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山东钢铁重组
7月14日晚间,山东钢铁(600022,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山钢集团通知,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集团筹划对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对此,钢铁业分析师上海泽铁信息技术创始人李治斌表示,以宝武集团为主导的钢铁行业整合重组对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铁矿石集中采购话语权,提高各地区各钢材品种的定价权有积极作用。对加强区域协调,控制产能无序扩张,限制产量增长,减少钢厂之间恶性竞争有重要影响,对降低重组企业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有积极作用。
医保飞行检查发现超医保支付限定、过度检查、重复收费
集体“把脉”找问题
“尿沉渣定量检查通常适用于泌尿科、肾病科、产科及肾脏病变患者,但该院所有科室入院患者均做了该项检查,部分患者无指征,涉嫌过度检查,涉及112334人次、疑似违规金额2246740元……”8月26日晚,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会议室灯火通明,国家医保飞行检查组各小组代表逐一汇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自飞行检查组入驻被检医疗机构以来,这样的集中研讨会已经一连开了3天。
首位上台的心内组代表将当日的检查小结投放到大屏幕上,大家看到,该组发现的疑似问题主要包括尿沉渣定量等无指征检查,Ⅰ级护理未降低护理级别,重复收取复杂手术特殊刀使用费,DRG分组高靠诊断等,涉及人次、金额与政策依据一目了然。
对甲沟炎患者使用全身麻醉,半髋关节置换术收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费用……除大数据筛查出的共性问题外,骨科组代表还介绍了该组翻阅300余份病历后发现的一系列个性问题:“比如病案号90456015的患者,其手术记录显示使用同种异体骨2盒,但记账与标签均显示为3盒,存在明显出入,涉及疑似违规金额3740元。”
在这场研讨会上,“问题”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指出问题的同时,代表们还会分享本组经验,并就检查中的难点、疑点进行充分交流。
“根据云南省药品目录规定,‘龙珠软膏’、‘银杏叶片’、‘碳酸钙D3’等药品限门诊使用,但我们发现该院部分住院患者也使用了这些药品,并进行医保结算。”综合组代表说,“此外,我们注意到该院1100余名参保人员办理出院后一天内又因同一疾病重新办理入院,疑似存在分解住院问题,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个问题涉及金额较大,还要稳妥把握,确保有据可依。”“可以再与院方沟通,做好进一步排查。”其他代表纷纷提出建议。
医疗价格自查走过场,部分医护人员对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和医保政策知晓率不高;涉嫌违规使用未中选药品及违规线下采购;疑似存在药品拼支使用……研讨会上,政策组、集采组、财务组代表相继进行了汇报。
飞行检查组相关负责人告诉
该负责人表示,2021年5月我国医疗保障领域首部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医保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医保基金监管中发现问题线索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震慑作用。”
会后,各组代表分别找到相应的院方联络人,面对面反馈初步发现的问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负责人表示,已于当晚召开班子成员与各科室负责人集体会议,认真核查并研究整改方案,“对于已经确认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涉及的责任人,该处理的坚决处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8月13日晚间,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近5个月的山东钢铁(600022)宣布重组终止。
山东钢铁称,重组停牌期间,公司得知山东省正在组织制定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涉及本次重组标的资产山东钢铁集团永锋淄博有限公司(下称“永锋淄博”)、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永锋钢铁”)。
其中,永锋淄博紧邻胶济铁路线,可能需要关停、搬迁;永锋钢铁可能需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工艺流程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工艺流程的重大变化将导致其评估价值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山东省的该项规划尚未颁布,具体公布实施时间尚未确定,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将会给公司造成巨大重组风险。同时,针对合作条件、交易价格等内容,重组各方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未能达成一致。
此前的3月27日,山东钢铁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此番重组,山东钢铁是在国家政策鼓励钢铁行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大背景下筹划,目的则是通过重组扩大产能,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
6月8日,山东钢铁发布公告,宣布与交易对方签订了框架协议,就交易达成初步意向。公司拟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永锋集团有限公司、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永锋钢铁***股权,永锋集团持有的永锋淄博***股权,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钢集团”)持有的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下称“日照公司”)37.99%股权。
不过,就在初步意向达成不久后,6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明确将山东省淄博、德州、济南列入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点区域范围(2+26‛城市)。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企业要切实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域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永锋淄博、永锋钢铁则分别位于淄博、德州两市,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点区域。
山东钢铁认为,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对标的资产未来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随后的8月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又发布了《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鲁政发“2018”17号),明确指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推动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等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7个传输通道城市按照国家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对重点区域的要求,压减过剩产能。加大7个传输通道城市独立焦化企业淘汰力度,全省实施“以钢定焦”,推进7个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采取转移重组、域外搬迁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而山东省近日发布的《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增四减”三年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严控钢铁总产能,通道城市企业和胶济铁路沿线企业逐步转移到沿海,着力打造沿海钢铁基地和内陆钢铁基地,推动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山东钢铁提到,根据上述计划,未来3年内,永锋淄博存在关停、搬迁的风险;永锋钢铁存在关停搬迁或对其工艺流程进行重大改造的风险。
除永锋淄博、永锋钢铁因蓝天保卫战存在关停、搬迁等风险外,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收购标的资产之一日照公司37.99%的股权,作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一部分,也同步终止。
山钢集团于2008年3月1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钢集团”)、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莱钢集团”)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地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钢铁则由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分别持股30.26%和19.83%,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过去的2017年,山东钢铁全年累计生产生铁592万吨、钢720万吨、钢材717万吨。全年营业收入478.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山东钢铁宣布终止重组的当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即火速问询,要求公司在8月16日之前进一步补充披露公司终止重组的原因、重组期间工作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继续停牌的审慎性。
另外,山东钢铁将于8月15日上午召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
2021年是钢铁行业风云变幻的一年,其间充斥着重组、兼并、关停、破产、退出、置换、淘汰等多个关键词。而在这其中,重组似乎有着很深层次的意味。
2021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专业化一流企业,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
这一年,鞍钢重组本钢,以6300万吨的粗钢产能成国内第二大钢企;云南省国资委、中国宝武和昆钢控股签署委托管理协议;迁安九江以51%的比例控股唐山德龙;混改整合5家,新天钢材料科技集团成立;宝武拟重组山钢,将打造1.5亿吨的巨型钢企;普阳钢铁完成对邢钢的股权重组……
以上的种种画面,构成了今年钢铁行业的重组大戏,其中的每一家钢企凭借自己的实力以各种形式,在这场巨型“舞台剧”中争分夺秒、力争主角。而这些所有的场面积聚在一起,便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发展大势,在串联着全年度钢铁发展进程的过程中,驱动着钢铁行业这艘巨轮向着未来跨域前行!
展望2022年,重组的戏份仍然不会减弱,更会有所增强。在这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等多省份对于钢铁重组也有了新的规划。而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到明年也逐步发力、渐入佳境!笔者经过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并依据各省市的钢铁行业发展规划,对于明年的重组大戏作出预测!
01宝武能否完成对山钢的重组?
2021年7月14日,山东省国资委发布消息称,为落实山东省钢铁产业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山东省国资委正在与中国宝武筹划对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宜。同日,山东钢铁也发布了上述消息,山东钢铁表示,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济钢集团***股权划转给济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宝武水务与山钢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莱钢集团已转让***银山型钢股权至山钢集团...以上事件的相继出现,也在为宝武完成对山钢的重组积聚量变,而一旦时机成熟,明年或可以正式完成对山钢的重组。
02首钢、河钢重组构想能否实现,成世界第二大钢企?
2021年11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河北省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十四五”规划》,提及打造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内容,并且明确指出要依托河钢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
在国家、河北两级政府政策释放出来的信号表明,不管是在国家还是在河北省内,都将会出现钢企间的重组兼并浪潮,而且是将以河钢集团、首钢集团为主要发起者和领路者。同时最近两年是《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地区性重组兼并也将不断加快速度,直至进入快车道。
在首钢、河钢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势必会受到政策性和行业性重组兼并之风的影响,或均将伺机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寻求适当的机会,突破现有瓶颈,实现合作共赢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2020年世界各大钢企粗钢产量排行榜,首钢产量3400万吨、河钢产量4376万吨。“首河钢铁”重组构想若能实现,总产能将超过7700万吨。这样一来,将超越重组后的鞍本(鞍钢和本钢)6300万吨产能,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宝武、安塞尔米塔尔),中国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宝武)。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首河钢铁”的设备技术升级,也将迸发出新的驱动力,有很大概率超越安塞尔米塔尔(2020年粗钢产量7846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集团!
03钢管产业委托管理,能否催化宝武重组包钢?
2021年8月21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与包钢股份基于共识,拟在钢管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业务聚焦、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双方经友好协商,签署《钢管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范围为宝钢股份和包钢股份的钢管板块的全面合作。
9月3日,中国宝武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与包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包钢股份,在包头签订央地结对协作协议和钢管产业委托管理协议。
宝钢与包钢在钢管领域的合作,是否是进一步合作整合的“前奏”,激发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呢?我们也将拭目以待。宝钢与包钢也曾有整合的尝试,但却最终未能如愿。但在国家政策以及行业重组加速的驱动下,双方也有很大可能在2022年进行重组整合。
04九江、德龙或参与唐山地区钢铁整合?
2021年8月,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与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使双方在线材、焊材生产销售领域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同时也为双方进一步参与唐山地区钢铁资源整合,增强企业在区域内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13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重点推进民营钢铁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着力组建1-2家世界级大型集团、3-5家较具国内影响力大型集团为支撑、8-10家新优专特型企业集团。
而2022年将是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一年。九江、德龙作为唐山地区的民营钢企,积极参与兼并重组,正好顺应了三年计划的要求,也符合了双方合作的初衷!
05安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带动河南钢铁的整合风潮?
2021年11月23日,安钢的混改方案已经敲定,目前安钢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尚需开展审计、评估和在产权交易场所公开挂牌交易等相关工作。截止目前,在安阳钢铁混合所有制的“舞台”上,已经先后与沙钢集团、方大集团、德龙集团三家钢企发生火花,至于最终安钢集团的混改究竟花落谁家,或者在三家钢企以外再引入新资本,我们也将静观其变!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安阳钢铁的混改事宜在2022年也或将产生真正的结果。
而在推进安阳钢铁混改的过程中,2021年12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十四五”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着重对于重组事宜进行了强调。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鼓励优势企业大力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立大型联合钢铁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钢铁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施实质性战略重组,推动产能减量化、装备大型化;对实施实质性兼并重组的,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支持政策。
笔者据此观察,2022年河南省钢铁行业整体也将发展方向,也将向重组进行重点倾斜,由此在安阳钢铁混改的效应影响下,省内也将引发一场重组风潮!
06沙钢股份或完成收购苏州卿峰***股权?
沙钢股份(002075.SZ)筹划五年、欲装入境外IDC资产的重组交易未获证监会通过。母公司沙钢集团耗资超600亿元收购的欧洲最大数据中心运营商Global Switch何去何从,再惹关注。
2021年7月7日,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发布公告,沙钢股份欲收购苏州卿峰***股权的重大重组交易未获得通过,理由是“未能充分披露标的资产海外政策风险和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
沙钢股份2021年8月9日公告称,终止收购苏州卿峰***股权及定向增发募资事项。公司表示,本次终止资产重组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抢抓政策机遇,建设完善特钢产业链条,实现钢铁业务高质量转型发展。
透视以上信息,筹划五年的重组事宜陷入“终止”状态让人唏嘘不已。但是五年的筹划时间,也让我们对于重组事项的发展依然抱有希望!虽然沙钢集团多次由于信息披露不到位影响了重组,但是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沙钢集团必定会改变思路,对于此项问题进行重点规避。而一旦自身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重组的事宜在2022年肯定会有重启的可能,而且有可能在明年便实现重组!
07建龙集团再启航标,或展重组之旗?
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在和来访的宝武股份的一行人会面时提出了自家的发展路径:通过控股5000万吨+参股5000万吨钢铁规模,那么加上4200万吨的现有格局,建龙已经瞄准成为1.42亿吨的庞大钢铁帝国!
纵观建龙集团的发展史,其中是具有重组基因的。2005年混改的抚顺新钢铁;2015年重整原海鑫钢铁后成立的山西建龙;2016年重整的建龙北满特钢;2020年,建龙集团托管海威钢铁并成立吕梁建龙...
尽管重组整合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但是经过建龙集团的科学管理,企业基本都重现荣光。由此可见,建龙集团在推进重组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
2018年,建龙集团制订了五年战略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核心内容,继续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其中第一条便是要在2022年实现“全资+控股钢铁产能达到5000万吨”的目标。
2022年就是五年战略规划落实的最后一年,对于建龙集团而言,势必会在明年加紧产能扩展的步伐,而最有效的举措便是对于行业内的钢企进行重组和兼并!
08日照钢铁“搅动”山东钢铁版图?
据获悉,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广富集团、传洋集团两家钢企合计炼铁产能569万吨、炼钢产能666万吨后,收淄博齐林傅山钢铁有限公司、山东隆盛钢铁有限公司合计炼铁产能224.25万吨、炼钢产能240万吨,共收省内四钢企炼铁产能793.25万吨、炼钢产能906万吨,全部用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减量置换于日照岚山区新建3000m³高炉3座(炼铁产能750万吨)、300吨转炉2座(炼钢产能600万吨)、120t转炉2座(炼钢产能270万吨),拟于2022年建成。
2021年9月18日,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收购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五矿营口”)股权案正在公示,交易完成后,日照钢铁将持有五矿营口***股权。五矿营口中厚板粗钢产量约700万吨。
2020年日照钢铁的粗钢产量为1440万吨,综合上述内容,日照钢铁的产能或将超过3000万吨,成为山东民营钢企的代表者和集成者。
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规划(2018—2025)》中指出,将严控钢铁总产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目前分散在12个市的钢铁企业和钢铁产能,逐步向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和莱—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转移,到2022年,济南、淄博、聊城、滨州等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企业产能退出70%以上,将青岛董家口、日照岚山、临沂临港等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50%以上;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
由此而言,山东省内的钢铁产能也将进一步集中,在这个过程中,日照钢铁或将利用最优的地理位置,对于省内钢铁产能进行兼并重组,影响整个山东省的钢铁行业发展;同时也可能在国家全局的行业重组兼并中,利用产能转移的形式,参与跨区域整合。
09方大集团再续重组强劲马力?
方威及方大集团崛起与壮大,与持续并购重组密切相关。
方威的发家近乎传奇。1973年出生于辽宁省省会沈阳的方威,中学毕业后去钢铁做学徒,学成之后,和父亲一起创办螺母厂。当时,一家钢铁厂以一处铁矿抵债,几年后,铁矿价格大幅飙升,方家就此赚得第一桶金。
2002年,抚顺当地一家碳素小厂濒临破产,方家买下了这家碳素厂。这是方威实施的首次并购,这次并购,让这家碳素厂在20年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石墨电极企业,且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
此后,方威的并购重组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3年,方威成功重组抚顺莱河矿业,开始进入资源行业,当年实现扭亏为盈,方大集团启动绿色安全矿山发展规划。
2004年,重组沈阳炼焦煤气有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产业走出辽宁布局西南,加码碳素业务。
2005年,重组合肥炭素,产业触角延伸至东南区域,炭素板块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06年,重组兰州海龙新材料,将其更名为方大炭素。
2007年,重组乌兰浩特钢铁,开始整合钢铁产业。
除了重组方大炭素为外,最为市场关注的,仍然钢铁产业的重组。
2009年,方大集团重组原南昌钢铁,更名为江西方大钢铁集团,间接控股方大特钢。江西方大钢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弹簧扁钢和汽车板簧生产企业。
2012年,又重组江西萍钢,后者为中国建筑用钢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方大集团还曾重组方大化工、中钢集团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
近年来,方大集团参与北方重工重整,并借此约5.3亿元入主中兴商业。参与东北制药混改,并最终控制其超过50%股权。
2021年12月8日,海航宣布,航空主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已经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方大集团,并由其确保航空安全,实现航空主业健康发展。*ST海航(原海航控股,600221.SH)控股股东变更为方大航空,方威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综合以上情况,方大集团近年来在重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进行了太多次的成功尝试!而且方大集团参与的钢铁领域重组或者跨领域重组,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2022年,在新的一年里,方大集团也将继续在相关领域里深耕发展,持续推进兼并的尝试,或许还可能给我们新的惊喜!
2022年,重组兼并、混改、跨领域投资都将是发展的焦点。而这也是各家钢企交叉、互联、突围的良性途径!在2021年年中,工信部发布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自今年6月1日起执行,其中明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办法指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区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实现实际控股且完成法人或法人隶属关系、股权关系、章程等工商变更)后取得的合规产能用于项目建设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置换比例可以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的置换可以不低于1.1:1。由此来看,对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产能置换比例方面有明显倾斜,体现出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鼓励。
纵观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存在生产企业众多、集中度低、同质化经营严重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企业甚至一度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等难题。而面对这样的问题,钢企间的重组兼并似乎成为了一剂良药,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在中国的钢铁业刮起了多次重组风潮。而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而言,现在的重组进展和进度显然是不够的,仍然需要持久深入地推进下去,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钢铁的整体竞争力,全力推进钢铁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大家更期待哪一项重组完成,或者你有哪些其他的想法,欢迎大家进行留言评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山东钢铁重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山东钢铁重组、成都真科检生物科技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