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银行理财和基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同。比如二者都是净值型产品,都是将投资者的钱募集起来后再拿去投资,将获得的投资收益分给投资者,并且二者在风险等级的划分上也基本相同。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买银行理财和基金哪个比较好呢?
买银行理财和基金哪个更好?
首先,从风险高低来看,二者从低到高的产品都有,所以很难说谁比谁更具有优势。银行理财按照风险划分可分为R1—R5五种类别,风险由低到高,分别对应基金的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和高风险。
比如在低风险的产品中,银行有现金管理类产品,基金则有货币基金。高风险中基金有股票基金,银行理财则有权益类理财产品。
不过,虽然银行理财和基金都有各种风险的产品,但银行理财中风险及以下的产品还是要更多一些,而高风险的银行理财则相对较少。因此,从整体的风险水平来看,银行理财还是要稍℡☎联系:低一些的。
其次,从收益上看,由于基金的高风险产品相对较多,而在承担较高的风险意味着要求较高的回报,所以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显然要更高一些。不过,如果把范围限定在某类产品上或某段市场环境中,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比如同样作为低风险产品的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和货币基金,前者的收益率整体上就比后者要高一些。或者在股票市场比较差的时候,高风险产品占比较多的基金,整体收益率可能就还比不了银行理财了。
所以,银行理财和基金谁的收益更高,还得看具体买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买。
再次,从流动性上看。二者可以说的互有优势。判断一种投资产品的流动性高低,可以看从买入到最快能卖出的时间长短以及卖出后资金到账的时间,越快可以卖出的产品,流动性就越好。
二者当中,流动性最好的产品是银行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一些现金管理类理财当天卖出当天就能到账。虽然一些货币基金也可以当天取当天到账,但必须是在1万以内的。
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的限额就要更大一些,具体限额是多少,不同产品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有银行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规定,至少是在20万以内的,当天取出当天就能到账。
不过,除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之外,其他的银行理财大部分都有固定的期限,在没到期之前都不能取,这就显得流动性有所不足。
而基金大部分都是开放式的,随时都可能申购和赎回,显然比有固定期限的银行理财在流动性上更有优势。
最后看投资门槛。银行理财的投资门槛有高有低,如果是银行本行发行的,门槛一般比较高,最低1万元。而如果是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门槛就比较低,最低可低至1元。
相比之下,基金的门槛稍℡☎联系:低一些。基金也有1元起购的,但较高的门槛也不会超过1万元。
那么,如果让你选,这两种产品选哪个呢?
王珞)中水渔业(000798)12月4日披露非公开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86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主要用于更新新建合计17艘金枪鱼钓船项目,以扩大公司船队规模。同时,新建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和金枪鱼生物科技研发中心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展主业发展空间。
中水渔业介绍,根据公司“捕捞为基,构筑平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十三五”期间,公司战略重点是以捕捞为基础,打造国内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的领军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公司拟重点发展加工贸易、渔业服务业务板块,重点在冷藏物流、产品研发中心建设,修造船及渔业服务、交易中心建设等方面加大实施力度。
公告介绍,中水渔业目前主要捕捞产品为金枪鱼,且未进行精深加工,主要销往日本市场。但随着项目的建成,公司将拥有自己的超低温冷库,实现金枪鱼运回国内,且金枪鱼加工线可加工金枪鱼刺身产品,为国内外民众供应优质的超低温金枪鱼。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86亿元,拟募集资金投入1.6亿元。
中水渔业介绍,公司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内金枪鱼产业,使金枪鱼产业链逐步布局到位,实现公司业务由金枪鱼单一捕捞到加工、贸易、运输、仓储、基地建设与运营等涵盖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实现公司金枪鱼一体化经营模式。
此外,公司也亟需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降低资产负债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短期借款2020年以来急剧上升,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公司鱼货滞销,造成资金周转出现了一定程度困难。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09%,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最低下降至29.77%。
中水渔业表示,本次发行后,公司的主营业务仍围绕远洋渔业来开展,主要业务包括远洋捕捞、水产品贸易。公司将进一步巩固自身远洋捕捞能力的优势,延伸产业链,丰富业务结构,扩大水产品加工业的营业收入比重,向高附加值环节靠拢,提升公司经营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大盘点》,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的产品规模约为28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3.4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的规模是理财产品规模的3倍以上,显然存款依然是很多人当前的投资首选。大家都知道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远远高于普通的定期存款收益率,既然如此,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依然中意利率更低的定存呢?
产品的性质
定期存款属于刚性兑付的产品,什么是刚性兑付呢?就是产品到期,银行必须无条件付款,也就是定期存款是有绝对的保障的(除非银行破产);与之相反,理财产品属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银行并不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及本金进行承诺,也就是说理财产品到期有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率,甚至本金出现亏损(当然这种事件的概率极低,特别是R1、R2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与货币基金的风险基本相差不多,对于货币基金,想必大家必定不会陌生,毕竟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不少人都知道了货币基金这个产品)。
目前这个社会上,拥有多余资金的,主要还是在集中于中老年人,对于广大的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更加熟悉的依然是定存,而且往往也接受不了所谓的“风险”二字,即使这个风险前面带有“低”字,所以定存规模高于理财的规模也就在情理之中。
产品的流动性
银行的定期存款,虽然未到期提前支取会损失部分的利息,但如果着急使用,至少你是可以实现随时支取的自由的,它足以应对你的不时之需。理财产品呢?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封闭式理财产品为主,封闭式理财产品,在产品未到期之前是不可以赎回的,无论你多么着急使用这笔资金,就算是救命钱都无法取现,所以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是极差的(虽然目前有随时可以赎回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但是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不相上下,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因此对于资金流动有所要求的人,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随时都可能需要使用到资金,显然选择定存会比理财产品更好。
总结
虽然目前理财产品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定存,但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成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理财、基金、股票等等投资产品的比重会越来越多,反之储蓄存款的比重会越来越低,毕竟从小受到投资熏陶的年轻人,与六七十年代成长的老一辈人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今,离“现金管理新规”过渡期结束仅剩不足6个月,银行正在陆续加快对“T+0”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改造进度。7月17日,
在采访过程中,亦有银行人士坦言,当前整改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主要为长期限不合规资产的处置,已按照监管要求调整资产久期种类等,应该可以在过渡期内全部整改完毕。
多银行调整现金理财产品申赎规则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即将告别“T+0”时代,7月17日,
兴业银行近日发布《关于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文件变更的公告》,对“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调整。根据变更公告,兴业银行拟在7月29日将“现金宝4号”私人银行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由此前的“T+0”调整为“T+1”工作日确认的现金理财。
也就是说,“T+0”之前,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买入当天计算收益,调整为“T+1”之后,投资者在工作日17:00前买入,下个工作日计算收益。
赎回规则方面,“T+0”之前,投资者在工作日15:45之前赎回当日到账,工作日9:00-15:45以外赎回上限为5万元;调整为“T+1”之后,投资者工作日17:00前赎回,下个工作日到账;每自然日1万元快速赎回额度。兴业银行提醒称,改造完成一周内,暂不支持快速赎回功能,预计8月8日后生效。
无独有偶,招商银行也将旗下“招赢日日欣”“招赢开鑫宝”“招赢朝招金多元进取型”等多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赎回规则从“T+0”调整为“T+1”,“T+1”之后,若投资者在工作日15:30赎回,“T+1”工作日到账,每日快速赎回上限为1万元。
谈及多家银行调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考量,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卜振兴分析称,目前部分理财产品由原来的“T+0”调整为“T+1”,主要是面对赎回压力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能避免产品穿仓,另一方面也给投资经理更多的操作空间,避免为了应对当日赎回,导致过多现金趴账。除此之外,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进行转型调整,也是产品赎回时限调整的原因。
长期限不合规资产处置仍有难度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是指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每个交易日可办理产品份额认购、赎回的银行或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产物。
2021年6月11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偏离度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收紧,拉开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强监管大幕。《通知》要求,银行、理财公司应当审慎设定投资者在提交现金管理类产品赎回申请当日取得赎回金额的额度,对单个投资者在单个销售渠道持有的单只产品单个自然日的赎回金额设定不高于1万元的上限,并明确过渡期为《通知》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底。
如今,离过渡期结束仅剩不足6个月,各家银行整改进展如何?一位国有大行相关知情人士在接受
“我行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整改主要是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资产类型、调整资产的期限等。对于产品收益率而言,整改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有所下降,并逐渐接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挑战增加,销售难度也在提高。不过我行已按照监管要求调整资产久期种类等,应该可以在过渡期内全部整改完毕。”上述国有大行相关知情人士说道。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也介绍称,“‘T+0’的理财产品未来将会越来越少,即使有这类产品也要注意,一个自然日快速赎回的金额也仅有1万元,这个变化其实从‘资管新规’后就已经开始了,之前的产品会有一个过渡期,没有强制要求变更,现在是强制要求,所有的产品都要整改”。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对部分银行来说一方面是要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占比压降至30%,同时,要对部分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和资产久期等进行整改。由于以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的是永续债、非标债权长期限资产,以及部分市场流动性不够理想的产品等,对于部分银行来说,如何承接长期限的一些资产、如何减少产品竞争波动等都是难点。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正在稳步压降。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存续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16只,存续余额达到9.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9%,增速较去年同期减少41.95个百分点;2021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达到67.9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金额的55.61%。
收益率短期内依旧存在一定压力
未整改之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备受银行理财转型青睐的主要原因就是“流动性特征”,且产品架构与货币市场基金相似,整改之后“T+1”申赎规则又会对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
“还是要看投资者对资金的使用要求,可以不用纠结于‘T+0’或‘T+1’这种方式。”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提到,“若投资者资金投入的时间为一周左右,这两种申赎方式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类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都不高,长期投入无法跑赢通货膨胀率,也是无形的亏损。”
一边是不断压缩的产品规模,一边是增长的投资需求,整改结束后,投资者如何做好资金配置选择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替代品”?
周茂华建议,由于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收窄,期限、集中度、流动性等方面有具体要求,同时,国内市场流动保持合理充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短期仍存在一定压力。投资者需要重新平衡收益、流动性和风险,选择与自身收益、风险相匹配的产品。
正如卜振兴所言,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将会保持相对低的收益,成为存款类资产的重要替代。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产品收益与流动性必须取得平衡,高流动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是不现实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理财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理财基金、00079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