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沪深两市首份年报出炉,*ST华塑拔得头筹!
1月17日晚,*ST华塑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净利润亏损564.51万元。在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仍超过1亿元。
公司同日公告,公司符合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董事会同意公司向深交所申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
在股吧里,投资者已封其为“2022第一摘帽股”!
公司证券部值班工作人员表示:“能否春节前摘帽,存在不确定性。”
天玑智谷贡献大部分营收
*ST华塑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488.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64.51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55.9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1年收购的天玑智谷为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
*ST华塑公告
年报显示,天玑智谷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实现净利润2057.3万元。公司确认的纳入合并的天玑智谷营业收入总额为2.42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82.28%。
*ST华塑公告
2021年9月6日,*ST华塑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公司全资子公司康达瑞信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天润达持有的天玑智谷51%股权,交易价格为1.02亿元。2021年9月28日,天玑智谷51%的股权已过户至康达瑞信名下。
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增加了电子信息显示终端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服务业务,快速切入电子信息显示终端行业。
天玑智谷的客户集中度较高,第一大客户赛普特是显示科技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2020年,在全球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对显示产品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天玑智谷因较好保证了该客户订单的交付,已成为赛普特最稳定的供应商之一。
天玑智谷2021年内销与出口销售额均不断提升,在原有赛普特、创维等大客户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发了联想来酷、浙江大华、清华同方等行业内知名客户。
交易对方已承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实现的净利润累积不低于6400万元。
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由于存在摘帽预期,*ST华塑近期市场表现强势。自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后,从2021年12月27日的收盘价2.75元/股到2022年1月14日的收盘价3.78元/股,半个多月时间里,公司股价已经上涨37.45%。不过在1月17日,公司股价以跌停收盘,报3.59元/股。
中证金牛座APP
2021年12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3亿元,实现扣除后营业收入2.23亿元-2.83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万元-6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55.99万元。
*ST华塑公告
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负值,2019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于2020年4月1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2020年虽然扭亏为盈,但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464.9万元,同时当年营收仅5008.44万元,不足1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及相关过渡期安排,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交易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ST华塑公告
2021年业绩预告一公布,投资者纷纷表示:“今年一定摘帽!”
公司在17日晚的公告中表示,公司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能否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ST华塑目前主要从事医疗服务业务。公司此前多次转型,也经历了多次实控人变更。
*ST华塑表示,未来,公司将紧跟中长期发展战略,基于天玑智谷在技术和客户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业务布局,打造上市公司新的竞争优势和业绩增长点,掌握电子信息显示终端未来发展先机,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中国证券网
今年以来的回暖行情中,一只对部分投资者来说略显陌生的指数逐渐引起市场注意:截至3月18日,深证100指数(下称“深100”)上涨了37.95%,成为同期全市场表现最好的主流宽基指数。截至3月中旬,跟踪深100指数的易方达深100ETF规模也从年初的34亿元一路增至50亿元以上,并成为全市场成交最活跃的股票型ETF之一。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问:深100是什么指数?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
其实,这只指数是A股历史最悠久的指数之一。从2003年发布至今,深100已伴随中国证券市场走过整整十六个年头。从诞生到历次调整,深100的发展与变化,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历史变迁。
诞生:中国第一只投资性指数
2002年12月17日,深交所宣布将从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发布深证100指数编制方案及深证100指数成份股,深100指数就此诞生。
当时,中小板、创业板尚未设立,仅深市主板的股票数量已超过400只,而作为股市“刻度尺”的指数体系还较为粗糙,只有深证综指等反映市场整体走势的综合性指数,如何选出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成为困扰投资者的难题。投资者对投资型指数工具的需求日益上升,希望交易所能推出一只代表深市核心资产、可以用作投资标的的指数。
深证100指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自设立之初就是国内第一只明确定位于投资功能的产品型指数,充分考虑了指数作为投资工具的属性需要。其编制方案是在广泛听取机构投资者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国际通行标准而制定的,完全向市场公开。为了保障对投资者至关重要的可交易性,深100指数同时考察样本股的总市值、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三项客观指标,并规定了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以便及时、充分地反映市场投资热点的变化。
科学、明确的编制方案使深证100深受市场认可。彼时媒体报道有“以一当百”之说,意为通过这“一”只指数,即可配置深市最具投资价值的一“百”只股票。从相关产品早年的年报来看,机构投资者对深证100的持有比例远高于其他指数。
从市值覆盖率来看,自深证100诞生至今,深市的市值规模扩张了约16倍。在高速成长的市场中,深证100指数保持着三成到五成左右的市值覆盖率。稳定的市场代表性来自于深证100指数与时俱进的变化。
随着中小板、创业板依次设立,深证100进一步优化编制方式, 2005年纳入首只中小板股票苏宁电器(002024),2013年纳入首只创业板股票碧水源(300070),实现了对深交所多层次市场的全面覆盖,增强了指数的活力。截至2019年初,中小创企业和主板企业在深100中各占一半权重,中小创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越了主板企业,分别为61只和39只。
成长:与中国经济共同前行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历经资本市场的16年变迁后,深100还是深100,而代表当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和资本市场热点的成分股早已“旧貌换新颜”。2003年指数设立时的100只成分股如今只剩下30只左右,其余近70只成份股均是后续调入的。
至今仍然活跃在深100中的少数“元老级”企业,也在时代浪潮中经历了多次剧烈变革。以深100纳入的首只中小板股票苏宁电器(002024)为例,这只股票现已更名为“苏宁易购”,其先后两次更名对应着企业商业模式的两次重大转型。2004年,苏宁作为传统家电零售企业A股IPO第一股上市,截至当年底涨幅高达41.28%,位列中小板第一、全A股第七,并于次年被纳入深100。十年后,面对互联网销售渠道带来的巨大冲击,苏宁大规模拓展线上业务、向电商转型,并于2013年更名为“苏宁云商”以示决心。随着时代的变革,苏宁于2018年再次更名为“苏宁易购”,向“智慧零售”转型,并始终立于行业龙头的位置。
企业转型是行业变迁的缩影,而行业变迁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演进。从深100指数成份股所在行业近十年来的权重占比变化,可以明显看到传统行业下降、新兴行业上升的趋势。原材料、金融地产、工业、能源等行业所占权重明显下降,而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行业所占权重一路上升。
这一趋势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演进方向是一致的。21世纪前10年,在城镇化、投资拉动、出口驱动的三大增长核心动力下,我国连年实现GDP高增长,凭借生产要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多个传统制造领域实现全球突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工厂。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高增长阶段结束,总需求无法持续消化产能的高速扩张;同时,经济高速增长多年以后,各类生产要素成本明显上升,我国进入经济转型阶段。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以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新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近年来逐步上升且呈加速之势,至2017年底已达15.8%,在深圳等沿海地区这一比例更是达到30%以上。
作为深市核心优质资产的代表,目前,深100指数中,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成长类行业的权重占比超过五成,其余权重分布在金融地产、工业、原材料等周期类行业,整体分布较为均衡,成长类行业权重相对突出。独特的权重构成使得深100具有“蓝筹+成长”的双重特性。
光辉时刻:多次领涨全市场
“蓝筹+成长”的双重特性以及持续自我更新和优化的机制,使得深100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市场环境中都有较为稳定的表现。历史上,深100相对优势较为明显的是2007年、2009年、2017年,尤其在2007年和2009年快速轮动的行情中表现出突出的收益优势。
2007年,市场以经济复苏背景下不同行业的轮动为主要投资线索,深100指数全年上涨179.05%,跟踪深100指数的易方达深100ETF全年净值增长185.35%,位居全市场指数基金首位。2009年,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背景下,四万亿投资、各类产业及区域振兴规划陆续出台,股市逐步反弹,不同时期各有表现出色的板块,深证100全年累计涨幅110.75%,易方达深100ETF全年净值增长113.64%,再次位居全市场指数基金首位。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蓝筹股和中小创两阶段行情,截至3月18日,深证100累计上涨37.95%,领涨A股主流指数;易方达深100ETF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已有37.69%。
易方达深100ETF:深交所第一只ETF
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底,深100指数已成为国内单市场指数中跟踪产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覆盖投资品种最全的指数之一,跟踪深100指数的产品近20只,资产规模总计超过300亿元,类别涵盖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基金、ETF联接基金、分级基金等,丰富的产品线为投资者投资深100指数提供了方便的投资工具。
其中,易方达深证100ETF(159901)不仅是市场上第一只跟踪深100指数的ETF,也是深交所推出的首只ETF。据公开资料,深交所当时选择深100指数开发第一只ETF,主要有四方面考虑,一是市场代表性强,二是流动性好,三是成份股投资价值较高,四是指数编制方法公开透明。
作为跟踪深100指数的产品,深证100ETF流动性好、交易便利、费用低,不仅是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工具,也是适合各类投资者的大众化、指数化的投资工具,自2006年成立以来受到投资者经久不衰的青睐。据Wind统计,截至3月18日,易方达深证100ETF规模超过50亿元,日均成交额稳定在2亿元以上。(
证券时报
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一些ST类公司(本文中所指的ST类公司包括*ST公司和ST公司,下同)的动向颇为引人注目,此前时报君梳理了退市风险高悬的公司,详情可戳:2亿股民请注意!这些A股公司退市风险高悬,请提前“避雷”(名单),今天再来看看有望”脱星摘帽” 的ST类公司。
多家A股公司公告“脱星摘帽”
*ST米奥4月8日晚间的公告显示,公司自 2022 年 4 月 12 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 米奥”变更为“米奥会展”。
*ST米奥公告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普通特殊合伙)于 2022 年 3 月 21 日出具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天健审〔2022〕978 号)和 2021 年度关于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天健审〔2022〕981 号),报告显示公司 2021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8,164.09 万元,扣除后营业收入18,164.09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4.5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53.09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 38,396.91 万元。
*ST米奥公告称,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普通特殊合伙)出具的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不存在。公司 2021 年度经营情况不存在《创业板上市规则》第 10.3.10 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任一情形,且公司不存在《创业板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需要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
*ST米奥股票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并非近期孤例。
在*ST米奥发布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公告的前一天晚间,*ST 大唐也发布公告称,公司申请撤销公司股票风险警示。*ST 大唐公告称,2021 年度,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2]第 ZG10672 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同时出具了《关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事项消除情况的专项说明》(信会师报字[2022]第 ZG10681 号)。经审计,202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7,196.23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5.03万元。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所有者权益 171,445.78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43,080.39 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由负转正。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已消除。
*ST 大唐称,公司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 年 1 月修订)》第 9.3.2条和 9.3.6 条进行了逐项排查,经排查,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经审计的净资产指标涉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也不触及其他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此外,*ST 大唐还称,经排查,公司 2021 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已消除,也不存在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
同一天晚上,*ST 东网也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显示,2021 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880,753.35 元,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不存在;另外,2021 年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情况已消除,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当前已不存在。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9.3.7 条和第 9.8.5 条规定,特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自 2022 年 4 月 11 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 东网”变更为“东方网络”,股票代码仍为“002175”,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4月10日,ST维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4月11日停牌一天,2022年4月12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ST维维”变更为“维维股份”,股票代码“600300”保持不变,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逾20家ST类公司已披露年报
多家公司有望“脱星摘帽”
当前年报披露如火如荼,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已披露2021年度年报的A股公司数量已超过1400家,其中1233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占比87%,99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约70%,表明已披露年报业绩公司中,正增长公司为主流。
另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披露2021年度年报的ST类公司数量已有22家,这里面财务等指标转好的公司有望”脱星摘帽”。数据显示,上述22家公司中,11家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为正,20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18家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为正。
注:数据来源Wind,仅供参考,以具体公告为准
此外,在仍未披露2021年报的100多家ST类公司中,根据业绩预告,若按预告净利润下限计,有超过50家公司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为正,单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这些公司中不少也有“脱星摘帽”的可能。
注:数据来源Wind,仅供参考,以具体公告为准
证券时报
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一些ST类公司(本文中所指的ST类公司包括*ST公司和ST公司,下同)的动向颇为引人注目,此前时报君梳理了退市风险高悬的公司,详情可戳:2亿股民请注意!这些A股公司退市风险高悬,请提前“避雷”(名单),今天再来看看有望”脱星摘帽” 的ST类公司。
多家A股公司公告“脱星摘帽”
*ST米奥4月8日晚间的公告显示,公司自 2022 年 4 月 12 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 米奥”变更为“米奥会展”。
*ST米奥公告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普通特殊合伙)于 2022 年 3 月 21 日出具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天健审〔2022〕978 号)和 2021 年度关于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天健审〔2022〕981 号),报告显示公司 2021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8,164.09 万元,扣除后营业收入18,164.09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4.5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53.09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 38,396.91 万元。
*ST米奥公告称,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普通特殊合伙)出具的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不存在。公司 2021 年度经营情况不存在《创业板上市规则》第 10.3.10 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任一情形,且公司不存在《创业板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需要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
*ST米奥股票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并非近期孤例。
在*ST米奥发布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公告的前一天晚间,*ST 大唐也发布公告称,公司申请撤销公司股票风险警示。*ST 大唐公告称,2021 年度,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2]第 ZG10672 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同时出具了《关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事项消除情况的专项说明》(信会师报字[2022]第 ZG10681 号)。经审计,202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7,196.23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95.03万元。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所有者权益 171,445.78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43,080.39 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由负转正。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已消除。
*ST 大唐称,公司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 年 1 月修订)》第 9.3.2条和 9.3.6 条进行了逐项排查,经排查,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经审计的净资产指标涉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也不触及其他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此外,*ST 大唐还称,经排查,公司 2021 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已消除,也不存在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公司符合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
同一天晚上,*ST 东网也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显示,2021 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880,753.35 元,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不存在;另外,2021 年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情况已消除,前期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当前已不存在。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9.3.7 条和第 9.8.5 条规定,特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自 2022 年 4 月 11 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 东网”变更为“东方网络”,股票代码仍为“002175”,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4月10日,ST维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4月11日停牌一天,2022年4月12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ST维维”变更为“维维股份”,股票代码“600300”保持不变,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逾20家ST类公司已披露年报
多家公司有望“脱星摘帽”
当前年报披露如火如荼,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已披露2021年度年报的A股公司数量已超过1400家,其中1233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占比87%,99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约70%,表明已披露年报业绩公司中,正增长公司为主流。
另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披露2021年度年报的ST类公司数量已有22家,这里面财务等指标转好的公司有望”脱星摘帽”。数据显示,上述22家公司中,11家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为正,20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18家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为正。
注:数据来源Wind,仅供参考,以具体公告为准
此外,在仍未披露2021年报的100多家ST类公司中,根据业绩预告,若按预告净利润下限计,有超过50家公司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为正,单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这些公司中不少也有“脱星摘帽”的可能。
注:数据来源Wind,仅供参考,以具体公告为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2年有可能摘帽的st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2年有可能摘帽的st股、1599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