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5日,A股大幅下挫,沪指大跌5.13%,创2020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回归A股历史,曾有过多次单日大跌,5%的单日跌幅无法排进前十。
盘点A股历史上那些单日暴跌
1996年12月16日:跌幅9.91%
你没看错,大盘跌停了!1996年上证指数从1月19日的512点最高涨至12月19日的1258点,不到一年的时间累计涨幅为140%,深成指的涨幅更是超过300%。
1996年10月,证监会为了防止股市过热连续发布了“12道金牌”,但是仍然没能阻止股市上涨。
12月16日,《***》刊文《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把股市定性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随即引发股市“黑色星期一”,沪指跳空低开105点,最终收于1000点,重挫9.91%,深成指下跌10.08%,当天两市绝大多数股票跌停。次日,沪指再度暴跌9.44%,深成指跌幅达9.99%。
2001年7月30日:跌幅5.27%
2001年7月30日,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2001年6月中旬,财政部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股指出现见顶迹象。7月24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开始下跌。7月30日,沪深两市创下两年内最大跌幅,上证综指下跌5.27%,深成指下跌5.21%。
随后,A股经历了一场长达5年的熊市,其间再也没有见到2245点,直到2005年998点历史大底后才重回上方。沪指一年内从6月14日的2245点跌至1514点,80%的投资者被套牢。
2007年5月30日:跌幅6.5%
2007年是A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暴跌次数一大把。2007年6月4日,沪指跌幅达8.26%;2007年5月30日,沪指单日跌幅6.5%,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5.30”股灾;2007年2月27日,沪指跌幅达8.84%。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宣布上调印花税,从1‰提到3‰。当日沪指暴跌6.5%,短短一周重挫近千点,一路从4300点跌至3400点。期间,大部分股票连续遭遇多个跌停,投资者横尸遍野。
不过,这只是大牛市的一个插曲,经过“5.30”大跌后,沪指又涨至历史最高点6124点,行情转向蓝筹股,大量中小盘股一路下行,散户很多年解套无望。
2015年1月19日:跌幅7.7%
大牛市2014年下半年重启,但是2015年1月19日投资者经历了最大的一次暴跌,两市市值一天蒸发3万亿。
2015年1月19日,受监管层出手规范券商两融影响,沪指天量暴跌,盘中一度下挫逾8.33%,19只上市券商股集体跌停,两市1932只股票下跌,159只股票跌停,创下A股6年最大单日跌幅,也就是所谓的\"119股灾\"。
2015年5月28日:跌幅6.5%
2015年5月28日,沪指放量重挫321点,跌幅6.5%,再次创下年内第二大跌幅,两市超500股跌停,收盘下跌的股票超过2000只,两市成交量高达24205.8亿元。
有意思的是,这次股市暴跌并无明显原因,而业内普遍将此次暴跌理解为A股高杠杆下的恐慌性砸盘。
2015年6月19日:跌幅6.42%
2015年6月19日,A股再次迎来暴跌,沪指全天重挫逾300点,跌幅超过6%,近1100只股票跌停。同上次一样,在创下5178.19点七年新高后,A股开始惨痛的去杠杆过程。
这次,大量融资盘恐慌性抛售,很多追高进去的散户们横尸遍野。而此前一度被称为中国神车的中国中车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高位介入的投资者担心会成为下一个中石化和中石油。
2015年6月26日:跌幅7.4%
2015年6月26日,刚刚反弹没多久,A股投资者再次遭遇崩盘式打击。沪指盘中连续跌破4400、4300、4200关口,近30个板块2000多只股跌停,仅50余只股票上涨,其中还包括未开板的次新股。
2016年1月4日:跌幅6.86%
当日是2016年A股第一个交易日,也是“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沪深两市开盘后不断下挫,沪指连续跌破3500点、3400点两个整数关口,跌幅一度达到4%,险些触发熔断。中国版熔断机制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准,以5%和7%两档为熔断阀值、涨跌双向熔断。当日早盘沪深300最大跌幅为4%,距离跌幅5%的熔断阀值近在咫尺。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296.26点,跌242.92点,跌幅6.86%,成交2409亿元;深成指报收11626.0点,跌1038.85点,跌幅8.20%,成交3553亿元;创业板指报收2491.24点,跌222.81点,跌幅8.21%,成交883.1亿元。
2019年5月6日:跌幅5.58%
在经贸摩擦背景下,特朗普称将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至25%。在利空影响下,五一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两市没能迎来开门红,沪指出现大跌,收盘跌5.58%,盘中一度跌破2900点;创业板指大跌7.94%,一度跌破1500点大关。
2020年2月3日:跌幅7.72%
上一次沪指单日跌超5%要追溯至两年前,彼时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武汉封城,多个城市按下暂停键,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市场陷入恐慌。当时正值春节假期,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重挫7.7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响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让全省人民更及时、准确了解疫情防控信息,鼓励群众在家安度新春佳节,丰富吉林人民家庭娱乐生活,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向全省覆盖用户免费开放有线电视频道,推出“疫情无情、吉视有爱”惠民措施:
1、有线电视节目免费看。正月十五前,未开通有线电视的用户,只要家里有线机顶盒还在,均可申请远程开通有线电视业务并免费观看一个月。用户可拨打96633客服电话或联系属地网格员开通。
2、权威疫情信息及时报。吉视云智慧影音5.0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行时》宣传专区,及时为您推送来自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吉林省卫健委、吉林省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疫情进展和防控措施,关注权威新闻报道,关注实时疫情,相信权威媒体,不信谣,不传谣。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3、减少出行,扫码支付,线上办理。非常时刻,减少出行。公司电视营业厅、手机营业厅均可实现扫码支付、业务订购、预约上门等服务,扫二维码即可办理。如遇其他问题,您可拨打吉视传媒7*24小时服务热线:96633,由我们的客服专员为您解答!
21日股票指数走势预测(基于20日交易数据)
中证A股
日数据显示:价升量减,趋势上行;技术指标趋势上行,背离;先行指标趋势上行。预测:冲高震荡。
中证1000
日数据显示:价升量减,趋势上行;技术指标趋势上行;先行指标趋势胶着。预测:冲高震荡。
中证500
日数据显示:价升量减,趋势上行;技术指标趋势上行;先行指标趋势胶着。预测:冲高震荡。
沪深300
日数据显示:价减量减,趋势上行;技术指标趋势上行,背离;先行指标趋势上行。预测:冲高震荡。
上证50
日数据显示:价减量减,趋势上行;技术指标趋势上行,背离;先行指标趋势上行。预测:冲高震荡。
上文仅基于自编公式数据,供参考。
附指数简介:中证A股(930903)指数由沪深两市符合条件的A股组成样本股,反映沪深A股价格的整体表现。中证1000(000852)指数选取中证800指数样本以外的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中证500(000905)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指数中的一种,其样本空间内股票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沪深300(000300)指数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指数中的一种,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以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上证50(000016)指数以上证180指数样本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样本,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沪深300指数2005年上市,开盘价994.77,当年收盘价923.45。此后16年,上涨9年,下跌7年。其中有5年涨跌幅超过50%,最大年涨幅161.55%,最大年跌幅-65.95%。另有4次两年连涨或连跌的情况:2006~2007年两年连涨,累计涨282%;2014~2015年两年连涨,累计涨57%;2019~2020年两年连涨,累计涨63%;2010~2011年两年连跌,累计跌36%。
沪深300指数上市以来高点及次高点:
2007年高点5891.72
2008年高点5756.92
2015年高点5380.43
2020年高点5215.62
2021年高点5930.91
沪深300指数上市以来历年涨跌幅:
2006年股指涨幅121.02%
2007年股指涨幅161.55%
2008年股指涨幅-65.95%
2009年股指涨幅96.71%
2010年股指涨幅-12.51%
2011年股指涨幅-25.01%
2012年股指涨幅7.55%
2013年股指涨幅-7.65%
2014年股指涨幅51.66%
2015年股指涨幅5.58%
2016年股指涨幅-11.28%
2017年股指涨幅21.78%
2018年股指涨幅-25.31%
2019年股指涨幅36.07%
2020年股指涨幅27.21%
2021年股指涨幅-5.2%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沪深300历史数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沪深300历史数据、吉视传媒24小时服务热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