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牧原股份股票
【往期链接】
牧原高管预判:下半年行情会好转(全球股市估值图每周更新)
造访南阳验“猪茅”:牧原股份参观交流纪要
能繁没繁!市场严重误判了本轮猪周期(全球股市估值图)
猪周期,不纠结!(全球股市估值图新增印度、越南指数)
【2207交流纪要】
一、核心要点:
1、公司2022年全年出栏指引:5000-5600万头。
2、现在还没有大规模重启新增产能以及在建工程的建设。公司现在的现金流依然处在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发展的前提不具备。现在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比较满负荷的状态。
3、预计2022年投产屠宰产能超过3000万头。未来屠宰产能,经营成熟之后,预计会产生30-50元的盈利。
4、截至2022年6月,公司完全成本是略高于15.5元的水平。
5、主要降本路径:a.在生产的细节,疫病的防控,健康管理,一线工人比较细致的操作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降本空间;b.使用智能化装备以及现代化技术所带来的养殖成本的改善。c.规模降本。
6.现在公司主要养殖产能还是平铺猪舍,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会优先建设平铺猪舍的。
7、关于和中牧的合作主要是兽药不涉及疫苗和其他的。主要的出发点是站在整体的成本考虑的前提下。
8、管理层认为公司未来成长性在于三个方面:A养殖和屠宰产能扩张,B屠宰端盈利,C经营降本还有空间。
点评:最重要的是第2点。牧原成本是全行业最优的公司,财务结构也相对较好,这样的公司都还没有能力重启扩产。何况天下众生?由此可见,23年Q1的生猪市场应该不会太差。
二、管理层汇报上半年经营进展
A.销售情况: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共销售生猪1746.3万头,其中包括商品猪1401.1万头,仔猪328.4万头,种猪17.8万头。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销售生猪3128万头,包括商品猪是2697.7万头,仔猪409.3万头,种猪21.1万头。
B.成本情况:第二季度这三个月,公司的商品完全成本是呈现一个持续下降的状态,截至2022年的六月份,公司完全成本是略高于15.5元的水平。
C.经营发展规划: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公司自21年下半年以来完全停止了新增产能以及在建工程的建设。
养殖端:截止目前,公司没有开展新增产能以及在建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下一步,公司将根据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变化所带来的现金流持续改善情况来决定后续发展规划。
屠宰端:公司这两年是持续在进行屠宰产能的发展和拓展。截止目前,已经投产了2200万头的屠宰产能,预计2022年投产的全部屠宰产能将超过3000万头。
三、关键问答
以下内容分6个子板块整理
1.关于市场行情判断
问:对于猪价未来的判断?
答:从长期来看,整体的市场价格还是会回归到由生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来决定的。短期的极端情绪,还有一些短期消息的影响,最终都是一个短期现象。公司之前的观点是说下半年的价格会明显高于上半年,现在来看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问:如何看待下半年或者明年生猪的供需形势?
答:我们的判断对下半年的价格来看,应该是会好于上半年的猪价。长期来看,摆脱短期情绪和信息的扰动之后,最终的市场价格会回归到由生猪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
问:如何看待行业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的新闻?
答:发改委的新闻,也是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我们对于行业的情况,可能也掌握得不够全面。但是从公司的层面来讲,作为一个规模化的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首先是两点:第一点是(公司)不具备压栏的客观条件。公司目前是规模化一体化的养殖模式,是自繁自养多批次的连续生产。我们对于育肥猪的出栏都是一个既定的节奏,没法做到长期或者大规模的压栏,没有这样的客观条件。第二点,公司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也没有压栏的主观意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管是董事长之前个人捐赠十个亿也好,还是我们其他的一些持续动作也好,公司还是持续的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所以我们连续均衡地生产,保证市场供给,也是公司一个重要工作。
2.关于22H2-23经营目标
问:公司六月底的能繁母猪是247.3万头,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出现下降的趋势。公司下半年到明年一二季度能繁的趋势目标?
答:2022年二季度,公司的能繁母猪数量的确是比一季度末下降了大概10%左右。但二季度以来,是处于一个连续的平稳生产的状态,能繁母猪数量呈现小幅区间波动。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自身经营上的需求,不代表公司对于未来猪价走势的判断。现在来看,下半年的收入行情应该是处于一个较好的区间。如果下半年行情持续,公司的能繁母猪数量会呈现一个持续回升的状态。
问:能繁母猪目标大概会到多少万头?
答:现在没有能繁母猪回升太明显的计划,但是因为公司二元回交体系,能繁母猪的增长是没有障碍。
问:2022年出栏目标?
答:2022年整体的出栏区间指引在5000-5600万头,现在也没有发生变化。
问:2022年利润指引?
答:没有利润指引。正常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会在业绩预告或者业绩快报里边,如果有的话。
3.关于产能扩张规划
问: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公司扩张受到影响的原因?
答:现金流是我们发展的前提。在行业中是有一些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但是成本优势在行业底部的时候,可能带来的结果不是别人亏钱我赚钱,而是别人亏的多,我亏的少。整体公司的现金流依然会处在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发展的前提是不具备的。
问:固定资产以及产能,有没有开始重新投入、重新启动?
答:在养殖端,新增产能以及在建工程的建设现在还没有大规模重启。一季报、第二季度,有一小部分的投资支出,主要为支付前期的一些投资款。
下一步什么时候会新增在建工程或新增产能投入,要看下半年现金流状况,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
问:公司产能利用率规划目标?
答:公司不做产能利用率的规划,会根据现有产能来做生产决策的规划。没有说要整体控制产能,现在公司产能利用率是比较满负荷的。
问:公司资本开支决策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答:首先,资本开支大前提一定是你现在有足够的生产力,不管是土地也好,人员也好,资金也好,要看具不具备这样发展的前提。从去年生猪行情下,发展的大前提是不具备的,虽然公司有土地,但是现金流是不支撑公司发展的。所以大前提都不存在,也没法谈投资的决策了。
问:扩产策略大概是什么样的?
答:公司不是看行情扩产,在目前的这个市场行情下,可能会有(扩产)这样的一个动作,扩展是一个结果。我们觉得整个市场行情好转的状态下,公司不管是经营上还是整体的策略安排上,可能会更加的偏乐观一点,或者偏积极一点,这都是企业运营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公司能繁母猪的变化从来不是我们用来对未来行情的预判所决定的。不管二季度能繁母猪下降,还是未来能繁母猪上升,我们一定是基于公司的经营规划和现金流整体的考虑来做的,而不是我们判断明年猪价会涨或者会跌,来改变现在能繁母猪的存栏。
问:如何看待未来全国可供生猪养殖企业大面积拿地机会?
答:整体来看,生猪养殖企业它所需要的用地类别是比较特殊的,一般是我们使用设施农用地或者使用林地之类的用地。在全国来看,这样的土地有,但整体的数量没有那么多。对于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正常十万头的猪场它需要连片的用地比较面积比较大,所以符合我们选址的点,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是有限的。
问:如何看待最近各地好像有政府清退环保不合格以及违建的猪场?
答:长期来看,对于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大规模的生猪养殖企业来看,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因素。如果环保不达标,包括违建影响了周围正常居民的生活,长期来看肯定是会被淘汰的,这是毫无质疑的。
问:未来扩张会不会出现负规模效应?
答:现在至少我们还没有观测到这样的因素。从几个层面来看,不管是饲料,还是营养、技术研发上、经营管理上,我们认为规模的增长都会是成本下降的一个助力。现在所呈现的一个现象,在公司过去两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的规模增长使得成本有一定的上涨。主要原因:首先一方面是来自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原料价格上涨带来了整体饲料成本的增长;第二是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整体经营管理效率上是有一个下降的,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也在这方面持续的着手,成本是一个持续下降的状态。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规模是会带来成本的下降。
4.关于成本效能
问:公司的主要降本路径?
答:降成本肯定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优化、改善。首先,在生产成绩上,还是有很多要做的事情,在生产的细节,疫病的防控,健康管理,一线工人比较细致的操作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降本空间。在管理上,在技术的应用上是可以带来成本的下降。第二点,成本下降是来源于我们使用的智能化装备以及现代化技术所带来的养殖成本的改善。这些包括智能思维,智能环控,一些智能化装备的使用上,可以明显提升生猪的养殖成绩。未来成熟之后,还可以降低整个人工的费用,最终会带来养殖成本的下降。
问:公司如何做到成本领先?
答:中国养猪业的三个阶段,如果说过去讲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经济学的一般规律,那么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我们已经把第一个阶段快走完了。在以资本驱动的时代即将结束并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以效率、质量为特征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降成本,做到成本领先。第三个阶段是靠价值,生产出更低价更高品质的食品,这是价值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现在应该是到了第二个阶段,那如何做到成本领先呢?首先要看先行者,站在全球的维度看行业、看先行者、看丹麦。丹麦的数据比较公开,数据比较全。我们会发现养猪是个好行业,是个好赛道,利润空间还很大。
死磕技术,深挖成本空间。把每项指标对标下来,把每项成本打开来看,发现还有600元的成本空间。
饲料维度,如果料比能从3.1降到2.4,每头猪可以降低成本276元;
种猪维度,如果窝均活仔数能从12.3头提升到15头,每头猪可以降低成本29元;
健康维度,各阶段兽药疫苗的管理,还有57元的下降空间;
人工维度,如果员工熟练度得到提升,头均人工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其它各项成本通过管理也都有下降空间,如折旧、环保、水电、期间费用等。
这就是说养猪这个行业,死磕技术的背后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技术,而是喜欢那能省下的600块钱。说专抓管理不是因为我们爱好管理,是因为抓管理就能抓出效益来。
(本段问答摘自秦英林近日在“2022年第18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上的演讲分享。)
问:公司生猪成活率如何能回到九成以上吗?
答:生猪存活存活率,整体来看还是管理上的问题会更大一点,包括仔猪出生之后的护理,一些病弱猪的管理,一线员工能否去做到位,管理干部能否把一些标准的动作和有效的工作宣讲到位,培训到位,都是比较大的考验。成活率如果能回到历史最好的水平,对降本贡献将会很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问:公司在上游动保行业布局的动机是什么?
答:关于和中牧的合作是兽药生产、兽药经营研发以及技术咨询,不涉及疫苗和其他的,主要是兽药。整体来看,现在主要的合作还是属于参股为主,主要的出发点是站在整体的成本考虑的前提下。我们作为行业中比较大的兽药以及动保产品的客户,我们如何在产业链上做一些优化,或者做一些经营上的决策,来降低整体的采购成本,是我们合作的主要出发点。
和科前生物的合作,整体入股比例是比较小的,没有达到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对于这个重要股东的认定标准。如果达到相关的认定标准,公司是要以关联交易的格式来披露的。其实占比比较小,不会造成太大采购决策上的影响。
5.关于楼房养猪
问:怎么看待现在楼房养猪它的效率?
答:现在来看,楼房养猪在我们内部来看是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认为如果在一切条件都顺利、良好的情况下,能养出非常好的猪。因为技术化程度非常高,包括养殖密集度也是非常高,所以经过磨合和人员能力的提升,经营优化,最终是会养成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问:公司未来会考虑下一代猪舍用楼房的形式吗?
答:现在公司主要的生猪养殖产能还是平铺猪舍,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会优先建设平铺猪舍的。
6.关于公司成长战略
问:怎么看待公司成长性?
答: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公司养殖产能和屠宰产能目前还是处在一个持续扩张的状态。
第二,从经营的效率以及经营的结果上来讲,在屠宰上现在还没有实现盈利,未来我们在扩大屠宰产能,经营成熟之后,可能会实现三十到五十元的盈利。
第三,再往后可能通过销售结构的改善,通过一些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可能会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
现在公司的养殖成本和历史的水准是来比还是偏高的,虽然是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具体的养殖成绩上来看,公司做的和历史最优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我们是否能在养殖场地具体到人员素质、经营管理,以及内部的一些业务管理上能否达到之前的优秀水平。第二,是否能通过一些更精细化的模式的管理来提超过之前的水平,包括使用一些智能化的装备,新的科技,新的技术应用到养猪的生产中去。
对现阶段的目标,包括中期的目标,肯定是将成本持续下降,向我们历史的最好水平看齐。但更长远来看,我们是希望好于历史水平的主导。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理财##巴菲特##股票##财经头条#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分享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中国太保(601601.SH)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本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保寿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90.53亿元,同比增长5.4%,本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保产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人民币918.26亿元(为太保产险及其子公司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数据,下同),同比增长12.2%。
虽然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猪周期的反转充满期待,但上半年,在生猪出栏价格依然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上市公司仍呈现大范围亏损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6月中下旬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已持续攀升至盈亏平衡线以上,行业整体步入盈利区间。
猪企上半年业绩普亏
被称为“猪茅”的牧原股份(002714)7月14日晚间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预亏达近69亿元。
公告显示,由于牧原股份在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预计上半年经历亏损63亿元至69亿元,同比下行166.13%至172.43%;扣非净利润亏损72亿元至78亿元,同比下行165.06%至170.48%;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2元/股至1.32元/股。
牧原股份的亏损不是个例。不完全统计,Wind中信证券行业类畜牧养殖板块已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的14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业绩同比增长,新五丰(600975)、傲农生物(603363)、罗牛山(000735)等生猪养殖个股同比下滑幅度居前。
14日晚间罗牛山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亏损1500万元至21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7.15%至166.01%。
对于业绩预亏罗牛山表示,公司生猪出栏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受本报告期内的生猪价格由年初低位振荡回升的影响,和同期饲料成本相对高位等因素叠加影响,虽第二季度生猪板块利润较第一季度减亏,但本报告期生猪板块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亏损。
虽然地方政府对公司下属分公司的房屋及土地(包括构筑物、其他附属物)实施依法征收,使得新五丰预计获得资产处置收益7558.08万元,但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依然预亏达1.6亿元到2亿元。
新五丰称,2022年1-6月,公司生猪业务稳步发展,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163.29%。但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同时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亏损。
傲农生物也称,报告期亏损主要是生猪养殖业务导致。2022年上半年,傲农生物公司生猪出栏量对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生猪价格总体处于低位且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公司预计 期内净利润亏损6亿元到7亿元。
唐人神(002567)上半年也预计亏损1.41亿元至1.3亿元。公司表示,本报告期净利润为负数,主要来自于生猪养殖业务亏损,期内由于生猪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叠加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现亏损。
行业已步入盈利区间
7月14日,国内期货市场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9收于22300元/吨,而此前在7月12日,该主力合约已达23290元/吨的高点,较3月中旬最大涨幅已近45%。
而现货市场方面,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7月4日至7月10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2.26元/公斤,环比上涨13.5%,同比上涨30.6%。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8.58元/公斤,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25.6%。
搜猪网数据显示,7月13日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冲高至近期阶段性高点22.6元/公斤附近。目前整个全行业已完全摆脱亏损,出栏每头肥猪的利润大概可以达到500元左右。
牧原股份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告中披露,公司二季度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稳步降低,当前完全成本略高于15.5元/kg。根据大致估算,自去年年初的粮食价格上升对公司单位养殖成本的影响约为1.5元/kg-1.8元/kg。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等外部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成本目标为阶段性实现14.5元/kg-15元/kg的养殖完全成本。
农业农村部1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生猪生产座谈会。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生猪存出栏量保持稳定,能繁母猪产能处于正常合理区域,生猪养殖扭亏为盈。
不过会议也指出,受部分养殖场户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因素叠加影响,6月底和7月初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近期震荡趋稳。由于能繁母猪产能充足,后期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条件。
保供稳价发力猪价仍预涨
面对生猪价格短期非理性暴涨的局面,相关部门也启动了系列保供稳价措施。
为确保生猪市场稳定运行,7月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会议上有关方面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等,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并提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在6月中旬及下旬,第十二批、十三批国储冷冻肉收储陆续启动,促使了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快速回升的背景下,7月5日,国家发改委也随即火速发布了研究投放猪肉储备的信息,并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商讨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监管。
除政策稳价外,市场对于能繁母猪去化不足的担忧,也对猪价上行形成抑制。
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1年6月的阶段高点持续下降,截止到2022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92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但与农业农村部“十四五”期间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的调控目标相比,依然高出2.2%。
不过,市场对于下半年生猪价格上行的趋势依然普遍看好。
百川盈孚认为,预计7月中旬前后,出栏大猪价格出现回调整理的几率偏高,以挤掉6月下旬以来暴涨产生的部分“水分”,但7月份月内猪价回调幅度有限。尽管在发改委的干预下7-8月份期间猪价有回调空间,但7月份的价格重心相比6月份将继续上移的可能性极大,7-9月份出栏大猪月度均价环比将总体继续上涨的大趋势很难改变。预计涨跌幅在1-2元/公斤左右。
上市猪企对于后续业绩表现也充满信心。唐人神称,为完成2024年500万头的生猪出栏规划目标,公司自2021年以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力度以及银行贷款,储备培养了生产、兽医、饲料营养等技术和管理后备人员,加大饲料营养、智能化养猪等研发投入力度,造成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大幅增加,但是现阶段公司生猪产能尚未完全释放,造成公司生猪养殖头均盈利能力下降。随着公司生猪出栏量的提升,进一步发挥规模化养殖的效率优势,叠加生猪价格的恢复,公司盈利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改善。
牧原股份也在公告中称,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猪价处于较好区间,生猪养殖行业整体经营状况将有所好转,预计公司下半年能繁母猪数量将趋于回升。生猪价格短期内可能受到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剧烈波动。长期来看,生猪市场价格由生猪供给和需求决定。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会高于上半年。
10月11日,牧原股份盘中最高价83.66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牧原股份最新价为82.3元,上涨0.35%,全日成交金额达到16.39亿元,换手率1.7%。根据最新收盘价进行计算,牧原股份总市值为1779.24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牧原股份自上市以来的前次股价高点出现在2019年9月5日,当日最高价为82.98元(前复权),后市未能突破前次高点,股价最低于2019年9月26日下探62.64元(前复权)。以最低点为区间起点计算,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0月11日,牧原股份区间累计涨幅达到31.39%。
横向与市场指数和所属行业进行比较,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0月11日区间内,中小板指同期上涨1.91%,申万二级行业畜禽养殖同期上涨15.97%。个股表现跑赢中小板指,强于所属申万行业指数。
市场汇总
从全市场来看,10月11日沪深两市共有我武生物、宝鼎科技、上峰水泥等35只股票价格创历史新高。其中我武生物股价已连续五日盘中创下历史最高价。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牧原股份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牧原股份股票、太平洋保险股票代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