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华宝行业精选
平日里,普通群众手头若是有闲散资金,一般情况下都会优先选择存进银行,不仅是为了赚取些许的利息,更是出于安全性和低风险性的考虑,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银行便象征着可靠。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银行并没有想象中的滴水不漏,那会怎么办呢?
事实上,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2013年3月8日,家住台州市天台县的方德富,一大早便独自一人带着330万元人民币来到工商银行天台县支行,存了一年的定期。
一年时间倏忽而过,2014年三月的某一天,方德富喜滋滋地来到银行,准备查询一下存款利息,同时取一些钱备用,然而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此时账户上空无一文。
方德富瞬间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这怎么可能呢?他很确定,银行卡没有丢失,密码同样没有泄露,钱怎么会没了呢?惊慌失措的他赶紧打印了银行账单流水,可不看不知道,一看霎时间眼冒金星。原来,他2013年前脚刚把330万存进银行,后脚就有人把这笔钱转走了。
方德富急得直跳脚,认为肯定的银行的问题,可事实不清银行自然不肯认,两厢掰扯不清,方德富便到台州市天台县公安局报了警。当时,谁也没有料到,方德富的个人存款失踪案,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引出一桩涉案金额高达5亿元的连环骗局。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跟随方德富一道来到了银行。在民警当面,银行出示了方德富存取款的相关材料,并表示全部都合乎规定。然而,在看到一张汇款凭证时,方德富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汇款凭证上显示方德富的存款在2013年3月8日转入了另一个户头,账户的主人名叫邱某。
方德富捏着那张薄薄的汇款凭证疑惑道:我没有汇过款,这上面的签名也不是我的。
并且方德富表示,根本不认识这个邱某。他的说法令警方百思不得其解,双方并不认识,钱怎么就莫名其妙转到对方账户了呢?
就在警方展开调查之际,又有更令人惊讶的消息传来,距离天台县180公里之外的杭州市也发生了一起关联案件。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向警方报案,称许多储户存在银行的钱被人悄然转走了,涉案金额高达9500万。令人惊讶的是,这笔钱同样流入了邱某的账户,仅一个月时间,就转入了八千万。
就在两地警方并案处理此事时,更多的类似案件突然如雨后春笋般接连被爆出,浙江省内另有多家银行几乎同时出现了储户存款离奇消失的情况。各银行储户们的情况与方德富基本相似,银行卡和存折均没有离身、密码也没有泄露、前脚刚把钱存进银行,后脚就被转入了邱某的账户,同样是被伪造了汇款凭证签名。
事发后那段时间,不少人经常看到愤怒的储户堵在银行大厅,团团围住银行工作人员,质问对方自己的血汗钱怎么就离奇消失了,要求银行必须给个说法。可面对储户们的质问,工作人员也是一脸的无奈,他们同样一头雾水,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只能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两地警方并案处理后,对一系列存款失踪案件展开了细致的调查,随着调查越深入,案情也越来越触目惊心。仅在2014年一年内,浙江、江苏两省陆续有6家银行的储户出现了存款消失的情况,涉案总金额高达5亿,其中绝不多数存款都流入了邱某的个人账户。
根据存款流向警方锁定邱某是嫌疑人之一,可凭邱某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在分散在两省不同城市的6家银行中同时作案,换言之,邱某必有同伙,而且极有可能是银行内部人员,否则无法解释银行出示给储户的汇款凭证。
根据这个思路,警方调取了各银行的监控,确定了银行存在内鬼的事实,有的银行是一个内鬼,有的则是两个。可令人惊讶的是,银行有内鬼不假,但汇款密码却是储户自己输入的。
也许大家会感到疑惑,这里以受害者之一的罗某为例,为大家讲述一下事情的经过。
2013年的某天,罗某走进了杭州市联合银行古荡支行。来到柜台前,他掏出一本存折递进窗口,要求打印一份对账单。负责为他办理业务的银行职员祝某接过存折,首先在机器上进行了一次刷折,在系统中进行录入,到这里,祝某的一举一动都合乎规范。
然而接下来,在等待对账单打印的时间,祝某却做了一个极为反常的举动,她拿起存折在机器上重新刷了一次,而正常的业务是不需要重复刷折的。
就在祝某二次刷折动作结束后,窗口外的密码器马上发出提示:“请输入密码”。作为普通人,罗某根本不了解银行操作的具体程序,只能按照提示一板一眼地进行操作,第二次输入了密码,而这次输入的正是汇款密码。这意味着在无意识间,罗某存折上的钱已经全部被转走了。汇款完成后,祝某则若无其事地将存折还给了罗某。
整个过程看起来行云流水,明显不是第一次,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祝某先后转走了42位储户的存款,合计金额9500多万。对于储户来说,祝某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对信任二字的践踏,他们半生的血汗积蓄,在一个起眼的小动作之后,瞬间化为乌有。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感到疑惑,银行对于大笔转账应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才对,怎么会轻易就让祝某得手呢?
实际上,各大银行对于大笔转账都是要经过授权的,一个银行职员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必须要有另一位职工的授权才可以,只是这项规定执行的似乎不太严谨。例如祝某偷偷转账时,确实有另一名银行职员上前来确认,但她只是自欺欺人地看了一眼,并没有按规定跟罗某仔细核对转账事宜,十分随意的便进行了授权,完全只是走个过场。
原本,这项授权制度是银行比较完善的制度,可两位员工一个心怀鬼胎,一个用信任代替了制度的执行,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虽然搞清楚了一些问题,但警方还是疑惑重重,祝某等内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应该十分清楚这种事情根本经不起查,而邱某又是何方神圣,她怎么收买这些内鬼的呢?储户又为何偏偏选择找内鬼办理业务呢?
这一切都还是谜团,恐怕只有邱某才能说得清楚。
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调查后,警方依法传唤了邱某。通过邱某和祝某的供词,一个触目惊心的骗局渐次在民警面前展开。
邱某出生于天台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她手握一项专利技术,一直想借此大干一场,但由于经营不善,两年间亏了不少钱。为了东山再起,她只好不断游说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融资,最多的时候,她手里有上亿元的现金。因此在外人看来,邱某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可暗地里,她其实已经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怪圈。
长期拿不到分红的亲朋好友逐渐对他起疑,公司资金链也面临断裂,着急上火的邱某于是便打起了银行的注意。在商海沉浮多年,邱某认识不少银行工作人员,由于出手阔绰,上到高管,下到柜员,她都有几分薄面。
当时,她向这些银行人员提出将储户的存款借给她使用一年,一年后如期归还,并许诺每帮她搞到一笔储户存款,就能得到其中的10%。虽然不少银行职员都明白这是违法行为,但为了年底冲业绩,也为了赚取佣金,还是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被拉下了水,祝某便是其中之一。
搞定银行职员后,邱某扭头又去拉储户。期间,她特意找了一些中间人帮忙,对中间人的许诺跟银行方面相同,每拉到一单,就能拿到储户存款总额的10%。对待储户,邱某则是利用了对方爱贪便宜的心里弱点,谎称只要在指定银行存满一年定期,存户就能拿到12%-15%的年利率,而且还可以跟原本的银行利率叠加。当时,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一般是3%,两相之和最低也有15%。
这意味着1000万的存款,一年的利息大概就有150万,几乎等于天上掉馅饼,不得不说确实相当诱人。但大家都不傻,高回报就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那受害储户为什么还敢把钱存进去呢?不担心风险吗?
实际上,这跟一个叫“贴息存款”的活动有关。当时,随着银行的增多,国内各主流银行以及地方银行展开了激烈的储蓄竞争,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有些银行在原本的存款利息之外,再额外给出数量不等的年利率,有的是8%,有的是10%,这就是“贴息存款”,贴息存款属于银监会监管的灰色地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一般对储户没有什么风险。
正因为有银行的“贴息存款”活动的先例,不少储户被邱某的谎言所欺骗。当然,只是单纯把钱存进去,邱某根本没法做手脚,一个短信通知就能让她的计划毁于一旦,于是她对想要合作的储户提出的几点要求。
不能提前支取,不能开通税,不开通短信提醒,不查询,不开通网银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储户一年内就当自己没有这笔存款。这几点要求让不少储户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未能经得起高利率的诱惑,落入了彀中。就这样,储户存款的当天,他们的钱就被内鬼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到了邱某的账户上,而他们却宛如睁眼瞎,对此一无所知。
而在骗局中最关键的汇款凭证,是邱某事先就从储户嘴里套取了具体存款金额,再让内鬼根据存款金额制作一张汇款凭证,反正对于内鬼来说,银行有现成的票据,不外乎填写几个数字,签个名而已,各受害储户的汇款凭证就是这么来的。
靠着这个连环骗局,邱某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偷走了5亿多元的储户存款。其实按照邱某的骗局逻辑,如果她可以在储户定期到期之前把钱还回去,便可以安稳无忧,甚至下一波可以如法炮制骗走更多储户的钱,但幸运的是,她的能力太差。
首先根据她的骗局设定,负责拉贷款的中间人分走10%,内鬼分走10%,这些钱是需要立即支付的,空手套白狼行不通,因此最并到她手上的钱只有80%。其次是她能力实在太差,有了数亿巨款之后,她依旧没能挽救日薄西山的事业,接连亏损,到时间后,答应偿还银行的钱根本还不上。最终,储户的定期存款到期后,骗局自然就瞒不住了。
随着整个案件的水落石出,所有涉案人员均被警方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案件真相大白了,但事情远没有结束,那些存款被转走的储户们可是发了愁,他们之间少的存了几十万,多的存了上百万,来自杭州的杨大妈更是拿出了毕生积蓄1300万,全部存进了银行,如今都被转走,卡上一分不剩,急的直哭。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几大银行的信誉将毁于一旦,恐怕整个中国的银行业都要遭受重创。银行靠的就是信誉,一旦不被民众信任,接下来必然会引发挤兑风险,那造成的严重后果将不可估量。
好在几大银行都明白其中的风险,对于后续补偿问题都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古荡支行,率先做出表率,在事发后不久就自行垫付了储户4000多万的损失,不仅归还了本金,连利息都按定期补偿了储户。其他银行有样学样,储户们的问题也陆陆续续地得到了解决。
储户们的损失虽然得到了补偿,事件算是圆满解决,但留下的教训值得思考。首先是银行,对职工素质以及道德的培育明显存在偏差,实际上,近些年民众对银行普遍不像以前那么信任,网上经常流传各银行店大欺客的故事,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反思,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实是储户,贪便宜差点吃了大亏,好在这次警方以及银行妥善解决了问题,否则万一无法追回涉案资金,半辈子乃至一辈子的心血打了水漂,后悔都来不及。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这个亘古不变的经济规律,只要打消一些贪便宜的心思,才能远离骗局,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是邱某等人,法律必须要给予这种利欲熏心的罪人以严厉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08月02日讯 华宝行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宝行业精选混合,代码240010)08月01日净值上涨1.5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404元,累计净值为1.9404元。
华宝行业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93.96%,今年以来收益-15.03%,近一月收益4.38%,近一年收益-12.68%,近三年收益76.37%。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闫旭,自2014年07月0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9.94%。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金博股份(持仓比例6.97%)、立讯精密(持仓比例6.55%)、歌尔股份(持仓比例5.56%)、三峡能源(持仓比例5.46%)、天赐材料(持仓比例5.23%)、中国电建(持仓比例4.35%)、隆基绿能(持仓比例4.18%)、长城汽车(持仓比例3.32%)、宁德时代(持仓比例3.16%)、明阳智能(持仓比例3.0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二季度在能源价格高企、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市场也经历了大幅震荡。沪深300指数期间上涨6.21%,行业间分化较大,汽车、食品饮料、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前期受疫情扰动较大的中下游板块表现较好,金融、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我们增加了部分电力设备与汽车的配置比例,个股进行了℡☎联系:调。
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绿色低碳的方向进一步得到强化,其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量。反映在中观行业上,新能源与新能源车等行业依然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从长期角度看,我们持续关注气候变化,关注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制造业升级,寻找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未来我们将继续勤勉尽责,谨慎投资,争取为持有人获得良好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银行是我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共有4601家,可以说现如今的银行在国内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其实银行的发展与国人的需求是息息相关了,在8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银行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甚至可以说非常少,而如今国人都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对银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再加上想要买房的话也基本也要找银行贷款,这就加速了银行的发展速度。
银行自然也是需要盈利的,不然怎么能养得起那么多员工,要知道在国内,银行员工的收入水平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而想要保证这些开支都需要银行有盈利,对于银行而言,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存贷利息差,也就是说存款越多,那能获得的利润就越高,而在储户看来,钱存在银行中安全性比较高,还能获得利息,可以说对于银行和储户而言,钱存在银行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不过在储户看来,利息当然是越高越好,而在银行看来,如果能低成本的揽储那自然是最好,所以在这方面储户和银行也算得上是在“斗智斗勇”了。
从2013年7月份,央行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到了2015年5月11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1.3倍调整为1.5倍,而到了2015年10月24日,央行绝对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也正是由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利率开始进入市场化,完全由各家银行自主调节,当然了,银行也不会做亏本买卖,利率管制虽然放开了,但利率上浮也不是没有限制的,起码要保证有利可图,毕竟没有银行愿意做“无用功”,不过有的银行在揽储压力下,利率是越提越高,不过好景不长,进入2020年以后,央行不断降准降息,国内利率水平也是一降再降,时至如今,利率相比2019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整体利率水平是下降了,但有揽储压力的银行还是非常多的,再者说“矮子里拔将军”,总有一些产品的利率会比较高,就如标题所述的,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为3%,不过要求10万元起存,这款产品值得存吗?安全性高吗?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年期定存利率3%,利率高还是低?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利率处于低谷期,以国有银行为例,一年期的定存利率为2%,存10万元的话每年有2000元利息,即使是三年期的定存,利率也仅仅只有3.25%,存10万平均每年利息也只有3250元,而标题所述的这款产品,一年期利率达到了3%,存10万的话每年利息3000元,相比之下,利率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
不过有一点相信各位也清楚,国有银行的利率水平向来都是处于国内银行的最底部,这与其知名度、规模等原因也有关系,毕竟没有揽储的压力银行就不会为了吸收存款提高利率,从而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小银行在揽储方面压力则非常大。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在一些小银行中,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25%左右,三年期定存利率能达到3.85%,甚至有3.98%,而且还没有起存门槛,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一年期利率3%,算高但也不是太离谱。
值得存吗?
在当前这个社会,虽然国人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月收入几千元的比比皆是,月入过万的也蛮多,但物价的上涨,生活成本的提高,想要存下来钱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存款安全性方面很多人都十分谨慎,宁愿利息低一点也不愿意冒险,从我国的住户居民存款总额不断上涨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国人绝大多数都是稳健型理财者,所以该产品到底值不值得存,主要还是看安全性高不高?
纵观国内各大银行的存款类产品,属于定期存款的,而且还有起存门槛的,那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大额存单,但大额存单的起存门槛是20万,很显然标题所述的产品并不符合,其次的话就是小银行自主发行的“大额存款”了,该产品主要是一些不具备大额存单发行资质的小银行为了揽储而自主发行的存款类产品,所以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设定起存金额。
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在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或者信用社中,大额存款其实还是比较普遍的,一般发行时间都是在季度末、年中、春节前后,而这些时间段银行要接受央行的考核,其中存款总额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指标,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小银行为了揽储不得不提高利率,而发行一款产品无疑是最佳方式。如果该产品真的是大额存款,那一年期利率达到3%也就很正常了,要知道三年期的大额存款年利率能达到4.125%,而起存金额也就是在10万左右而已,相比之下一年期利率3%还算是比较低的,所以小编个人觉得,只要你确定产品的“特性”,比如是存款,再比如是大额存款,那还是非常值得存的。
总结
对于储户而言,利息高点自然是比较好的,毕竟对于“躺赚”没有人会不喜欢,不过也要谨慎为之,并不是利息越高越好,在现在的银行体系中,仍然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介绍的时候明明是存款类产品,但最后买的是理财产品或者银保产品,所以一定要再三确认,谨慎再谨慎,毕竟存钱可不容易,你觉得呢?
烦请各位小伙伴,高抬贵手,点个关注,万分感谢!
历年央行定期存款利率表调整一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银行存款利率表2013》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银行存款利率表2013、华宝行业精选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