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所谓商场如战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我们看到过太多的品牌起起伏伏,也看到过太多不同的产品模式。而高开低走的商品,我们也屡见不鲜。今天有钱要带大家看的,就是曾经各路公交车都有它的广告,各大商场都把他放在首轮货架的商品——五谷道场。
说到五谷道场,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创始人王中旺,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王中旺投奔了自己的老乡,华龙集团的老板。通过自己的努力,王中旺成为了华龙西北地区的总经销商。然而,王中旺对这一成就并不满意。于是王中旺与几位兄弟投资170多万元,成立了隆尧县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当时,中旺食品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市场。
野心勃勃的王中旺没有止步于此,他看到了更多更大的市场,于是他与康师傅达成了合作,并且在不久后收购了康师傅手中所持有的30%股份,将三太子食品公司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用三个生产基地和“一碗香”商标换来的,从此彻底与康师傅分道扬镳。
王中旺在与康师傅合作的时候,就看到了康师傅的空子,所以他决定进入康师傅的“私家领地”——高端市场。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不容易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来,在一次日本之行中,王中旺发现了进入中高端市场的有力武器——非油炸。其实方便面大多会选择油炸脱水,一个是味道会更香,另一个也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技术限制。但是油炸食品同样也十分不健康,油炸食品十分高热量,更重要的是,高温油炸容易导致一些食物当中产生致癌物质。
2004年王中旺推出了“五谷道场”方便面,一句“非油炸,更健康”的宣传点迅速引起大众的目光。还请来了当时红透半边天的“汉武大帝”的扮演者陈宝国为其打广告。瞬间就抓获了许多用户的心,并且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2006年,国内的方便面市场进入瓶颈期,发展开始放缓,但是五谷道场却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短短6个月时间,五谷道场的销售额就直飙3亿元。从2005年到2008年这短短的三年期间,五谷道场的销售额更是一度高达20亿元!而这样的火爆也同样引来了王中旺的自我膨胀。
王中旺决定利用这一趋势来驱动其部分低端产品,但这一想法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是不明智的。为此,王中旺罢免了当时反对该计划的副总统。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王忠旺在短时间内投资18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扩建了38条生产线。可以说,王中旺把自己的未来押在了五谷道场上。不幸的是,这些措施都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2007年初,五谷道场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然而,事实是,王中旺这一次“一言堂”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错误。2007年初,五谷道场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王中旺盲目扩张的失败,加上曾经嫉妒他的那些业内其他巨头的挑战和压制,经销商纷纷退出。2009年,走投无路的王中旺不得不以1.09亿元的“低价”将自己的生意交给中粮,但中粮仍未能改善困境。2016年,中粮决定出售五谷道场,最后克明面业以5000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五谷道场。
曾经广受欢迎的五谷道场就这样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退出了方便面市场。王中旺成为了这些失败的企业家之一,为其他企业家敲响了警钟。
有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就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有聪明的脑筋和良好的洞察力,他们可以很好的看到商机,他们往往创业时特别成功,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守业。所以有钱希望这些人借鉴王中旺这样的企业家的例子,做好自我定位,很多时候过度的自信只能给自己带来毁灭性打击。保持清醒和理性,保持创业初衷,稳步前进。
虽然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但还是有基金公司依靠自身实力,抵御市场波动,跑出亮眼业绩。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万家基金4只主动权益基金长期霸占主动权益类基金前4名,这4只基金分别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万家新利基金、万家精选A和万家颐和基金。截至2022年6月30日,这4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52.63%、46.8%、40.77%和30.6%。
万家基金副总经理、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经理黄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
不抱团、不盲从
在投资中,黄海坚持不抱团、不盲从热点,避免过热行业;提前埋伏短期受到负面影响、估值低的行业或公司。在个股选择上,注重企业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偏好基本面良好的龙头个股,并动态持有。
根据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显示,万家基金最近7年权益收益率224.5%,行业排名第一。根据Wind数据,万家基金47只有3年以来业绩的基金中,有46只取得正收益。其中万家臻选以240.1%名列榜首,同类排名第九;最近3年收益超过200%的有5只,超过***的有16只。同时,万家基金股票投资、固定收益及固收+收益投资、量化投资、资产配置投资全面覆盖;高中低风险产品齐头并进。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耿逸涛在接受
业绩稳定,规模猛增
受益于优秀的业绩表现,自2019年以来,万家基金资产规模一路上升。Wind数据显示,2019年末,万家基金管理规模为1219.19亿元;2020年末,万家基金规模上升至1886.27亿元;2021年末,万家基金规模突破2500亿元大关,上升至2652.64亿元;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达到2886.96亿元。
根据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万家基金旗下资产规模合计2753.32亿元。从净资产规模看,股票型基金5.20亿元,占比0.18%;混合型基金589.16亿元,占比21.39%;FOF基金6.79亿元,占比0.24%;一级债基金2.19亿元,占比0.07%;二级债基金6.23亿元,占比0.22%;纯债型基金970.28亿元,占比35.24%;货币型基金1108.79亿元,占比40.27%。QDII基金17.13亿元,占比0.62%;指数型基金30.23亿元,占比1.09%。
2022年以来,万家基金重点新发及持营5只持有期基金产品,包括2只养老目标FOF、2只固收+持有期基金,以及1只偏股持有期基金,引导投资人逆市布局、长期持有。
“近年来,万家基金的整体业绩比较稳定,各类型基金产品的投研实力比较均衡,这是万家基金资产规模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分析指出。目前万家基金旗下货币基金、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较多。如果与同年(2002年)成立的基金公司横向比较,万家基金规模也相对领先。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投瑞银基金规模为1765.37亿元、银河基金为1078.29亿元、金鹰基金为692亿元。
耿逸涛指出,2019年后,随着国内资管改革兴起,公募基金行业体量的快速扩容拉动了万家基金管理规模的增长。从内部因素来看,耿逸涛认为,2019年至今,万家基金共发行51只基金,发行数量维持在高位,且新发基金数量占旗下基金总量的47.2%;发行规模突破百亿元,维持在140亿元到280亿元之间,共708.89亿元,占总资产规模的25.7%。
人才梯队结构合理
从本质上,提升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人才团队是基础。近年来,万家基金培养出了一大批基金经理,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根据济安金信的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万家基金共有基金经理31人,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约为11.14年。其中,既有黄海、莫海波、黄兴亮等实力老将,也有李文宾这样的中生代,还有新锐基金经理束金伟、刘洋等。
从基金经理管理业绩来看,截至6月30日,黄海管理的3只基金——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万家新利基金、万家精选A包揽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前3名。同时,天天基金网显示,黄兴亮管理的万家行业优选任职回报为118.71%,莫海波管理的万家品质基金任职回报为288.95%,万家新兴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任职回报为258.62%。
万家基金方面表示,在培养投研人才方面,最重要的心得就是团队归属感、稳定性强,尊重、包容、和谐、进取的部门文化,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既有外招,更有内部培养,目前内部培养占主流。”万家基金有关人士说。
王铁牛指出,万家基金研究团队建设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可覆盖宏观、行业、信用、转债、量化等领域的研究。权益投资团队经历过牛熊考验,投研功底较好,研究全面覆盖新兴产业、大消费、科技、金融、地产等板块,选股能力在行业里有一定特色。“同时,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也形成了‘老中青’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而且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一定的风格区分度。”王铁牛说。
(
所谓商场如战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我们看到过太多的品牌起起伏伏,也看到过太多不同的产品模式。而高开低走的商品,我们也屡见不鲜。今天有钱要带大家看的,就是曾经各路公交车都有它的广告,各大商场都把他放在首轮货架的商品——五谷道场。
说到五谷道场,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创始人王中旺,1996年,大学刚毕业的王中旺投奔了自己的老乡,华龙集团的老板。通过自己的努力,王中旺成为了华龙西北地区的总经销商。然而,王中旺对这一成就并不满意。于是王中旺与几位兄弟投资170多万元,成立了隆尧县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当时,中旺食品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市场。
野心勃勃的王中旺没有止步于此,他看到了更多更大的市场,于是他与康师傅达成了合作,并且在不久后收购了康师傅手中所持有的30%股份,将三太子食品公司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用三个生产基地和“一碗香”商标换来的,从此彻底与康师傅分道扬镳。
王中旺在与康师傅合作的时候,就看到了康师傅的空子,所以他决定进入康师傅的“私家领地”——高端市场。中高端市场竞争激烈,不容易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来,在一次日本之行中,王中旺发现了进入中高端市场的有力武器——非油炸。其实方便面大多会选择油炸脱水,一个是味道会更香,另一个也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技术限制。但是油炸食品同样也十分不健康,油炸食品十分高热量,更重要的是,高温油炸容易导致一些食物当中产生致癌物质。
2004年王中旺推出了“五谷道场”方便面,一句“非油炸,更健康”的宣传点迅速引起大众的目光。还请来了当时红透半边天的“汉武大帝”的扮演者陈宝国为其打广告。瞬间就抓获了许多用户的心,并且获得了大量的关注。
2006年,国内的方便面市场进入瓶颈期,发展开始放缓,但是五谷道场却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短短6个月时间,五谷道场的销售额就直飙3亿元。从2005年到2008年这短短的三年期间,五谷道场的销售额更是一度高达20亿元!而这样的火爆也同样引来了王中旺的自我膨胀。
王中旺决定利用这一趋势来驱动其部分低端产品,但这一想法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是不明智的。为此,王中旺罢免了当时反对该计划的副总统。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王忠旺在短时间内投资18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扩建了38条生产线。可以说,王中旺把自己的未来押在了五谷道场上。不幸的是,这些措施都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2007年初,五谷道场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然而,事实是,王中旺这一次“一言堂”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错误。2007年初,五谷道场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王中旺盲目扩张的失败,加上曾经嫉妒他的那些业内其他巨头的挑战和压制,经销商纷纷退出。2009年,走投无路的王中旺不得不以1.09亿元的“低价”将自己的生意交给中粮,但中粮仍未能改善困境。2016年,中粮决定出售五谷道场,最后克明面业以5000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五谷道场。
曾经广受欢迎的五谷道场就这样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退出了方便面市场。王中旺成为了这些失败的企业家之一,为其他企业家敲响了警钟。
有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就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有聪明的脑筋和良好的洞察力,他们可以很好的看到商机,他们往往创业时特别成功,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守业。所以有钱希望这些人借鉴王中旺这样的企业家的例子,做好自我定位,很多时候过度的自信只能给自己带来毁灭性打击。保持清醒和理性,保持创业初衷,稳步前进。
这两年,因为疫情不断,很多人地方经常被封,快餐面成了很多人封闭后的主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的五谷道场又出现在大家眼前。
很多消费者不禁在想,这几年,当年火遍全国的“非油炸”方便面五谷道场去哪儿?
因为不太关注商业,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五谷道场这几年几易其主,早就不是当年的五谷道场了,要说明这中间的原因,我们还得从他的创始人说起。
首次出道即黑马
五谷道场的创始人叫王中旺,从小家里贫寒,没有读什么书,小时候家里吃过很多苦,替人送过蜂窝煤,卖过珍珠糕,可是赚的钱都不是很多。
1996年,为了更大的发展,他投奔了自己的老乡华龙方便面掌门人范现国,并一步步做到了华龙的西北总经销商。
在公司做久了以后,王中旺与范现国有了矛盾,王中旺就离开了华龙。关于离开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二人关系水火不容,王中旺被范现国用计赶出了公司,也有人说,是王中旺自己不愿甘居人下出来了。
究竟什么原因无从考证,总之王中旺离开了华龙,与康师傅联手成立了“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当时的方便面市场,康师傅、统一稳居龙头地位,华龙紧跟其后。
王中旺成立公司之后,暂时没有理会统一,而是直接展开了与华龙的争斗,这样的竞争是康师傅最喜欢看到的局面,只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坚持多久。
经营了一段时间后,王中旺瞄准了康师傅的中高端方便面市场,创立了“一碗香”商标,同时买回了康师傅持有的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30%的股份,一口气创立了三个生产基地,最终取得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并将公司改名中旺集团。
此刻的中旺食品,显然还只是方便面领域的一个小品牌,却同时与两大巨头康师傅和华龙开战,换一个人,肯定会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但王中旺却不这样想,他想的是,说不定可以一次干掉两个老牌子。
当时正是2004年,康师傅和华农占据了高端方便面90%的市场份额,而且90%的方便面都是油炸方便面,可想而知,王中旺想在这两个市场上杀出一片天地该有多难。
2005年,机会出现了,卫生部下发了一个文件,质疑薯条这些油炸食品含有致癌食品。王中旺一下抓住了机会,推出了“五谷道场”方便面,打出了“拒绝油炸,留住健康”的广告。
不过,吃惯了油炸方便面的消费者一开始并不喜欢,但王中旺相信人民对健康的追求,于是耗费巨额资金,开始在***打广告,自此,“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陈宝国口中念出的这句广告词,开始响彻大江南北。
非油炸的五谷道场,开始成为众多消费者青睐的方便面,五谷道场一年的销售额一下达到了20亿元,而且还在高速增长。
又是五谷杂粮,又是拒绝油炸,王中旺这一步棋走得特别妙,五谷道场在那几年一直畅销,为了让产品更加深入人心,销售出身的王中旺还在全国采取了地毯式的推广活动,从车站、码头到学校、写字楼,随处可见中旺食品的推广员,他们不厌其烦地向群众灌输非油炸食品的健康优势。
出道第一年,五谷道场有了600万的销售业绩,紧接着迅速铺向了全国12个城市,并建立了38家分公司,80多家办事处,全国各地的高速上到处都是五谷道场拉货的大卡车。
可是,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侵犯了全国数家方便面的声誉,国内所有方便面于是联合声讨,说他的广告属于不正当竞争,然而王中旺自有自己的说辞解释,我们只是说拒绝油炸,并没有说具体拒绝什么,可以是拒绝油炸的薯条,并非一定指拒绝油炸方便面。
说不过王中旺,所有方便面品牌只好组建了方便面问题论坛,并邀请 国家六部委的官员、专家联合声明,不管是油炸还是非油炸的方便面,都不会致癌。
2006年,传统方便面全体下滑,唯有五谷道场形势一片大好,王中旺的步子迈得更大了,销售队伍扩展到了2000人,月销量增长高达30%,很多经销商直接上门要求代理五谷道场,甚至一度出现断货的情况。
出道即是黑马,王中旺迅速成为方便面领域的领头羊式人物。
疯狂扩展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五谷道场的内部却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不该和整个行业对立,要多建设渠道,多研发新产品,毕竟五谷道场还是一个新品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王中旺不仅不相信这些,还用强硬手段铲除了意见不同的领导,他先后罢免了常务副总裁、企划部等领导的职位,并斩钉截铁地说,除非我不在了,我就要跟他们一直战斗到底。
2006年底,在国内方便面生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中旺集团投资了近18亿元,建设了38条生产线,就是在这种疯狂扩张之下,五谷道场的危机渐渐显现了。
事实上,每一条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需要2000多万的投入,比油炸方便面的生产线要多1000多万投入,并且一吨非油炸方便面的面粉也比油炸方面的面粉贵1000元,在这种高成本的情况下,五谷道场的定价始终只是成本价。
就在这时,其他方便面品牌开始联合打击五谷道场,很多经销商开始面临着二选一的选择,选择了五谷道场,就放弃了康师傅、今麦郎、统一等方便面,选择了其他方便面,就不能代理五谷道场。
很显然,谁都不会为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也不可能为五谷道场放弃那么多牌子的方便面品牌。这场水面下的争斗,导致很多经销商放弃了五谷道场,他们不再铺货了,可此时的五谷道场产能还在高速扩张,仓库货物因此堆积如山,五谷道场最终走到了资金链断链的地步。
尽管如此,王中旺依然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的方向没有错,只是经营层面上出现了失误。
就在那时,统一集团对五谷道场伸出了橄榄枝,派人考察了五谷道场,想跟王中旺合作,但王中旺不愿意跟方便面行业的任何品牌合作,一个好的机会就这样错失了。
2008年,五谷道场负债总额高达6亿元,工人工资长期拖欠未发,供货商的货款欠了很久,最终,五谷道场的生产基地被法院查封,王中旺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中粮成了五谷道场的新主人。
中粮的拖油瓶
中粮收购五谷道场时,董事长宁高宁说,要让五谷道场占到方便面市场占领30%的份额,他希望让五谷道场重生后,成为中粮加工业务上的延伸品牌。为此,宁高宁高新聘请了康师傅曾经的创始人,而且在华丰方便面做过营销总监的宋国良。
到任以后,宋国良除了延续非油炸的健康理念,还作出了很多口感上的创新,一口气研发了6种新产品,包括“原盅鸡汤面”“秘制牛肉面”“腊猪骨龙汤面”等独创产品,可惜推出之后并不见起色,五谷道场依然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而在那几年,方便面市场的整体销量下滑,2015 和2016分别下滑6%到7%,连康师傅都是连年亏损,很多中小型方便面几乎破产。
而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并非主流方便面,所以多年来一直是中粮的拖油瓶。2017,中粮再也拖不动了,只得以***股权挂牌出售,最终克明面业以1.06亿元的价格买下了五谷道场,五谷道场又成了克明面业的子品牌。
克明接手现转机
据相关人士说,克明面业之所以收购五谷道场,主要是看好了五谷道场非油炸更健康的概念,这跟他们公司一直做挂面,不进入传统方便面市场的理念非常相似。
但大家不关心这个,只关心克明面业如何让五谷道场起死回生,它虽然是挂面行业的老大,但原来的销售渠道都是粮油渠道,与方便面的销售渠道有很大区别。
但自从克明面业的运气比中粮要好,2017年,方便面行业整体回升,五谷道场也跟着出现了转机,2020年疫情发生以后,世界各地对中国方便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五谷道场的销售又随之上升了许多。
2017年财报显示,五谷道场的营收依然亏损1053.4亿元,但到了2019年,五谷道场全年营业收入近7.50亿元,净利润4695.91亿元。2020年,五谷道场方便面业务收入增长近90%,实现营业利润1000多万元。
在克明面业的手上,五谷道场似乎开始活了,但从公开数据来看,五谷道场与行业巨头康师傅还差得很远,它能在克明面业的手上重现当年的辉煌吗?大家都拭目以待。
结语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方便面属于一种没有太多技术壁垒的食品品类,核心竞争主要有4个方面,品牌、品质、服务体系和客户黏性,康师傅、统一是品牌导向,拉面说、白象等是依靠完整的客户服务。
一个方便面品牌,如果没有创新也不加速迭代,不仅会马上饱和,还会不断萎缩,五谷道场就是这样,没有根据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长期没有创新,自然没有任何的增长空间。
反观其他平台,统一相继推出了“汤达人”“满汉大餐”等高速食品,白象推出的“汤好喝”,康师傅也推出了速达面馆,定价都超过5元一袋。
在疫情的催生下,方便面的市场逐渐扩大,国外对中国的方便面需求增多,这正是方便面品牌创新增值的好机会,期待五谷道场趁此机会,大胆创新,重现当年的辉煌。
参考资料:
起底五谷道场大败局:从20亿巅峰到白菜价卖身
五谷道场衰败史:曾年入20亿却被1亿贱卖,今希望被挂面第一股盘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五谷道场失败原因》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五谷道场失败原因、万家公用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