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虽然中登公司已两周没有公布新增开户数情况,但天弘基金近日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随着A股快速反弹,散户借道指数基金入市的热情持续高涨,截至3月7日,天弘指数基金系列年内新增开户数超过55万户,新增开户数一路攀升,上周新增逾17万户,较年初首周增长233%。
股票市场新增开户数一直是衡量市场温度的标志,也是研究机构紧盯的一项数据。
在公募行业,尤其是指数基金领域,在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积累的巨量用户是观察个人投资者行为的一个样本,也是观察小散入市意向以及趋势的一项指标。
来自天弘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7日,天弘指数基金系列通过蚂蚁财富、天天基金网等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积累了近900万户指数基金用户,其中个人投资者的占比高达99.99%。
数据显示,3月1日至3月7日这一周,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的申购总金额达21.6亿元,与年初第一周(1月4日至1月10日)相比,放大逾10倍,且平均单笔申购金额也从年初的383元增加到1662元,增长约3.3倍;当周累计申购1297135笔,较年初增长1.6倍。
2019年天弘指数基金开户情况走势
作为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的基金产品,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的个人用户占比超过99%,人均持有金额不超过3000元,单笔万元以上的申购通常视为大额申购。与年初相比,上周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的大额申购笔数从年初的4285笔猛增至62676笔,增长近14倍,且大额申购人数的占比也从年初的1%提升至6%左右。
2019年天弘指数基金每周申购情况(单位:万元)
数据显示,宽基指数方面,个人投资者最青睐的品种是创业板指数基金,其次分别是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和中证800这些品种。
行业指数方面,天弘中证计算机是持基金额在10万元以上投资者的心头好。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电子、证券保险、银行、食品饮料、医药100等行业指数。
从持仓金额超过10万元以上的客户持仓来看,他们最钟情的指数是创业板,其次是中证计算机、中证500、中证300和证券保险。其中,有一位“最牛散户”因重仓天弘创业板C,单周收益超过42万元。
01月15日讯 汇丰晋信沪港深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汇丰晋信沪港深股票A,代码002332)公布最新净值,下跌1.79%。本基金单位净值为0.8772元,累计净值为0.9322元。
汇丰晋信沪港深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16-11-10,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45.00% + --*45.00% + 同业存款*1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78%,今年以来收益-1.52%,近一月收益-5.87%,近一年收益-30.89%,近三年收益--。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427/556),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288/677)。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9.02%,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9.25%,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汇丰晋信沪港深股票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0.51亿元。
基金经理为程彧,自2016年11月1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78%。
最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持仓比例7.67% )、新华保险(持仓比例7.36% )、中国太保(持仓比例6.78% )、金风科技(持仓比例6.43% )、中国平安(持仓比例5.78% )、中国金茂(持仓比例4.01% )、石药集团(持仓比例3.39% )、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26%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持仓比例3.24% )、友邦保险(持仓比例3.16% )、金风科技(持仓比例2.82% )、中国平安(持仓比例1.70%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55.60%,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最新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持仓比例9.66% )、中国太保(持仓比例5.90% )、瑞声科技(持仓比例5.60% )、新华保险(持仓比例5.54% )、中国平安(持仓比例4.37% )、金风科技(持仓比例4.21% )、天顺风能(持仓比例3.70% )、中国金茂(持仓比例2.92%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持仓比例2.76% )、中国神华(持仓比例2.76%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7.42%,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8年三季度,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缓、中美贸易战升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两地市场均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三季度美联储延续加息缩表,但国内货币政策相较上半年有所放松,因此A股相对港股表现略强。从行业表现来看,两地市场均呈现出明显分化,其中石油石化、金融、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家电、医药和TMT等行业表现较差。从风格来看,在利率上升而盈利增速减缓的阶段,价值在两地市场总体跑赢。在基金的投资运作方面,我们在三季度基本将基金的仓位保持在中性水平。我们从盈利-估值和风险溢价角度分析认为,港股市场相对A股市场更有吸引力,因而我们在三季度维持了对港股市场的超配。在行业配置和选股方面,三季度我们重点配置了保险行业、风电设备行业、航空运输行业、医药行业中的龙头创新药公司以及科技行业中的平台型公司。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1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72%;本基金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2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7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时间又到新旧交替之际,对基金数据盘点就成了一些基金公司的功课。为此,已经运作三年多的天弘指数基金也发布了2018年天弘指数基金大数据报告图说,该系列图说基于800万客户交易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得出。同时,也通过数据的呈现,用幽默的图说展现形式,为用户展示真实的投资者情况,科普指数基金以及站在用户角度做好投资者教育。而通过这个系列图说,投资者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天弘指数基金所具有的互联网属性与指数基金属性。
1、天弘指数基金的互联网属性
天弘指数基金三年多来积累了近800万客户,这个客户数据相对于其他基金来说,显然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这体现了天弘指数基金作为互联网基金的一种属性,即参与者众。在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的客户结构里,线上用户占比很高。个人用户人数占比99.9%,保有金额占比93%,机构用户户数占比0.1%,保有占比7%。
而在参与人数众多的同时,客户参与的金额却较为有限。天弘指数基金保有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11.6%,但对应保有金额占比却高达90.5%,一成的用户贡献了九成的保有金额。即便是在2015年牛市高点前夕,当时人均持仓最高,但人均持仓金额也只有5790元。不少客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申购10元、100元之后,就放着不动了。
从对天弘指数基金认购的用户主体来看,也同样体现出互联网的属性,即年轻人占据了最大的比例。报告显示,年轻的80、90 后已成为用户主体,占比83.4%,其中,90后的占比最大,在保有用户人数中占比45.5%;其次是80后,占比37.9%,用户平均年龄为31岁。
不过,尽管90后人多,但钱还是掌握在“长辈”手里。90后在天弘指数基金的保有人数中占比45.5%,但仅持有24.5%的资金量,远不及60、70后的保有金额多。这说明年轻群体对指数基金投资的参与热情高,相信随着人生阶段的进阶、收入的增长,相应的投资金额也会提升。
2、天弘指数基金的指数基金属性
天弘指数基金顾名思义是指数基金,所以尽管天弘指数基金作为一种互联网基金表现出较大的互联网属性,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天弘指数基金毕竟是指数基金,所以天弘指数基金也表现出了自身指数基金的属性。
本次天弘指数基金发布的2018年天弘指数基金大数据报告图说,采用的数据区间是2015年1月23日-2018年9月30日。对于A股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大幅振荡的时间段。既有2015年上半年的疯牛行情,也有2015年下半年的股灾,也有2016年初的熔断式暴跌,还有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的指数行情,以及2018年1月底开始的单边下跌。也正是基于行情的动荡不安,所以,投资天弘指数基金的用户,盈亏比例方面,48%用户盈利、52%用户亏损,盈利5%以上的用户占比23%,而亏损5%以上的用户占比却达到31%,亏钱多于赚钱,这与A股指数的走势是相匹配的。
而从赚钱的牛散(指盈利超过20%的用户)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止盈。
当然,牛散们的赚钱其实也是与他们对指数行情的把握有关。毕竟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全年,食品饮料与沪深300是指数行情的主战场所在。所以,牛散们赚了钱就走,也就成了指数行情的赢家。如果不懂止盈,而是长期持有,那么最终就要坐过山车,甚至还要亏钱了。
实际上,对天弘指数基金长投、短投、定投的分析,同样可以印证这个问题。假如把长投定义为资金持有超过1年的,短投定义为资金持有少于1一个月的,定投定义为在固定时间以固定金额投资。这三者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5%、33%、23%,基本上是三分天下。而从上述三类用户2016、2017、2018三个年度的收益来看,短投用户的平均收益波动较少,长投用户收益均值在2017、2018两个年份都波动较大。这也意味着在行情大幅波动的情况下,长投并不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3、对投资者的几点启示
首先,看大势者赚大钱。从2018年天弘指数基金大数据报告图说来看,投资者吃“基”的招数甚多。如“买入行为特征之探底派”、“买入行为特征之追涨派”、“卖出行为组合CP之 杀跌派和小赚即走派”、“擅长平摊成本之亏了就加仓派”、“吃瓜群众就是我之回本就卖派”和“爱‘创业板’之探底派”云云。但这些“吃基法”基本上是盲人摸象。作为刚入门的投资者,尝试一下这种种战法,当然未尝不可,但作为老基民的话,还是要对行情有自己的判断,以此达到看大势赚大钱的目的。如果行情是下跌的,投资者越补仓只会越亏损。这时的操作应该是止损而不是补仓。
其次,学会及时止盈,这是牛散们赚钱的秘诀,也有必要成为广大用户们的赚钱之道。在没有大牛市的背景下,行情的持续性总是难以持久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要学会止盈,将利润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如果长期持股不动,股价又有可能重新跌回去。因此,牛散们把止盈看成是赚钱的法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三,赚大钱还需要加大投入。当然,作为个人用户来说,不可能与机构用户相比,但投入几百元、一、二千元,就难有投资意义可言,仅仅只能是“练练手”而已。比如,投资2000元,每年盈利10%,获利也就是200元,这对于改善个人的财务状况显然没有任何帮助。在这个问题上,个人用户需要对投资有正确的认识,投资绝对不是以小博大的游戏,投资的本小利就会更小。所以作为个人用户来说,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更多一些的收益。
春节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紧张局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海外资产波动很大,尤其是3月以来,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部分海外资产大幅波动。
为了更好回应广大投资者关注,天弘基金近期在北京举办了“全球巨变下的海外投资机会”小型研讨会。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天弘越南市场股票基金经理胡超,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投研人员陈桥分别围绕“2022年海外变局下的投资策略”、“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简析”发表主题演讲。
恒生科技指数暴跌,基民抄底加仓!
天弘基金首先分享了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代码:012348,C类代码:012349)的用户观察情况。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3月以来实现了每日份额净增长,新老用户整体保持每日加仓,老用户仍是购买主力,约15%的投资者采用定投模式参与。
从用户数量看,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最新用户数达到了45.8万人,在全市场指数基金(不含指数增强)中有望排名前5%(对比2021年中报数据)。其中,近一个月进场的新用户约6.8万人,占比约15%。
对于为何选择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根据调研数据,有63%用户表示最初因为“看重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而投资,27%用户看重“黄金坑”抄底是最初申购原因。
主题演讲环节中,胡超认为,2022年全球投资主线将会受到特别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今年是疫情之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企业盈利增长具有良好的土壤,这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利好因素。
海外也存在四大利空因素:首先是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具体而言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第二是通胀的抬升导致风险收益率上升,对权益资产造成压力;第三就是地缘政治造成供应链矛盾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第四就是大国关系还存在不确定性。
胡超指出,2022年中国的政策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投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2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更加关注国内货币政策的走向;地产政策是否存在边际放松;民营经济政策是否存在“纠偏”等一系列存在不确定性的利好因素,这些很可能是市场向上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对于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胡超表示,当前标普500静态市盈率约为23X(处于过去2年及5年均值之间),2022/23年EPS增速预期分别约为16%/10%,前瞻估值分别为20X/18X,已经具备中长期投资性价比。
而受流动性、持有人结构等影响,港股估值持续低于全球大部分市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自身历史估值的偏下水平,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关注或稀缺、或便宜的资产;新经济的代表如互联网巨头、医药创新公司、特殊行业等,以及A/H溢价较大带来的价值投资机会。
而作为新兴市场的越南市场,胡超认为越南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市场,估值合理且盈利增速健康,可以帮助投资者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的情况,有效分散聚集投资的风险。
作为天弘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经理,胡超重点分析了港股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恒生科技指数被市场认可为中国科技的旗舰指数,被称为中国版“FAANG”,港版纳斯达克等。在新经济公司总市值占比持续提升情况下,科技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港股市场制度优化改革,直接受益于中概股回归。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多个重要主题,其中综合性互联网占50%,科技硬件占25%,在线医疗与云服务分别占9%。
具体来看,互联网产业涵盖了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是港股市场的稀缺资产;科技硬件大多都是稀缺行业龙头,国家意志赋能行业发展;在线医疗符合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广阔;云服务受益于数据爆发导致算力需求激增,市场前景长期向好。
胡超强调,产业互联网仍然是后流量时代的核心路径;半导体会是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的主线;而电动化+智能化能够推动汽车和手机行业融合,带动电子产业链新一轮成长;无论从技术趋势、市场需求趋势以及中期市场规模看,云计算都是计算机乃至整个TMT领域未来最核心的主线之一。
2022年大概率为业绩底部!
虽然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大幅下挫至历史底部,龙头公司的估值均触及历史底部,但根据市场一致预期,2023/24年,恒生科技的EPS盈利增速分别为36%/27%,2022年大概率为业绩底部。从中长期来看,科技股的增长一般会比短期的增速更快,这是投资于中国科技股的一个重要逻辑。
陈桥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恒生科技指数由30家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公司组成,成分股业务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按照成分股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6大类,包括平台经济(非电商&电商)、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SaaS等,涵盖了绝大部分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及新兴科创企业。
陈桥在对比中美科技龙头企业时指出,目前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水平是比较低的,所有中概股的市值加起来还不及苹果一家的总市值,可以看到中国科技企业未来较有潜力。
他表示,中美科技龙头业务主要面向电商、游戏、广告、流媒体、云计算及本地生活等万亿级赛道,也正是这些赛道才能足够的空间使科技龙头进一步成长。通常而言,科技龙头一般在一个赛道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成熟期后便开始向其他赛道延伸。
市场对科技龙头的估值一般也参考传统现金牛赛道及新赛道(如有)。核心赛道的未来增速在很大程度将决定公司的当前的估值水平。陈桥认为,从估值角度看,未来三年CAGR较高的业务及具备垄断某一赛道属性的科技龙头,市场一般能给予较高的估值水平及涨幅。
在细分板块分析中,陈桥表示,智能汽车或将复刻智能手机光学辉煌,成长路径类似新能源汽车。汽车作为下一个“5G+AIoT”时代的智能终端则有望沿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不断演进,车载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技术迭代过程中的重要传感工具,有望再造一个手机光学市场。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弘指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天弘指数基金、002332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