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则军工“集采”的消息,引发了军工板块的震动。
昨日盘后,来自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消息称,8月20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议书指出,生产采购环节要管好链条,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图源: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
对此,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倡议意味着未来军品有可能和医药一样进入集采,会对相关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受此影响,8月24日,军工板块大幅低开,截至发稿,中证军工指数下跌1.31%。个股方面,中光防雷(300414.SZ)大跌11.221%,鸿远电子(603267.SH)大跌7.85%,天秦装备(300922.SZ)大跌5.32%,四创电子(600990.SH)、西部超导(688122.SH)、中航西飞(000768.SZ)等跟跌。
不过不少机构认为,该倡议书对军工行业的影响有限。
国盛证券的研报表示,军品降价是客观存在的,某些大类军品放量集采也在预期之中,关键是看企业在军工产业链上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及卡位,是否拥有成本转移能力。受降价影响比较大的企业是竞争力差(如渠道型企业)或者竞争格局差的企业,或是依赖于单一型号单一客户的企业。这些企业会承受下游的成本转移,但是又不具备向上游压价的能力。而拥有备核心竞争力和卡位的企业更能充分享受到未来军品订单高增长的红利。
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军工行业发展逻辑未发生改变,国家对于国防装备的需求形势不变。同时国防装备作为高端制造业,行业整体毛利率不高,2020年SW军工指数平均毛利率17.05%,中航沈飞毛利率9.23%,航发动力毛利率14.97%,低于A股平均水平,军工装备的终端价格不具备大幅降价的基础。本次发布的倡议书不会对行业基本面产生重大变化。但由于行业敏感性,信息不对称性较大,市场观点可能出现分歧,导致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如出现回调,建议关注布局买入的机会,坚定看好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去年8月,中国非洲猪瘟爆发。这加快了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产能出清,猪价也走上了快车道。
特别是,最近一个月,猪价持续上涨,全国平均涨幅竟然超过15%。上市猪企中大多都在二季度出现亏损大幅锐减甚至是扭亏。现在的猪企正站在风口上,以后猪价每涨一点,均是丰厚利润。
诚然,猪肉行业是有周期的,有时亏,有时赚,但整体来说养猪非常赚钱。看看进入豪排行榜的养猪富豪有多少个就知道了:入选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的中国养猪大户有近十位——饲料大王刘永好、牧原秦英林家族、正邦林印孙、温氏家族……
如此赚钱的行业,并且刚站上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时候,*ST雏鹰(002477.SZ)却被市场残忍抛弃。
7月5日,雏鹰报收0.98元,低于1元退市红线。截止到昨日,雏鹰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对此,公司发布公告称,自己存在被退市的风险。
今日,雏鹰依然我行我素下跌4.3%,报收0.89元,最新总市值为27.9亿元。要知道,根据深交所规定,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被强制退市。留给雏鹰翻盘的时间不多了,仅仅只有9天。
(行情富途证券)
去年,中弘股份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支因上诉条件而退市的公司。雏鹰的市场表现,难道正要步入中弘的后尘,成为A股第二家吗?
深陷债务违约
雏鹰农牧,创始于1988年。
2001年,“公司+基地+农户”的“雏鹰模式”成行。凭借这一模式,雏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并最终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被业界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上市后,雏鹰两次对“雏鹰模式”进行调整,最新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
就在“雏鹰模式”调整的同时,雏鹰也在试水更多领域,并将这一举措称为“产融结合”。
2015年,雏鹰成立新融农牧,布局“互联网+”领域。2016年,参与设立数只产业基金,投资布局与农业及相关领域、与公司相关业务产业链上下游。2017年,参与辽宁昌图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改,为“产融结合”再添重要一笔。
随着对金融板块的布局,雏鹰互联网、类金融及其他营收占比逐年提升,同时,总负债和资产负债率连年爬高。这为公司此后的资金链危机埋下伏笔。
2018年11月6日,*ST雏鹰发行的“18雏鹰农牧SCP001”违约,应偿本息共计5.28亿元。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随后,公司向投资者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方案为使用存货偿付部分资金,包括礼盒系列、火腿系列、红酒系列等。这被市场人士称为A股公司的违约“肉偿”事件。
公司2018年11月8日公告,计划对公司现有债务调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货币资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公司已与小部分债权人达成初步意向,涉及本息总金额2.71亿元。
因此,雏鹰成为A股首例“欠债肉偿”的公司,也被市场广泛关注。
2018年12月,“18雏鹰农牧SCP002”违约,不能按时偿付,本息共计10.55亿元。6月27日,雏鹰公告称,2014年发行的总额8亿元的“14雏鹰债”已于6月26日期满。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雏鹰总资产196.4亿元,总负债18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68%。
业绩异常惨淡
今年1月31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29亿-33亿元。对于业绩爆雷原因,雏鹰农牧解释称,企业的融资渠道减少,公司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局面,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
“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30多亿的巨亏,市场调侃为“没钱买饲料,猪被饿死”。
4月25日,雏鹰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为35.56亿元,同比下降37.60%;归母净利润亏损38.64亿元,同比下降8650.78%。2019年一季度,雏鹰继续亏损,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下降65.10%;归母净利润亏损11.03亿元,同比下降977.53%。
7月13日,雏鹰披露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亏损14.8亿元-16.2亿元。掐指一算,一年半的时间净利润巨亏53.44亿元-54.84亿元。
据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20.12亿。也就是说,最近一年半,雏鹰不仅亏光了过去11年的积累,还赔了30多亿。
结语
近日,雏鹰董事长侯建芳对媒体表示,“盲目扩张肯定是没什么说的,自己确实太过度自信了。我这30年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中国养猪第一股”,现在沦落到如此境地,让人唏嘘不已。目前,雏鹰还有18.4万股东,在未来的9个交易日,且投且珍惜。雏鹰真的危险了,它正在步入中弘股份的后尘,请注意投资风险,小心被永久活埋。
盘面要点解析
盘面情绪:短线板块轮动迅速,畏高仍有
总体思路:创业板3200性价比偏左,3300站稳偏右
仓位建议:5成,站稳3300放大
短线方向:涨价、低位、抱团细分
1.指数
创业板终于开始站回3300,虽然前高仍旧阻力重重,但不用一心弱中求强博弈性价比,按策略我们交易思路也可以偏右了。
短线考虑的更细致一些,图中黄色箭头的标注的K线是很明显的情绪拐点,当天分时
最低点3328与今天收盘3330相差无几,最高点3432。
如果说3200是一个阶段博弈性价比的底线,那3300附近就是及格线,往上3432,才是真正强势环境的标志。
行业公司消息
1.军工:《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
文件指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这消息被认为是军工的“集采”,确实有那方面的意思,但和医药集采区别很大。
军工不比医药的高度市场竞争,很多产品有参与资质、制造能力的就那么几家,甚至独家供应,比如特种合金、发动机等等,而且很多都是国企,不存在医药渠道暴利两头吃的情况。
因此全行业不可能出现医药集采那种动辄百分之七八十的杀价。
早盘沈飞、航发这种龙头砸四五个点显然情绪性恐慌为主了,下午拉升翻红也是情理之内。
但也并不是没有潜在利空的方向,基本材料和元器件,比如MLCC,涨价供应商也多,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都被砸的非常狠。
吃对公司的细分研究了,如果不懂,最简单的做法是军工别考虑这些,战斗机、发动机不会受什么影响。
2.医药:人工关节将于9月14日在天津启动国家集中带量采购
A股主要涉及大博医疗和三友医疗两家,不够周五医疗医药股整体暴跌,今天表现都相对冷静。
但建议不要随便参与,等尘埃落定,之前心脏支架集采一刀砍90%,乐普医疗现在还在创新低,股票那么多,没必要非往这上面硬怼。
3.中概互联大幅反弹
恒指大涨2.4%,恒生科技指数大涨7%,阿里巴巴(港)9.4%,腾讯控股8.8%,京东集团14.9%,中概互联大幅反弹。
互联网这几家龙头...今年个个都走的跟茅台似的,奔着腰斩去啊
公司本身盈利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下跌的原因主要还是反垄断,资金恐惧的是扩张放缓,成长性变低。
4.兴业证券:拟10股配售3股募资不超过140亿元
配股是最恶心的事情,如果长期持有必须参与,不参与直接血亏,不准备参与在确定日之前记得卖出。
个人操作记录
新强联,无操作,9.5%
缩量翻红,完全可接受,明后天看能不能继续往上了,思路偏短,该T就T。
雅克科技,无操作,11.1%
多氟多,无操作,17.7%
烂板但没感到啥恐慌盘往出砸,那明天看。
阳光电源,无操作,106.5%
拉高7%跳水,略失望,但懒得动。
中科创达,无操作,-3.7%
康龙化成,无操作,48.8%
周五跟随恒瑞和迈瑞的错杀已经涨了回来,后面看自己本事了。
......
昨天午盘提的华友钴业和龙蟠科技今天都不错,华友钴业炸板,龙蟠科技盘中也毕竟涨停。
还是仓位问题,我上周顶的板竟然硬的离谱,就不调仓参与了,有老板留言介入,短线自行决定即可。
就这,今日份刮痧结束,明天不见不散~
“每一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坚持精打细算、管控成本,切实挤足管理环节不必要的“水分”,打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行业壁垒,大批量阶梯降价…”这是近期一份陆军装备部倡议书上的内容关键词。
8月21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正是这一份文件,引发了大家对军工板块“集采”的大讨论。军工“集采”要来了?
事实上,军工自诞生起在我国一直都是集中采购模式,此次的《倡议书》的核心并不在于此。
《倡议书》指出,生产采购环节要管好链条,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列装使用环节要统筹降价,探索推开“研产供修管”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实施维修保障经费定额拨付,倒逼设计、制造和生产环节就关注维修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会有什么影响?
军工“集采”会像“医药集采”一样被大幅砍价吗?答案是:会。
影响程度如何?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军工和医药不同,军工是重资产,重技术,重设备类企业,所以不可能出现像医药这么大规模的集采压价行为。而且我国军工一直都是集中采购,因此影响不会像医药集采那么大。
目前,我国航空领域已经实行大单采购模式,军工领域投资人士指出,下游主机厂具备强大的话语权和产业链地位,会显著受益于采购模式+定价机制改革,至于中上游产业链的影响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具备稀缺性的方向,采购价格基本不会有影响,如高温合金钢。目前受影响的主要是两个方向:碳纤维材料和机加工,相关公司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但由于军机放量显著,相关上市公司基本实现以量补价,收入和利润影响有限。
军工板块创半年新高
国际安全形势恶化、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海外利益维护需求以及区域治安贡献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国国防压力上升,国防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显现。
在经过一段时间沉寂后,军工板块自5月中旬以来持续走强,期间国防军工指数大涨35%。8月以来,军工板块继续上攻,站上A股C位。8月23日,军工板块创出了半年来新高,指数较年内低点上涨近50%。
对于军工板块近期走势,部分公募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向好是板块持续上涨的主要决定因素,长期看好该赛道优质企业投资价值。
截至7月30日,军工板块已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1半年度报告,这些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在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看来:“现在的军工很像前两年的新能源车,或者再往前的新能源。”
兴业证券指出,当前军工板块持续升温,核心因素在于需求饱满、业绩强劲、估值低洼,横向比较同处高景气方向的新能源车,军工板块长期成长确定、相当一批标的2022年PE位于20-40倍之间,未来3-5年年化业绩增速在30-50%甚至更高。
华西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陆洲在今日的直播中表示,未来军工板块市场容量和军工股市值会是稳步扩大的趋势,最终实现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军工板块从主题投资向价值投资转变的核心点在于军民融合,军民技术的衍生、延伸和军民一体是支撑未来军工发展的长远逻辑。
陆洲指出,整个军工产业链的景气度传导约有一年的时间差,基本上呈现出错落有致、此起彼伏、节奏明显的顺序,目前正处于景气度从上游往下游传导的中间阶段。对于军工板块的估值问题,陆洲表示,目前军工板块的估值仍是被低估的,基本不存在泡沫。
公募提前布局
早在今年二季度,部分公募基金就提前布局,新进或增持了部分军工股。
数据显示,国投瑞银国家安全灵活配置混合在二季度进一步增持了航发控制,持股数量3020.04万股,相较一季度时的1300.84万股,增持了1700万股。同时,在二季度新持有该股的还有华泰柏瑞积极成长混合、兴全汇享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基金。
国投瑞银国家安全灵活配置混合二季度还进一步增持了中直股份,在一季度1353.13万股的基础上,再度买入了178.67万股至1531.80万股。同时,相较一季度的被10只基金持有,二季度中直股份被15只基金持有,包括万家臻选混合、景顺长城量化精选股票、博时恒盛一年持有期混合等基金。不过,董承非管理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一季度时持有969万股中直股份,但在二季度全部卖出。
二季度获得公募基金大举增持的还有中航沈飞和航发动力。对于中航沈飞,合并同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来看,富国基金旗下共有8只基金持有,相较一季度的2893万股增持至3432万股;易方达基金也在二季度对该股进行了增持,从一季度的1269.10万股增持至1852.17万股;国投瑞银基金、华夏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都对该股进行了增持。
公募对于航发动力的分歧则较大,二季度被部分基金减持,但同时也有基金加仓该股。在减持方面,该股在二季度被富国基金减持了1000多万股,国泰基金减持了300多万股。与此同时,朱雀基金、鹏华基金等则纷纷增持航发动力股份。(
【文章部分内容综合雪球APP,国防ETF,中国证券报,新浪财经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军工集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军工集采、002477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