三星电子实控人李在镕遭起诉。
李在镕目前为韩国第四大富豪,其父为韩国第一大富豪。三星电子同时也是韩国经济的门面担当,对韩国股票指数走势影响巨大,也成为中国基金在韩投资的主要对象。
截至目前,韩国是中国基金的第三大外国投资目的地,已有5只基金涉足韩国股票市场。其中,韩国市场占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仓位15.18%,该基金仅在三星电子一只股票上就投入2.8亿人民币。
韩国股市一哥遭起诉
韩国检方9月1日下午称,决定起诉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在镕等人。此前,检方逮捕令被驳回。
李在镕可谓是韩国股票市场的一哥,他控制的三星电子为韩国最大市值股票,三星电子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的市值中比重约为20%,在过去7年,三星电子的销售额占据了韩国1000家上市公司总销售额的10%,营业利润更是占比约30%。
由此可见,该事件对韩国股票市场及韩国经济存在较大影响。李在镕1968年出生,是三星集团创始人李健熙独子。2014年李健熙生病入院后,李在镕成为集团实际控制人。根据媒体报道,李在镕由于卷入韩国时任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曾获缓刑,但2019年韩国最高法院要求重审该案。
2020年6月4日,由于涉嫌操纵股价、经营权不法继承等,检方向法院提请批捕李在镕,但检方批捕令申请随后被驳回。韩国调查审议委员会6月底做出建议检方终止相关调查、不提起公诉的决定。
据悉,李在镕被控在 2015 年三星两家关联公司 Cheil Industries Inc. 和三星 C&;T 的合并案中涉嫌操纵股票、违反资本市场法和外部审计以及违反信托,并在三星生物制药部门涉嫌会计欺诈,从而为李在镕接班营造有利环境。另外,10名三星前高管和在职高管,也因类似的罪名被起诉。
三星电子在韩国有着支柱的意义,三星电子一度针对该事件发表声明称,在疫情长期化的情况下,本应成为挽救韩国经济的主力团队反而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秩序。这暗示检方对三星电子有负面影响。
根据2020年7月披露的福布斯韩国富豪榜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实控人李在镕是韩国第四大富翁,拥有大约67亿美元的资产,他的父亲李健熙目前是韩国第一大富豪,身价超过170亿美元。韩国的第二大富豪、第三大富豪分别是生物医药、游戏领域的创业者。
三星的价格操纵从洗衣机到股票
三星电子这次操纵股票价格源于2015年。自2015年1月开始,三星电子的股价已累计上涨148%,大幅跑赢韩国市场的主要指数。三星电子不仅喜欢操纵股票价格,也喜欢操纵产品的价格。
作为全球芯片业巨头,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2005年12月30日在美国法院承认操纵存储器价格,该公司因此被罚款3亿美元。据法新社报道,三星公司首席财务官当天向旧金山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菲利斯?汉密尔顿表示,三星将与侦查参与价格操纵的其他计算机芯片制造商的美国联邦调查员进行合作。
美国助理司法部长尼尔?林奇说,美方的证据表明,在1999年4月1日到2002年6月15日期间,三星及其在美国硅谷的半导体子公司与其他一些生产商串通一气来操纵计算机芯片价格。美国法院的文件显示,在上述期间内,三星公司在美国销售的动态随机存储器总额接近12亿美元。
当时,汉密尔顿命令三星公司在今后5年内分期付清3亿美元罚款。
除了股票价格、存储器价格,三星电子甚至还操纵手机价格。
2012年4月,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对三星电子等多家厂商处以453亿韩元的罚款,原因是这些企业哄抬手机价格,合谋欺骗消费者。
另外,三星电子对面板价格的操纵也没有放过。
2011年11月,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10家亚洲液晶面板制造商罚款1940亿韩元,其中受罚最高的仍是三星电子及其海外分公司,罚金达972亿韩元。
此外,还有洗衣机的价格。2012年初,三星因为在韩国涉嫌串谋抬高洗衣机的价格,三星被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处以258亿韩元罚款。
三星为中国QDII基金重仓股
截至2020年9月1日,三星电子的市值约为3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5万亿元。三星电子发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三星第二季度营收为457亿美元,同比下滑5.6%,净利润约合47亿美元,同比增长7.2%。
半导体部门在二季度贡献了最大营业利润占比,销售额为18.23万亿韩元(约合153亿美元),营业利润为5.43万亿韩元(约合46亿美元),占总营业利润的66.6%。
作为当下的支柱型产业,三星对半导体业务寄予厚望,除了内存生意,随着工厂的逐渐放开,芯片代工的客户需求正在复苏。据韩媒etnews报道,三星电子已获得思科和谷歌的下一代芯片订单,将负责从芯片设计到生产的整个制造流程。
三星是韩国经济的门面担当,也是中国QDII基金在韩国股票市场投资的主要对象。截至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半年报,上投摩根亚太基金的韩国仓位为15.18%,持仓的市值为6.5亿人民币。
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持仓数据显示,在韩国证交所上市的三星电子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持仓市值约为2.8亿人民币,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43%。
截至2020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规模为43亿人民币,其中,三星电子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贡献颇丰。
作为该基金的核心重仓股之一,三星电子2015年1月至今,股价累计上涨了148%,股价的上涨也使得三星电子,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连续数年成为该基金的核心股票之一。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在最新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报告中表示,基金目前仍然超配韩国市场,认为东北亚整体的态势,不管在疫情或是经济的部分表现会较好,因此看好其股市的表现会优于东南亚市场。看好科技及大消费板块,由于市场已有所反弹,估计下半年股市波动较大,但因市场资金仍然充沛,利率在低位,预期股市仍然是向上的趋势。
许楠楠/文
近年来,“固收+”基金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青睐,正在迎来发展大潮。
爆款之后,本周、下周均有5只固收+基金发售。
于此同时,今年股债市场大幅波动,“固收+”策略基金受到青睐,但业绩分化也不断加剧,年内首尾业绩相差超60个百分点。
“‘固收+’的优势不是体现在一段时间投资收益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南方基金对财经网金融如是表示。并指出,“固收+”产品首先考虑如何控制下行风险。风险和收益匹配至关重要。绝对收益类产品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控制下行风险。
“固收+”基金延续火爆
自去年以来,“固收+”基金显然已经成为基金市场的网红产品。
财经网金融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以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为代表的“固收+”规模超1.9万亿元。其中,今年已成立的“固收+”基金数量达356只,募集规模超5100亿。这也创出历史纪录,也超越过去3年固收+基金发行规模总和。
日前,12月2日,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一日售罄、全天认购规模超千亿。次日发布提前结束募集并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并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引人注意的是,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成为历史第5只首募规模超“千亿”的爆款,另外4只分别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睿远均衡价值三年、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和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而睿远基金更是独占两席,也是第一只首募规模超“千亿”的固收+基金。
事实上,今年“固收+”和ETF成为基金公司争抢布局的两大赛道。其中“固收+”基金爆款较往年也增多明显,今年已经诞生了6只百亿级别的“固收+”产品,另有20只发行规模超50亿元。
头部机构加码新发固收+
公开数据显示,年内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四家基金公司新发规模超过千亿。
具体来看,广发基金今年以来新成立了47只基金,其中11只为固收+基金。其中,广发恒享一年持有、广发恒信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过百亿元,广发均衡增长、广发稳睿六个月持有、广发恒昌一年持有、广发集益一年持有和广发恒鑫一年持有这5只基金发行规模超40亿元。
易方达今年以来新成立了41只基金,今年也大力布局了“固收+”基金,已经成立12˙只,其中,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易方达悦夏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过百亿。另有易方达悦弘一年持有、易方达悦信一年持有、易方达悦丰一年持有、易方达悦盈一年持有发行规模超40亿元。
南方基金今年已成立11只“固收+”基金。其中,南方宝恒、南方宝顺、南方宁悦一年持有、南方宝升发行规模超40亿元。
本周,中欧丰利A/C、汇丰晋信慧悦、南方宝裕A/C、东方红招瑞甄选18个月持有A/C已先后发行,天弘新享一年定开将于本周五开始募集。下周将有5只固收+基金等待发行。
wind数据截图
业内人士指出,“固收+”对基金经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目前A股市场股债均有丰富经验的属于比较少数。
目前,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对固收+产品需求都越来越旺盛。而头部公募也再加大对“固收+”团队专业团队支持和输出。
例如,南方基金从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去年成立了混合资产投资部。易方达基金多只固收+产品业绩亦可圈可点,且均由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多资产投资总监张清华管理。
日前,“千亿爆款”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睿远基金副总经理、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饶刚,曾先后在富国、东方红资管两大公司任职。具有22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投资经验13年,专注于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1年“固收+”基金冠军的华商基金固收团队,既有“大咖级老将”张永志,又有迅速成长起来的“黑马新秀”厉骞、胡中原等。
而下周待发行的华商稳健添利一年持有将有老将张永志担纲。中欧招益稳健一年持有、招商稳旺也均由老将担纲。
控制最大回撤成考核首选
据悉,“固收+”基金是以优质债券为底仓,获得持续稳健收益,同时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新股申购等多策略来增强收益的一种产品。
从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在大起大伏的环境下以48.653%的年内回报领涨年内“固收+”基金。紧随其后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C、前海开源可转债、广发可转债A/E/C年内收益均超40%。
而兴全可转债基金,2004年5月成立至今,该基金以-6.88%的最大回撤和1130%的总回报,是市场上唯一一只的“十年十倍”的固收+产品。目前2072只固收+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仅有8只基金总汇报超300%,最大回撤仅2只超10%。
财经网金融通过多方了解,固收+基金评价核心并非收益高低,以回撤为代表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稳健添利一年持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对于固收+的投资首先是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一个角度,确定一个股票和债券大致的投资比例。在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确定之后,对于债券方面的投资,关注的是对债券市场影响偏长期的一些宏观指标和货币政策取向。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选择的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优先选择行业估值合理,符合当前宏观形势和产业政策的相关行业。在行业选择之后,尽量少做行业的轮动,主要是在行业内部基于个股的估值情况,做一些个股的轮动。
南方基金则指出,要做好绝对收益产品的管理,基金经理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经受住诱惑,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投亚太优势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投亚太优势基金、51969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