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投资者网》彭宝萱
编辑 汤巾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也迎来了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解禁潮。
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锂电设备龙头厂商——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可科技”,688006.SH)的2.9亿股网友分享原股东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占当前总股本的71.84%。
杭可科技曾在2021年出现境外收入占比锐减、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但随着2022年第一季度中标海外客户项目,盈利能力得以改善。而大客户技术更迭频繁、4680电池等新型锂电池逐步量产,锂电后端设备厂商能否完成技术更迭,以满足各类电池、不同厂商的需求,则是公司发展难点。
解禁超200亿元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同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而在2022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解禁潮,首批上市公司“大非股”集中解禁。据Wind数据,科创板在今年7月22日当天累计有近2000亿元市值解禁。
作为首批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杭可科技同样在今年7月22日解禁2.9亿股,占当前总股本的71.8%,解禁市值217亿元。
杭可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其中无限售流通股为3679万股,限售流通股达3.64亿股。
此次解禁的四位股东分别为实控人曹骥、第二大股东杭州杭可智能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曹政、曹冠群,分别持有限售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46%、24%、1%和0.62%。
杭可科技在上市后6个月,于2020年1月22日限售股解禁257.4万股,后于2020年7月22日限售股解禁5592万股,于2021年7月22日解禁战略配售股164万股。
不过从二级市场上看,杭可科技上述三个解禁日的股价分别变动-3.05%、6.13%和6.79%,而在今年7月22日,杭可科技下跌2.23%。
杭可科技股价走势图
数据同花顺
截至8月8日,杭可科技收盘价71.32元/股,总市值289亿元,市盈率(TTM)104倍,而可比公司先导智能(300450.SZ)、赢合科技(300457.SZ)和利元亨(688499.SH)的市盈率(TTM)分别为52倍、54倍和78倍。
浙商证券认为,市场担心科创板解禁,但解禁的影响有限,原因在于7月科创板大非股解禁公司2022年盈利增速预期改善幅度较大,且认为大非股解禁后往往减持压力较小。
但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首批解禁的25家公司中已有5家公司延长锁定期,容百科技(688005.SH)、心脉医疗(688016.SH)和虹软科技(688088.SH)自愿延长锁定期6个月,中国通号(688009.SH)和新光光电(688011.SH)自愿延长锁定期12个月,另有5家科创板公司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
中国银河证券则在科创板月报中表示,科创板历史出现两次解禁高峰,分别在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2022年7月的解禁规模为第三次新高,但解禁带来的影响小于首轮。回顾创业板开板后的历次解禁情况,解禁影响同样逐次递减。
海外订单占比回升
自成立以来,杭可科技的主要产品有各类电池充放电设备、内阻测试仪等锂电后端设备,是新能源锂电池化成分容成套生产设备系统集成商,所在主要领域为充放电、新能源和智能化电源。
杭可科技自称是国内极少数可以整机成套设备出口的公司,并与日本、韩国等主要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紧密合作,客户主要为LG、SK、三星、亿纬锂能(300014.SZ)、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
从财报数据看,杭可科技采取大客户优先的策略,前五大客户占比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77%和57%,但并不稳定。2021年前五名客户中,除客户C以外,其余四家均非2020年前五名客户,且客户C的营业收入贡献占比从48%下降至11%。
其中,杭可科技曾在2021年4月收到宁德时代(300750.SZ)的定点信中标通知邮件,而后于2021年5月收到宁德时代发送的订单PO,合同共计4.8亿元,主要涉及12条锂电后处理设备生产线。但在2021年6月,宁德时代发出变更通知单,双方解除签订的原合同。
据浙商证券研报,基于降本角度,宁德时代对化成分容设备做出重大技术变更,杭可科技认为该技术仍需经过一定时间的验证。
而从境内外业务明细看,杭可科技2021年的境外业务收入下降了89%,在24.8亿元的总营收中占比仅3%。而此前,境外占比曾在2020年达到了41%,境内和境外收入接近平衡。
杭可科技在2022年5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海外客户投资放缓,设备购买需求暂时减少,导致公司订单结构中国内订单占比提升。但从2022年以来,国内和海外市场并重,继续维护海外客户,预计今年订单逐渐回升到国内和海外占比5:5左右。
开源证券预测,杭可科技主要客户LG、SKI和三星在2022-2025年合计新增产能分别为82、110、150和205GWh,对应当年后道设备需求分别为69、89、117和154亿元。通过海外订单规模放量,杭可科技的海外高毛利订单占比提升。
不难看到,杭可科技的主要业务跟随外资电池厂进行海外扩产。2021年报显示,订单毛利率呈现海外客户毛利率较国内客户高的特点。由于海外客户购买需求暂时减少,杭可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的49%降至2021年的26%,因此短暂地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营业收入在2021年增长66%,净利润却下滑37%。
2022年第一季度,杭可科技中标韩国SK美国工厂项目,毛利率增至30%,订单质量逐步改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5%和80%。而西部证券则认为,杭可科技的国外业务和前五名客户占比较高,仍存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汇率波动和客户集中度较高等风险。
技术更迭频繁
从锂电产业链看,杭可科技主要生产的锂电设备处于中游产业链的位置,不同于传统通用机械设备应用于终端行业,锂电设备需要通过与电池厂合作配套生产出锂电池产品,具体包括电芯的化成、分容、检测、分选等工作,电芯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再供应给下游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
锂电产业链
资料开源证券
据高工锂电数据,锂电后端设备价值量在动力电池产线中占比约30%,其中化成分容系统占70%,2021年国产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为588亿元。虽然国产后端设备起步较晚,但凭借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已接近95%,其中杭可科技处于领先地位,市占率达43%。
但开源证券预测,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速从2022年开始放缓,单条生产线锂电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投资额下降,市场需求增速相比过去两年有所回落,预计2025年全球后端设备需求达到237亿元。
实际上,锂电产业链上游资源端压力大,下游电池厂商可能为减少成本而压缩锂电设备厂商的利润空间。也有市场观点认为,未来随着电池产品稳定性提升,锂电设备厂商对电芯的分容工序可能变成可选项。
对此,杭可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予以否认,如果后端节省了设备,那么前端设备会加大投入保持电池的一致性,且整车厂商也需要后端设备生产工序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此外,随着锂电池多样化发展,客户粘性较高的锂电设备厂商也需要频繁地技术更新。
据西部证券研报,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类型主要有消费类软包电池、动力软包电池、动力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不同类型的电池、不同的电池制造商具有不同的后处理生产工艺要求。而是否能够充分满足电池制造商的各类型独特充放电工艺要求,也是后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难点。
其中不少电池厂商开始采用串联的技术模式,如比亚迪、蜂巢能源和宁德时代部分产品更改为串联的方式。这种趋势下对电池一致性的要求更高,也要求电池设备厂商采用与并联方式不同的技术。
另外,4680电池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因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及低成本等优势逐步量产,也需要定制化的后端技术投入。目前,杭可科技已完成首批大圆珠电池充放电设备工程化和产品化进展,2021年投入市场后获得订单。
开源证券则认为,各家锂电池生产企业之间各项产品指标要求不尽相同,只有当锂电设备和新技术革新达到一定规模后,如特斯拉4680技术和比亚迪串联技术等新增的锂电需求,锂电设备厂商才会形成较大的需求弹性。(思维财经出品)■
挖贝网6月15日,塔牌集团(002233)近日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张能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98.41万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比例为0.08%,本次减持均价为10.89元/股,套现1071.68万元。
公告显示,减持前张能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0,692,508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5.93%,本次减持后持有股份69,708,408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比例为5.85%。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6,324,699.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挖贝网资料显示,塔牌集团主要从事各类硅酸盐水泥、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
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将为大家带来限售股解禁专题,本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介绍限售股解禁的基本知识,下部分分析了限售股解禁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具体包含解禁前后的股价表现、不同类型股东对股价的冲击力度、解禁比例与股价涨跌幅的关系等。
本文为上部分,下部分详见《一文读懂限售股解禁(下)》。
一、关于限售股的基本知识
Q1:市场俗称的“大小非”是什么?
股改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俗称为“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小非指的是占总股本5%以内的限售流通股,大非是指占总股本5%以上的限售流通股。解禁是指解除限售,股份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
Q2:发起人股东的限售是怎样规定的?
《公司法》第141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Q3: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网友分享承诺限售的规定是怎样的?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5.1.5条:发行人向本所申请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但转让双方存在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后,经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本所同意,可豁免遵守前款承诺。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5.1.6条:发行人向本所提出其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申请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发行人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
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申请并经本所同意,可以豁免遵守上述承诺:1、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者均受同一控制人所控制;2、因上市公司陷入危机或者面临严重财务困难,受让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有关部门批准,且受让人承诺继续遵守上述承诺。
Q4:大股东限售是怎样规定的?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6条:1、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2、大股东因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上述规定第9条: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Q5:董监高限售股是怎样规定的?
《公司法》第141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第7条:1、董监高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期间,以及在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的;2、董监高因违反证券交易所规则,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的。
深交所《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第3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6个月内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第7个月至第12个月之间申报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深交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第3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本公司股票数量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比例不得超过50%。
Q6:收购人的限售股是怎样的规定的?
《证券法》第98条: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
Q7:非公开发行对象所持限售股是怎样规定的?
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46条: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1、特定对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
2、特定对象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3、特定对象取得本次发行的股份时,对其用于认购股份的资产持续拥有权益的时间不足12个月。
属于本办法第13条规定的交易情形(注:借壳)的,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应当公开承诺,在本次交易完成后36个月内不转让其在该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除收购人及其关联人以外的特定对象应当公开承诺,其以资产认购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24个月内不得转让。
Q8:员工持股计划的限售是怎样规定的?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第6条: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自上市公司公告标的股票过户至本期持股计划名下时起算;上市公司应当在员工持股计划届满前6个月公告到期计划持有的股票数量。
Q9:外国战略投资者应遵循怎样的限售规定?
商务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7条:外国投资者通过战略投资方式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12个月内不得转让。
Q10: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怎样申请解禁?
股东应当委托上市公司董事会代为申请办理解除股份限售手续,交易所不接受股东的直接申请。相关股东可在满足解除限售相关条件时,委托上市公司董事会在拟申请解除限售日前5/7个交易日内向沪/深交易所申请办理解禁手续。
Q11:上市公司在什么时间披露解禁提示性公告?
沪深交所均要求上市公司在限售股上市流通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提示性公告。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5.3.1-2条: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上市流通时..….应当在配售的股份上市流通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提示性公告。
5.3.3-4条: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上市流通时……应当至少在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上市流通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提示性公告。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5.3.1条: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内部职工股上市时……应当在内部职工股上市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市提示公告。
5.3.3-4条: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上市流通时……应当在配售的股份上市流通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流通提示性公告。
5.3.5-6条:上市公司向本所申请股权分置改革后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上市流通时……应当在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上市流通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5.3.2-3条:上市公司申请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上市……应当在有关股份上市前3个交易日披露上市提示性公告。
5.3.4上市公司申请股权分置改革后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上市,应当参照第5.3.2-3条规定执行。
5.3.5上市公司申请向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份上市……应当在配售的股份上市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市提示性公告。
5.3.7-8条:上市公司申请对其有关股东以及(原)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解除锁定时……上市公司申请其内部职工股上市时……应当在内部职工股上市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市提示性公告。(文/朋朋)
注:本文为《一文读懂限售股解禁》的上部分,下部分详见《一文读懂限售股解禁(下)》。
新浪财经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有人说是利空,沪指跌了。有人说是利好,创业板低开高走收阳,那么到底这个政策是利好还是利空?其实,大家都想多了,这是一个中性的制度改变。
先说利好的方面,注册制让券商金融方面获得了更多的IP业务,有业务可做则是利好。注册制也让有很多子公司的科技公司,未来可以多上市几个子公司,这些公司可能通过子公司上市获得更高溢价。还有,注册制必然伴随政策上的扶持。什么政策都讲求个头彩,若是制度一出来就崩溃,好制度也没人看了。所以,注册制对创业板肯定算利好。
利空的方面,科创板今天表现不佳。上午集体低开下杀,收盘虽然没有多大幅度的下跌,但总体上跌多涨少,由于科创板没有指数方面的数据,你大致看一下盘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跌超10%。这就是IPO扩容后的一个根本问题:稀释。科创板如今的市盈率一定是高的,99只股票平均90倍市盈率。那么未来高估值的公司遇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增加,也是同样制度下,而且门槛更低,那么会出现稀释。另外,所谓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基本上就废了,注册制上市如此便捷,还要壳干什么?所以,注册制对于绩差股和ST类公司肯定是利空。
所以一好一坏对冲,今天券商涨了,科创板跌了。不过市场全部实行注册制是大势所趋,只能是投资人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投资人。我们也不赞成因为一个注册制你就改变原来的投资计划。毕竟只是改变了一些交易制度,没有改变企业。
创业板注册制会通过市场机制,让企业出现优胜劣汰,垃圾股会加速退市,优秀企业会得到追捧,价值投资越来越有效,一些类似涨停板,看阳线追涨等K线技术交易法术失效,别说偶尔追一次涨停板没有风险。一天就能亏40%,对于两融客户一天就可能爆仓!即使你运气好,技术高,遇到股市的黑天鹅事件,哪怕一辈子只遇到三次从涨停打到跌停(+20%到-20%),一次亏40%,那么也足可以让很多人一辈子在股市赚的钱打回人生起点。
注册制对投资人的要求:未来中国股市会向成熟市场靠拢,美国股市散户持仓从1929年的93.2%,截止到2018年统计数据,美国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不到6%。美股的几次金融危机的暴涨暴跌,消灭了绝大部分散户。所以,对于A股的个人投资者,大致有三个方向选择:一个是通过学习价值投资方法,自己成为专业投资人,比如巴菲特向格雷厄姆学习价值投资,成为世界首富。一个方向是,通过机构投资人入市,比如购买公募或者私募基金,类似ETF基金等入市投资。第三个方向是,自己家庭聘请一个5年以上投资经验,操盘亿级资产以上管理实战的专业价值投资专家做顾问,菲利普费雪家族只为50个客户服务,后来每个家庭都成为了亿万美元富翁。
回到市场,从时间上看4月份是密集的1季报公布时间。1季报情况不好众所周知,故而一些制造业企业如果出现了不好看的成绩单,投资人还是要稳住,倒不是说这些成绩单不真实,而是这些利空一旦兑现,就算是翻篇了。投资人看的是预期,而不是过往。我们没有必要抓着历史数据给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下结论。
一般汽车制造业相关,包括零配件,汽车制造商,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一季报都不会有太好的业绩。如果你没有对这家企业未来改变看法,那么就好好接受这个现实。另外二季度,有生意场朋友说外贸生意在恢复,至少比3月份好。因为很多国外厂商如今预计各国在5月初解禁开放,很多工厂会复产复工,到时候料工会出现短期紧张,故而有国外企业已经开始提前备库存。这一点其实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波,故而2季度不会差。
最后谈一谈瑞幸咖啡造假案,这家咖啡和国内资本市场无关,但是这家咖啡可能类似于一个转折点,未来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监管可能也会同步收紧,瑞幸咖啡有可能成为集体诉讼制度的一个样板。因为他们最终的赔偿金额,势必会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起到示范性作用。在去年,两康(康得新和康美)已经搅动了中国资本市场,而《证券法》的修订实际上补足了代表人诉讼的制度环节,那么很可能今年会有更大的造假会被发现。
我们提醒投资人对于一类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的谨慎:换审计事务所的公司。更换事务所其实是一件日常的小事,如果是一家主营明确的公司,比如茅台,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一家业务多元化,财务不够透明的企业,则要小心一点,多元化的背后,可能意味着财务造假的几率增大。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投资建议,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创业板解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创业板解禁、00223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