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华谊兄弟(300027.SZ)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忠军拟将其质押的公司21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76%)转让给民生信托主要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债务,降低质押风险,更好地保障控制权稳定性。
(原标题:香港豪门郑裕彤家族罕见现身A股 周大福高溢价接手的ST公司连续涨停!)
“白衣骑士”周大福投资近期收购了一家负债累累且内斗纷杂的公司。
2018年7月6日,ST景谷(600265.SH)再度收获一个涨停板。在股市持续下挫、在2800点上下波动的时候,这家易主多次的公司,业绩持续亏损的公司却频频涨停,表现亮眼,因为它这次找到一位好买家。
作为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唯一一家上市公司,ST景谷的成立可谓“集众之力”,由当地的林业总公司、电力公司、泰裕公司、投资公司、糖业公司共同发起,2000年上市。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公司上市不久即陷入多年控制权之争,且业绩亏损直至成为特别处理的ST股。
ST景谷控股7月2日晚公告宣布,周大福投资接手原股东小康控股持有的ST景谷30%的股份,转让完成后,周大福投资将成为ST景谷的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的实控人郑家纯将成为新实控人。
在ST景谷的股吧里,周大福投资被股民们称为“白衣骑士”。
作为香港“四大豪门”之一郑裕彤家族的长子,郑家纯目前全面执掌郑氏家族产业,产业遍布地产、珠宝、百货等。郑家纯是著名珠宝品牌周大福[1929.HK]、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新世界发展[0017.HK]、世界最大的百货店新世界百货中国[0825.HK]的实控人,还投资了数家港股上市公司。
不过,
然而这位掌门人,却用32.57元/股的价格买下了西南边陲的这家亏损严重的公司,7月6日涨停股价也才25.96元/股,差交易价一大截。其出价伊始,便引来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充分披露定价依据及合理性,说明转让双方及其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关于这次控制权变更的更多情况,
7月6日开盘,市场揣测不断,但这并未影响股价走势,当日,ST景谷又收获一个涨停板。
一位资本运营人士对经济观察报
罕见出手
2018年6月30日,小康控股与周大福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小康控股拟将其持有的ST景谷公司30%的股份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周大福投资。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周大福投资的控股股东为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周大福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郑家纯,郑家纯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7月5日晚,ST景谷回复上交所,称在上述协议签署日前30个交易日景谷林业股份的平均交易价格(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交易价格=前3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总额/前3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总量)为23.64元/股,本次股份转让价格相较于上述30个交易日平均交易价格的溢价率为37.78%。
并称,本次交易定价综合考虑了小康控股获得ST景谷股份的各项费用等因素,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决定。在商议股权转让价格时交易双方考虑了控制权溢价因素,周大福投资的企业性质较为特殊,为外商投资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其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需要考量的因素较多,而景谷林业不存在不符合外商投资公司收购的限制性条件。
作为香港的四大家族之一,郑裕彤家族在港股市场的实力不容小觑。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郑裕彤以150亿美元的财富,排行第三。
作为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成为郑裕彤过世后郑家的掌舵人,旗下最著名的资产是著名珠宝品牌港股上市公司周大福。
2017年周大福净利润将近33亿元,即便如此,周大福的前员工对
郑家纯为新世界发展的实控人,该公司2017年下半年营收243亿元,净利润94亿元。新世界发展为建基于香港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以地产业务为基石,经营范围扩展至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四大核心业务,包括物业及酒店、基建、服务和百货。
新世界百货中国也是郑氏家族资产,其是中国最大的百货店拥有人及经营者之一。新世界百货中国2017年下半年营收16亿元,净利润为8604万元,至2017年年底,集团经营管理36家百货店及两家购物中心,
周大福持股或曾持有的大企业包括平安银行、首都机场、佐丹奴、四季酒店、新时代能源等等。
2011年时,新世界发展(00017.HK)主席郑裕彤旗下周大福在场外减持中国平安(02318.HK)共套现达125亿港元,周大福持股量降至2.42%。
截止2017年底,周大福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的股份23.86%,另外,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均有持股。2017年度,首都机场净利润为26亿元。
港股上市公司新世界发展以及新世界百货中国也为郑裕彤家族旗下资产,并且实控人均为郑家纯。
2015年随着周大福投资国内知名P2P平台拍拍贷,郑裕彤家族的触角还延伸到了金融领域,后拍拍贷[PPDF.N]美股上市,至今仍是拍拍贷的股东。
在港股多有布局的郑氏家族此次却出手收购了一家多次易主、负债累累的林业公司。
数次易主的林业公司
郑氏家族买的这家壳公司——ST景谷上市不久就经历了多次控制权之争。中泰信用、森达国有、广东宏巨、小康控股和一个大牛散户吴用成了这次故事的主角,轮番登场。
ST景谷实际控制人张兴海的兄弟张兴礼曾公开表示:“我们进入这家公司之后才发现,它的债权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目前正在一步步理顺关系。”
ST景谷于2000年上市,当时A股只有几百家上市公司。当时,ST景谷每年上缴的利税占县财政收入的70%以上,是当地的经济支柱,当地银行均给予最高AAA评级。
上市当年,政策有了变动。2000年国家制定了限额采伐的措施,ST景谷的木材采伐量受国家下达的指标限制,主营业务小幅萎缩,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4.49%,2000年度的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上市第二年,大股东就曾经尝试变更计划。
2001年11月,其国有股股东景谷县国资局拟将其持有的6132万股国有股中的4000万股(占总股本的38.1%)转让给中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每股转让价3.20元。若转让成功,中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信用”)将成为景谷林业第一大股东。
中泰信用当年控股并未成功,2004年,终于以3.70元的价格从控股股东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财政局接受占公司总股本的29.8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8年底的时候,当时景谷的第二大股东景谷森达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森达国有”)增持,以℡☎联系:弱之差成为景谷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至2010年年报,森达国有持股占公司股份24.67%,中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24.42%,仍以℡☎联系:弱之差保持控股股东地位。2013年的春天,一个名为吴用的二级市场大牛散户通过买入的方式增持,中泰担保和吴用成为了一致行动人,之后中泰担保借吴用又成为景谷的第一大股东,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然而就在当年,吴用就减持了手中所持股份。
2015年,广东宏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宏巨”)通过司法裁定获得中泰信用担保所持ST景谷全部股份。随后,其连续增持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6年,又经过一轮控制权之争,小康控股以持股42%成为控股股东。小康控股是重庆资本大鳄张兴海的公司,在和景谷纠缠时,小康股份还未上市(601127.SH),曾有投资人揣测要把小康股份装入景谷,但其后,小康股份独立IPO上市。
目前,景谷林业的资产形态较为单一,主要为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总体资产规模较小,且非流动资产占比较低;景谷林业负债主要由大股东长期无息借款及应付职工薪酬构成,无其他第三方大额负债或或有负债。基于景谷林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及合规经营情况等基本情况,结合收购方对景谷林业的尽职调查,收购方认为此次转让溢价合理。且称,双方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有良好的预期。
在数次控股权转让过程中,ST景谷业绩堪忧。证监会规定连续三年亏损即退市,2011年、2012年景谷亏损,2013年净利润为正,2014年、2015年再次亏损,2016年扭亏为盈,2017年其净利润再次亏损三千多万。
但按照ST景谷最新的公告称,综合观察2018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控制权转让案例的溢价情况,本次交易的转让溢价处在合理的区间内。
买壳逻辑
在郑氏家族的投资版图中,ST景谷不是第一家林业公司。公开信息显示,郑氏家族还有一家港股公司叫绿心集团(0094.HK),主业经营也为林业。
2015年,周大福子公司New Forest入主绿森集团,并改名为绿心集团。郑氏家族的领军人郑家纯是周大福的董事长,周大福通过两家子公司对绿心形成控制,郑氏家族后人郑志谦现时是绿心董事会的非执行主席。
郑氏家族入主后,绿心集团扭亏为盈快速发展,和国资委旗下中国林业集团合作,绿心旗下子公司绿心生态管理还与旭日塔拉、华展及贵采成立合营公司,共同经营生态修复及绿化业务。绿心将借助内蒙古旭日塔拉、华展及贵采所提供的推广平台、专案管理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来更好地发展其绿色生态业务。另外,绿心还投资了江西木材公司,并支付了诚意金人民币2,000万元,发展国内木材贸易、物流与产业国。绿心数次选择内地的林业公司进行合作,表明了未来将要打入内地林业市场的野心,绿心明显希望能从内蒙古、江西等有政策扶持的地区着手,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业务。
对于未来,绿心集团CEO胡伟亮曾表示,改名让公司业务范围更清晰反映于公司名字中。绿心除了继续经营森林业务外,亦有意拓展环保绿色产业,期望“全心全意做绿色事业”。
而ST景谷主要从事林化产品加工和人造板制造等业务,且拥有大量林地资源。
此外,也有市场揣测,郑氏家族准备将其他优质资产装入ST景谷这个壳,郑氏家族旗下还有钟表、能源、***诸多资产。
2008年,周大福进军内地高端表业市场,专门成立了“周大福钟表”来拓展钟表业务,旗下代理就有 10个国际级名表品牌,包括波尔表、名士、柏莱?、瑞宝表、帝 威?迪菲伦、Ernst Benz、法兰穆勒、GP芝柏表、美利时及天格图,周大福是天格图大中华区独家代理。同年,周大福收购亚洲最大高档手表零售商宜进利的部分资产。当时,宜进利代理有劳力士、欧米茄等高级手表。收购成功后,周大福获得了中国约 120 个高档手表零售店和超过 1000 个中档手表零售店。
2017年3月,周大福同意以31亿美元收购澳洲能源企业Alinta Energy。Alinta通过一份电子邮件发送的声明证实了该消息,但未提及交易价格。收购Alinta Energy标志着周大福集团首次进入能源行业。
2015年,周大福向韩国仁川***项目投资 26 亿美元,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除了韩国的项目,周大福还联合远东发展有限公司竞投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皇后码头布里斯班娱乐场的开发权。
有分析指出,周大福投资溢价接盘ST景谷不排除是在为郑裕彤家族旗下资产谋求A股上市平台,但也存在财务投资的可能。
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还是为旗下资产布局A股上市平台,郑家纯出手ST景谷下一步的动作,目前仍留有悬念。
经过14天的努力,《流浪地球》突破了38亿。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亚军,距离冠军《战狼》还有18亿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战狼2》保持的票房历史会被打破,不过不要紧,不管这两部电影谁是冠军,背后的赢家都是吴京以及北京文化一众投资机构。
这个时代正在奖励勤奋以及认真专注的人,《人民的名义》之后一些老戏骨逐渐焕发了第二春。吴京、沈腾、黄渤这些大器晚成的实力派演员更是成为票房的保证。2017年后半期,以往火热的IP效应开始失效。以往流量不够小鲜肉来凑的格局也终将被打破。
一个时代的崛起同一个时代的落幕,交替之间总能看到时代兴衰的影子。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时,一众明星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股东。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娱乐圈的生态就悄然发生了改变。公司捆绑明星,明星借助公司实现财富自由都成了最基本的模式。同老一辈演员不同的是,新生代的明星再也不必通过老老实实参演影视剧、代言产品获得粉丝支持。社交方式的多元化与碎片化改变了以往粉丝积累的基础。只要通过包装和推广,造星就不会那么复杂。只要造星成功,那他就会给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名声与财富。
去年娱乐圈发生了一场地震,原来那种小鲜肉的模式遭到了“万人唾骂”!天下“苦秦已久”,限薪令的及时推出更是众望所归。有人说市场的行为交给市场去解决,的确华谊目前的现状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
遥记得华谊成立之初,王忠军邀请马云参股。当时马云问过他你想要做一个赚钱的公司还是中国的华纳兄弟?当时王忠军信誓旦旦的说,我要做中国的华纳兄弟。
不知道当时立志做中国华纳的愿望王忠军、王忠磊还记得多少?上市十年,华谊兄弟的市值只有其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2019年1月30日华谊兄弟发布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18年1-12月公司业绩首亏,净利亏损9.875亿元—9.825亿元。对于业绩亏损,华谊兄弟在公告中解释到主要是电影、电视等收入的下降,以及大额提计商誉减值造成的。
关于大额提计商誉减值,就不得不说2015年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东阳拉美传媒有限公司70%的股权以及7.56亿收购东阳浩瀚公司70%股权两笔交易。据悉当时东阳拉美只成立了两个月注册之本仅500万,而东阳浩瀚只成立了一天,注册资本仅1000万。高溢价的收购如今都变成了绑在公司身上的定时炸弹,业绩对赌期结束之后,业绩的变脸都成华谊所要直面的问题。
马云曾在公开场合评价王忠军是他见过最懒的CEO。公司上市之后王忠军就开始了半隐身的生活,每天11天起床后喝个茶,再吃个饭。去公司转悠一圈,回来睡个午觉,起床后找人聊聊天。2014年华谊三驾马车确立之后,公司的电影业务就交给其弟弟王忠磊打理。而他开始醉心于华谊的电影小镇建设和自己的艺术收藏。
据统计,2013年度内,王忠军、王忠磊通过减持华谊兄弟股票,累计套现超过8亿。王忠军曾经说过:“创业人去减持自己的股票,是一个太正常的事,创业人如果不去减持自己的股票,创业干什么呢?还是要享受自己的生活。”
2014年至2016年这几年间,王忠军大手笔买下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后又将毕加索的《盘发髻女子坐像》和曾巩的《局事帖》收入囊中。
截止2019年1月17日,王忠军质押华谊股票5.44亿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94%。王忠磊质押华谊股票1.68亿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99.99%。近期,王忠军在谈及商誉问题时说道:商誉是被投资企业成长潜力和未来价值的溢价体现,是投资并购的一种副产品,在每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都会存在,只要控制好系统性风险,不让商誉过度消耗公司的未来成绩,也无需过度紧张。
同时,他还强调华谊上市九年来,累计实现了 47.8 亿的税后净利润,交了20 多亿的税,他觉得从一个中小型公司来讲业绩还算不错。
华谊兄弟上市这十年间,似乎真的忘记了当时的初心。当要做中国的华纳兄弟成为一句口号,指的是苦了一众股票投资人和普通散户,还站在山顶上守望着华谊兄弟最初的梦想。
文 | 杨万里
望着监管部门的一份处罚文件,估计王氏兄弟五味杂陈。
6月6日,浙江证监局官网显示,华谊兄弟实控人王忠军、王忠磊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原因是在2009年10月30日至2021年12月20日期间,其权益变动比例达到5%时,未按规定停止买卖公司股份并及时履行报告、公告义务。
不完全数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王氏兄弟合计减持套现超过10.5亿元。而现在,王氏兄弟面临着上市公司深陷亏损泥潭、负债高企等棘手问题。
因商誉减值、影视行业景气度下降、疫情冲击等因素冲击,华谊兄弟从2018年开始亏损。
2018年至2021年,该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1.69亿元、39.78亿元、10.48亿元、2.462亿元,合计亏损64.412亿元,占公司当前总市值(72.69亿元)比例约为88.61%。
华谊兄弟的资产负债率也从48.22%大幅增长至64.02%,而过去4年公司的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缺口分别达46.16亿元、43.23亿元、35.87亿元、36亿元。
王氏兄弟不想救吗?想,可惜“有心无力”。
截至2022年5月份,王忠军累计质押4.613亿股,占持股比例为98.9%,王忠磊累计质押8100万股,占持股比例为87.14%。高股权质押背后,侧面反映出王氏兄弟资金紧张。
王忠军曾在某公开场合深情地说,“为了华谊,我什么都可以卖掉”。在陷入卖画求生的无奈之际,他的“兄弟”们早已一个个远去。
江湖没有情义,更多的是利益。
曾经,有人问王忠军“你是想挣钱,还是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后者解答说:“想做中国的时代华纳”。他的这一解答成功地吸引了互联网大佬马云的投资。
2006年,马云曾以53.5万元的价格买下华谊兄弟10.7%的股权,后来还担任了公司副董事长一职。待华谊兄弟上市后,马云又陆续减持套现超3.7亿元。目前,马云持有华谊兄弟9978.27万股,持股比例为3.6%,为公司第4大股东。
马云选择套现股票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他后来选择开辟自己的影视生意,这件事意味深长。随着阿里版“时代华纳”-阿里影业问世,华谊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此外,马云的朋友、华谊兄弟前董事虞锋及其母亲王育莲也套现超6.7亿。
除了股东套现外,其他合作方也纷纷出走。例如,知名经纪人王京花自立门户,带走一批当红艺人;陈国富成立工夫影业,搞起了独立制作;周星驰与华谊因《西游·降魔篇》收益分配打起了官司....
为了绑定利益,华谊兄弟选择并购知名艺人旗下公司。
例如,2013年,华谊兄弟以2.52亿收购张国立旗下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70%的股权;2015年10月,华谊兄弟宣布以7.56亿元收购冯绍峰、郑恺、陈赫等影视明星持股的浩瀚影视70%股权;2015年11月,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冯小刚旗下东阳美拉传媒70%的股权...
频繁的并购产生了多个对赌协议,而随着并购的资产对赌失败,华谊兄弟被迫进行商誉减值,成为近年业绩亏损的“元凶”之一。
更令人唏嘘的是,华谊兄弟主打王牌组合冯小刚+范冰冰在“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负面事件曝光后,已变得“十分低调”,鲜少出现在荧幕上。
目前,华谊兄弟股价已跌至2.62元(前复权),相比历史高点32.13元(前复权)跌幅高达91.84%。
华谊的“兄弟”在哪?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谊兄弟股吧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谊兄弟股吧股吧、60026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