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姐妹们,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个硬核又有点玄乎的东西——美债收益率!这玩意儿听着就高大上,仿佛离我们遥远,但其实它跟咱们钱包的关系,那可是剪不断理还乱!尤其是在2021年7月,美债收益率的走势简直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让不少金融圈的老司机们都直呼“活久见”、“这波操作太骚了”!
你可能会问,7月啊,那是个啥日子?骄阳似火?不不不,对于美债收益率来说,那是妥妥的“冰火两重天”,或者说,有点“凉凉”的节奏。想当年,也就是2021年上半年那会儿,美债收益率可是雄赳赳气昂昂,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那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从年初的不到1%冲到了1.7%以上,那架势,是要直冲云霄的节奏啊!当时市场上的老铁们,那叫一个群情激奋,纷纷押宝美债收益率会继续飙升,甚至有人喊出了“破2%不是梦”的口号。
结果呢?7月一来,画风突变!如果你那时盯着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图,那感觉就像坐上了一趟“下坠”的过山车,心跳都要慢半拍。特别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7月的上半段,那真是“一路向南,头也不回”。它不仅没能延续上半年的强势,反而来了一波惊人的“深V反转”——不对,是“深U下降”!从6月底的1.47%左右,一路下探,到了7月中旬,竟然一度跌破了1.2%,甚至触及了1.13%的低位!这下可把吃瓜群众和市场大佬们都给看懵了,说好的通胀呢?说好的经济复苏呢?这剧本不对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7月的美债收益率会突然“叛逆”起来,走出这么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情呢?嘿,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市场情绪”四个字就能解释的,它涉及到了好几个“幕后黑手”和“神助攻”。
首先,头号“背锅侠”——Delta变种病毒,必须得拥有姓名!7月的时候,全球疫情又开始“幺蛾子”了,特别是Delta变种病毒,那传播速度简直是“病毒中的战斗机”,传播力强,杀伤力也不容小觑。这玩意儿一闹腾,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立马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大家开始担心,这疫情要是再反扑,经济活动会不会又停摆?供应链会不会又中断?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经济,会不会又被打回原形?
这种担忧情绪,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的“避险情绪”蹭蹭上涨。当大家觉得未来不确定性太大的时候,就会把资金从高风险资产(比如股市)里撤出来,转而投向那些被认为比较安全的资产,美债就是其中之一。毕竟,它背后有美国政府信用背书,再怎么折腾,总比那些波动大的玩意儿靠谱点儿。资金一窝蜂地涌向美债,美债的需求量就大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而美债价格和收益率是“跷跷板”关系——价格涨,收益率就跌。所以,Delta变种病毒:“没错,就是我!不好意思,我有亿点点破坏力,顺便给美债收益率泼了盆冷水。”
其次,经济数据有点“掉链子”的迹象,也给美债收益率的下跌添了一把“柴”。虽然从宏观层面看,美国经济还在复苏的轨道上,但一些局部数据,比如制造业PMI、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在7月的时候表现得并不像之前那么“亮眼”。特别是就业数据,虽然整体在改善,但离美联储的“充分就业”目标还有距离,而且服务业的复苏也受到了疫情反复的影响。这些数据一出来,市场就有点“小沮丧”,觉得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强劲。这种“不及预期”的心理,也会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风险,把资金往美债这边挪一挪。
再来,不得不提“通胀预期”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上半年,大家对通胀的担忧那可是写在脸上,各种“通胀恐慌”的标题满天飞。然而,到了7月,随着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以及对经济复苏前景的重新评估,市场对“通胀是暂时的”这个说法,似乎又开始有点“信服”了。美联储老大爷们,那可真是“老司机”,嘴上说着“通胀是暂时的”,手上动作那叫一个稳健,把市场情绪拿捏得死死的。他们在7月底的议息会议上,虽然承认通胀有所上升,但依然强调这是“暂时性”的,并没有给出任何立即缩减购债(tapering)或加息的明确信号。这种“鸽派”的表态,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低利率环境将持续的预期,从而也抑制了美债收益率的上升空间。
还有一些技术性因素和市场情绪的助推。美债收益率在7月中旬跌破关键技术支撑位时,触发了一些量化基金和算法交易的“止损盘”,进一步加剧了下跌的势头。而且,之前押注美债收益率会继续上涨的空头们,在收益率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失扩大,也开始“空头回补”,也就是买入美债来平仓,这又进一步推高了美债价格,压低了收益率。这种“羊群效应”在市场中可是屡见不鲜,一旦形成趋势,那真是“挡也挡不住”。
当然,7月也不是一整个月都“阴沉沉”的。在下旬,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束,以及部分经济数据的略℡☎联系:好转,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又稍℡☎联系:“抬头”了一点,从1.13%的低点反弹到了1.25%左右,算是给这出“大戏”留了个不算太悲情的尾巴。但即便如此,7月整体的走势,依然是“下降”二字占据主导,和上半年的“一飞冲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之,2021年7月的美债收益率走势图,就像一本悬疑小说,充满了反转和出乎意料。它告诉我们,市场永远是对的,只是有时候它会选择走最“骚”的路,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Delta变种病毒的威胁、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通胀预期的反复、美联储的“鸽派”定调,以及各种技术性因素和市场情绪,共同编织了这幅复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图景。所以,当时押注美债收益率会一路狂飙的朋友们,是不是感觉自己的“预测能力”被市场狠狠地教育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