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原标题:增速均超23%!沪深两地券商营业部数据出炉,深圳网点前五洗牌,这家收获“双料第一”)
回顾2021年A股表现,万亿成交频频出现,全年A股成交额已经创下自2015年以来新高,但市场风格分化,持续处于结构性行情。
近期,多地分支机构2021年的经营情况的数据陆续出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地区的券商分支机构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277.22亿、147.06亿,两地区同比增速基本一致,在23%-24%区间内。
财富管理转型方面,根据小编推算,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占比高于行业水平,显示出一线城市投资者更易接受产品配置投资理念。
在深圳地区营业部表现中,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去年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指标上获当地“双料第一”,但均比同期小幅下滑;招商证券多家营业部进步明显,收入规模翻番,进入前五。
沪深营业部收入均实现增长
2021年投资者入市热情不减。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为2.98亿个,同比增加14.8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6%,客户基础不断扩大。
客户交易活跃,带动分支机构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近期上海证券同业公会披露的《2021年上海地区证券经纪业务分支机构经营情况分析报告》,去年上海地区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为277.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4.52 亿元,同比增长23.47%。
从具体指标来看,2021年上海地区A股交易量为67.4万亿,占沪深交易总量26.1%,而去年上海地区的A股平均佣金率为0.28‰,以此大致推算,上海地区营业部佣金收入约为189亿元。
在深圳地区,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收集实际开展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数据,2021年1-12月累计营业收入为147.06亿元,相比2020年同口径下的119.03亿元同比增长23.55%。在利润总额方面,2021年1-12月累计为48.34亿元,同比增长18.51%。
“金融产品代销”一直被视为衡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指标之一,也反映投资者对产品配置型投资理念的接受度。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数据,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销售金额有9308.19亿元,其中以浮动收益类金融产品销售为主,全年累计销售金额8113.27亿元,占比87%。
个人投资者是购买金融产品的主力军,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个人买入”规模达8207.42亿元。
在这背景下,深圳地区营业部2021年1-12月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25.37元,以此推算该指标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约17%。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全行业金融代销净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13.39%。
深圳营业部前五格局生变
营业部表现各有千秋,截至目前仅深圳地区披露各家分支机构盈利数据,前五位有较大变化。
具体来看,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稳坐深圳地区“宝座”,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拿下第一,分别为7.91亿元、6.13亿元。但盈利规模相比上一年度出现小幅下滑,分别减少5.73%、6.31%。
但国信证券另一家营业部则退步明显。以机构业务为名的红岭中路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76亿元,同比减少19.45%,从第3名滑落至第7名;同口径下的利润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6.16%,从第3名大跌至10名开外。
招商证券的两家营业部2021年表现实现大跨越,招商证券大厦营业部去年1-12月累计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136.77%,从第11位上升至第3位;深南东路营业部以营收4.11亿元进入第5位,上升一名,收入规模增长108.74%。
而在利润总额排行榜中,招商证券上述两家营业部分别以4.12亿元、3.26亿元排名第2、第3名,依次上升9名、4名,利润规模同样实现翻倍增长。
在营业收入前二十名内,进步较大的还有多家分支机构。中金财富证券深圳分公司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139.5%,从第17名上升至第6名;利润总额7283.1万元,同比增加371.24%,排第20,上一年度该指标排名仅69名。
国泰君安证券香蜜湖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62.75%,从27名提升至15名。天风证券深圳分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增长超过3倍,从百名上升至第20名。
截至目前依然有不少营业网点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深圳地区528家券商营业部中,利润总额为负的有256家,占比48%,亏损具体数额未披露。
9月17日丨日上集团(002593.SZ)发布,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的议案》,为推进募投项目“轻量化锻造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董事会同意公司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8亿元对全资子公司福建日上锻造有限公司(“日上锻造”)进行增资,用于增加日上锻造的注册资本。
(原标题:增速均超23%!沪深两地券商营业部数据出炉,深圳网点前五洗牌,这家收获“双料第一”)
回顾2021年A股表现,万亿成交频频出现,全年A股成交额已经创下自2015年以来新高,但市场风格分化,持续处于结构性行情。
近期,多地分支机构2021年的经营情况的数据陆续出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地区的券商分支机构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277.22亿、147.06亿,两地区同比增速基本一致,在23%-24%区间内。
财富管理转型方面,根据小编推算,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占比高于行业水平,显示出一线城市投资者更易接受产品配置投资理念。
在深圳地区营业部表现中,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去年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指标上获当地“双料第一”,但均比同期小幅下滑;招商证券多家营业部进步明显,收入规模翻番,进入前五。
沪深营业部收入均实现增长
2021年投资者入市热情不减。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为2.98亿个,同比增加14.8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6%,客户基础不断扩大。
客户交易活跃,带动分支机构盈利能力的提升。根据近期上海证券同业公会披露的《2021年上海地区证券经纪业务分支机构经营情况分析报告》,去年上海地区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为277.2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4.52 亿元,同比增长23.47%。
从具体指标来看,2021年上海地区A股交易量为67.4万亿,占沪深交易总量26.1%,而去年上海地区的A股平均佣金率为0.28‰,以此大致推算,上海地区营业部佣金收入约为189亿元。
在深圳地区,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收集实际开展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数据,2021年1-12月累计营业收入为147.06亿元,相比2020年同口径下的119.03亿元同比增长23.55%。在利润总额方面,2021年1-12月累计为48.34亿元,同比增长18.51%。
“金融产品代销”一直被视为衡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指标之一,也反映投资者对产品配置型投资理念的接受度。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数据,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营业部金融产品销售金额有9308.19亿元,其中以浮动收益类金融产品销售为主,全年累计销售金额8113.27亿元,占比87%。
个人投资者是购买金融产品的主力军,2021年1-12月深圳地区“个人买入”规模达8207.42亿元。
在这背景下,深圳地区营业部2021年1-12月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25.37元,以此推算该指标在营业收入中占比约17%。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全行业金融代销净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13.39%。
深圳营业部前五格局生变
营业部表现各有千秋,截至目前仅深圳地区披露各家分支机构盈利数据,前五位有较大变化。
具体来看,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稳坐深圳地区“宝座”,2021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拿下第一,分别为7.91亿元、6.13亿元。但盈利规模相比上一年度出现小幅下滑,分别减少5.73%、6.31%。
但国信证券另一家营业部则退步明显。以机构业务为名的红岭中路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76亿元,同比减少19.45%,从第3名滑落至第7名;同口径下的利润总额为1.23亿元,同比下降36.16%,从第3名大跌至10名开外。
招商证券的两家营业部2021年表现实现大跨越,招商证券大厦营业部去年1-12月累计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136.77%,从第11位上升至第3位;深南东路营业部以营收4.11亿元进入第5位,上升一名,收入规模增长108.74%。
而在利润总额排行榜中,招商证券上述两家营业部分别以4.12亿元、3.26亿元排名第2、第3名,依次上升9名、4名,利润规模同样实现翻倍增长。
在营业收入前二十名内,进步较大的还有多家分支机构。中金财富证券深圳分公司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139.5%,从第17名上升至第6名;利润总额7283.1万元,同比增加371.24%,排第20,上一年度该指标排名仅69名。
国泰君安证券香蜜湖营业部2021年1-12月累计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62.75%,从27名提升至15名。天风证券深圳分公司去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增长超过3倍,从百名上升至第20名。
截至目前依然有不少营业网点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深圳地区528家券商营业部中,利润总额为负的有256家,占比48%,亏损具体数额未披露。
财联社6月14日
6月13日晚间,深圳证券业协会公布了4月深圳证券市场情况以及辖区营业部经营数据,辖区营业部收入和利润总额在行情的拖累下双双缩水明显。数据显示,4月深圳辖区营业部共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环比下滑37.78%;利润总额为2.28亿元,环比下滑64.48%。
A股走势低迷无疑是4月营业部表现不佳的导火索,这在股基成交额、手续费收入、金融产品销售收入等其余多项指标上也有更为直观的表现。4月深圳营业部股票基金成交总额较上月合计数减少26.75%,手续费收入同比下滑29.62%,金融产品销售收入则大降53.49%。
进入4月,深圳地区530余家分支机构普遍亏损也成常态,仅三成实现盈利。此外,营业收入达到千万以上的有19家,环比减少约四成;收入达到500万门槛的有41家,同样大幅减少超四成。4月营收前三营业部分别是,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圳招商证券大厦证券营业部和平安证券深圳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
受行情影响,深圳辖区营业部今年整体业绩浮动有如“过山车”,这其中既有1-2月的至暗时刻,也经历了3月的短暂“回血”,以及到4月被“打回原形”。前4月,深圳券商营业部最终录得收入42.40亿元、总利润12.92亿元,总体实现了平稳开局。
深圳辖区营业部的经营状况显然也折射了全国情况。
净利润降六成,金融产品销售收入腰斩
经历了3000点保卫战的反复拉锯,A股整个4月在持续探底中徘徊不前,上证指数最低下探到2860点,跌去6.3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分别为9.05%和12.80%,当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也环比锐减45.41%。与股市天然密切绑定的券商营业部显然深受波及,从深圳地区的情况来看,当月多项关键指标均录得负增长。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减弱的情况下,股基成交总额首当其冲。今年4月,深圳营业部股票基金成交总额3.24万亿元,环比下滑26.75%,占全国股票基金成交额比重为8.79%,较3月提升0.1个百分点;1-4月股基成交总额最终录得14.14万亿元。
营业部营收和利润同样大打折扣。4月,深圳辖区营业部共实现总营业收入9.16亿元,环比下滑37.78%;总利润2.28亿元,环比下滑64.48%。从收入构成来看,手续费收入依然担纲创收主力,4月合计创收8.21亿元,环比下降29.62%,依旧贡献了近九成的收入。
券商金融产品销售额及收入也不及预期。4月深圳营业部金融产品销售金额为664.42亿元,较3月的778.33亿元环比下跌14.64%,但较2月情况(583.67亿元)已有所改善。其中,浮动收益类产品销售占大头,销售金额571.57亿元,占比达86%;固收类产品次之,销售金额75.46亿元,占比也超过一成。
投资者避险情绪蔓延之下,金融产品销售收入更是大幅跳水,4月深圳营业部金融产品销售收入为7.80亿元,环比骤降53.49%,3月该项收入为16.77亿元。
近七成深圳分支机构4月亏损
深圳协会同期也公布了530余家辖区分支机构(含营业部及分公司)的具体收入情况。整体来看,深圳辖区营业部4月平均收入为171.54万元,平均利润总额为42.7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和3月的普遍盈利的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在披露的534家深圳辖区分支机构中,4月实现盈利的仅180家,盈利占比为33.71%,换言之,亏损的分支机构多达354家,占比接近七成。相比之下,3月盈利的分支机构多达338家,亏损的营业部193家,盈利的机构占比超六成。
尽管总体情况不甚乐观,但在头部效应明显的证券行业,分支机构4月的具体业绩同样是“有人欢喜有人愁”。4月深圳辖区有19家营业部营业收入达到千万以上,3月有32家,环比减少约四成;收入达到500万门槛的有41家,3月则有72家,同样大幅减少超四成。
4月营收排名前10的分支机构中,2家老牌本土券商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各占3席,“常胜将军”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4577.77万元)依旧稳居榜首,并且与第二名招商证券深圳招商证券大厦证券营业部(3327.69万元)保持较大领先优势,第三名则被平安证券深圳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摘得(3286.47万元)。
4月营收排名第4-10名的深圳券商分支机构分别是:招商证券深圳深南东路营业部(3201.86万元)、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3099.97万元)、中金财富深圳分公司(2856.20万元)、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1833.08万元)、长城证券前海分公司(1723.22万元)、国信证券深圳互联网分公司(1510.44万元)、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营业部(1342.69万元)。银河证券深圳华侨城营业部则掉出前10,被国信证券深圳互联网分公司取代。
前4月业绩浮动堪比“过山车”
今年来,受行情影响,深圳辖区营业部的业绩也遭遇了“过山车”般的大幅波动。前4月,深圳券商营业部最终录得收入42.40亿元、总利润12.92亿元,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开年的1-2月,用至暗时刻来形容深圳券商分支机构的境遇似乎也不为过,这尤其体现在金融产品销售的“滑铁卢”上。今年1月深圳辖区营业部共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环比下滑31.91%;总利润2.35亿元,环比下滑40.66%。2月,深圳辖区营业部收入进一步下探至8.13亿元,环比下降21.76%;总利润也缩水至1.89亿元,环比下降19.66%,双双降至年内新低。
金融产品销售方面,1月深圳营业部该项收入为0.22亿元,环比骤降89.16%;2月该项收入再腰斩,仅实现0.10亿元收入,两月合计尚未达到3月收入(16.77亿元)的零头。
尽管经历了3月的疫情阴霾,但深圳股民居家炒股热情不减,市场氛围交投活跃,深圳营业部当月的业绩不降反升,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4.72亿元和6.43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1.01%和241.03%,逆势走出了“孤勇者”气势,大幅扭转两月的低迷颓势。值得注意的是,3月投资者也跑步入场,A股新增股民突破200万,创下年内单月新高。
到了4月,受行情波动加剧影响,新增投资者数量(125.67万)与3月相比大幅减少,深圳券商营业部的表现也随之急转直下,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录得9.16亿元和2.28亿元,环比也分别下滑37.78%和64.48%。尽管与3月的“高光时刻”不可同日而语,但较2月最低谷已有明显改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深圳证券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深圳证券公司、002593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