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 | 杨万里
4月12日,沪指日内V型反转,最终收涨1.46%,重返3200点以上。当广大投资者纷纷回血之际,泽璟制药的投资者却在角落里黯然神伤...
没啥其它原因,就是股价又跌了。
今日,泽璟制药再次下跌5.38%,收盘价为31.14元,总市值为74.74亿元。目前,该公司股价、市值均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若将时间再推前,在2020年8月4日,泽璟制药股价最高涨至128.92元,总市值达到309亿元。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累计跌幅约为75.8%,总市值蒸发超234亿元。
有投资者对此吐槽道,“唉,高位买的亏惨了,心凉凉啊”。
此外,还有投资者犀利提问泽璟制药董秘,“公司的股价跌成这样,如果是别的公司,其他的投资人早就吵翻天了...你们真的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回报,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理解”。
上市公司方面回复称,“谨代表管理层衷心感谢全体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股价腰斩,除了中小投资者亏惨惨重,公司实控人也遭遇财富大缩水。
泽璟制药董事长、实控人为盛泽林,美国国籍,博士学历。公开数据显示,他持有公司20.82%股权。
在2020年8月份股价高点时刻,盛泽林持股市值超过60亿元,但现在持股市值不足16亿元。这意味着,他的财富蒸发超过44亿元。
资料显示,泽璟制药是“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第一股”,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创新药。
上市之初,泽璟制药一度是投资者眼中的明星公司,但很快被市场冷落,即使上市公司拿出回购措施,依然没能扭转股价下跌势头。
为何不香了?
一是市场因素。
众所周知,科创板投资门槛比较高,普通投资者要想参与得需要50万金融资产。而现实是,A股大部分股民的股市资产在10万以下。
此外,从去年年底以来,基金发行持续降温,并在今年3月份降至冰点。数据显示,3月新发基金规模仅为104亿份,环比降幅达59%。
基金发行低迷导致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而做多力量偏弱。
二是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亏损,难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近6年来,泽璟制药业绩连续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19亿元。
细分看,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泽璟制药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283亿、1.465亿、4.401亿、4.619亿、3.192亿。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4.14亿元。
泽璟制药解释称,2021年净利润亏损是由研发投入增长与公司药品在上市商业化前期拓展阶段的投入所致。
三是创新类医药股的投资逻辑动摇。
一组数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从4586亿元猛增至6519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5%。据机构预测,到2035年,医保基金缺口超过9000亿元。
随着医药监管进行改革,给老百姓减负以及给财政减压是未来发展趋势,所以近两年频繁出现医药产品大幅降价现象。
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药企的盈利模式发生大变化,使得投资者对医药股未来的预期生变。
以恒瑞医药为例,作为A股昔日大白马,在产品大幅降价后,业绩罕见下降,股价也腰斩。
值得一提,泽璟制药旗下的“多纳非尼”已经获批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国产肝癌靶向。不过,外界对多纳非尼的前景持谨慎态度。
外界的担忧是该产品或面临严峻竞争压力。
在“多纳非尼”未获批上市前,德国拜耳公司的索拉非尼和日本卫材公司的仑伐替尼分别占据着国内一线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市场。
不过,在2021年10月份之后,它们的专利期纷纷到期,很快国内出现了一批仿制药,成为“多纳非尼”的新竞争者。
目前,“多纳非尼”已经准入了200多家医院。与国家医保谈判成功后,降价幅度超60%以上,并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未来,“多纳非尼”是否能扭转泽璟制药亏损的现状,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上交所2022年7月14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亚星化学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亚星化学当日报收6.24元,涨跌幅为10.05%,偏离值达10.14%,换手率5.25%,振幅8.82%,成交额1.02亿元。
7月14日席位详情
今日榜单上出现了一家实力营业部。买二为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该席位买入544.32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947次,实力排名第5。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今日还参与了均胜电子(净买额-7787.84万元),绿的谐波(净买额-4401.88万元),长城电工(净买额3832.33万元)等14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前一日股价开盘后不久封上20%涨停板,今日开盘股价又飘绿,这家公司怎么了?
5月31日晚间,科创板泽璟制药(688266.SH)发布一则盐酸杰克替尼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的消息,6月1日,泽璟制药以30元/股开盘,开盘不久20%的涨停板涨停,截至6月1日收盘,公司报收33.94元/股,收涨20%。
作为一家药企为啥一则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就让股价涨停,或许得益于在疫情这个时期的该药品用于重型新冠肺炎的治疗。
公司公告
公司称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盐酸杰克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JAK抑制剂类药物,属于1类新药,公司拥有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杰克替尼对多种Janus激酶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效学和临床研究结果已显示杰克替尼能够显著抑制多种免疫炎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够引起部分患者出现全身过度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或肺组织炎症,进而导致重症肺炎,甚至危及生命;杰克替尼可以通过抑制这些过度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治疗重症肺炎的目的。
另外,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杰克替尼还可以抑制AP2相关蛋白激酶1(AAK1)活性,从而阻止呼吸道病毒通过内吞作用进入机体,以及病毒的细胞内组装。因此,杰克替尼也可能具有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患者肺泡细胞,从而减少体内病毒载量的作用。
盐酸杰克替尼片目前正在开展多个炎症性疾病或纤维化疾病的临床研究,包括骨髓纤维化(III期)、芦可替尼不耐受的骨髓纤维化(IIB期注册临床试验)、芦可替尼复发/难治的骨髓纤维化(IIB期临床试验)、重症斑秃(III期)、强直性脊椎炎(II期)、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期)、特发性肺纤维化(II期)、移植物抗宿主病(II期)及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II期)等。杰克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获得了美国FDA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在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盐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研究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
不过,泽璟制药表示,本次盐酸杰克替尼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事项对公司近期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本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后,自受理缴费之日起60日内或在特殊审评审批规定期限内,如未收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否定或质疑意见,公司方可按照提交的方案开展临床试验,因此本次申请能否获得批准尚存在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泽璟制药2020年1月23日科创板上市,上市之后连亏两年,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588.19%,净亏损4.5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1.28%。
对于业绩变动,泽璟制药解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首个1类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当年取得药品销售收入16,317.27万元、在研抗体产品对外授权许可收入2,581.80万元,而上年度营业收入仅为在研产品对外授权许可收入、少量中间体销售及技术服务收入。
此外,2021年,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新药研发管线进一步丰富,研发项目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阶段,研发支出进一步增加,公司2021年度研发费用50,939.43万元,较上年增加19,519.60万元,同比增长62.13%;同时,公司处于药品上市商业化前期拓展阶段,需投入较多的前期市场拓展和学术推广活动费用。
因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99.92万元,净亏损同比增加13,176.9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778.42万元,净亏损同比增加14,310.95万元。
公司称,科创板IPO募资净额为19.08亿元,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营运资金仍大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如果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将影响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在研药品商业化进度,影响公司研发和生产设施的建设、未来人才引进和现有团队的稳定,可能导致公司放弃具有更大商业潜力的药品研发,不利于公司在研药品有关的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商业化进程。
东财Chooice数据
业绩亏损情况下,泽璟制药股价表现也不如意,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超过五成。在5月31日消息面刺激下股价6月1日涨停,在6月2日开盘又飘绿,截至发稿股价仍处于下跌状态。
文 | 杨万里
4月12日,沪指日内V型反转,最终收涨1.46%,重返3200点以上。当广大投资者纷纷回血之际,泽璟制药的投资者却在角落里黯然神伤...
没啥其它原因,就是股价又跌了。
今日,泽璟制药再次下跌5.38%,收盘价为31.14元,总市值为74.74亿元。目前,该公司股价、市值均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若将时间再推前,在2020年8月4日,泽璟制药股价最高涨至128.92元,总市值达到309亿元。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累计跌幅约为75.8%,总市值蒸发超234亿元。
有投资者对此吐槽道,“唉,高位买的亏惨了,心凉凉啊”。
此外,还有投资者犀利提问泽璟制药董秘,“公司的股价跌成这样,如果是别的公司,其他的投资人早就吵翻天了...你们真的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回报,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理解”。
上市公司方面回复称,“谨代表管理层衷心感谢全体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股价腰斩,除了中小投资者亏惨惨重,公司实控人也遭遇财富大缩水。
泽璟制药董事长、实控人为盛泽林,美国国籍,博士学历。公开数据显示,他持有公司20.82%股权。
在2020年8月份股价高点时刻,盛泽林持股市值超过60亿元,但现在持股市值不足16亿元。这意味着,他的财富蒸发超过44亿元。
资料显示,泽璟制药是“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第一股”,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创新药。
上市之初,泽璟制药一度是投资者眼中的明星公司,但很快被市场冷落,即使上市公司拿出回购措施,依然没能扭转股价下跌势头。
为何不香了?
一是市场因素。
众所周知,科创板投资门槛比较高,普通投资者要想参与得需要50万金融资产。而现实是,A股大部分股民的股市资产在10万以下。
此外,从去年年底以来,基金发行持续降温,并在今年3月份降至冰点。数据显示,3月新发基金规模仅为104亿份,环比降幅达59%。
基金发行低迷导致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而做多力量偏弱。
二是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亏损,难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近6年来,泽璟制药业绩连续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19亿元。
细分看,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泽璟制药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283亿、1.465亿、4.401亿、4.619亿、3.192亿。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4.14亿元。
泽璟制药解释称,2021年净利润亏损是由研发投入增长与公司药品在上市商业化前期拓展阶段的投入所致。
三是创新类医药股的投资逻辑动摇。
一组数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从4586亿元猛增至6519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5%。据机构预测,到2035年,医保基金缺口超过9000亿元。
随着医药监管进行改革,给老百姓减负以及给财政减压是未来发展趋势,所以近两年频繁出现医药产品大幅降价现象。
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药企的盈利模式发生大变化,使得投资者对医药股未来的预期生变。
以恒瑞医药为例,作为A股昔日大白马,在产品大幅降价后,业绩罕见下降,股价也腰斩。
值得一提,泽璟制药旗下的“多纳非尼”已经获批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国产肝癌靶向。不过,外界对多纳非尼的前景持谨慎态度。
外界的担忧是该产品或面临严峻竞争压力。
在“多纳非尼”未获批上市前,德国拜耳公司的索拉非尼和日本卫材公司的仑伐替尼分别占据着国内一线肝细胞癌靶向治疗药物市场。
不过,在2021年10月份之后,它们的专利期纷纷到期,很快国内出现了一批仿制药,成为“多纳非尼”的新竞争者。
目前,“多纳非尼”已经准入了200多家医院。与国家医保谈判成功后,降价幅度超60%以上,并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
未来,“多纳非尼”是否能扭转泽璟制药亏损的现状,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泽璟制药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泽璟制药股吧、亚星化学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