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民生控股(000416.SZ)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802.34万元,同比减少57.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8.22万元,而上年同期取得盈利561.7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764.9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092元。
期内营业收入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典当和保险经纪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今年以来,尽管港股表现低迷,但南向资金持续扫货,多位基金经理在今年的基金二季报中表示,将继续聚焦港股市场中的互联网、科技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一直呈净流入状态。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南下资金今年以来已累积净买入2096.47亿港元,其中公募基金动向备受市场关注。目前国内公募基金二季报已全部披露,基金港股整体持仓处于什么水平?配置思路有何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季度机构加仓港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扣除QDII,下同)总计2443只,总资产3.4万亿人民币,占全部9677只非货基金和16.23万亿人民币总规模(指非货管理规模)的25.2%和20.9%。而这2443只公募基金共计持有港股市值4042亿人民币,较一季度末的3180亿人民币增长了27%,逆转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接近2021年三季度末的水平(4234亿)。
公募基金2022年一季报、二季报。
从港股占总仓位比来看,今年二季度港股持仓占股票总市值的17.1%,较今年第一季度的15.2%增长1.9个百分点。此外,公募持股占南向资金比例也有回升,占到1.9万亿人民币南向整体持股市值的21.7%,对比一季度的18.8%上升2.9个百分点。
实际上,对于今年的港股,不少机构已经明确表示持续看好,其中估值吸引,政策和监管环境改善是他们选择加仓港股的主要因素。
机构偏好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行业
从行业持股市值变化来看,港股持仓二季度较一季度上升前五的行业是零售业(Q2:18.6% /Q1:13%)、汽车与汽车零部件(Q2:6.7% /Q1:4%)、耐用消费品与服装(Q2:8.0%/Q1:5.7%)、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Q2:1.3%/Q1:0.4%)以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Q2:7.4%/Q1:6.7%)。
数据wind,数据截至2022.6.30。
值得一提的是,以制药生物、软件服务、半导体、汽车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占比相对一季度明显回升,由一季度的66.7%回升至73.3%。
可见,“新经济”依然是机构南下的“心头好”,这也不难理解,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平台、电商、科技医药等企业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龙头,并且相对A股有一定的稀缺性,备受各大机构青睐也就不奇怪了。
港股机会来了?
今年以来尽管港股颇为震荡,但南下资金依然一直保持着“买买买”的态势,尤其是3月和4月市场剧烈动荡期间,南下资金整体仍“毫不手软”。而在流向上,以机构为代表的南向资金则更多偏好互联网、汽车、科技等新经济板块,尤其偏爱某些A股具有稀缺性的龙头公司,而这些公司大多都集中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代表指数——恒生科技指数。
数据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2.6.30。
数据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2年6月。上表仅为列示恒生科技指数所有成份股数据,无特定推荐之意。
但在经历过一轮利空冲击后,港股目前的估值已经来到了非常便宜的水平,长期看投资性价比较高。并且在今年的4月末以来,国内的监管政策已经明显“转暖”,制造业也因为疫情防控宽松和复工复产重新显现出活力,这也是为什么南下资金在第二季度“加仓”港股尤其港股“新经济”的重要原因。
国信证券海外研究部首席分析师王学恒认为,当前看好港股的理由有四点:
一是中国经济的回升;二是互联网行业发展逐步明朗;三是港股估值和A股相比,有更高的性价比;四是企业回购创新高。对于港股的未来,特别是长期来看,是较为正面的。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QDII,证券代码:513890)于2022年1月21日上市交易,是一键布局恒生科技指数的投资工具,同时作为一只QDII ETF,可以实现T+0交易,是投资港股龙头科技公司的便利选择。
8月6日丨民生控股(000416.SZ)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76.41万元,同比下降3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71万元,同比下降65.0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540.89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6574.2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06元。
4月19日,A股三大股指宽幅震荡,上证综指冲击前高3288.45点未果,最终小幅收涨。
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63%,报3270.80点;上证50涨1.25%,报3042.43点,刷新14个月新高;深证成指涨1.27%,报10418.24点;创业板指涨0.66%,报1715.80点。
成交方面,沪深两市成交额为7203.8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7534.22亿元,进一步缩量330.33亿元,降幅为4.38%。
融资融券方面,截至周四(4月18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9837.4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9813.72亿元增加23.68亿元。
石墨烯概念股午后掀涨停潮
行业板块方面,汽车、保险、券商、软件相对强势,军工、白酒、有色金属表现低迷。
石墨烯板块午后异动拉升,金路集团(000510)、德尔未来(002631)、华丽家族(600503)等逾10只个股涨停。
科技日报消息,日本金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计算发现,拥有化学掺杂边缘结构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氢生成能力,能大幅增强氢生成反应,获得的结果与使用高价贵金属铂接近,从而首次证实,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掺杂与特殊设计的石墨烯边缘结构,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反应性能。
煤炭股午后大涨,大同煤业(601001)、宝泰隆(601011)、红阳能源(600758)、永泰能源(600157)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陕西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榆林市加快推动煤炭资源转化的意见》,明确表示将加大对榆林煤炭转化的支持,并力推煤炭矿业权清理整顿、市场引导及经济激励等手段。尤其是一些规划项目,长期存在建设进度滞后、资源转化率低、转化产业链短等顽疾。下一步,将对未达预期的项目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督促转化;对难以落实转化的项目,由榆林市政府提出回收资源的建议。
工业大麻概念股仍可圈可点,岳阳林纸(600963)、兴民智通(002355)、诺普信(002215)涨停。
5G概念股持续活跃,东方通信(600776)午后一度涨停,大富科技(300134)涨停,中兴通 000063)涨逾7%,南京熊猫(600775)等跟涨。
家电板块午后走强,奥马电器(002668)连续涨停;格力电器(000651)涨超9%,续创阶段新高。
期货概念股快速拉升,中国中期(000996)率先涨停,美尔雅(600107)、弘业股份(600128)、民生控股(000416)等跟随走高。
缩量冲击前期高点未果,显示多方动能的衰减
展望后市,国信证券认为,虽然市场整体趋势继续偏强,但多方迟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加之“五一”假期临近,短期需关注股指能否突破上周高点。
策略上,国信证券建议在仓位管理和具体配置上,宜兼顾攻守,尽量回避累计涨幅较大、估值偏高的标的。结合年报和一季报,对于具备一定成长性的低估绩优标的,可利用市场回调,进行中线布局。
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市场缩量冲击前期高点未果,显示多方动能的衰减;同时也暗示多方在该位置出现一定的分歧;如果再叠加近期北上资金持续出现净流出的局面,预计短期内多方的分歧还会加大。同时,近期的盘面上一直会出现前期高位个股偶尔出现快速走低,同样显示市场的分歧在加大。操作上,还是要注意个股的做多节奏,建议保留部分仓位高抛低吸,不放量不加仓。
布局方向上看,中金公司认为,指数从2015年以来大级别调整的下行结构已经完整,因此即使短期出现调整,指数也很难回到前期低点;对配置型机构来说,短期调整更多是买入机会。
风格上,近期宏观数据在短期内将强化增长预期修复的逻辑,这也将使与宏观增长相关性更高,中金公司认为,在本轮行情中反弹幅度不大、估值仍不算高的资产更加受益,低估值龙头或有超额表现。
太平洋证券称,看好需求底逐渐展露后逻辑从必需消费向可选消费切换,汽车、商贸等行业有望保持强势。从业绩逻辑确定性角度来看,受益宽信用的基建产业链(建筑及建材)依然值得配置,畜牧业调整结束后第二波上升浪有望开启,信用底验证后估值处于低位的金融(尤其是保险及银行)有望继续修复,建议关注有望困境反转的公用事业及周期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0416》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0416、上投摩根qdii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