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里巴巴的P8级别和华为的17-18级别在行业内有相当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华为的17级员工可以大致与阿里巴巴的P7-P8级别相对应,而阿里巴巴的P7-P8级别则大致相当于华为的16-18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级别的对比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因为两家公司的晋升机制、薪酬结构以及员工福利存在差异。
1、华为正编职级薪酬体系是以职级为基准的,以下是对华为部分职级薪酬的简要说明:16级职级薪酬:平均年薪:约为49万人民币。月薪:约为31K。奖金:中位数为12万人民币,大约相当于4个月的薪资。薪酬构成:基本薪资:员工的主要固定收入来源。年终奖:根据员工的表现和公司业绩进行发放。
2、级员工的平均年薪约为49万人民币,其中包括月薪31,000元和奖金,奖金的中位数约为12万人民币,大致相当于四个月的工资。员工的收入由基本工资、年终奖以及可能的海外补助等多部分组成。此外,华为员工的收入还包括股票分红,这也是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华为的薪酬结构以职级为基准,例如16级对应初级/中级岗位,而15级和16级则对应*工程师等*职位。16级的平均年薪约为49万人民币,其中月薪31K,奖金中位数为12万,相当于大约4个月的薪资。基本薪资、年终奖和可能的海外补助共同构成了员工的收入来源。
4、人均财务数据:2023年华为人均薪酬75万元,人均利润42万元,体现出员工较高的工作效率。
5、腾讯: 薪资结构:一般为12+1+1=14薪,但实际上能拿到1620薪。 职级体系:优化为14级,统一置换为“专业职级+职位称谓”。 股票:内部不同业务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游戏团队和腾讯云团队股票份额较高。百度: 薪资结构:月薪×15,关键岗位有股票、期权等。
有很多原因阿里比华为难进。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华为虽然平均都有70万年薪,但是压力太大,能拿70万的工资,至少要为华为做出几百万的贡献。首先一个华为不上市,不存在一个明确估值,其次业务重叠得很少,确实不好比。两个没有可比性,一个科技公司,一个搭建数据平台的中介公司。
要说差距,其实不太好界定。首先一个华为不上市,不存在一个明确估值。其次业务重叠得很少,确实不好比。华为和阿里没法比,一个是从国外赚钱回来一个是把钱往外送,一个是搞*技术,让中国 科技 走到世界之巅。一个是做平台,把实体经济搞下来。这就是最简单的两点。
公司的待遇和制度不一样,相对而言腾讯百度阿里比华为要有人性得多,所以华为加班这么多人讨论而腾讯百度阿里加班讨论的人这么少。华为每个月末周六是必须上班的,腾讯百度阿里没有。华为上班是要打卡的,早9点前必须到,但是腾讯百度阿里上班时间是完全弹性的,而且基本都是十点左右到即可。
PS:估计会有人说华为不做通讯,其他企业也会做,那我想说的是阿里和腾讯不做,照样也会有人做他们类似的产品,而且华为相比其他两者的可替代性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