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封面新闻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集团公告显示,相关流程预计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其后,阿里巴巴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
此次阿里巴巴重回港交所。阿里巴巴与香港渊源已久。香港是阿里巴巴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从2007年以来,阿里巴巴就将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的首选。2007年阿里巴巴第一次在香港上市,2012年又退出了港交所。
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港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受限于当时的相关上市规则,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就在当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仍公开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2019年,完成20周年庆的阿里巴巴,在两个月后重归港交所,IPO发价176港币/股,上市当天开盘即冲到187港元/股,总市值4万亿,超过腾讯,成为当时港股市值最高中国互联网企业。跟五年前(2014年)相比,在港交所上市当天在敲钟人层面,阿请了全球化(10位敲钟人来自四大洲、八个国家)的客户,分布也从原来五年前以电商为主发展到今天从电商、到云计算、到旅游规划师,包括在马来西亚卖榴莲的商家, 以及在当地接待中国人吃榴莲的商家,这种更广泛也体现阿里巴巴业务从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彻底转型成为一个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融、物流、云计算合体的一个基础设施、一个数字经济体。
在敲钟现场,张勇说:“我特别想感谢香港,感谢港交所,因为过去几年香港的创新、香港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们在5年以前错过的遗憾,今天能够得以实现,能够实现我们5年前曾经说过的,‘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与此前相比,这次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业界预计将主要带来三点变化:一、相关公司不仅可以在香港市场上融资和交易,还将正式获得“港股”的法律身份,从而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二、中国国内投资者能够更加便利购买中概股,内地A股可通过港股通参与投资,分享国际市场的增长红利,同时也有利于中资机构增加在国际市场定价权中的权重。三、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预计国际投资者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可能给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
从未来的布局变化来看,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也是中国和世界连接的窗 口和枢纽,如何通过香港进一步做好阿里巴巴的全球化,这次双重上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程碑、助推。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美国是全球化的重心。但此番双重上市,让市场看到了8年前的阿里巴巴和今天的阿里巴巴的不同,从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到一个全数字化平台的转变。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由此看到——市场看好中国新经济的未来,看好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看好中国的未来,因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代表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是阿里巴巴的消费者、用户,大家都参与在这样一个数字生态当中,大家有共鸣。笔者认为,通过这次双重上市,能够看到中国数字经济的潜力、中国数字经济写的力量,更能看到大家对中国经济未来向好的信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联系: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沪深300基金510300现价4.304元,而沪深300LOF基金160706现价1.059,两者是不是前者贵一些?我们到底应该买哪个呢?
如果从单价来说,前者价高后者价低,但两者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都是跟踪沪深300指数,内在的价值其实并不会有所区别,那么怎么评价内在价值呢?可以通过长盈指数估值表,通过PE、PB、股息率、ROE以及行业基本面的判断来进行估值。
要读懂长盈估值表,首先了解表中数据的基本概念(估值表在每个交易日晚上更新),
长盈估值表
市盈率:每股净利润/每股市值
市净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市值
股息率:每股在一年周期内的股息额/每股市值
ROE: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利润/每股净资产
建仓系数:综合品种估值情况进行动态确定的建仓比例,越低估值越大,大于等于1表示低估以下,0为持仓区,-1为高抛区。此为长盈估值表重要的特色指标。
其次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策略进行使用,下面说几个方法:
1、热点板块轮动法
对比最近一周估值表中,建仓系数变化最大的品种,然后到通达信软件中看下这些品种在最近一个月里涨幅是否超过20%(可自己确定),然后看对应板块是否出现放量,或者龙头放量,涨幅越大、放量越大,说明是最近有资金进场、是热点板块,可追进去,快速轮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2、逆向投资策略
这是跟1相反的策略,找到估值表中最近一个月涨幅最小或者跌幅最大的进行买入,且最好是在低估阶段,埋伏等到热点轮动过来卖出。
3、估值策略
根据建仓系数,买入最低估的品种,等待估值回归。如果是定投的话可参考我的定投系列文章《七种武器——普通人怎么玩转长盈体系(附投资方案)》、《英雄无泪箱子:改进版定期定额定投,朴实无华有真谛》、《别来无恙离别钩——改进版智能定投,真的能智能投基么》、《宁静自如碧玉刀:改进版不定额定期定投,从容的投基也可以赚钱》、、《纵横捭阖霸王枪:改进版不定额不定期定投,基金可以这么投》等等
4、股息稳健策略
银行5年定期利率是2.75%,大额存单的利率一般也是在4.2%左右,那么以此为依据买入以股息率高的品种,当股息率超过4.2%时就买入,可以每年收获股息,同时如果出现大的涨幅就卖出换到大额存单。比如中证红利。
5、长盈散列定投策略
利用估值表的建仓系数,结合“核心+卫星”理念选择3+2个品种进行定投,具体可参见文《天女散花孔雀翎:长盈散列定投法,集百家之长的指数基金策略》
重要提示:指标是死的,对指标的使用重要点在于人对它的灵活使用!!!
#指数估值数据##基金##定投#
7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已授权公司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改变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
公告称,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
相关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以美国存托股份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以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公司于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可以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或者以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普通股其中一种形式持有该公司的股份。
专家表示,双重主要上市对于港股来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和流动性,双重主要上市背景下,港股和美股都是独立上市,并不存在跨市场变现的可能性,有利于维护股票定价主导权,防止跨市场套利。
什么是双重主要上市?
双重主要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市之后,在香港市场按本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与在香港IPO的公司要求完全一致,股价表现相对独立。
阿里巴巴公告称,自公司2019年11月在香港第二上市以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公众流通量显著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阿里巴巴公司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公司股份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阿里巴巴在大中华区拥有大量业务运营,阿里巴巴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扩大其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阿里巴巴表示,在香港完成主要上市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满足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定及市况等条件,将适时就申请作出进一步公告。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阿里此次选择在纽约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应该说是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新经济创新发展整体趋势综合研判后的一个战略性选择,对阿里自身、阿里生态内相关企业和各方关联投资主体而言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018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越来越多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但在交易机制设计上,大多以美国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挂牌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然而,近期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公司回港双重上市具有标志性意义。
陈端称,阿里巴巴在香港市场按本地市场规则发行上市,与在香港IPO的公司要求完全一致,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进行交易,“这样对改变阿里投资者结构、让更多中国投资者分享新经济企业成长红利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也降低了大国博弈对企业市值波动的影响,有助于阿里巴巴向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进行业务拓展”。
双重主要上市利于防止跨市场套利,或吸引国际资本向香港转移
阿里巴巴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这有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向香港转移。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
他提到,之前,由于美股中概股存在退市风险,大多数公司选择二次上市,目的是万一美股退市,美股投资人可以在港股实现股票流通。如今退市风险降低,如阿里这样的中概股谋求将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从而使得阿里巴巴港股获得独立的定价权,不再受到美股波动的影响,“双重上市对于港股来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和流动性,双重上市背景下,港股和美股都是独立上市,并不存在跨市场变现的可能性,有利于维护股票定价主导权,防止跨市场套利”。
多位专家表示,阿里从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也是出于对港股市场的重视,客观上增强了港股的全球市场地位,也给其他中概股起到了带头作用,从而助推强化港股流动性,提高港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权重。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目前香港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发展潜力巨大。彭博数据显示,受益于港股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截至今年2月16日的30天里,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跃升至250亿美元左右,已大幅超越伦敦交易所,相当于同期纽交所的六成。
目前有9家中概股实现了美股和港股的双重上市,盘和林称,对于港股来说,这些上市公司在港双重上市并不会吸走流动性,相反,这些上市公司给香港股市带来了更多投资者,也强化了港股的流动性和定价权。
“由于港股是开放市场,资本流通是放开的,港股在中概股买卖上限制更少,资本进出更加自由,而当前美股由于种种限制、摩擦,对于中概股的政策稳定性不足,所以很多中概股投资人从美股转向港股,尤其是其中的中资机构。”盘和林表示,投资目标市场的转移,使得港股的流动性增加,中概股带动新投资人进入港股,促使港股流动性增强。与此同时,随着中概股主要投资人转移到港股,港股的定价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过去是美股中概股影响港股中概股定价,如今港股流动性更好,投资者更为集中,港股定价的实际意义要高于美股,所以港股定价权也得以强化。
专家:两地双重上市模式回归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
香港是阿里巴巴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从2007年以来,阿里巴巴就将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的首选。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巴巴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
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这也为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大量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据阿里巴巴方面透露,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
陈端表示,无论从海外消费者数量还是本地生活服务的增量势头来看,通过多地上市形成跟各地市场表现关联度更好的估值中枢并降低企业经营业绩之外的风险对市值的影响,都是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
他认为,对港交所而言,阿里巴巴这种体量规模的新经济企业选择两地双重上市而不是简单二次上市,也会形成一种导向性效应,未来如果更多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创的中概股企业选择以两地双重上市的模式回归,对提升香港资本市场在新经济领域的定价权,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也是有积极价值的。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于7月26日当天发布致股东信,他表示,过去这一年,阿里巴巴在组织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变,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开端。坚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对数字经济未来的信心,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追求的信心。阿里巴巴要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跳出阿里巴巴的视角,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阿里、理解社会对阿里巴巴的期待,并在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经济的大周期中找准阿里巴巴的发展路径。
张勇在信中写道:“我们必须比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必须更坚决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更快速地把共识转化为行动。尽管这些变革效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正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翔也表示,阿里巴巴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从宏观上来看,体现出中国的新经济龙头企业应对多重风险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也说明阿里巴巴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信心十足,拟将自身优质资源和国内资本做更深对接。而在℡☎联系:观上,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互联网经济投资的热情。
盘和林也称,流动性增强和定价权增强,随着中概股到港双重上市,香港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高了港股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这主要还是受益于庞大的内地市场,中概股是过去20年全球资本市场最具成长力的股票,他们和中国经济红利挂钩,受到全球投资人的追捧,正因为如此,这些中概股在港上市并不是消耗港股存量流动性,而是为港股提供增量。
编辑 罗东骏
校对 柳宝庆
今日(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预计国际投资者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可能给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阿里巴巴港股预计也将符合港股通资质,从而或为内地投资者创造更多便利。
阿里多数流通股已在香港注册
从2007年以来,阿里巴巴曾将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的首选。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
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这为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中国和亚太地区作为阿里巴巴业务开展的主要市场,阿里始终受到中资和亚太资金的高度关注。此次阿里新增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在技术层面上水到渠成,也符合市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预期。
中概股上市地多元化成为重要趋势
2018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越来越多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在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但在交易机制设计上,大多以美国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挂牌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近段时期以来,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优质龙头公司,此次回港双重上市具有极强的标志性意义。双重主要上市之后,相关公司可以更好应对单一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巴巴选择在港双重上市,将显著拉高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科研投入等技术指标。对香港联交所而言,包括阿里在内的更多优质交易标的,也将加强其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目前香港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发展潜力巨大。彭博数据显示,受益于港股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截至今年2月16日的30天里,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跃升至250亿美元左右,已大幅超越伦敦交易所,相当于同期纽交所的六成。
据了解,阿里巴巴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这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向香港转移。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图虫 图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纽交所上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纽交所上市、基金160706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