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不聊别的,就来盘一盘咱大A股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哦不,现在得叫“大胖子”了。要说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俩字儿——“怀孕”,四个字儿——“虚胖浮肿”,非要用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壮汉,看着块头大,走两步就喘,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我装的,其实我很难受”的气质。你说这肚子是咋搞大的?里面装的到底是啥宝贝?别急,咱拿个B超机,一层一层给它看个明白。
首先,这大肚子里最占地方的,就是那一箩筐接一箩筐的IPO。别人家的市场是菜市场,有买有卖,有进有出,讲究个供需平衡。咱大A股直接进化成了“下饺子”专场,还是那种锅小水少,饺子一个比一个大的那种。这边厢,指数还在“3000点保卫战”的前线打得昏天黑地,那边厢,新股上市的锣鼓敲得震天响。感觉就像一个家庭,饭都快吃不上了,还天天往家里领养新孩子,每个孩子都张着大嘴要奶喝。资金就那么多,全被新来的“吞金兽”吸走了,老同志们哪还有力气往上冲?这肚子能不越来越沉吗?
光吃得多也就算了,关键是消化系统跟不上。一个健康的市场,有上市就有退市,优胜劣汰,新陈代谢。咱们这位“大肚子”壮汉呢,有点“貔貅”体质,只进不出。退市制度虽然一直在喊,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叫一个“柔情似水”。一堆常年亏损、业绩拉胯的“僵尸公司”死活赖在市场上不走,成了A股老赖。这些公司就像是肚子里的宿便,不仅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把整个肠道环境搞得乌烟瘴气。结果就是,好公司被拖累,坏公司在苟延残喘,整个市场成了一个巨大的“收容所”,这肚子能不鼓胀吗?
再来说说这肚子里的“气”,也就是那股让人捉摸不透的火气。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场打了十几年的“3000点保卫战”。朋友,你还记得十年前的A股是多少点吗?没错,还是3000点上下。感觉时间在A股这里形成了闭环,我们都是误入桃花源的股民,外面世界风云变幻,A股里面岁月静好,永远年轻,永远在30-00点热泪盈眶。这3000点简直成了A股的“马奇诺防线”,跌破了就象征性地反抗一下,涨上去了又赶紧回来,生怕离家太久找不到路。股民们的心情也跟着坐过山车,从一开始的“牛市来了”,到后来的“结构性牛市”,再到现在的“只要不亏就是赚”,主打一个陪伴。你说这股“怨气”,能不让肚子胀得难受吗?
当然,这大肚子里还有营养分配不均的问题。咱普通小散户,就是传说中的“韭菜”,辛辛苦苦把血汗钱投进去,希望能分一杯羹。结果呢?发现餐桌上坐着一群开着外挂的玩家。说的就是那些量化基金和游资大佬。咱们是“T+1”,当天买了第二天才能卖,人家那边可能是“T+0”,利用技术优势高抛低吸,一天能做好几个来回。感觉就像我们在玩石头剪刀布,人家直接掏出了加特林,对着我们就是一顿“突突突”。我们还在研究K线图,分析基本面,人家用超级计算机算好了下一秒的波动。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战斗,咱就是给人家提供流动性的“燃料”罢了。营养全被头部玩家吸走了,我们这些底层细胞只能喝点汤,有时候连汤都得是绿色的。这营养不良导致的虚胖,才是最要命的。
还有个问题,就是这位“大肚子”壮汉的初心。咱们一直说,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但现在给人的感觉是,它更像一个“融资市”,而不是“投资市”。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圈钱,而不是让投资者赚钱。很多公司上市前,财报做得花团锦簇,简直是行业里的YYDS;一上市,业绩立马变脸,比翻书还快。然后呢?等限售股一解禁,大股东、高管们就排着队“精准减持”,跑得比谁都快。人家上市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胜利大逃亡”,你还傻傻地拿着股票,跟人家谈价值投资,谈诗和远方?这就像你跟渣男谈感情,他却只惦记你的钱包。伤不伤心?气不气人?这肚子,就是被这些“套现梦”给吹大的。
为了给这个“大肚子”减肥,管理层也是操碎了心。降印花税、喊话、组织“国家队”进场护盘,各种“减肥药”轮番上阵。每次出个利好,市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雄起个一两天,然后迅速回归“萎靡”状态。为啥?因为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泻药”,拉完肚子,该吃的垃圾食品一口没少吃,生活习惯一点没改。IPO的口子没收紧,退市的通道没打开,大小非减持的缰绳没勒住,量化交易的规则不公平……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光靠喊口号、吃猛药,最后只能是越减越肥,把身体底子都给掏空了。
所以你看,A股这个“大肚子”,里面装满了IPO的“硬菜”、退市不畅的“宿便”、3000点的“怨气”、分配不均的“脂肪”,以及大股东们一个个待兑现的“发财梦”。它看起来庞大,但并不强壮。它承载了太多,却忘了自己最初为什么出发。它让无数人怀揣梦想而来,又让无数人带着一身“绿光”离开。那么问题来了,一只蚂蚁掉进啤酒碗里,是啤酒弄脏了蚂蚁,还是蚂蚁洗了个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