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很多刚入市的基民朋友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判断基金净值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单位净值”,一个是“累计净值”,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那么本期内容笔者就来帮你扒一扒这对好基友指标之间的爱恨情仇。
基金的单位净值是指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份额总数。简单来说,单位净值就是每一份基金的价值,也是基金的交易价格。
但是有时仅看单位净值是无法了解该基金真实的业绩水平的,于是乎“累计净值”就闪亮登场了:
基金累计净值是在单位净值的基础上加上了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及拆分的金额。所以一旦基金分红或拆分后,累计净值就会大于单位净值。累计净值是反映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总体收益情况的数据,评估基金业绩时,应该参考基金的累计净值。
一般来说,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之间相差的越多,说明这只基金分红的金额也越多。但基金分红次数或金额的多少并非评判基金业绩好坏的标准哦,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导语】谁在操盘爆款基金?业绩背后有怎样的真相?——银柿财经联合同花顺打造《解基》栏目,拨开错综复杂的表象,透视投资背后的逻辑。
规模中游的宝盈基金今年以来多只产品表现亮眼,管理规模也稳步“站上”600亿元,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年内业绩突然爆发的宝盈优势产业混合。
客观而言,宝盈优势产业混合此前的业绩并不稳定,2017年、2019年其区间收益在行业排名前列,而2018年、2020年则表现不佳,收益整体在中位数下方。这也使得宝盈优势产业混合此前在众多公募产品中并不突出,规模一度在2020年第四季度缩水至8000万元,成为一只“迷你基”。
不过今年以来,宝盈优势产业混合基金业绩实现爆发,截至12月3日,宝盈优势产业混合年内实现了99.07%的收益,同类产品排名第三。产品规模则由一季度末的1.49亿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21.93亿元。
在不重仓豪赌新能源的情况下,基金经理陈金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从“迷你基”到争冠
资料显示,宝盈优势产业混合由基金经理肖肖、陈金伟共同管理,其中肖肖管理该基金已有近五年时间,陈金伟则是于今年1月6日起才正式参与对该基金的投资管理,管理时长不足一年。
银柿财经
不过在今年陈金伟参与管理后,该基金的净值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大的飞跃,成为基民口中的“幸福基”。
据了解,陈金伟是一位非常谨慎的基金经理,他在管理宝盈优势产业混合前还管理过两年绝对收益专户,这也为其建立起绝对收益思维,看重回撤、在意用户体验。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 ,宝盈优势产业混合主要自4月中下旬开始发力,截至8月末区间收益超过60%,是年内业绩的主要爆发时点。截至12月3日,其年内总收益率达99.07%,在全部主动权益型公募产品中排名第三。其中陈金伟自今年1月6日开始任职,几乎全程参与。
同花顺 iFinD
伴随收益一路走高,宝盈优势产业混合的规模也由一季度末的1.49亿元扩张至二季度末的10.49亿元,再激增至三季度末的21.93亿元,环比二季度上涨109.05%。
从细节看基金经理风格
银柿财经就以业绩表现最好的宝盈优势产业混合为例,试对陈金伟的个人风格进行分析。
在陈金伟接手以前,宝盈优势产业混合的持仓主要以大盘价值风格为主,截至2020年年末其重仓股都是以白酒为代表的各类消费蓝筹。
然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宝盈优势产业混合风格突变,一季度末悉数清仓蓝筹切换至中小盘成长风格,且前十大重仓股的基金净值占比从超过80%降至50%以下,二季度末进一步降至35%,持仓从集中变为高度分散。
从产品特点来看,宝盈优势产业混合偏好选择市场新兴行业标的,调仓灵活。其以市值小于500亿元的中小盘上市公司为主,三季度末调换了前十大重仓股中的七只。
同花顺 iFinD
今年前三季度陈金伟先后涉猎了医药、新能源汽车、化工、有色、军工、机械等板块,选择路线是相对的均衡风格,并没有押注于单一赛道,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整体来看,陈金伟的风格比较“杂”。
首先能看出他对市场风格的切换非常敏锐,今年年初家居股短线走牛,喜临门(603008.SH)、北新建材(000786.SZ)等标的短暂出现在其基金持仓。同时,他结合宏观信息,有一定的预判性,像明泰铝业(601677.SH)这样的周期股,一季度就出现在他的重仓标的当中,但直到三季度股价才开始异动,股价拉升翻倍,随即被卖出。
一些有意思的标的,比如上市刚满一年的次新股欧陆通(300870.SZ),也是氮化镓充电器概念的一个标的,自5月以来股价走势良好,也被陈金伟纳入持仓。
他也会介入一些处于上升通道的标的做右侧交易,比如林洋能源(601222.SH),自6月上旬吹响进攻号角至9月下旬,它的区间涨幅达114.61%。该股首次出现在宝盈优势产业混合的三季报中。
值得一提的还有,宝盈优势产业混合三季报中的第一大重仓股奕瑞科技(688301.SH),这一科创板标的属医疗器械行业,是一只市值不到500亿的中小盘股。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对于医药概念下的标的都避之不及,但陈金伟选择右侧介入,而且是在奕瑞科技短线已经涨超60%的情况下,不过从结果来看也是成功的,近日该公司股价再创新高。
总的来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在陈金伟的持仓中都能发现,而且他涉猎范围很广,选股不拘一格。
如何定义自己的选股思路?
那么,陈金伟怎么定义自己的选股思路呢?他在三季报中表示,“愿意把50分给好公司,40分给低估值,10分给产业趋势。”
“首先,我们是成长股投资,投资的是扩张的行业和公司,并且我们相信优秀公司的力量,只不过我们对于优秀公司的定义不限于核心资产,所有治理结构完善、对小股东相对友好、在细分行业内具有竞争力、行业天花板没有见顶并且持续扩张的公司都在我们的选股范围中。”
“其次,我们比较看重估值,估值的重要性在于即使判断出现失误,损失也是有限的,高估值意味着苛刻的假设,这些假设在长时间来看未必是能够实现的,尤其是时间越长,看错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比较看重估值也是认识到自身研究的局限性,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再次,我们认同产业趋势的价值,产业趋势意味着增量市场空间,在增量市场下,企业更有可能实现扩张、避免陷入内卷,但产业趋势确定性不等同于公司的确定性,尤其是确定的产业趋势会带来确定的供给增加,确定的供给增加会冲击现有公司的确定性,因此我们把产业趋势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
“以上三者是有顺序的,我们的顺序是好公司、低估值、产业趋势,分配权重是50%、40%、10%。”
在实现高效益的同时,宝盈优势产业混合近一年来最大回撤仅为11.5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给不少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持有体验。据统计,年内收益超过60%的2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当中,有13只产品回撤超过20%,仅有4只产品在控制回撤方面表现得更好。
这或与陈金伟坚持分散持仓和不押注单一赛道有关。
对此陈金伟表示,“关于景气度(产业趋势),我们时常被问起‘为何不重配某个景气赛道’的问题。首先要强调我们不是逆景气度,或是刻意避开高景气方向,在公司质地及性价比合适的情况下,我们愿意积极参与景气度投资,我们只是不希望在单一赛道的景气度上暴露太高的仓位。”
凭借均衡风格从遍地新能源基金中“杀出一条血路”,陈金伟证明了自己的选股能力和对市场风格的敏感,但在产品规模扩大、股票池缩小后,其能否延续业绩仍待考验。
身边经常有朋友咨询我关于基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经常在想,能不能把关于基金的一些知识点,以自媒体的方式记录下来,便于大家学习和交流,所以决定做一个系列节目,用最直白的语言,讲你能听得懂的基金小知识。那么这就算是一个开篇吧。
最近很多人问我,看基金为什么会有两个值,“净值”和“累计净值”。而我应该看那个值,以及这两个值到底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投资基金,申购是按照当日的净值申购的,如果你在下午三点前申购,是按当天晚上,大概在九点左右确定的净值申购的。所以在大家购买基金时,是按照未知的价格申购的,这个大家千万不要搞错了。那么有朋友就问我,当天市场大跌,我能不能超底买入,我的解答是可以,但是基金每天确认的净值只有一个,你所判断的大跌,一定要在下午三点前看看是不是真的下跌,如果你在上午看到大跌就进行了申购,那么当天净值未必就是下跌的,因为净值在确认之前都是动态的,所以我都是在下午2:45分定一个闹钟,进去看一下当时的估值,再确定是不是申购,这样子的话就比较稳妥一些。
还有关于净值,有人总会有一种疑问❓是不是买一个净值比较低的基金会比较划算,在此我有必要告诉大家,基金净值取决于二个因素,第一:基金的成立时间,同一类型的基金,有些可能是在3000点成立、有的可能是在5000点成立,那么净值也就不一样。第二:净值得高低还与基金分红有关。累计净值,指该基金从成立开始,加上所有分红的金额合在一起的数值。基金净值是减➖去历史每次分红的价格。因此有些基金净值较高,可能分红较少。所以按累计净值的高低才是评价的参考依据。同一时期的基金,累计净值越高说明做的越好。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基金的优略与净值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我是长安巴特,讲你能听的懂的基金小知识!
“银行理财产品怎么都跟基金一样了,每天报一个净值,预期年化收益率都不见了?”刚拿到年终奖准备理财的小李感到非常纳闷。前两年,他曾经帮母亲在手机银行上买过理财产品。在他记忆中,每个产品都有一个“预期年化收益率”,母亲就是根据这个数值的高低挑选产品。现在轮到他自己工作赚钱要买理财了,却发现银行的产品都变了样。
近两年,银行理财市场确实发生了大变革。随着2021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2022年资管新规元年正式开启,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
“预期年化收益率”难寻
进入2022年,只有少数银行仍在发售非净值型产品。打开各家银行手机银行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产品的公示信息里都找不到“预期年化收益率”的字样,取而代之的是“业绩比较基准”、“单位净值”和“历史收益率”。部分银行还在“业绩比较基准”下方用醒目的文字提醒投资者“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
小李表示,以往母亲买理财产品,都是凭“预期年化收益率”的高低来挑选。虽然有“预期”两字,可在他印象中,从没听说过母亲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没有达标。现在“预期年化收益率”变成了“业绩比较基准”,他感觉有点儿懵,不知是什么意思。
理财产品不再“保本”
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在产品到期前,银行不会披露期间的运作信息,到期后本金和收益自动到账,基本都能实现预期收益率。
现在的净值型产品,银行要定期披露理财产品的净值情况,投资者计算收益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理财产品与基金一样,初始净值都是1元。在购买时和赎回时按份数以及对应的净值来计算。在计算收益率时,以1年期产品为例,一年后赎回时,如果净值变成了1.05元,收益率就是(1.05-1)/1=5%。
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由净值的变化来决定,如果赎回时的净值高于购买时的净值,就会赚钱,低则赔钱。但银行不保证只涨不跌。因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不再保本,银行不再兜底,产品亏损只能由投资者个人承担。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末,银行理财子公司有5240只人民币非现金管理类产品披露净值数据,其中37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占比0.71%;四季度首尾均披露净值的产品3315只,期间净值下跌的产品103只,占比2%。
从产品实际净值表现来看,净值波动较大的大多为中高风险理财产品,净值型产品整体亏损比例不高,投资者只要持谨慎态度,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投资者要平衡风险收益
现在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再公示“预期收益率”,但都会标明业绩比较基准。这两者有何区别?
普益标准研究员唐燕妃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理财产品的往期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它的实际收益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波动。业绩比较基准现在主要包括单一数值型、区间数值型和指数型。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成立时预期能达到的折合成一年的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一个参考值,而预期收益率是一个不确定的估算值。
“过去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过于看重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但是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后,投资要自负盈亏,购买理财产品不能只看业绩比较基准。”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提醒投资者,要重点考察产品的风险,产品风险高低主要从风险等级、投资范围、资产配置比例、历史净值波动等方面判断。一般来说,业绩比较基准较高的理财产品,要么风险偏高,要么流动性偏差,投资者要能平衡产品风险、收益、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文/
供图/视觉中国
净值型理财产品怎么选?
唐燕妃建议,首先,投资者可以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它是衡量产品在某一期间内的业绩中枢,通常的指标有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近三个月年化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及上日年化收益率等。
其次,投资者还可以查看理财产品的净值走势。净值走势图最能反映净值型产品的运作能力,通常横坐标是产品的净值日期,纵坐标是产品的累计净值。一款好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目标更偏向于“稳”,也就是控制净值波动幅度、控制净值回撤的程度,尽量淡化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净值扰动,其净值曲线一般呈现平稳向上的趋势。
最后,新产品发售时没有历史业绩做比较,投资者还可以参考业绩比较基准来判断收益目标。
专家支招
1.看收益曲线历史波动幅度
净值型产品相比原先的预期收益率产品,最明显的就是用净值来体现每天这款产品的表现,选择净值型产品最先要关注的就是收益率曲线。曲线波动越大,说明产品风险也就越高。产品收益率波动幅度越小,也就意味着产品更加稳健,更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2.看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是指这个产品自成立以来,净值从成立以来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幅度。回撤体现产品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产品回撤数值越低,说明产品更加稳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累计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累计净值、宝盈核心优势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