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宝盈资源
7月26日,一组“炫富”自称“家里有后台”“喝20万一斤的茶”的朋友圈截图引发网友关注。一名叫“周劼”的网友在其朋友圈发出诸如“父亲的副局长没问题了”“比我妈给我买十套房还高兴”等言论。据悉,周劼为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国控)员工。同日,驻江西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
南都
员工“炫富”“晒后台”引争议
网传截图显示,“周劼”在朋友圈发表了大量“炫富”以及显示“家里有后台”等言论,诸如“父亲的副局长没问题了”“喝20万一斤的茶”“省厅人事处的人刚打了电话给我爸”等。
在网络流传的截图中,“周劼”在朋友圈自称经常参与多位当地官员的饭局,还曾参与接待会见当地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的官员等。“周劼”还称,自己是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员工。
7月26日凌晨,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报称,近日,该公司员工周劼在本人℡☎联系:信朋友圈发表的不当言论引发关注。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组进行核查处置。
据悉,周劼于2020年3月入职该公司,现为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管理部普通员工。网上转载内容为周劼于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其本人℡☎联系:信朋友圈上发布,后被他人截图转发。
驻江西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
江西国控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南都
江西国控并表新钢集团、建工集团、江盐集团、江咨集团等4家省属企业股权,并代持华润江中股权,拥有全资企业10家,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27家,实施了华赣航空、国控启迪云计算、江西直升机、赞比亚江西多功能经济区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西国控的法定代表人为江尚文,成立于2004年05月08日,注册资本600000万人民币。江西国控的机关法人为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法人为江西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2月16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周应华变更为江尚文。3月15日,该公司名称由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现在的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在这次公司名称变更背后,是江西国控的重大资产重组。
3月26日,江西国控发布公告称,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将江西省国资委持有的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90%股权、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持有的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0%股权、江西省发改委持有的江西省铁路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1.1447%股权、江西省国资委持有的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90%股权无偿划转至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划转基准日为2021年12月31日。
公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后,江西铜业、江西交投、江西铁航及江西水投将成为江西国控并表子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将对江西国控合并报表的资产规模、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产生积极影响”。
7月26日,江西国控再发公告称,2022年4月8日,江西水投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江西国控已持有江西水投90%股权,江西水投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国控。截至该公告出具日,江西铁航已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江西国控已持有江西铁航71.1447%股权,江西铁航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国控。江西铜业、江西交投股权划转工作尚在进行中。
采写:南都
财联社7月25日
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此前国信证券证券投资总部总经理的身份,离任时管理资金规模811亿元,高峰期持有证券规模达到1291亿元。潘焕焕表示,恒立基金未来将把“宏观多策略”作为主攻方向,为投资者带来真正收益与波动都适中的产品,以多资产配置为客户带来绝对收益,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的桥水基金”。
此外,恒立基金风控总监为公募老兵张洗尘,他此前担任红土创新基金督察长,也曾就职于深创投集团。
22年券商老将自立门户,“只关心绝对收益”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博士毕业的潘焕焕有着22年投资研究经验,历任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中泰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财信证券公司副总裁,并于2016年-2022年担任国信证券证券投资总部总经理,负责国信自营业务。
此前潘焕焕履历范围涵盖固收投资、证券投资、量化投资、资产管理和研发中心,也参与设计了深交所第一支权证产品,是一位对全市场资产配置有全方面认知的“全能型”投资高手。
其在国信证券期间,带领自营业务团队对全市场全品种进行配置投资,累计盈利70亿元,打造了国内一流的投资模式与投资业绩。
潘焕焕擅长在全市场寻找并构建复利增长的产品体系,他不关心排名,只关心绝对收益。
国信证券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自营证券投资与交易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74.16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9.7%,在所有主营业务中增速最高,营收贡献度为31.14%,仅次于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今年2月份,潘焕焕从国信证券离职后,开始筹办恒立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信息显示,恒立基金今年3月8日成立,登记时间为7月1日。
潘焕焕表示,当前市场投资主要分为六大类:股票、债券、信托、量化投资、宏观波动策略和FOF,恒立基金未来将把“宏观波动策略”作为主攻方向,为投资者带来真正收益与波动都适中的产品,以多资产配置为客户带来绝对收益,成为“中国特色的桥水基金”。
执行三大投资理念,“围猎”全品类资产配置
和管理券商自营不同,潘焕焕首次站在前台,向投资者介绍了他的三大投资理念:控制回撤、资产配置获得平稳收益以及寻找确定性。
潘焕焕把控制回撤风险放在投资的首位,他表示,回撤会严重伤害复利,价值投资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收益。在多资产配置产品体系下,从宏观角度挖掘大类资产配置,获取趋势性机会,通过资产间对冲机制控制整体的风险水平,力求实现稳健化投资收益。
从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来看,美股进入技术性熊市、日本债市“跌跌”不休、国内房地产行业依然处境艰难,在这一背景下,潘焕焕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全球资本市场仍会有一段震荡期,投资过程中寻找确定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公司会严格遵循“金字塔”型资产投资体系,由简至难划分收益来源,优先配置简单策略构建产品组合安全垫,少量、择时配置较难策略来投资组合收益。
“‘金字塔’型资产投资体系按照确定性从低到高排序,最底端是股息/票息策略、然后依次是折价保护策略、波动率策略和未来收益策略。”潘焕焕介绍,未来收益策略最难预料,他带领的投资团队倾向于赚取折价保护策略和波动率策略的钱,比如积极参与打折定增、大宗股票交易以及场外期权、可转债投资等形式。
“投资可转债高峰时期,国信证券持仓可转债市值占据全市场的1%。”潘焕焕说。此外,在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上,2016年参与华友钴业的定增让他带领的国信自营一战成名。2016年,华友钴业公布了定增公告,国信证券以31.86元参与定增,投资约1.8亿元,2017年华友钴业在A股市场涨幅前10名,国信证券也因此累计盈利4.8亿元。
在投资策略上,潘焕焕表示,目前公司覆盖股票多头策略、定增组合策略、转债组合策略和跨市场套利策略四大投资策略。股票多头策略上坚持“哑铃”型投资模式,兼顾深度价值和业务快速成长企业,侧重于产业链研究与个股研究能力,此外,估值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此外,跨市场套利策略方面,潘焕焕说,2019年6月,沪伦通下首单GDR在伦交所成功发行,首次实现以A股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基础证券在境外发行GDR。他敏锐地发现了GDR与A股之间的套利机会为公司投资业务创造收益。
“套利的机会是很短暂的,但是市场往往会奖励优先发现的投资者。”潘焕焕表示,此前在打新、可转债上都有不错的投资回报,未来还会在全市场多资产配置上去捕捉投资机会。
“奔私”掀起小高潮
古语“七月流火”,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今年以来投资大佬们的“奔私”热情。7月15日,前宝盈基金原明星基金经理肖肖的私募公司完成备案登记,这家名为“海南上善如是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地同样为海南,办公地点在深圳。其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类FOF基金。
据悉,肖肖于今年2月19日从宝盈基金辞职,并卸任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宝盈资源优选混合等8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两只基金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和宝盈新锐混合A,任职期间(2017.1.7-2022.0.19)回报率分别达到267.97%、231.78%。
上半年市场的调整也催生投资老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离职“小高潮”,其中“奔私”大潮中不乏周应波、董承非、梁皓、葛晨、张航、崔莹、林森等等知名基金经理。比如,前中欧基金基金经理周应波创办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前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张航创办勤辰私募基金,并吸引了前华南基金崔莹、易方达基金林森的加入。
此外,也有明星基金经理选择相对成熟的私募公司加入,原博时基金基金经理葛晨加入私募高毅资产,原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600亿顶流”董承非加入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在市场低迷时发行产品,仍大卖45亿元。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投资名将、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加入私募,为行业带来系统的投研架构,扎实的投研能力以及风控合规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国内私募规范发展,另一方,脱离原有机构强大的投研基础之后,培养自己的投研力量,形成团队的投资风格并得到市场的验证,对于“奔私”名将们还是一道考验题。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中国证券报》28日刊发文章《央企重组整合提速 多领域平台建设发力》。文章称,新一轮“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在展开。业内人士认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进程中,央企聚焦专业化整合,其目标是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下一步,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将提速。
(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小标题)聚焦主业 打造平台
推动资源向主业、向优势企业、向链长企业集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已成为央企重组整合的大方向。
一方面,新央企不断亮相。继中国稀土集团、中国中化控股成立后,7月25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增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新公司将整合部分国有铁矿采购职能及海外铁矿资产,打造铁矿石需求平台,保障国内铁矿石供应,提高国内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以平台为主体的精准整合明显提速。
“集团拿出多年培育的检验检测业务优质资源,积极与中检集团实施专业化整合,助力组建检验检测领域国家队,更好服务国家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质量安全。”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陆益民说,通过推进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积极推动双方战略协同,围绕共建现代物流体系和物流数字科技平台,全面加强数字化、智慧化物流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此外,今年5月,中国交建与中国建材进行资产置换,整合水泥和设计业务。置换完成后,祁连山将成为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化上市平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交建。
“国企重组整合进入突出主业、建设平台、整合资源、提升配置效率的阶段,这种以存量为主的整合,空间是很大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企改革须把突出主业放在重要位置,从核心能力培育的视角推进整合工作,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下一步,预计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将提速。
(小标题)央企上市公司重组提速
用好央企上市平台,实施重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7月24日,中国铝业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现金收购云南冶金持有的云铝股份19%的股权,交易对价66.62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铝业将持有云铝股份约29%的股权,成为云铝股份第一大股东,并将云铝股份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促进相关行业、产业发展,解决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相关企业竞争力。
国药集团正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内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各业态统一发展。
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在化学制药领域,国药集团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实施多家上市公司互为条件的重大资产重组,将原分散于4个主体、3家上市公司的20余户化学制药企业整合进入A股上市平台国药现代,组建了中国第四大化学制药企业,加大了战略贯彻力度,释放了规模效应,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医药商业领域,集团将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国药器材注入港股上市公司国药控股,加快药品流通、器械流通和医药零售的“三网”融合,巩固和提升了国药集团作为中国最大医药商业企业的龙头地位。国药集团还全面推行区域整合,国药一致、国药股份等上市公司先后实施资产重组,有效解决了同区域重复投资、同业竞争问题,实现了区域市场一体化运营。
“中国建材在专业化整合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非上市资产通过证券化增强流动性的整合方向,让国有资产、非国有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价值发现。”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魏如山说。
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32家,同比增长129%。相关公司多数处于能源电力、半导体、建筑工程,以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
国资委近期多次提出,要灵活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非公开发行股票、换股吸收合并等方式,推动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切实提升专业化整合工作效果。
业内人士认为,央企上市公司开展资产重组加快产业整合的主动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升,交易数量和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小标题)央地整合潮流涌动
近日,中国航材集团与海南省就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整合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任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发展通用航空新业态,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集约发展和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驱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
此外,近期,招商局集团与厦门象屿集团供应链服务合作项目签约。根据合作协议,招商局集团作为重要战略投资者,出资10亿元参与认购厦门象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对于此次合作,业内人士称,央企与地方国企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国有资产整体配置效率为目标,以做强做精各自业务领域为重点,不断推动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一方面,央企希望通过与地方国企的资源整合,实现央地合作、产业协同、资本运作;另一方面,地方国企希望通过与央企整合,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集聚。
此外,有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强强联合,已成为央企拓展新能源版图的一种重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能源央企通过产业链整合方式拓展新能源版图的案例已有25个,其中14个发生在央企之间或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完)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资委回应航空公司重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资委回应航空公司重组、宝盈资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