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新闻(中国粮油商务网)

2022-07-05 23:27:09 证券 yurongpawn

长安汽车新闻



本文目录一览:



谁能想到?一家跨越三个世纪的车企,居然在160周年之际,与二十余家国货品牌展开跨界联动,这主角说的正是长安汽车,2022年正值长安160周年,长安汽车借此契机以“世纪长安 创领未来”为主题,联手中国邮政、中国移动、王老吉、娃哈哈等品牌上演了一出庆生“大戏”。

从携手品牌来看,长安汽车这其中的寓意也非常明确,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些国货品牌都在竭尽全力为大众创造美好的生活体验。其中也不乏百年品牌,他们历经“兴衰起落”才走到如今的高度。正如见证过近代中国飞速发展的长安汽车一样,它也在这160年风雨的洗礼中顽强拼搏,才有了众人看到的“参天大树”的模样。

然而,别看长安汽车有着悠久的品牌历史,但它并不是“老顽固”,相反骨子里充满了年轻创新的基因。就此次国货联动而言,长安汽车并没有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反而是从吃到用、到住、再到行等领域,上天入地“撩”了个遍,极具创意的营销不仅让长安汽车频频“破圈”,也让大众感受到长安汽车与时代同行的创新文化和开放心态。而这些联名海报,也让大众开始探寻长安160年所走过的拼搏之路。

从一无所有跻身至头部车企阵营

任何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品牌,其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经历过近代工业的动荡还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这其中无疑是要倾注几代人的心血与创造力才能实现,而有着160年底蕴的长安汽车更是感触颇多。

追溯长安汽车的发展史,还得回到1862年李鸿章创立的上海洋炮局说起,彼时中国近代工业还处于“初生”阶段,什么都需要自己去实践探索,创业的艰难与动荡可想而知。直到1937年正式迁往重庆,并更名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兵工企业后,长安才算是真正安定了下来。

不过,“安定”对于一家有野心的企业而言并不是好兆头,在那个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才是活下来的关键,而长安也极具前瞻性地注意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空白现状,并在195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

到了1984年,长安又迈出了“军转民”的第一步,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正式进入了汽车领域。整整翻看下来,在其走过的160年风雨里,它几乎每次都能够在关键时期精准把握时代的走向,而长安汽车也在见证“民国的繁华动乱,抗日的血勇奋战,改革开放的曙光……”当中成长得愈发强壮,如今更是稳居中国汽车第一阵营。

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长安品牌规模销量创造历史新高,累计销量突破175万辆,同比增长16.7%,是当之无愧的“自主一哥”。创造佳绩的背后,是长安各个汽车板块的猛烈发力,无论是CS75、CS55、逸动等系列经典产品,还是颜值话题都颇高的UNI系列产品,都逐渐在各自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积极与众多合资产品竞争,10万元以上产品占比70%,并有效突破15万元“天花板”,成绩与口碑都达到了历史最高。

成为老字号的秘诀在于“新”

作为汽车界的“老字号”,长安汽车的确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历史底蕴,可老字号之所以成为老字号,其价值不止在于“老”,更在于不断创新与转型的决心,这也是走过160年风雨的长安汽车,依旧保持着高热度与高销量的重要原因所在。

如果说1862年创立的上海洋炮局是长安发展至今的起源,那么百年之后的1984年生产的第一辆小型汽车,则是长安真正迈入汽车领域,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开端”。值得一提的是,它也由此展开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创业之路。

1984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进入了和平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于军工产品的需求大幅降低,转型迫在眉睫。就在此时,命运之神向长安招了招手,一辆小巧又方便的铃木℡☎联系:型卡车进入长安的视线,让长安看到了新的商机,于是长安和铃木一拍即合,并通过技贸合作的方式生产汽车。在铃木技术的加持下,长安在当年也生产出了第一辆℡☎联系:型汽车,并由此从军工企业正式转向民用企业。

不过时代总是在变化。到了21新世纪,随着老百姓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私家车出行的需求愈发强烈,乘用车市场迸发出了无穷的潜力。而长安也及时洞察到了车市的风向变化,并果断在2003年从商用车转型到更大的乘用车领域,这一次跨越式的调整,也是长安汽车的第二次创业。

可以说,由军工转民用,又由商用转乘用,长安汽车创业转型的目标既明确又正确,而它每一次精准对汽车行业的“审时度势”,也让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产销在2014年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2017年,长安汽车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不过这一次它不只拘泥于燃油车领域,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更长远的新能源领域与智能化技术上。但众所周知的是,从2017年发展至今,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增速放缓,不仅在2018年经历了近30年来的首次下跌,同时在2020年又遭遇了疫情的冲击,这种低迷的大环境无疑也加大了第三次创业的难度。

然而,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之时,长安汽车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转变机遇,并秉承着“以技术为根本,以产品为武器”理念的在摸索中转型前进,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迭代至5.0版本。

于是我们看到,长安汽车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香格里拉计划”与“北斗天枢计划”。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已经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目前,它拥有MPA架构、EPA架构、CHN平台三个新能源平台架构:其中已随UNI-V网友分享的MPA架构,是集成多元形态、多元能源、多元场景的智慧架构; EPA架构是面向主流电动车市场的平台架构,适用于纯电系列产品长安深蓝SL03、C673、Lumin;而CHN平台则是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共创的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阿维塔11便在这里诞生。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在电驱技术、电池技术、电控技术、低碳能耗技术上也有所突破。比如长安在2021年发布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深度集成电机、减速器等七大总成于一体的电驱系统,具有高集成度、极致效率和极速静音等超强优势。而在智能方面,长安汽车目前已掌握了视觉感知、多模融合等200余项核心技术,其中集成式自适应巡航(IACC)、遥控泊车(APA5.0)、远程智能泊车(APA6.0)等26项技术国内网友分享。

毫无疑问,对比起第一、第二次创业,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明显要困难得多,毕竟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都是车企们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可“危”与“机”也同样并存,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中,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得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得多,面对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长的渗透率,长安汽车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可谓准备得刚刚好。

2000万辆销量背后的新起点

当然,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当下,深谙创新才是王道的长安汽车,其野心不容小觑。

一方面,车企之间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若是不能快速突围,则极有可能被追赶者拉下马;另一方面,自主车企已然不是从前的弱势者,在新四化的浪潮之下,它们也有了从合资车企中“虎口夺食”的硬实力,而跻身至中国汽车第一阵营的长安汽车,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数据显示,2021年,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站在这个新起点上,长安汽车面向未来的目标更加坚定:2025年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销量还要达到550万辆。

3年后销量就要突破400万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无疑也需要长安汽车更多新产品的快速落地才有可能实现。不过长安汽车也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从去年到现在,它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产品接连落地,从入门车型到高端车型全部覆盖。

首先便是长安汽车全力打造的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作为长安汽车面向Z时代推出的全新品牌,长安深蓝旨在通过前瞻创新的产品设计、行业领先的平台架构,实现品牌向上,如今旗下的首款车型长安深蓝SL03已开启预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其次,集合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优势的阿维塔品牌持续引发关注,旗下首款车型阿维塔11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型SUV,搭载华为新一代双电机,拥有超感系统+超算平台,配备宁德时代新一代CTP三元锂电池包,在驾驶性能、续航里程、高阶智能驾驶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除了推出更高端的电动产品之外,长安汽车也精准瞄向了小型电动市场,力图为更多消费者带来优秀的体验,推出的Lumin,完全满足国民精品代步的出行需求,上市11个小时内,其订单量就已经突破了15800辆。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长安汽车到2025年将推出30余款产品。而在技术领域,长安汽车仍在持续精进,将打造新一代深度集成电驱,突破800V高压、油冷电机等技术,实现5分钟150-200公里的续航。同时,长安汽车还将通过突破电池底盘一体化集成技术,有效降低整车重量与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安全与更长的续航体验。至于在补能方面,长安也将携手国家电网等战略合作伙伴,开发更戳中消费者痛点的快充以及换电技术。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计划设立独立科技公司,提升高精尖人才利用率,着眼于芯片、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深化与华为、腾讯、博世、大陆等全球优秀企业合作,构建属于自己的技术与科技优势。同时长安汽车也不断在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不仅更注重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同时还将实现订单精准匹配生产,让消费者的体验更上一层楼。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年销量能超越400万辆的车企,几乎都不可能靠单一市场来完成,所以长安汽车对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是势在必得,计划到2025年建成2-3个海外制造基地,再适时向欧洲和北美市场渗透,从而实现世界级中国车企的长远目标。

就像160年过去还能如此活力四射一样,长安汽车诞生至今,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总能精准洞察市场方向而果断创新求变,在嗅到新能源不可阻挡之势后更是加快了创新创业的脚步,一系列战略布局紧凑且清晰,或许也是长安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160年的历史底蕴绝对不是弹指一挥间,它不仅记录着长安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更展现出长安人一直以来强有力的创新与活力。如果说长安汽车的前两次创业是在为跻身至中国汽车第一阵营做准备,那么如今的第三次创业,则是长安汽车向成为全球化车企进军的重要根基。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言:“中国品牌不是旁观者或跟随者,而是并跑者,甚至是引领者。我相信未来10年将会诞生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而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加持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长安汽车终会迈向全球大舞台。




中国粮油商务网

6月11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6月供需预测报告。分析认为,整体来看,全球大豆市场旧作依然供不应求,而新作有潜在天气炒作空间;全球玉米市场数据变动不大,但是减产却不及市场预期,同时还上调了期初库存;全球棉花总产同比小幅调增,消费量同比小幅调减,期末库存量同比小幅减少,整体看本次供需报告整体持稳,环比变化幅度不大,但从纵向年度级别来看,2022/2023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格局有趋于宽松的迹象。

USDA大豆月度供需报告整体中性偏多

USDA6月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期9100万英亩,5月预期为9100万英亩,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收获面积预期9010万英亩,5月预期为9010万英亩,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单产预期51.5蒲式耳/英亩,5月预期为51.5蒲式耳/英亩,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预期46.4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46.4亿蒲式耳,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总供应量预期48.6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48.9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3亿蒲式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22.55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22.5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期22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22亿蒲式耳,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总消耗量预期45.8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45.8亿蒲式耳,环比持平;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2.8亿蒲式耳,5月预期为3.1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3亿蒲式耳。

“本次报告,市场更关心的美国陈作大豆出口情况。由于南美陈作的持续调低,最近五个月以来USDA持续调增美豆出口销售数据,6月报告将2021/2022年度美国大豆出口继续上调0.3亿蒲式耳至21.7亿蒲式耳,但其他消费未做修正,因而2021/2022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估跟随下调0.3亿蒲式耳至2.05亿蒲式耳,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8亿蒲式耳,因而陈作方面的数据依然是偏利多的。”徽商期货分析师刘冰欣表示。

不过,在新湖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陈燕杰看来,虽然此次报告中美豆库存数据较预期偏多,但巴西及阿根廷大豆产量上调,全球大豆库存数据较预期偏空。数据公布后美豆冲高回落,影响较小,预估对周一的国内油粕盘面影响较小。目前市场关注点在美豆新作播种面积,近期播种进度快速回升,仅剩北达科他州进度仍显著偏低。

全球大豆2021/2022年度库存从5月的8524万吨上调至8615万吨,此前机构预估均值8482万吨。全球大豆2022/2023年度期末库存从5月的9960万吨上调至1.0026亿吨。此前机构预估均值9977万吨。全球大豆新旧年度期末库存均高于机构预估。

巴西大豆2021/2022年度产量1.26亿吨,5月预估产量1.25亿吨,机构预估1.2477亿吨。阿根廷大豆2021/2022年度大豆产量4340万吨,5月预估产量4200万吨,机构预估4216万吨。目前巴西及阿根廷大豆即将收获完毕,作物产量即将最终确定。陈燕杰介绍说,近期巴西下属机构CONAB上调2021/2022大豆产量、阿根廷大豆后期优良率改善,或是USDA上调两国产量因素之一。

“关于美国大豆新作方面,由于陈作期末库存下调,因而美国农业部将2022/2023年度美国大豆的期初库存相应下调了0.3亿蒲式耳至2.8亿蒲式耳,但由于新作属于生长初期,报告中面积和单产预估沿用3月预测值,等待天气变化对盘面的情绪指引,本月底即将出台的播种面积预测报告显得更受关注。”刘冰欣介绍说。

而关于南美方面,刘冰欣介绍说,巴西、阿根廷两国的期末库存上调185万吨;新作2022/2023年度方面,巴西供应最为宽松,但不确定性多决定了后期调整的空间弹性会很大。

NOAA数据显示,未来两周美国大豆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将会再度出现季节性干旱少雨天气,刘冰欣认为,因此盘面高位徘徊,暂无大幅下行的空间。“目前国内进口南美大豆到港完税价为5700—5800元/吨,较五月末相比上涨60元/吨,主要是美豆快速上涨,提振进口大豆的成本。据中国粮油商务网跟踪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进口大豆到港量为870.6万吨,环比+12.99%,同比-6.50%,进口同比下滑预计继续支撑到港价格。”她说。

“在6月供需报告出台前,国内双粕和豆一豆二走势持续强劲,而双粕预计短期在美豆的高位持坚挺之下预计维持高基差,近月预计未来表现更强;而豆一在进口成本强劲的支撑之下,有望继续维持高位振荡走势。”刘冰欣说。

全球玉米减产不及预期

玉米方面,USDA 6月供需月报显示,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期初库存为14.85环比上调0.45亿蒲式耳;总需求为145.7环比上调0.0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为14环比上调0.4亿蒲式耳。同时产量和单产未变,维持在144.6亿蒲式耳和177蒲式耳。

“报告前夕,市场普遍预期USDA会下调产量和期末库存,机构预测22/23年度玉米产量为144.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为13.4亿蒲式耳。因此此次报告整体数据变动不大,但是却不及市场预期,同时还上调了期初库存,报告整体略℡☎联系:偏空。”中泰期货分析师蒋博恒说。

全球市场方面,USDA 6月供需月报显示,全球2022/2023年度玉米期初库存为310.92环比上调1.53百万吨;产量为1185.81环比上调5.09百万吨;需求为1186.28环比上调1.31百万吨;期末库存为310.45环比上调5.32百万吨。

蒋博恒表示,值得注意的是,USDA上调了全球玉米旧作库存和新作产量。美国旧作库存增加推升了全球期初库存。而乌克兰产量的回升则推升了全球新作玉米产量的提高,全球玉米供应℡☎联系:增。

全球棉花供需格局有趋于宽松迹象

USDA6月供需预测报告为2022/2023年度第二次供需报告,与5月报告相比,6月报告全球棉花总产同比小幅调增,消费量同比小幅调减,期末库存量同比小幅减少。

具体来看,增调全球棉花产量4.5万吨,至2640.3万吨,增幅为0.2%;调减全球棉花消费量9.8万吨,至2646.2万吨,减幅为0.4%;调减全球棉花期末库存1万吨,至1802.2万吨,减幅为0.1%,整体看本次供需报告整体持稳,环比变化幅度不大。

“如果纵观近三年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表可以发现,近三年全球棉花产量处于持续攀升的阶段,由2020/2021年度的2432.1万吨上涨至2022/2023年度的2640.3万吨,三年间全球棉花产量累计增加208.2万吨,增幅达8.56%,产量持续上升主要由于近几年植棉收益整体较好,农户植棉意愿较高,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均有扩种计划。”华融融达期货棉花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淑娥说。

而全球棉花消费量方面则整体持稳,近三年整体维持在2630万—2680万吨,李淑娥介绍说,虽然全球经济增速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整体有所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对于纺服类的需求整体尚可。

“在2022/2023年度6月的供需报告中,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033.5万吨,为近几年的偏高位置,主要由于在需求端整体持稳的背景下,全球棉花产量持续增加。”李淑娥表示。

李淑娥表示,总体来看,2022/2023年度6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中各项指标环比变化幅度不大,但从纵向年度级别来看,2022/2023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格局有趋于宽松的迹象。

“当前郑棉整体处于偏弱的格局,主要因宽松的供应端叠加疲软的消费。目前新疆仍有大量皮棉未售,棉价承压运行。虽然近期市场不断有关于收储方面的传闻,但目前下游纺企在偏弱的市场行情下对高企的棉价承受能力有限,仍需关注具体的产业政策。”李淑娥说。




长安汽车新闻最新

6月29日,长安汽车(SZ000625,股价18.33元,市值1819亿元)高开低走,股价计封跌停,日内成交额达147亿元。

消息面上,6月28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超过1%暨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称,2022年6月28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装集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资产)向公司出具了《股份减持进度暨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已超过1%,同时根据自身资金安排情况,决定提前终止本次股份减持计划。

按照上述公告内容,兵装集团、南方资产今年以来已合计减持长安汽车1.41%股份,金额合计超21亿元。其中,6月13日、6月28日兵装集团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长安汽车约1039万股、4185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0.1%、0.42%,减持均价分别为16.91元/股、20.3元/股,减持金额分别约为1.76亿元、8.5亿元。

南方资产于1月21日~3月15日通过集中交易方式减持长安汽车879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9%,减持均价12.74元/股,减持总金额约为11.2亿元。中国长安未减持公司股份。

6月29日,一位证券分析师向《》

6月28日,长安汽车收盘涨停,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000亿大关。品牌100指数相关数据显示,当日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入额为5.44亿元。

有机构分析认为,长安汽车多日股价上涨,与其在2022重庆车展上释放的多个消息有关。其中,阿维塔科技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最优资源投入、华为HI商标授权等全领域达成共识,将基于CHN平台,合力打造系列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并持续迭代,至2025年推出4款全新车型。

除此之外,包括深蓝品牌、UNI、欧尚等品牌均公布了新车消息。其中,纯电品牌深蓝首款车型SL03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17.98万~23.18万元,将在7月30日前上市,8月份实现大规模交付。

国信证券6月29日发布研报,给予长安汽车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22元~25元。近一个月,长安汽车获得6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6家,平均目标价为23.25元,与最新价18.33元相比,高4.92元,目标均价涨幅26.84%。

截至

封面图




长安汽车新闻发布会

满电出发!长安汽车携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亮相重庆车展

2022年6月25日,第二十四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隆重开幕,长安汽车携长安深蓝SL03、UNI-K iDD、UNI-V iDD、欧尚Z6 iDD、LUMIN、阿维塔11等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惊艳登场,全面展现电动电气化布局的阶段性成果,以及长安汽车加速转型的决心与信心,以“满电姿态”开启企业进阶的全新征程。

笃定转型 加快步伐 长安汽车向世界级品牌全力进发

身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期,长安汽车自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持续加快构建科技实力,全力推进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两大计划,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向世界级品牌全力进发。

长安汽车发布的香格里拉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并制定“四大战略行动”——千亿行动、万人研发、伙伴计划、极致体验,持续深化长安汽车电动电气化布局。

北斗天枢计划作为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战略,提出知音伙伴、合作共创、智能体验、智能联盟、千人千亿五大行动,预计到2025年,建立5个全球体验中心、9大体验研究基地,打造万人级客户体验团队,形成亿级客户体验大数据;建成L4级智能驾驶辅助的智能开放平台;车载功能将实现***语音控制,L4级智能驾驶产品将上市。

为达到既定目标,长安汽车预计到2025年,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包含自投和融资),加快构建转型领域核心能力。届时,长安研发人员总数将达到约两万人,其中智能化及软件研发人员超6000人,新能源研发人员超5000人,从而快速突破行业难点、“卡脖子”难题,进一步完善新赛道技术体系实力。

如今,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长安汽车进入“最长安”的状态,坚定向着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方向“满电出发”。

全新阵容亮相重庆车展 长安汽车电动电气化成果初显

得益于香格里拉计划的持续推进,如今的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产品爆发期。本届重庆车展,长安汽车带来长安深蓝SL03、UNI-K iDD、UNI-V iDD、欧尚Z6 iDD、LUMIN、阿维塔11等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向新能源市场发起全面冲锋!

集合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优势的阿维塔科技网友分享发布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开启以“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为特征的智能电动汽车新元年。CHN技术平台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及联名限量版车型阿维塔011首度同台展示,将于8月8日正式上市,年内开启首批交付。

其中,阿维塔11不仅拥有“情感智能,进化为你”的高智商、高情商内核,也具备不俗的性能及续航表现,零百加速最快仅需3.98秒,搭载宁德时代CTP三元锂电池包,提供680km和555km两个续航版本(基于CLTC综合工况)。

此前,上市便备受市场欢迎的UNI-K iDD 、LUMIN也在重庆车展闪亮登台,与长安深蓝SL03、UNI-V iDD等组成长安汽车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阵容,接下来将作为长安汽车加速电动电气化布局的排头兵,为用户带来出行新体验,携手提升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长安深蓝SL03正式登场 为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开启深蓝之光

作为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旗下首款产品,长安深蓝SL03于本届重庆车展正式面向公众亮相,展示了纯电、增程二款动力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7.98-23.18万元,上市时间不晚于2022年7月30日,批量交付时间不晚于2022年8月30日。

其中,纯电版搭载长安新一代超集电驱以及全球首创℡☎联系:核高频脉冲加热等多项科技,实现峰值功率190kW与320N∙m的峰值扭矩,让动力更强劲,加速更流畅,CLTC工况下,有515公里和705公里两个续航版本可供消费者选择;增程版搭载自主轿车增程系统,能够实现全域无感运行,CLTC工况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以上,纯电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以上,馈电油耗低至4.5L/100km以下。

此次重庆车展上,“探行深蓝 环行中国”活动也正式收官,长安深蓝SL03跨越南北20余个省市,经历了砂石、沙滩、泥泞、结冰、积水、积土、戈壁等30余种复杂路况,可靠性、安全性、通过性、续航等多项性能通过品质验证,圆满完成实战磨砺。

UNI-V iDD正式亮相 UNI系列电气化加速转型

本届重庆车展,备受期待的混动版车型UNI-V iDD如期而至,为年轻用户带来高品质、高性能、高价值的混动轿跑新选择。

新车搭载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其蓝鲸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5kW,峰值扭矩为260N·m;电机峰值功率为125kW,峰值扭矩为330N·m,可实现6秒级零百加速,最高车速可突破220km/h。配备18.4kWh大容量电池,在W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到100km,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1.59L,百公里匮电油耗仅为4.95L,综合续航高达1010km。

UNI-V iDD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UNI系列的产品阵营,快速推进UNI序列电气化转型。

汽车机器人欧尚Z6 iDD上市 全面革新人车交互形式

被誉为汽车机器人的长安欧尚Z6全国上市发布会于6月25日重庆车展期间举行,其中蓝鲸iDD 150KM旗舰型15.58万元,蓝鲸iDD 150KM旗舰PLUS 16.58万元,蓝鲸iDD 150KM旗舰PLUS智慧泊车版17.58万元。

长安欧尚Z6 iDD采用蓝鲸1.5T iDD全域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净功率122kW、发动机最大净扭矩255N·m、电机峰值功率110kW、峰值转矩330N·m。同时采用28.4kW·h大容量电池组,标配3.3kW对外放电功能,纯电续航里程150Km,综合续航里程1200Km,彻底解决用户出行里程焦虑。

作为汽车机器人,长安欧尚Z6 iDD拥有极速8核芯片,搭载OnStyle5.0智慧快乐座舱,全面革新了人车交互形式,赋予了汽车生命,更加智能;继续强化了车载娱乐空间,以期带给用户更多的快乐。欧尚Z6 iDD 1秒闪电开机联网、1秒人脸识别、2秒开启导航,还能实现全语音代客泊车,车外发布指令就可以控制车辆驶入驶出停车位。

持续发力新赛道 多项技术储备助力满电出发

2022重庆车展,长安汽车携全系电动电气化产品惊艳亮相,既展示了转型升级的落地成果,同时也释放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未来将加速电气化智能化转型。

多年以来,长安汽车始终坚持正向研发,持续深耕新赛道,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超过1235亿元,并在智能低碳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长安汽车“满电出发”夯实基础。

目前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已掌握MPA、EPA、CHN等架构,未来还将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架构SDA,从而不断加速新能源产品的推陈出新;长安汽车突破400余项新能源核心技术,掌握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2+7”类主被动电池安全技术、长安智慧芯SVDC等,持续增强产品定义能力,助力长安汽车“满电出发”更具实力!

今年是长安160周年,跨越百年风雨,长安汽车始终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变革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砥砺前行。踏上向电动电气化进阶的新征程,长安汽车将继续发扬持续创业精神,以昂扬斗志全力书写企业发展新篇章,向世界级品牌满电出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长安汽车新闻》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长安汽车新闻、中国粮油商务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