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唱片官网,华纳唱片官网购买

2022-08-20 0:21:20 证券 yurongpawn

华纳唱片官网



本文目录一览: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二三三,编辑|范志辉

8月6日消息,法国传媒集团维旺迪宣布,就出售旗下环球音乐集团10%股权一事,已与腾讯公司展开初步商谈。

紧接着,8月14日腾讯音娱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后,彭迦信对此事也表示,“腾讯目前仍然在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未作出最后决定。TME方面也会积极讨论,我们对于战略合作态度开放,例如我们和索尼以及华纳的合作。我们会持续评估和探索合作机会。”

根据此前外媒的报道,腾讯给出的环球音乐集团10%的报价为30亿欧元,反推出环球音乐集团(UMG)的估值高达300亿欧元(合336亿美元)。而这笔300亿欧元的估值相当于环球音乐2018年的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9.02亿欧元的33倍。

按照腾讯对环球音乐的算法,我们也能推算出三大唱片中另外两家的估值。而在超高的估值背后,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华纳音乐三大唱片似乎也迎来了最佳变现期。

三大唱片公司价值几何?

腾讯的出价已经成为预测市场的一个晴雨表,显示除了一家大型音乐公司的战略价值。 为了将这个9.02亿欧元转换为年度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数字,我们需要加上环球音乐的折旧4600万欧元,再加上其重组的2900万欧元和“特殊物品”1100万欧元。

最后,我们得出环球音乐集团2018财年的EBITDA中达到9.88 亿欧元(合11.7亿美元), 约为环球音乐现在300亿欧元估值的三十分之一。

为了更精确地推算出三大唱片的估值,我们将引入EBITDA指标作为参考。EBITDA全称为Earnings Before Intrest,Tax,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越强,以及回收折旧和摊销的能力越强。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广泛使用,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EBITDA开始被实业界广泛接受,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比如核电行业、酒店业、物业出租业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者使用EBITDA进行分析,对本文情况是适用的。 索尼音乐在上一个财年的营业收入为2325亿日元(按照截止至2019年3月的12个月份计算),索尼音乐的年度折旧和摊销费用为212.6亿日元和重组成本31.9亿日元,共计244.5亿日元。加上年度营业收入数据,索尼音乐部门的2018财年EBITDA为2565.5亿日元,按现行年利率计算为23.2亿美元。

为了获得索尼音乐部门上一财年的真实EBITDA数字,我们还需要减去去年与日本公司收购EMI Music Publishing相关的1169亿日元的一次性收益。这一1169亿日元的收益是在索尼上一财年第三季度计入的,按现行季度汇率转换为10.4亿美元。

这样,在2019年3月底的12个月内,索尼音乐部门的真实EBITDA达到12.8亿美元。

于是,按照腾讯给出的环球30倍的EBITDA,我们可以反推出索尼音乐约有384亿美元的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高于环球音乐336亿美元的估值。

原因就在于,索尼音乐目前包括三个部分:录制音乐、词曲版权代理和视觉媒体与平台(VM&P),后者主要由互动娱乐组成,包括手机游戏以及一些不单纯是音乐上的收入。2018财年,该部门贡献了24亿美元的收入,是该公司词曲版权代理营业收入的9.6倍,达到了9.62亿美元。

而华纳音乐在上一财年截至18年9月底,其公布了经过调整后的OIBDA(折旧和摊销前的营业收入)数据为5.54亿美元。该指标与我们应用于环球音乐和索尼音乐的EBITDA一致。根据腾讯对UMG出价的倍数计算,华纳音乐集团的估值为166.2亿美元。

综上所述,环球售价为336亿美元,索尼音乐部门为384亿美元,华纳音乐集团为166亿美元,今天三大音乐公司的总价值为886亿美元,将近9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AccessIndustries董事长兼创始人Len Blavatnik在2011年曾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纳音乐集团。仅仅八年之后,按照我们计算的估值,该投资翻了5倍以上。 时过境迁,对于投资标的和投资者来说,现在会是最好的时机吗?

近900亿美元估值的另一面

众所周知,近年来全球录制音乐产业的产值是在逐步恢复增长的。

据IFPI《2019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增长了9.7%。这是自 1997年IFPI开始市场数据统计以来连续第四年增长且涨幅最高的一年。

据IFPI分析,这种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付费流媒体,营收增长了32.9%,占总收入的37.0%,全球付费订阅人数达到2.55亿。

另外,2018年,数字收入整体增长了21.1%,达112亿美元,有史以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大关,目前约占市场总收入的四分之一(24.7%),目前占录制音乐总收入的58.9%。而流媒体涨势强劲( 增长34 . 0 % 至89亿美元 ),而下载则下 降 21. 2 %,在整体市场仅占7.7%。由此可知,全球录制音乐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基本都落在了流媒体上。

根据环球、索尼和华纳三大唱片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估算,三大唱片公司的流媒体收入继续增长。三大唱片公司在4月、5月、6月在流媒体方面总共获得了20.8亿美元的收益,相当于每天2313万美元,每小时近100万美元。

但在“每小时进账百万美元”的背后,留给三大的好时光似乎并不多了。根据数据机构stastista的预测,可以看出,2018年-2023年,全球流媒体音乐收入增长速率逐步下滑,而音乐下载服务的负增长仍将持续。

根据外媒MBW的统计,环球、索尼和华纳在截至2019年上半年的六个月内,流媒体产值为39.6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同期,2019年上半年增长了7.09亿美元。然而,2018年上半年对比2017年上半年增长了8.77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主流唱片公司流媒体收入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同比放缓19.1%。

具体到三大唱片,相关数据趋势也并不乐观。 2019年第二季度对比2018年第二季度,三大唱片公司流媒体音乐总产值上升了3.9亿美元,增长了23%。然而,2018年第二季度对比2017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为4.43亿美元,增长了35.5%——三大唱片公司总的流媒体收益增速放缓。

除了流媒体业务,实体销售也不容乐观。 根据音乐先声整理,201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索尼2019年上半年的实体销售额对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21.5%,华纳音乐集团下降了16.2%,而环球音乐集团上升了10.7%。

当然,尽管环球音乐的实体稍有增长,但其下滑趋势不可避免。而从长远来看,当流媒体的业务增长无法填补实体和下载下滑的缺口时,三大唱片乃至全球录制音乐都进入瓶颈期。

从流媒体平台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流媒体音乐服务的活跃用户数量都依然进入缓慢增长期,最大的期望都集中在付费用户的挖掘上。 但要让用户为听音乐掏钱,目前还是有一定难度。以Spotify为例,目前它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为每月4.71欧元,虽然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但其实Spotify的月度ARPU值近年来一直在下降。从2015年底的6.84欧元,到2016年底的6.20欧元和2017年底的5.32欧元,去年第四季度已经下降至4.89欧元。

而音乐付费业务的困境,也必然影响流媒体平台唱片公司、版权方的付费能力。8月15日,Spotify、Amazon、Pandora和Google/Alphabet联合提交了一份92页的正式抗议文件,反对提高流媒体版税。

这其实也是流媒体平台在版权支出重压下做出的反抗。

这四家流媒体平台都是的成员,在文件提交后不久,数字媒体协会(Digital Media Association,DiMA)的首席执行官Garrett Levin也表示,为了保持流媒体平台的增长速度,版税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低水平且负担得起的费用。

结语

流媒体为音乐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收入份额逐步增长,音乐付费是大势所趋。但现实的困难却依然让前景变得不那么乐观。而此时腾讯的入局,或许是近年来三大唱片巨头估值的最高点。

有媒体称:“在环球音乐的加持下,腾讯音乐在国内的地位无人能撼动。”而如果腾讯和环球音乐的交易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那么全球音乐行业亦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动。 而作为腾讯在音乐全球化上的重要举措,这也将给了国内的竞争对手带来一定压力。

另外,当流媒体平台的话语权逐步提高后,或许有可能颠覆由唱片公司和词曲版权代理主导的音乐产业,探索建立一个新的产业协作模式。




000557

西部创业(000557.SZ)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38.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31.45%。基本每股收益0.1547元。

铁路运量较2020年度增长16%,运输收入和利润相应增长;新开展的供应链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及利润较2020年度变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务使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加;转回其他应收款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2021年度净利润约1363万元。




华纳唱片官网购买专辑

沧海横流,大浪淘沙,昨日的弄潮儿不一定是今日的℡☎联系:笑天使,待到明天,也许会成为记忆中的传奇。

看全球唱片行业景气时,万马奔腾、百舸争游,大鱼也好小虾也罢,总可以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然而时代的洪流袭来,最终立足的还是那些根基深稳牢的参天大树。全球唱片工业发展到现在,也只剩环球、华纳、索尼三家“巨无霸”寡头和其他少数精耕细作于地域市场的本土企业,而三大巨头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了80%。

因为喜欢港台音乐,所以对当年喜欢的歌手所在的唱片公司也有若干了解,昨天我介绍了香港本土的华星唱片,今天来介绍以香港为起点最终与环球、索尼一起在华语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的华纳唱片旗下的歌手。

华纳唱片是全球传媒巨头——时代华纳(华纳媒体)集团的子公司,它成立于1972年,在接连收购了大西洋唱片和埃莱克特拉唱片后,华纳唱片亮相。1978年,华纳唱片进入香港市场,后签下了陈百强、叶倩文、林忆莲这样的实力天王天后。1991年,华纳进入台湾控股飞碟唱片,1996年完成对飞碟的全部收购,此后受到原飞碟班底人员的集体离职出走影响,一度只剩郭富城、郑秀文两位签约歌手。此后华纳唱片内部整顿,剔除飞碟唱片的痕迹,签约张惠妹、那英、孙燕姿,与宋柯的麦田音乐合组抢占内地市场,此后接手原全球唱片五大巨头之一的百代唱片的部分业务,签约人气天王林俊杰和“动感天后”蔡依林,收购后宝丽金时期香港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金牌大风,最终成为华语歌坛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行业巨无霸”。


因为华纳唱片在华的发展是复杂和曲折的,在此不介绍1991年到1996年华纳与飞碟的“相爱相杀”(此前文章已介绍过飞碟唱片),不介绍最后纳入华纳旗下的金牌大风唱片旗下的歌手(这个后面会单独介绍金牌大风)。因为我是个老旧歌迷,对于现在当红当道的歌手有些迷离,若文章所提歌手有不到之处,还请朋友们担待。

1、来港初期(1978年——1996年)

1978年,沐浴着行业的春风,华纳唱片跟随百代、宝丽金等唱片巨头的脚步进入了香港市场。在未赴台收购飞碟之前,华纳唱片已经在香港市场站稳了脚跟,不过与宝丽金、华星豪华的天王天后团相比,它拿得出手的歌手其实不多,除了年少成名的陈百强和“歌隐”林子祥外,也就还在梅艳芳统治之下尚未成长为天后的叶倩文和刚从索尼新力唱片来投的林忆莲。

陈百强(丹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实力天王,他能创作、会唱歌,是“三王一后”中最有才情的那一位。低调的丹尼既是实力派,又是偶像派,成名更是早于比自己大两岁的“哥哥”张国荣。1980年,丹尼从百代转投华纳,他的部分代表作也由此问世,比如《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欢你》。1986年,丹尼加入百代系的迪生唱片(DMI),在这里,丹尼又创造了另一个辉煌,《凝望》、《痴心眼内藏》、《梦里人》、《神仙也移民》(《烟雨凄迷》)、《无声胜有声》、《冬暖》,6张专辑,记录的是丹尼“真我的风采”。1989年,丹尼再次回归华纳,《一生何求》是丹尼留给世人最华丽的告别。1993年,丹尼因病与想念他、喜欢他、追随他的歌迷永诀。2003年,张国荣、梅艳芳相继仙逝,“三王一后”的惊天盛宴只剩下一个巅峰远去的谭校长。今天,当我们唱起《偏偏喜欢你》、《一生何求》时,顺便问候一句:丹尼,你在天堂还好吗,我们是真的想你了!

叶倩文(莎莉,Sally)1984年从台湾来港发展并加盟华纳唱片,一张粤语专辑《叶倩文》打响名气,主打歌《零时十分》是莎莉的成名作,此后人美歌靓的叶倩文逐渐在香港站稳脚跟,她出唱片、拍电影,两方收获颇丰,此后逐渐成为梅艳芳、陈慧娴之后备受认可的实力天后,《祝福》、《黎明不要来》、《焚心以火》等粤语歌曲在华人世界广泛传唱,成为华纳一姐的同时也从梅艳芳手中接下了象征着“天后”地位的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此后受益于华纳与飞碟的合并,莎莉以飞碟制作天团为班底所出歌曲如《潇洒走一回》、《明月心》、《真心真意过一生》、《选择》等歌曲更是让她走红台湾和内地,成为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实力天后,她也连续4年夺得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此后她转投波丽佳音唱片(1995年),并在与林子祥完婚后于1997年退出歌坛。

林忆莲是在梅艳芳之后与叶倩文、陈慧娴、王菲齐名的香港“四大天后”,也是四位中从未淡出过一线歌手行列的实力天后。可能是受制于外形条件,她征战歌坛近40年,却从未获得过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但在台湾却夺得过两届金曲奖歌后。我们不会因为林忆莲没有获得过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而否认她在香港歌坛的地位,她在任何时候都是华语歌坛殿堂级的女歌手。林忆莲1988年从索尼(新力)唱片跳投华纳,然而在华纳始终只是叶倩文之后的二号歌手,不得已之下,她转战台湾,因华纳与飞碟良好的关系发布首张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从而引起乐坛轰动,也指引了叶倩文征战国语市场的道路。1991年,林忆莲加盟华星唱片,此后因为李宗盛又转投滚石门下。

林子祥是香港歌坛的“歌隐”,成名多年,在加盟华纳唱片之前效力于百代唱片。1983年,继陈百强之后,在当时妻子吴正元(时任华纳唱片经理)的操作下,他转投华纳并成为华纳的“台柱子”,《十分十二寸》、《最爱是谁》、《真的汉子》、《数字人生》、《男儿当自强》等代表作均产生在华纳期间。在香港歌坛,林子祥是神一般的存在,刘德华也在他效力华纳期间接受了“歌隐”的音乐教导,叶倩文更是在他指教下成长为歌坛天后。1994年,他与叶倩文的恋情公布,1995年俩人共同出走波丽佳音,在与叶倩文完婚后逐渐淡出歌坛。

2、与飞碟兼并重组的动荡期(1996年——1999年)

在华纳1991年逐步开始收购台湾飞碟唱片后,由于体制和经营理念的不同,二者始终磨合不到一起,很多原飞碟的签约歌手和管理制作高层纷纷离职,到1996年彻底收购飞碟后,华纳飞碟的精英尽失,只剩下了郭富城和新签约的郑秀文。

郭富城1990年签约飞碟唱片,后回港发展后与华星唱片签了粤语专辑发行合约(1991年),当华纳收购飞碟过程中,他在1993年把合约从华星改到了华纳。随着曾经战友们的一个个离职,他越来越孤单,然而孤单的结果是他的成绩越来越亮眼,在刘德华、黎明、张学友之后于1997年、1998年、2000年三夺香港最受欢迎男歌手,达到个人音乐事业的巅峰。2006年,效力于华纳13年后,郭富城加盟“小超人”李泽楷旗下的大国文化唱片公司,此后郭天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电影方面。

1995年,郑秀文离开效力7年的华星唱片,签约华纳唱片,在华纳她成长为香港歌坛的天后,于1997年、1998年、2001年三夺香港最受欢迎女歌手大奖,她最经典的歌曲如《值得》、《舍不得你》、《眉飞色舞》、《终身美丽》等均产自华纳时期。2005年,郑秀文转投东亚唱片。

3、新千年之后(2000年以后)

2000年开始,随着华纳唱片的完全去飞碟化后,它又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虽然因为传统音乐的没落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华纳唱片曾两度变换大股东,但随着经营策略的调整和数字音乐的强势崛起,华纳唱片又逐渐找到了“市场霸主”的感觉。

下面来列举几位新千年后响彻华语乐坛的人气歌手,因为篇幅有限,这一部分的歌手可能着墨较少。


2001年,在经历了丰华唱片事业的辉煌、成为华语乐坛公认的实力天后后,张惠妹天价转投华纳唱片并于当年发布自己的第9张专辑——《真实》,这张专辑也助阿妹首夺台湾金曲奖歌后。2002年,张惠妹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2007年,张惠妹从华纳加盟百代唱片。

2000年,孙燕姿出道签约华纳唱片,在华纳的7年,她从一名乐坛新星成长为台湾金曲奖歌后(2005年),成为与蔡依林、萧亚轩、梁静茹并列的台湾“四小天后”。孙燕姿红的时候,正值我的高中时期,那时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听到她的《天黑黑》、《绿光》、《神奇》、《遇见》等歌曲。所以当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冷门歌手孙燕姿”的段子时,我不禁莞尔,有些人赶上了好时代但却没有赶上最好的音乐时代。2007年,孙燕姿合约期满转投百代唱片。


2001年,在百代唱片以《心酸的浪漫》专辑获得第12届台湾金曲奖歌后后,那英跳投华纳,这也标志着华纳全面攻占内地市场的开始。然而,在华纳的那英只发了《我不是天使》和《如今》两张专辑,此后因为个人原因暂别歌坛。

在香港,梁咏琪虽然没有获得过最受欢迎女歌手,但也是人气非常高的实力歌手,她在电影和歌唱事业上发展得都不错。1996年她在百代(EEI唱片)开始歌手生涯,2000年转到华纳唱片(华纳此前拥有EEI 的代理发行权),在这里她变成了创作歌手,《花火》、《湖水》、《凹凸》、《两生花》、《北极光》等歌曲创作于这段时间,2008年她加盟美亚娱乐。

2008年,已经名动天下的华语小天后——蔡依林天价加盟华纳唱片,在这里蔡依林效力了10年,2018年,合约期满的蔡依林转投索尼唱片。

2008年,同是选秀出道的萧敬腾与杨宗纬均签约华纳唱片,不同的是萧敬腾如今还在华纳而杨宗纬2011年选择了环球唱片。

2011年,华语乐坛新生代流行天王林俊杰以天价合同签约华纳,到如今,他依然是华纳唱片的塔顶人物。

新千年伊始,华语歌坛流行起了男女子天团,除了五月天和S.H.E外,另一组就是飞儿乐队了,飞儿乐队2002年与华纳签约,他们最好的作品几乎都在华纳,此后飞儿乐队因内部问题陷入动荡。2015年,结束与华纳合约的飞儿转手签约华研国际,不过此后的飞儿乐队已不是当年的飞儿了。


除此之外,华纳唱片在占领内地市场时,曾与麦田公司组成了华纳麦田,与朴树、孙楠、老狼、金海心、叶蓓等有过合作,此处不多讲。另外,蔡健雅(2003-2006)、吴克群(2014-2018)、萧亚轩(2005-2007)、薛凯琪(2003-2012)等都有效力华纳的过往,而华纳现在的实力歌手还有潘玮柏、李荣浩、官恩娜、卫兰、李佳薇等,此处不细说。




华纳唱片官网购买

据悉,华纳音乐于近日推出了数字音乐发行平台Level Music。和Tunecore、CD Baby、Ditto、Distrokid以及环球的Spinnup一样,独立艺术家可以在该平台将自己的音乐作品上线至Spotify、Apple Music、iTunes、Amazon Music、Google Play、TIDAL、Pandora、Deezer以及Napster等流媒体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Level Music网站的介绍显示,在目前的测试阶段,Level Music不会向艺术家收取任何费用,并且将会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和完善产品功能。华纳音乐所提供的这种无成本上传作品的方式与Tunecore、CD Baby和Spinnup的收费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目前,Tunecore及Spinnup主要以订阅方式向艺术家收取年费,而CD Baby则是针对艺术家上架的每首单曲或每张专辑进行收费。

尽管Level Music表示希望能够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免费在任何地方发布音乐”的机会,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仍保留了根据艺术家数字音乐的收入来索取佣金的权利。

与此同时,在艺术家使用Level Music之前,必须无条件接受Level Music的使用条款。有趣的是,条款显示Level Music所提供的服务归一家名为Radar Music的英国有限公司所有,而公司官网介绍显示华纳美国及英国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了该公司的董事。这一策略可类比环球的Spinnup。

其次,艺术家每次上传音乐作品后,都默认授予Radar Music及其附属公司(可以认为是华纳音乐集团)全球免版税的全额付费许可证。这就意味着Radar Music以及华纳音乐随后便可在不征求艺术家意见的情况下复制、传输、演绎和展示其作品,同时还可以编辑、改编、创造衍生作品以及将艺术家的姓名及照片用于任何宣传中,当然所有提交作品的商标、宣传及所有权也归Radar Music所有。

由此可见,对于华纳音乐来说,Level Music更像是一个具有A&R功能的平台,如果音乐人通过Level Music展现其不凡的实力,那么华纳音乐极有可能会为其提供一份传统的全球唱片协议。然而,从此前环球音乐推出的Spinnup平台来看,依靠这样的平台来挖掘新人的效率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早在2016年11月,环球音乐就宣称其独立艺术家聚集地Spinnup上已有超过10万名音乐人的作品,然而在这10万名音乐人中,仅仅只有29人最终被纳入环球音乐麾下,也就是说,仅有0.029%的音乐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环球音乐的青睐。不过对于环球来说,这29人中未来如果能有1到2位成为白金艺术家,那么这项投资都是值得的。

因此,对于华纳来说,Level Music也是一个用来放长线钓“大鱼”的平台。此前,华纳发言人表示“Level仍然在测试阶段,尚未有新的设置,我们正在尝试对其功能及特性进行优化”。目前Level Music会自动扣除音乐人作品收入的8%作为手续费及税费,预计在未来,这一定价模式以及与艺术家之间的佣金比例将会有所调整。

本周轮值

℡☎联系:信:18301091815

邮箱:zixuan.song@chinambn.com

小鹿角| 音乐产业资讯数据终端小鹿角APP发布,用户公测开启!

招聘 | 其实想加入我们很简单,内文有方法论

商业| 华纳公布2018 Q1财报:连续11季度收入实现增长,数字收入贡献一半以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纳唱片官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纳唱片官网、000557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