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7月29日
7月27日晚间,建信基金公告称,刘军新任建信基金董事长。自7月26日起,总裁张军红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根据公开资料,刘军任职于建行体系已29年,是业内公认的“实干派”。早在今年4月,刘军便已就从建行广东省分行转去建信基金,被任命为建信基金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
创业元老孙志晨离开后,建信基金下一阶段发展方向引人关注。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中,刘军曾强调公司未来的重点是着力推进非货、对公财富管理、数字化经营三大转型。
拥有强大股东背景和销售渠道的建信基金,经历多年发展,仍难改银行系公募基金相较明显的“强固收、弱权益”特征。截至今年6月末,建信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资产规模在总资产中占比合计90.49%,而权益类产品资产规模占比合计8.6%,规模差距依然悬殊。
虽有意发展权益类投资,但在基金行业明星效应愈发明显的当下,建信基金至今并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产品推出。
正式挥别孙志晨,原建行分行行长刘军成新掌门人
7月27日晚间,建信基金发布董事长任职公告,刘军新任建信基金董事长。自7月26日起,总裁张军红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此前5月13日,建信基金正式公告宣布原董事长孙志晨因股东安排离任董事长,并由总裁张军红代任董事长一职。而今年4月,刘军便已就从建行广东省分行转去建信基金,被任命为建信基金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
根据公开资料,刘军自1993年11月便在建行广东省的分支机构任职,历任建行广州开发区支行行长、东莞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助理、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深圳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等职。在担任深圳市分行行长期间,刘军带领建行深圳市分行的各项主要业务和综合经营实力多年居同业领先地位。
2014年年末,刘军担任系统内规模最大分行建行广东分行党委书记、期间将“大零售”战略作为分行发展的重中之重,并通过一系列内部体制改革,推动了辖内1200多个网点的转型、合并和升级。任职期间,刘军在建行体系内首创住房租赁“佛山模式”、存房业务“广东模式”。根据外界信息,业内对于刘军的评价是“实干派”。
对于建信基金而言,2022年的管理层变动较大。在孙志晨卸任董事长的同时,建信基金原副总裁马勇也因股东安排离任。
直至今年辞任,参与创办建信基金的孙志晨,已持续任职建信基金约17年。而经历创业元老等高层的辞任转调后,建信基金下一阶段发展方向,自是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刘军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中曾强调,公司未来的重点是全力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要求,按照总行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非货、对公财富管理、数字化经营三大转型。
难改银行系公募“强固收、弱权益”固有底色
建信基金是业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公募基金,第一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持股占比65%,信安金融服务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分别持股25%、10%。
当前,大股东建行仍然是建信基金的主要销售渠道。中基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建行位列公募基金代销机构保有规模第五名。
拥有强大股东背景和销售渠道的,建信基金权益类资产规模仍未迎来明显增长,依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强固收、弱权益”特征。
截至今年6月末,建信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1.3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期末数据显示,建信基金旗下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5145.79 亿元、1330.26亿元,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分别为71.90%、18.59%,合计占比为90.49%;而旗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316.88亿元、298.19亿元,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分别为4.43%、4.17%,合计占比为8.6%。
就资产规模而言,建信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差距依然悬殊。即使与同行相比,建信基金“强固收、弱权益”的特征,也比较明显。
同为银行系,截至二季度末,工银瑞信总资产管理规模超8000亿元,其货币型基金规模为3697.57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44.72%。另外,工银瑞信权益类产品资产规模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近24%。
循着近几年的发展轨迹,建信基金有意加快转型,发展权益类产品。而权益类产品实现发展重要的因素,便是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及投研人才。
在基金行业明星效应愈发明显的当前,建信基金并没有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产品并无爆款推出。
根据天天基金网,建信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共有46人,共计掌管着243只基金产品。
在权益投资方面,基金经理姜峰、陶灿算是建信基金旗下老将了。根据公开资料,这二人均在2007年7月11日加入建信基金,任职均超11年。
放诸整个公募行业,姜峰、陶灿虽有资历颇深,但投资成绩和知名度稍弱。以陶灿而言,在管产品今年以来均为亏损,同类产品排名多徘徊在中段位置。
就建信基金内部而言,股票类基金年初至今业绩排名第一、第二的基金产品“中小盘先锋股票A ”、“潜力新蓝筹股票A”,以及混合类股票业绩第一“建信优化配置混合A ”均由基金经理周智硕一人执掌,而周智硕上任时间不到2年。
而同为银行系公募基金,农银汇理曾培养出股基“四冠王”赵诣。包揽2020年度权益基金收益前四强后,赵诣成为农银汇理的带货王。此前赵诣掌管的4只基金,规模超过420亿元,占去了农银汇理主动权益的半壁江山。赵诣此前旗下“农银汇理新能源混合”单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为287亿元,相当于建信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
客户端2月10日电 猪年A股市场能否迎来开门红?梳理近15年来的历史数据可见,沪指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7次、下跌8次,上涨概率为46.67%。然而从更长时段来看,春节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概率升至86.67%,1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80%,2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86.67%。
节前市场回温 猪年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超四成
客户端对2004年至2018年春节后沪指涨跌情况梳理发现,沪指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共上涨7次、下跌8次,上涨概率为46.67%。
2018年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指曾以2.17% 的涨幅喜迎“开门红”,也创下了12年来A股春节后首日最佳表现,上一次节后首日涨幅超过2%还是2006年。然而开门红并不等于全年红,2018年沪指全年下跌24.59%,仅次于2008年为历史第二大跌幅。
不过从2019年节前的A股市场来看,回温迹象明显。2019年1月沪指累计上涨3.64%。在节前10个交易日里,沪指围绕2600点一路震荡上扬,整体上涨0.86%,振幅达2.71%。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尤其给力,沪指收盘大涨1.30%攻上2600点。
节前政策工具持续出台是市场回温的重要推手。太平洋证券策略研究指出,一方面,央行年内的第二次降准于1月25日正式生效,净释放约2500亿元,叠加TMLF首次操作开展以及降准置换MLF操作,共释放约8000亿元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状况继续改善。
另一方面,在信用工具及资本市场改革上,各部门也正继续改革。央行推出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配合银行永续债发行,鼓励银行增厚资本并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决心不可谓不强。
此外,科创板在节前也持续推进。1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同时,上交所也相应发布了科创板的若干规则设计向社会征求意见。国信证券指出,科创板短期最大影响在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提振市场“人气”。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科创板春节后有望迎来正式落地运行,风险偏好延续修复。
从春节假期的全球市场来看,美股本周(2月4日—2月8日)小幅上涨,标普累涨0.05%,道指累涨0.17%,纳指累涨0.47%。不过,受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情绪影响,周四美股集体大跌,纳指跌逾1%。隔夜美股颓势令亚洲股市承压,港股在猪年的首个交易日(2月8日)低开低走,日韩股市当日也震荡下挫。最终,恒指收跌0.16%,报27946.32点;日经225指数下跌1.98%,报收20341点;韩国首尔综指下跌1.21%,报收2176.83点。
机构看多2月A股市场 轻工、电子等板块料涨幅大
不少机构发布研报称,A股市场历来有明显的“春节效应”,即春节前后市场大概率上涨。根据近15年的历史数据,虽然春节后首日沪指上涨概率不高,然而从更长时段来看,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提升至86.67%,1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80%,20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86.67%。
在东吴证券看来,A股之所以存在“春节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一是从宏观流动性来看,银行往往在年底控制信贷规模,元旦过后的一季度是信贷高峰期;二是就股市流动性而言,经过上年底的业绩考核后,基金在一季度进入调仓和建仓的高峰期,增量资金入市概率增加;三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春节之后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四是从投资者的心态来看,春节来临叠加年初开始布局,投资者心态更为积极。
东兴证券认为,从历年数据看,春节前后一方面由于年前机构调仓完毕,市场减仓压力较小,年后机构投资与个人投资者有新增资金入场;另一方面受到春节习俗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板块往往有着较好的表现。
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A股市场哪些板块表现更优异?民生证券研报指出,根据2005年至2018年春节后20个交易日的数据来看,轻工制造、电子、纺织服装、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平均每个年份春节后20个交易日分别上涨7.86%、7.67%、7.28%、6.99%和6.96%,且绝大部分年份均上涨。
多家机构认为,进入2月份之后,市场将迎来 “春季躁动”。国信证券指出,“春季躁动”指的是股票市场一般在1月份至3月份会有较大概率的阶段性上涨行情,本质上是日历效应的一种。一般来讲一季度前三个月当中至少有一个单月是上涨的,而2月份的上涨概率最大。从春季行情的催化剂来看,一是充裕的流动性,二是经济数据的空白使得市场预期较为分散,经济上行的逻辑尚未证伪,三是中央经济会议和两会的政策期待。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从市场历史规律来看,一季度往往具备较强的赚钱效应;就股市流动性而言,基金在一季度进入调仓和建仓的高峰期,增量资金入市概率增加;就风险偏好而言,两会召开在即,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APP)
公告送出日期:2018年11月29日
1.公告基本信息
■
2.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
(1)为了保护持有人利益,建信现金添益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H类份额(以下简称“本基金”)目前暂停当日累计申购金额上限为3亿元以上的大额申购业务。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保持基金的平稳运行,本公司决定自2018年11月29日起恢复本基金H类份额大额申购业务。
(2)投资者如有疑问,请拨打本基金管理人客户服务热线:400-81-95533 (免长途通话费),或登录网站www.ccbfund.cn获取相关信息。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特此公告。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11月29日
财联社7月29日
7月27日晚间,建信基金公告称,刘军新任建信基金董事长。自7月26日起,总裁张军红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根据公开资料,刘军任职于建行体系已29年,是业内公认的“实干派”。早在今年4月,刘军便已就从建行广东省分行转去建信基金,被任命为建信基金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
创业元老孙志晨离开后,建信基金下一阶段发展方向引人关注。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中,刘军曾强调公司未来的重点是着力推进非货、对公财富管理、数字化经营三大转型。
拥有强大股东背景和销售渠道的建信基金,经历多年发展,仍难改银行系公募基金相较明显的“强固收、弱权益”特征。截至今年6月末,建信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资产规模在总资产中占比合计90.49%,而权益类产品资产规模占比合计8.6%,规模差距依然悬殊。
虽有意发展权益类投资,但在基金行业明星效应愈发明显的当下,建信基金至今并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产品推出。
正式挥别孙志晨,原建行分行行长刘军成新掌门人
7月27日晚间,建信基金发布董事长任职公告,刘军新任建信基金董事长。自7月26日起,总裁张军红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此前5月13日,建信基金正式公告宣布原董事长孙志晨因股东安排离任董事长,并由总裁张军红代任董事长一职。而今年4月,刘军便已就从建行广东省分行转去建信基金,被任命为建信基金党委书记并主持工作。
根据公开资料,刘军自1993年11月便在建行广东省的分支机构任职,历任建行广州开发区支行行长、东莞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助理、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深圳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等职。在担任深圳市分行行长期间,刘军带领建行深圳市分行的各项主要业务和综合经营实力多年居同业领先地位。
2014年年末,刘军担任系统内规模最大分行建行广东分行党委书记、期间将“大零售”战略作为分行发展的重中之重,并通过一系列内部体制改革,推动了辖内1200多个网点的转型、合并和升级。任职期间,刘军在建行体系内首创住房租赁“佛山模式”、存房业务“广东模式”。根据外界信息,业内对于刘军的评价是“实干派”。
对于建信基金而言,2022年的管理层变动较大。在孙志晨卸任董事长的同时,建信基金原副总裁马勇也因股东安排离任。
直至今年辞任,参与创办建信基金的孙志晨,已持续任职建信基金约17年。而经历创业元老等高层的辞任转调后,建信基金下一阶段发展方向,自是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刘军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中曾强调,公司未来的重点是全力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要求,按照总行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非货、对公财富管理、数字化经营三大转型。
难改银行系公募“强固收、弱权益”固有底色
建信基金是业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公募基金,第一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持股占比65%,信安金融服务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分别持股25%、10%。
当前,大股东建行仍然是建信基金的主要销售渠道。中基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建行位列公募基金代销机构保有规模第五名。
拥有强大股东背景和销售渠道的,建信基金权益类资产规模仍未迎来明显增长,依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强固收、弱权益”特征。
截至今年6月末,建信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1.3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期末数据显示,建信基金旗下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5145.79 亿元、1330.26亿元,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分别为71.90%、18.59%,合计占比为90.49%;而旗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316.88亿元、298.19亿元,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分别为4.43%、4.17%,合计占比为8.6%。
就资产规模而言,建信基金旗下固收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差距依然悬殊。即使与同行相比,建信基金“强固收、弱权益”的特征,也比较明显。
同为银行系,截至二季度末,工银瑞信总资产管理规模超8000亿元,其货币型基金规模为3697.57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44.72%。另外,工银瑞信权益类产品资产规模在总资产规模中占比近24%。
循着近几年的发展轨迹,建信基金有意加快转型,发展权益类产品。而权益类产品实现发展重要的因素,便是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及投研人才。
在基金行业明星效应愈发明显的当前,建信基金并没有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产品并无爆款推出。
根据天天基金网,建信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共有46人,共计掌管着243只基金产品。
在权益投资方面,基金经理姜峰、陶灿算是建信基金旗下老将了。根据公开资料,这二人均在2007年7月11日加入建信基金,任职均超11年。
放诸整个公募行业,姜峰、陶灿虽有资历颇深,但投资成绩和知名度稍弱。以陶灿而言,在管产品今年以来均为亏损,同类产品排名多徘徊在中段位置。
就建信基金内部而言,股票类基金年初至今业绩排名第一、第二的基金产品“中小盘先锋股票A ”、“潜力新蓝筹股票A”,以及混合类股票业绩第一“建信优化配置混合A ”均由基金经理周智硕一人执掌,而周智硕上任时间不到2年。
而同为银行系公募基金,农银汇理曾培养出股基“四冠王”赵诣。包揽2020年度权益基金收益前四强后,赵诣成为农银汇理的带货王。此前赵诣掌管的4只基金,规模超过420亿元,占去了农银汇理主动权益的半壁江山。赵诣此前旗下“农银汇理新能源混合”单只基金的管理规模为287亿元,相当于建信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建信货币基金好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建信货币基金好吗、A股节后首日迎开门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