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元意外成为全球利率急升的牺牲品。
自2022年以来,日元持续贬值,不断创下历史新低:
目前对人民币一直维持在4.9左右的范围内;对美元一度跌至1美元=136日元的低位,不断刷新最低记录。日元在去年兑美元大幅贬值11.42%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已下跌约17%。
援引英国金融时报中摩根大通(JPMorgan)日本外汇策略主管的说法是,“相对于更广泛的一篮子货币,日元正处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元:“弱势日元总体上对经济有利”
对于日元下跌的直接原因,日本经济界如何看待?
东京的外汇交易员强调,只不过是货币政策分化:美国国债收益率高,日本国债收益率低。美联储(Fed)启动了似乎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快的货币政策收紧步伐,而日本央行(BoJ)则坚决捍卫持续的政策宽松。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 坚持认为,日本的低通胀意味着国内利率上调幅度不必接近美联储的加息幅度——至少目前还不必。由于日本央行已经持有日本国债市场一半的国债,而国债收益率由其决定,因此日元成了美国和日本利差扩大的主要减压阀。
今年他曾多次表态:
3月25日,黑田东彦表示,“弱势日元总体上对经济有利”。
4月29日,黑田东彦重申“日元贬值在总体上是有益的。日央行推动日元贬值,主要原因还是日本经济基本面疲软,且仍未摆脱通缩风险。
6月6日,黑田东彦明确表示,“日央行有必要持续实施积极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日本经济仍处在疫情后的复苏阶段,实际GDP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就业与收入状况仍相对疲软。二是日本是大宗商品进口国,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日本贸易条件的恶化有必要通过继续实施货币宽松来减轻这种负面影响。三是2%的价格稳定目标需要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
总结来说就是,“贬的好”。
日元够便宜了吗?能成为避险货币吗?
摩根大通:投资者请警惕
随着日元贬值加速,买入日元的逆势操作建议声音也越来越大。简单的市场逻辑是,对冲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全球经济,廉价的避险货币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而摩根大通日本外汇策略主管本杰明?沙蒂尔指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日元确实疲软,但它便宜吗?
沙蒂尔认为,投资者应该对暗示日元被严重低估的说法保持警惕。这些都没有考虑到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日元的交易背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日本多年来进出口平衡的变化。
日本5月份录得有记录以来第二大月度贸易逆差,部分原因在于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激增。但经济从贸易顺差向逆差的长期转变,反映了更广泛的力量在起作用。10年来,日本企业将工厂转移到海外,削弱了出口的势头。
不久前,日本还为亚洲四小龙提供了以高科技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但日本现在从亚洲其他地区进口的电子产品超过了它向该地区出口的产品。简而言之,“日本公司”为了给进口买单而需要的外汇超过了它通过出口获得的外汇:从根本上对日元不利。
同样,对于日元是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波动的可靠对冲手段的说法,投资者也应持怀疑态度。美国主要股指已经进入熊市区间。然而,日元也已大幅贬值。
沙蒂尔表示,迄今为止,日元在避险方面名不副实,部分原因在于日元“套利交易”的受欢迎程度下降。所谓套利交易,即利用日元为购买其他地区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提供资金。
过去10年,面对大量低收益率至负收益率的货币,交易员借入日元的规模远远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日本央行的数据显示,外国银行从其东京子公司借入的日元——衡量外国对日元融资需求的一个指标——仅为金融危机前峰值的40%。
金融危机促使投资者争相抛售高风险资产,使以日元融资的交易迅速平仓,并在2008年初推动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19%。现在,在市场压力大的时候,人们不再急于买回日元平仓。
拿什么拯救日元?
如何拯救日元贬值?沙蒂尔分析称,汇率干预肯定不是解决办法。
日元疲软反映的是基本面因素,而不是投机活动。如果日本央行做出让步,允许国内国债收益率上升,将缩小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利差。这将为日元提供短期利好,美国国债收益率见顶的迹象也会如此。向游客重新开放日本边境也会有所帮助。
但这些因素不会表明日元将出现长期拐点,而是表明日元的波动性将保持在高位。日元重返可持续升值期,最终将需要日本贸易流的构成发生根本转变。
沙蒂尔建议,重启闲置的核电站会减少能源进口需求,这可能是一个推动日元汇率的上涨因素,“但这还需要重大的政策转变,这要超越纯粹的经济考虑”。
苏垦农发(601952.SH)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5.79亿元,同比增长2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3.83%。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股。
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为主产品销量及价格上升、毛利率增加所致。
随着欧美股市深陷高通胀和衰退的泥潭,国际投行对中国市场的偏好如同潮水一般越涨越高。
在周三最新的表态中,摩根大通的亚洲证券策略分析师Mixo Das明确把中国股市称为“全球市场的避险天堂”。在欧美央行咬紧牙关追赶失控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支持政策也令分析师们感到格外安心。
Das表示,如果投资者正在关注全球市场面临的挑战,那么中国着实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个能够避免许多风险的避风港湾。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中国股票的确是市场中最不需要回避的品种。
A股踏上“牛市门槛” 外资纷至沓来
从财联社过去一个月来的报道也能看出,Das显然已经不是第一个盛赞中国市场的外资大行。六月初,瑞银全球财富管理、花旗集团都对中国股市表达了乐观态度。高盛也在研报中表示,中国上市公司的Q3业绩同比增速应开始改善,料大幅高于Q2同比下降的状态。
在一片看好声中,外资投行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A股的研究上,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Point 72今年上半年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两倍。伴随着A股独树一帜的稳步反弹,反应资金情绪的北向资金也开始呈现稳步入场的态势。
(北向资金流入情况,Wind、国信证券)
给予市场信心的,正是A股市场在全球动荡之年的稳健表现。从4月27日开始计算,沪深300指数涨幅已经接近20%,堪称踏上“牛市”的门槛。眼下沪深300跑赢全球竞品的程度,也是2014年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
(五月以来沪深300、标普500指数走势,TradingView)
Das补充道,中国在岸股市的股指其实仍处在“非常便宜”的状态,中国A股的动态市盈率大约在13.1,比标普500指数的16低了不少。
除了在岸A股外,投行们也开始重视海外中概股的反转机会。今年上半年短短三个月里,摩根大通就经历了看空中概股到大幅上调中概股评级的惊人转变。
中国市场的独树一帜也有利于优秀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就在周三,韦尔股份、东鹏饮料均发表公告称,有计划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交所上市。欣旺达则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GDR并在瑞士或伦敦交易所上市的计划。
2021年进入倒计时
你的年度目标完成得怎样?
如果让J.P.Morgan来解答,那一定是bravo!
毕竟,按摩根大通透露的中国市场4年计划来看
即将迎来的2022年里,它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
集齐证券、期货、基金公司
三大板块独资控股的外资机构!
图/JPM官网,2021在中国的百年纪念
01
爱了,摩根大通的“中国速度”
在开篇前,主页君先考你一个知识点:
J.P.Morgan放话进军中国市场,紧接着,它拿下牌照建立了中国的全资券商公司,至此,“入驻”的动作就完成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一家外资金融机构谈到入驻中国时,带来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包括券商、银行、期货等等的一整个金融体系。
弄懂这个区别,你就会发现,在占据中国市场这件事上,摩根大通的车速真的很快!
今年10月,高盛才宣布全资持有高盛高华证券已完成监管备案,12月初,花旗还在不紧不慢地提交中国券商牌照的申请。
图/Financial Times
摩根大通表示,请允许我有些小骄傲,因为:
银行方面,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家外资银行;证券领域,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于今年8月正式获批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期货方面,2020年摩根大通(中国)的期货业务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方面,摩根大通的公募合资公司——上投摩根,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670亿人民币……图/JPM官网
未来完成上投摩根***的股权收购后,摩根大通成为国内第一家独资控股,且集齐证券、期货、基金三颗龙珠的外资机构,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前,摩根大通中国区CEO梁治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也剧透了一把:
摩根大通的目标是终有一天能够在中国取得完备的金融牌照、全资控股本土公司,在中国实现业务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制订了一个四年计划推动在中国地区的发展。希望到2022年底能够基本获得实现目标所需的业务牌照、业务平台和本土能力。
对于这种“中国速度”,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表示:来中国,大有可为。
图/采访原文
没错,在一众外资迅猛入驻的背后,中国市场,就是新的宝藏地!
02
外企扎堆涌入中国,留学生可太抢手了!
除了摩根大通,落地中国的外资控股券商已有8家,看似数量不多,但加上每一家组建的其他的金融公司体系,就是全新的广阔市场。
当外资券商完成股权变更,紧接着的,当然就是招兵买马啦!
图/DBC职梦
全面开放扩招!留学生们请听好
外资投行想在中国做生意,势必要招一批既会中文、又了解当地文化,还具备国际视野和金融知识的新人。为此:
摩根大通公开表示未来2-3内将中国投行团队人数扩大40%-50%,甚至把上海中心大厦的办公室增加了三分之一,扩大至20,000平方米。高盛CEO在出席清华大学和高盛的合作项目时,透露了在中国的小目标:未来5年内将中国团队增加至600人。瑞银亚太地区投行部负责人David Chin公开表示未来3-4年,瑞银将在中国增设400多个岗位,预计员工数将增加一倍。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为了招聘中国本地人才,甚至专门在官网开辟了一个招聘专栏!图/摩根大通的上海办公楼
这样的大前提下,具备双重背景的商科留学生就是扩招的最大受益者,一秒成为顺位的candidate!
拿摩根大通的招聘信息来说,几乎每一个中国区职位都有精通双语,具备国际化视野
的要求,就差直接写明“我只想要留学生”了。
图/JPM官网
中资券商:高薪开抢留学生,是大趋所向
虽然外资投行正加速闯入中国市场,但也有可能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
而在中国耕耘了数年的中资券商,既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又有稳定且大量的营收,为了防止外资投行挖人过去,已经大幅涨薪,
应届月薪3w+的诚意,大家都看在眼里。
特别是留学生最想进的中资券商投行部,都涉及美股或港股业务,有海外经验的留学生大大加分哦。
心动了?正巧,机会就在眼前,今年各大名企春招都将在12月陆续启动!
✅为什么你不能错过2022春招?
春招有很多优势,比如要求较为宽松,例如,部分国内秋招名企虽有补录,但不能二次投递,但春招要求更宽松——即使是投过的企业,春招也可以再投
图/上℡☎联系:软,下网易
❌为什么不能等到1月才开始准备?
和秋招相比,春招的招聘时间普遍都比较短,招聘流程快,越早开始准备,压力越小!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岗位都是招满即止,招到合适的人就立刻关闭岗位,你必须成为那个抢跑者。
图/DBC职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摩根大通最新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摩根大通最新消息、苏垦农发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