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2b市值,阿里巴巴b2b业务在港交所上市市值

2022-08-08 18:35:50 证券 yurongpawn

阿里巴巴b2b市值



本文目录一览:



新京报

当日早间,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未出席上市仪式,由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副主席蔡崇信主持敲锣仪式,后由10位阿里巴巴经济体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敲响了上市锣。阿里巴巴(09988.HK/NYSE:BABA)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鸣锣后,阿里巴巴-SW以187港元开盘,较发行价176港元,上涨6.25%。该公司股价随后超过189港元,但随后开始回落,股价波动趋于平稳。港股恒生指数今日高开低走,全天收跌0.29%。

此次阿里巴巴香港新股发行,超过Uber,打破2019年以来全球最大新股发行纪录。Uber年中在美国上市,募资额为81亿美元。由于市场认购反应良好,阿里巴巴此前宣布,将全数行使超额认股权,增发25%。这被视为有利股价表现的举措。与此同时,散户反应热烈,启动回拨机制,散户可认购比例从2.5%增至10%。

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业务重组后单独分拆在香港上市。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将其私有化。退市后,阿里巴巴启动组织变革,子公司升级为事业部。

随后,阿里巴巴曾尝试以集团整体在香港上市,但因当时港交所尚不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而搁浅。阿里巴巴最终弃港赴美,以250亿美元募资额,成为全球历史上募资规模最大的IPO。

在今日上午的上市仪式上,张勇表示,阿里巴巴五年前错过香港,由于其已经改革,所以可以弥补这个遗憾,而且此前阿里巴巴曾承诺“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由于香港股份与美股ADS完全可转换,市场交易接近24小时。开盘后,从总市值来算,阿里巴巴就已超过腾讯控股,成为港股第一大市值公司。一位港股分析师告诉

天风证券副所长刘章明表示,募集资金投向代表阿里发展方向,巨头各项业务数据强劲,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美港两地股票可以完全转换,预计股价将不会大幅波动,投资者关注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由于两地股价是完全相互转换的,所以预期两地的股价除去交易成本会趋同。

截至

新京报

编辑 陈诗怡 校对 李项玲




002124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1日,天邦食品(002124.SZ)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近期计划明年的出栏量的目标是希望能突破1000万,其中包括了仔猪等产品。此外,公司计划今年年底能繁存栏达到40到50万头。公司去年进行了高效能母猪的更新,目前母猪的胎龄都比较年轻。猪价底部已经确定,进入反转上升通道,趋势上是上升为主,但是上涨空间以及是否中间会有回调,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公司正在开展融资方面的工作,包括一个定增预案,计划7月份正式报会,预案里计划融资28亿。公司希望通过把能改的猪场都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未来整体的效率与生物安全都能有很大提高。

计划明年出栏量突破1000万 猪价往后以上升为主

天邦在调研中表示,公司近期计划明年的出栏量的目标是希望能突破1000万,1000万头的出栏量包括了仔猪等产品。此外,公司计划今年年底能繁存栏达到40到50万头。公司去年进行了高效能母猪的更新,目前母猪的胎龄都比较年轻。三元母猪基本没有了,都淘汰了。目前出栏均重大概在120-130公斤之间,较一季度略有提升。

成本方面,天邦指出,目前全群的全成本较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满负荷生产。公司满负荷生产的场成本已经降到16元/公斤左右了,今年到四季度的目标是把整体的全成本降到16元/公斤左右。公司和通威合作是一个代工的模式,公司的饲料价格还是跟着原料价格在波动的。公司可以通过和通威的合作获得集采的优势,因为通威自己也有很大的饲料原料采购量,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关于往后的猪价走势,天邦表示猪价底部已经确定,进入反转上升通道,趋势上是上升为主,但是上涨空间以及是否中间会有回调,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计划融资28亿用以将现有猪场进行升级改造

据天邦食品介绍,从基本面来看,公司内部的经营包括生产成绩都有改善,成本也在下降,具体的还要等半年报出来。现金流方面,因为猪价在涨,经营性现金流入增加了,压力相应缓解了不少。

天邦透露,公司正在开展融资方面的工作,包括一个定增预案,计划7月份正式报会,预案里计划融资28亿,公司希望能对资产负债表做一些改善,所以比较偏重于股权性的融资。定增募投项目没有选新的猪场建设,因为公司现有的产能并没有用足,短期内包括明年如果1000万的出栏量也完全有保证,不需要增加新的产能。

天邦表示,公司前期已经做了一些猪场舒适度改造实验,改造的效果非常好,因此公司希望通过把能改的猪场都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未来整体的效率与生物安全都能有很大提高。定增项目金额较大是因为改造包含了很多个场,定增项目把它们打包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单个场的投资规模并不是特别大,也做了经济效益的测算和可行性的分析,在相对保守的测算下,投资也是非常值得。同时,包括银行、融资租赁等渠道的融资,公司也在继续开展工作。

生猪养殖依然是公司重点 计划建设深度猪肉产业链

天邦在介绍阜阳屠宰业务时表示,阜阳屠宰业务今年第一年投产,还在产能爬坡阶段,需要有试生产与调试过程,因此今年重点不在盈利,争取不亏就好。今年重点要将整个供应链理顺打通,打开市场、抓住重点目标客户、开拓渠道并建立关系,有了一定的市场承接能力后就可以上量了。下半年加工业务,例如熟食、精分割等启动起来,这块业务可为公司带来有附加值的销售,因为仅做白条业务的盈利能力有限。

在此次调研中,有投资者提到天邦现在饲料、种猪等业务都出让了,是否代表着猪层面上精力投入减少,对此,天邦回应,总体来看,公司的育肥业务方面依然会和史记保持合作,种猪基因依然会保持较高水平。生猪养殖依然是公司的重点,未来依然会重点投入,以提高养育水平、降低肥猪成本为目标。屠宰加工方面,公司第一个场刚刚投产,如果模式成功,未来会进行复制和扩张。

天邦食品表示,此次更名代表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计划建设深度的猪肉产业链,未来将延伸到下游包括屠宰加工、生猪养殖等,如果再加上种猪业务环节,其实产业链是有点过长的。从国外看,领先的种猪公司比如PIC等,都是独立发展的,市场化也更有利于公司进步,如果一直停留在公司封闭体系内,活力和动力将逐渐匮乏。




阿里巴巴b2b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正式赴港上市的招股文件公布。

11月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提交共计661页的初步招股文件(聆讯后资料集),阿里巴巴表示,正依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9C章寻求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联席保荐人,即中金公司和瑞信。

在招股书中,阿里巴巴表示,此番募资将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体中拓展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招股书未披露阿里巴巴在港上市计划融资额。此前有说法称,阿里此番在港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在100亿-150亿美元。外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有望于11月26日在港交所敲钟。

除了募资用途,招股书还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果,商业版图,并进行了风险提示。

募资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

对于阿里来说,这次赴港上市可谓一次回归。

2012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在港股主板上市5年后宣布退市。此后阿里巴巴集团曾寻求赴港上市,但终因同股不同权问题遭遇搁浅。2014年9月,成立15周年的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了美股最大IPO记录。错失阿里的干交所随后修订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如今,终于迎来阿里巴巴的回归。

阿里巴巴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在全球发售股份的数据,包括国际发售股份数目、香港发售股票数目。

根据招股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巴巴已发行股本为208.8678亿股(已反映拆股)。在同步调整美国存托股与股份的比率后,每股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股份。阿里巴巴此前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已经批准拆股计划(一拆八),拆股已于7月30日生效。

阿里巴巴每股美国存拖代表八股股份。

对于本次IPO所募资金用途,阿里巴巴表示,将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将继续在数字经济体中拓展并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持续通过中国领先的线上视频平台优酷及一系列其他分发和内容平台,来打造数字媒体及娱乐服务。阿里巴巴将继续实施新零售业务,为此持续在云计算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投入。

截至2019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通过约710家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和并表实体,以及约530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子公司和并实体开展业务经营。

阿里巴巴商业版图

软银仍是最大股东,马云持股6.1%

阿里最新的股权结构也获得披露。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软银实益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本次全球发售完成后,软银将保持其最大股东地位。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实益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约6.1%和约2.0%已发行在外股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马云和蔡崇信)共计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约9.0%已发行在外股份。

截至美东时间11月13日16时,阿里巴巴市值4751亿美元。以马云在阿里巴巴6.1%的持股计算,他所持股份的市值高达289.811亿美元(约合2034.6761亿元人民币)。当然,马云的资产布局还不止这些。11月7日,福布斯2019年度中国富豪榜发布,马云以2701.1亿元的财富值蝉联榜首。

软银仍是最大股东,马云持股6.1%。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蔡崇信、软银及Altaba签署表决协议,其中软银,Altaba同意,只要软银拥有阿里巴巴集团发行在外股份的至少15%,则他们在各年度股东大会上应就其股份罢免支持阿里巴巴合伙。投票协议还达成共识,软银有权向董事召集一名董事,直至软银持股比例超过阿里巴巴集团发行在外股份的15%。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并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有说法称,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首个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阿里发展规模和商业版图

在招股书中,阿里巴巴集团也披露了最新的商业版图。

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中国用户有9.6亿;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8.6亿,其中中国消费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7.3亿,国际年度活跃消费者1.3亿;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阿里巴巴GMV达5727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阿里巴巴收入4108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043亿元人民币;自由现金流1045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收入主要构成,天猫淘宝收入占比超六成。

目前,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包括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四块。其中,核心商业业务为阿里巴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财年共实现收入323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5.82%。

在核心商业中,以淘宝与天猫为主的中国零售商业业务收入最高,财报显示,在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的三个月间,阿里巴巴约有66%的收入来自于中国零售商业业务。

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截至2019年9月30日三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1190亿元(166.51亿美元),相较2018年同期增长40%。 收入增长主要由中国零售业务及阿里云的强劲收入增长所驱动。

除了披露财务数据之外,阿里巴巴还在招股书中展示了自己的商业版图。其中,核心商业包括中国零售商业业务(主要为淘宝与天猫)、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天猫海外、考拉、速卖通以及东南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中国批发商业业务(1688.com与零售通)、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业务(alibaba.com)、物流服务业务(菜鸟网络)、生活服务业务(饿了么、口碑、飞猪)。核心商业业务之外,阿里巴巴的业务还包括了云计算业务(阿里云)、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优酷、UC浏览器、阿里影业)以及创新业务(高德、钉钉、天猫精灵)。

阿里巴巴整体业务和数字经济体取得的规模。

马云控制蚂蚁金服约50%投票权

因为蚂蚁金服股权收益的注入,阿里巴巴第二财季净利润激增。

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财季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725.40亿元,同比增长262.1%,包含了收到蚂蚁金服33%股权后确认的收益692亿元。

今年9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2018年2月达成的股权变更协议落地。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已收到蚂蚁金服33%的股份。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宣布,根据2014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并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阿里巴巴将通过一家中国子公司入股并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

在招股书中,阿里巴巴披露了更多与蚂蚁金服的合作细节。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依赖支付宝为阿里巴巴的交易市场提供绝大部分支付服务和所有担保交易服务,但阿里巴巴并不持有支付宝的多数股权或控制权。

按照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支付宝之间的长期商业协议,支付宝按优惠条款向阿里巴巴提供支付服务。2011年,马云全资拥有的君瀚和君澳成为蚂蚁金服的两个主要股东。因此,通过行使君瀚和君澳的投票权,马云继续控制着蚂蚁金服约50%投票权权益。

不过,据证券时报网报道,马云已向董事会作出承诺:他有意逐渐减少且随后限制他在蚂蚁金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不包括公司在蚂蚁金服中持有的股份),直至前述经济利益所占比例不超过他及他的关联方在紧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公司权益,且前述经济利益的减少不以马云及其任何关联方从中获得任何经济利益的方式进行。

对此,蚂蚁金服方面人士回应

近70页的篇幅披露风险因素

在招股书中,阿里巴巴用近70页的篇幅,向投资者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

招股书内所披露的相关风险均与阿里巴巴业务和行业相关,比如,如果不能维护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受信任度,声誉和品牌将可能遭受严重损害;近年来,阿里巴巴收购并投资了大量且多样的业务、 技术、服务和产品,还可能不时有一些正在进行且尚待满足交割条件的投资和收购交易;可变利益实体权益持有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与阿里巴巴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如果支付宝的服务受到任何限制、约束、削减或降级,或因任何原因无法供阿里巴巴或用户使用,阿里巴巴的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等等。

在风险提示中,阿里巴巴还提到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等潜在冲突,都可能减少国内商业活动。

此外,由于阿里巴巴持有大量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如果金融机构和阿里巴巴持有的金融工具的发行人无力偿债,或如果这些金融工具的市场由于严重的经济下行失去流动性,阿里巴巴的业务和财务状况也可能遭受重大不利影响。

反垄断调查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二选一”,也被列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阿里巴巴指出,针对阿里巴巴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指控或监管行动,可能会导致阿里巴巴被处以罚金,限制阿里巴巴的业务发展并损害阿里巴巴的声誉。

阿里巴巴在招股书中披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在一些场合提示,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的商业行为(包括被视为独家交易的做法)涉嫌违反了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意见,并且传递出针对这一类行为展开调查的意图。尽管阿里巴巴并不认为业务做法违反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但无法保证监管机构不会对阿里巴巴的某些具体商业行为启动反垄断调查。

阿里巴巴表示,上述各类指控、要求、行动或程序,无论是否具有事实依据,已经并且可能继续造成阿里巴巴不得不改变某些业务模式,阻碍阿里巴巴的业务经营,从而可能降低阿里巴巴的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受欢迎程度,导致阿里巴巴的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并且导致针对阿里巴巴的额外监管问询、调查或其他监管行动。

此外,阿里巴巴还面临激烈的竞争,比如,腾讯及其关联公司、亚马逊,以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务、云计算领域、数字媒体及娱乐领域的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认为这些业务领域所在的市场变化快,可能会有资金充沛的新竞争者的进入。另外,竞争对手加大投资或提供更低价格,可能要求阿里巴巴分散大量的管理、财务和人力资源以维持竞争力,甚至可能最终降低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对阿里巴巴业务的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阿里巴巴b2b业务在港交所上市市值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阿里巴巴每一次上市,都能迎来一次浴火重生。这一次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过往的历史会重演吗?“新的二十年”,阿里巴巴有哪些想象空间。

2022年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曾于2007年首次香港上市、2014年美国上市、2019年香港二次上市,此次香港、纽约双重上市,已经是阿里巴巴第四次上市。

从概念上看,双重主要上市指香港联交所与纽约交易所均为第一上市地,在美国上市的前提下,按照香港市场当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其需要遵守的规则与首次在港上市企业一致。

与二次上市相比,双重上市两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可能产生价差。双重主要上市的流程繁琐甚多,期间经历的申请和批准存在诸多变数。

阿里巴巴如此选择的目的是什么?阿里巴巴董事长、CEO张勇表示:“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双重主要上市还可以有效规避美股退市的风险;相对独立的股价能够让阿里巴巴尽快修复估值。

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算是纽约、伦敦两者在地理、政治方面的补充,在新的政治经济格局下,香港有可能实现超越:不再是纽约、伦敦的补充,而是起主导、支配的作用。

香江新局,阿里巴巴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对阿里巴巴,对香港,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四次上市: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四次上市,阿里巴巴都踩到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把准了时代的脉搏。

2007年,中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超25%,达12500亿。B2B、B2C、C2C等模式均在2007年取得快速增长,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展现出超强潜力,电商服务也被确定为国家重要的新兴产业。

同年,阿里巴巴将旗下B2B业务在香港上市,融资116亿港元,超过谷歌成为当时的科技领域融资之最。其市值超230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第二的互联网企业。

市盈率高达300倍,超额认购达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200亿港元,打破了2006年全球最大招股纪录,工商银行的4115亿港元。

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可视为“2B互联网初级阶段”,门户、B2B、搜索引擎吃的都是“2B”这碗饭,门户为品牌企业提供广告服务,B2B、搜索引擎为中小企业提供广告服务。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有一个关键节点: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制造崛起,阿里巴巴B2B业务的服务对象就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外贸企业。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挂牌纽交所,发行定价68美元/股,共筹得资金218亿美元,开盘价为92.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6.32%,市值超2314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被称为“世纪IPO”。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挂牌当日接受媒体采访开玩笑:15年前我到美国来,希望为阿里巴巴融2000万美元,没人给;今天我又来了,融到了200亿美元。

美国投资者为何愿意把钱投给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上市前夜,“新爱播”在纽约与来自摩根、德意志、美林等投行的朋友餐叙,他们结论是,因为“看好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消费”,投资阿里就是投资中国。

看多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消费,阿里巴巴美国IPO之前有京东,之后有拼多多,他们赴美IPO都获得了投资人的积极响应,遵循的都是同样的逻辑。

2019年11月13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5亿股,计划筹资800多亿港元,由于后续的超额认购,筹资1012亿港元。

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格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上半年网民新增3.8%,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比例高达98.3%。消费互联网见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新方向是“2B互联网高级阶段”,代表性的业务方向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协同办公、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

“2B互联网初级阶段”的广告服务解决了营销问题,“2B互联网高级阶段”不止解决营销问题,还要解决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人力资源、数据库、信息基础设施等“全栈”问题。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2B互联网高级阶段”提供的是“创造能力”,2019年阿里巴巴二次上市,踩中的节点是“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到中国创造,这是阿里巴巴过去三次上市踩中的节点,2022年,阿里巴巴宣布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踩中的是一个新的节点,中国创新。

“中国创新”的背景是全球技术基础设施升级。上一次技术基础设施升级发生在19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泡沫期数以万亿计网络投入,推动了互联网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它正在被智能基础设施替代。

处高临深:迭代进化才不会灭绝

回顾阿里巴巴二十多年的历史,总能踩中技术发展的节点,总能在新的行业周期里完成进化、迭代。似乎运气始终眷顾它。“第二创新曲线”的说法很流行,阿里巴巴是最适配的案例。

2007年B2B业务上市,一个问题摆在了阿里巴巴面前:如果停留于此,到今天仍然只有B2B业务,阿里巴巴估值还会剩下多少?

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球贸易遭遇挑战,中国制造也不能独善其身,背靠中国制造的阿里巴巴B2B业务同样受到了牵连,股价下滑,市值逐渐被身后的百度、腾讯追上。2012年阿里巴巴私有化退市。

早在2003年,阿里巴巴内部孕育了淘宝,基于淘宝孕育出了一系列“淘系”业务:淘宝、天猫、淘特、盒马等,这些业务均属于“中国消费”的范畴,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估值基础。

阿里巴巴2022财年财报显示,其全球活跃用户消费者达13.1亿,阿里巴巴生态体系GMV高达8.317万亿元。

2014年阿里巴巴“消费类”业务美国上市,同样的问题摆到了面前:如果停留于此,到今天仍然只有消费业务,阿里巴巴估值还会剩下多少?

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开始布局云计算、数据库等创新业务,同时大力发展蚂蚁金服,这些也成为阿里巴巴2019年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的估值基础。

2019年9月,阿里巴巴市值超过4600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2020年阿里巴巴市值一度超过8000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排行中,当时的阿里巴巴超过身后的腾讯1万亿港元。

2020年疫情后,线下停摆,线上办公流行,云计算、协同办公领域的公司估值飙升,除了阿里巴巴外,℡☎联系:软、亚马逊、zoom等企业均受益于此而股价飙升。

早在2015年前,科技企业的领袖们就已经意识到,全球科技创新正在转向。马云提出了“五新”,马化腾提出了“互联网+”,王兴提出了互联网下半场。但转向最快,最有决心的公司是阿里巴巴。

2022年阿里巴巴香港、纽约两地“双重主要上市”,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下面这些问题:上市后股价会如何?还能有前三次那样高光的表现吗?除了保持现有的业务优势外,还有哪些新的可能?

从技术变革的周期看,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智能基础设施取代传统互联网基础设施,行业正处于“二十年未有之变局”。

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以光纤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入,芯片、软件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支持了互联网过去20年的发展。

现在,以云计算、5G/6G网络、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正在重构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同时芯片、通讯卫星、软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重构进程,形成新的“智能技术基础设施”。

埃隆·马斯克的星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俄乌战争中,星链直播俄罗斯的军队调动,军力部署,这在以前的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技术将很快在商业与经济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影响。

【观弈评论】

香江新局:领衔“纽伦港”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领头羊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将所有行业重新做了一遍,未来二十年,智能行业会将互联网行业重新做一遍,这样的行业前景,为阿里巴巴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行业二十年未有之变局,怎么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五位一体才能保证一家企业面对变化时立于不败之地,其中组织是前提。

不久前的阿里巴巴年度财报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单,截至年报报告日,阿里巴巴合伙人目前共有29名,包括阿里本地生活业务、阿里文娱事业群、阿里健康等多位管理层。

蚂蚁集团的7名高管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从5月31日起,蚂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首席技术官倪行军、首席人才官曾松柏和其他四人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从组织结构上看,将“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改为“两套班子、两套人马”,蚂蚁集团高管退出阿里合伙人将使整个阿里巴巴的内部权责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未来决策,提升效率。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面向未来、面向当下的,历史来看,蚂蚁金服是从阿里巴巴体系内成长起来的,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将来则会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蚂蚁集团的7名高管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是适应变化而做出的决策。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业务层面,拆开后风险将更低,有利于整个集团的长远发展。蚂蚁高管从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当中退出,是面向未来的最好决定。

2021年12月,张勇发出内部信,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两套班子、两套人马”更符合敏捷组织的要求。

同一内部信中,张勇表示,消费、全球化和云计算是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消费是现有业务基本盘,云计算立足“智能技术基础设施”,面向未来二十年,全球化是从空间拓展维度提出的要求。

阿里此次推进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同样面向未来,当前背景下,中概股选择双重主要上市,能够有效规避跨境监管带来的风险,应对单一市场的不确定性。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自由港、第三大金融中心,是连通内地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有“纽伦港”的说法。

每一个金融中心的形成都有其历史背景,伦敦金融中心形成的背景是全球殖民,纽约金融中心形成的背景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贸易,香港金融中心算是纽约、伦敦两者在地理、政治方面的补充。

全球正在进入一个不同于全球殖民、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贸易的“新阶段”, 全球殖民、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贸易是不平等的,是东西不平等,南北不平等的全球格局在经济上的映射。

“新阶段”会更平等、更合理、更少剥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上的映射,在这个新的阶段,香港作为金融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不再是纽约、伦敦的补充,而是起主导、支配的作用。

吹响“回归冲锋号”的阿里巴巴,会带动更多中概股企业的回归,未来双重主要上市可能成为中概股企业最理想的回归方式,这有利于优质资产向港股市场的流入,也将带动全球资本向港流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阿里巴巴b2b市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阿里巴巴b2b市值、00212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