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回顾科创板开市三年来的历程,科创板在促进资本和产业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科创属性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资本动能。
交控科技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三年来,始终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解决轨道交通“卡脖子”问题,并凭借自身“科技创新基因”+“科创板平台”共同打造覆盖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先进产品技术及服务体系,得到了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认可。
作为轨道交通创新技术的引领者,交控科技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不断为用户提供高安全、高可靠的产品,以更加创新的技术、更加优异的业绩回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同时,继续与各方努力打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助力我国“十四五”建设再创辉煌!
值此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交控科技向科创板提供的平台表达谢意,对科创板取得的斐然成绩表示祝贺,也祝愿科创板未来再创佳绩,继续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PP2021年8月25日讯,康泰医学(300869) 报收42.39元,跌幅-14.95%,成交量1710.50万股,成交额75131.06万元,换手率8.01%,振幅11.66%,量比5.29
8月25日讯,据App智能监控显示
上榜类型: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达30%
排序 营业部门名称 买入金额(万) 卖出金额(万) 净额(万) 买入金额前5名买入总计:
占总成交比例:
10402.86万元
7.72%
1 深股通专用 5752.30 3794.55 1957.75 2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1635.65 413.63 1222.02 3 机构专用 1086.28 505.41 580.87 4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招商证券大厦证券营业部 1004.48 652.15 352.33 5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证券营业部 924.15 201.84 722.31 卖出金额前5名卖出总计:
占总成交比例:
68821.65万元
51.02%
1 中信证券(山东)有限责任公司龙口南山路证券营业部 9.90 32173.50 -32163.60 2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512.39 17918.98 -17406.59 3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滨江东路证券营业部 25.29 9229.22 -9203.93 4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龙口港城大道证券营业部 0.00 5705.40 -5705.40 5 深股通专用 5752.30 3794.55 1957.75 内容来自于APP自动生成,仅供投资者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APP
2月14日丨交控科技(688015.SH)公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4%;利润总额3.25亿元,同比增长23.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35%;基本每股收益1.75元。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分享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在2019年收官之际,国内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制造商威高股份(01066-HK)突发公告称,正考虑分拆附属公司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高骨科”)在国内一间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这意味着深耕医疗器械逾三十年的“老兵”威高股份走上分拆资产上市的道路。在目前资本寒冬下,分拆资产上市是为变现纾困还是另有他意呢?
骨科业务占比不大,但增速喜人
威高骨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门研究及开发、生产及销售脊柱、创伤及关节骨科植入物的企业,亦是威高股份骨科业务主要的收入来源。据百度企业信用显示,威高股份投资威高骨科所占的比重为75%;威高骨科是威高股份的非全资附属公司;虽然威高骨科非威高股份全资附属公司,但是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出自于威高股份管理层,例如,威高骨科董事长弓剑波是威高股份的执行董事。
据威高骨科官网显示,威高骨科主要产品包括脊柱产品、创伤产品、人工关节、手术器械及海星产品。其中产品种类超50个(脊柱产品多达16个、创伤产品为11个)。在脊柱及创伤市场分类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也是为中国国内打进高端骨科植入物市场分类的骨科植入物公司之一。单从产品组合及市场地位来看,威高股份的骨科业务存在较强竞争力及话语权。
近些年受进口替代的影响,我国骨科器械行业有突出重围的迹象,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而作为在国内骨科植入物领域占据国内企业龙头座椅的威高骨科业绩快速增长,推动了威高股份骨科业务收益出现双位数增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威高股份的骨科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82亿元(单位:人民币 下同)同比增长30.25%,高于19.1%的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速。如下图所示,近三年的威高股份的骨科业务均保持正增长态势,且近两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由此可见,威高股份的骨科业务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在骨科业务收入正蒸蒸日上之际,威高股份为何选择分拆其上市呢?是自身经营业绩表现不好,还是说自身现金流出现问题呢?
实际上,从经营业绩及自由现金流年复合增速来看,威高股份分拆骨科业务上市并非因经营业绩及自由现金流表现不佳所驱动。据wind数据显示,近3年来,威高股份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4.35%,EBITDA年复合增长率为13.43%,自由现金流年复合增长率为28.22%。
另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收盘,股价为9.34港元,近一年涨幅为50.26%,高于9.07%的恒生指数近一年涨幅。
受股价一路上扬的影响,公司市盈率及市净率均走出近5年来较高的水平,且处于港股医疗器械行业较高位置。截止2019年12月31日,威高股份的市盈率约为21.40倍,市净率约为2.40倍,处于港股医疗器械行业中上水平。
因此,从业绩及股价的表现来看,2019年,威高股份表现喜人,向二级市场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从估值角度来看,业绩的高走及H股全流通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公司估值高走,并不存在被严重低估的情况。
分拆优化业务结构?还是释放内在价值?
在业绩高走,各业务分部均有不俗表现之际,为何在选择此时分拆骨科业务单独上市,或许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核心业务及投资概念清晰化。威高股份旗下有临床护理、创伤管理、血液管理、药品包装、医学检验、麻醉及手术、骨科、介入8大业务分部。业务结构虽呈现多元,但涉足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市场给予估值并不能完全诠释其内在价值。当下,药品包装业务及临床护理市场给予估值较低,而骨科及介入业务市场却给予较高的估值,例如,从事药品包装的海顺新材(300501-CN)在A股的市盈率仅有28倍,从事骨科业务的春立医疗(01858-HK)及爱康医疗(01789-HK)市盈率均在34倍以上。分拆骨科业务上市不仅可释放骨科业务内在价值外,威高股份的业务框架也逐渐清晰。
另外,按收入占总收益比重来看(如下所示),临床护理业务占比为42%居首,介入业务以16.5%次之,骨科业务以13.8%为季。分拆骨科业务占威高股份总收益比重不大,短时间内并不会给经营业绩带来剧烈波动的风险。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股东利益最大化。由于分拆上市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使用同一种资产而达到继续融资的目的,使得公司融资渠道被进一步拓宽。另外,通过分拆上市,母公司可以迅速地获得超额的资本利得及投资收益,并给母公司带来业绩上的突变,且增加公司价值。这也就不难解释,近些年港股市场上市企业热衷分拆资产再上市的原因所在了。
再次,借用资本,放大品牌效应。以分拆业务上市可促进资本与产品市场的联动效应,释放品牌价值。例如,同仁堂科技(01666-HK)分拆同仁堂国药(03613-HK)在港上市后,不仅提升同仁堂国药的知名度及还提升了同仁堂公司一些列产品在香港市场份额。同样,威高股份分拆威高骨科在A股上市,可提升“威高”系列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及市场份额。
最后,骨科发展前景广阔。骨科植入市场发展前景方面,据前瞻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受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医疗水平提升、健康意识提升、卫生费用支出增长等情况,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19年至2024年,中国创伤植入物市场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12%,脊柱植入物市场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14%,人工关节植入物市场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约为15%。目前国内骨科植入物各细分市场的渗透率均不足5%,远低于美国的40%-70%,发展空间巨大。
在骨科植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背景下,分拆上市不仅可以减轻威高股份在骨科业务的资本开支,减少现金流压力,更为重要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资金及资本运营的优势,强化公司在骨科植入市场技术壁垒,进而提升在骨科植入市场份额,坐享行业未来发展红利。因此,分拆骨科业务上市,就成了威高股份重要的战略部署。
威高股份选择A股分拆上市,无疑是看中A股具备较高的估值水平。截止2019年12月31日,A股医疗器械(申万)市盈率及市盈率分别为41.12倍和5.82倍。
还会在分拆其他业务上市不?
短时间内想再度通过分拆资产的方式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是否会通过“重组”或其他资本工具,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凸显核心业务价值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若骨科业务能顺利分拆上市后,下一步“分拆”的资产可能是介入产品业务。从收入结构、市场估值及发展前景来看,目前威高股份的介入业务与骨科植入业务一样,发展前景业务非常广阔,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也较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交控科技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交控科技股吧、康泰医学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