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6日,南京聚隆(300644.SZ)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双翻倍,2020年全年为6117万元,同比增长108.96%,2021年一季度为1509万元,同比增长196.34%。然而,业绩向好并未在二级市场换得青睐。截至当日收盘,南京聚隆股价报收33.63元/股,较35.75元/股的开盘价,下跌5.93%。
作为一家上市刚满三年的“新军”,南京聚隆前两年的业绩表现难以令投资者满意。而随着全球车企面临的缺芯问题不断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占比主营收入超五成的南京聚隆,或面临新的难题。
上市当年业绩“变脸”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聚隆”)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南京聚隆化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改性塑料、塑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2018年2月,南京聚隆带着一身光环登陆创业板——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家化工行业的新星看似正冉冉升起。
然而,南京聚隆的漂亮业绩在上市后却突然“变脸”。在营业收入于2017年达到10.2亿元后,2018年至2019年,南京聚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8亿元、9.53亿元,给出了连续两年下滑的成绩单。
更大的落差体现在上市前与上市后的净利润上。2017年,南京聚隆的净利润为5643万元,上市之后的两年间,这一数据分别仅为2303万元、2927万元。两年盈利之和尚不及上市前一年的水平。
车企减产令未来业绩存疑
业绩上市即“变脸”,南京聚隆当时发生了什么?
对比其2017年年报和2019年年报,按行业分的营业收入整体情况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7年的73.5%降至2019年的58.02%,对应的营业收入金额从7.52亿元降至5.53亿元。
过于集中的主营收入构成,对南京聚隆的业绩影响仍在继续。2021年一季度,全球车企都经历了一轮“芯”荒,包括大众、福特、通用在内的众多车企纷纷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停车、减产。这些车企正是南京聚隆的重要合作伙伴。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聚隆的产品已进入通用、福特的采购目录,纳入大众的供应商体系。这意味着,在停产、减产措施实施后,势必影响这些车企对相关零部件的需求量。更糟糕的是,“缺芯潮”并没有停下的意思。伴随车企的需求量持续下滑,南京聚隆再遭新的营收压力。
4月26日,南京聚隆发布2020年度财务决算及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称公司2021年将实现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至50%,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至40%。但“缺芯潮”如此汹涌,公司未来业绩能否如预期增长,仍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蹭热点换来关注函
主营业务发展遇阻,南京聚隆试图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0年2月28日,一篇题为《南京聚隆成功开发出无纺布用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的文章引爆网络,而发布平台正是南京聚隆的
在口罩供不应求的时间节点发布这样一则消息,南京聚隆的股价应声高涨,在2月28日至3月9日的7个交易日间,涨幅达到了55.04%。
2020年3月8日,深交所就南京聚隆股价异常波动下发关注函,要求南京聚隆补充说明聚丙烯熔喷专用料与公司主营业务的相关性;公司仅在公众号及互动平台发布相关信息的原因;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两天后,南京聚隆在回复关注函的公告中承认,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大,对公司主营业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后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风险。此后,南京聚隆的股价一路走低,最低触及27.45元/股,较3月9日的高位下跌了40.99%。
值得注意的是,据南京聚隆2020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构成中其他行业收入达1.5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99%,同比增长298.84%。
一致行动人联合套现
企业处于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转折期,南京聚隆的前十大股东却减持动作不断。
2021年3月2日,南京聚隆连发两条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衡水时昌企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衡水时昌”)、董事长刘曙阳,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84万股、50万股,对应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1.31%、0.78%。
在查阅衡水时昌的资料后,
除了减持,刘曙阳还进行了股权质押。截至4月26日,刘曙阳已将所持340万股中的200万股股权质押给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40万股股权质押将于4月29日到期),质押股份占其持有股份比例达58.82%。
副总裁连续三年年报披露前减持
南京聚隆的高层减持套现绝非个例。2月6日,南京聚隆发布了一则高管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副总裁蒋顶军计划自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4%。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蒋顶军三年来第三次减持。此前两次减持计划的提示性公告发布时间分别是2019年3月16日和2020年3月27日。经过前两次减持,蒋顶军所持的63.97万股已减少至36.97万股,持有公司股本的比例从0.99%降至0.58%。
十大股东、高管轮番减持套现,背后的逻辑恐怕不止“个人资金需求”这么简单。而蒋顶军的三次减持公告都卡点年报披露前,是每年年初都急需用钱还是欲借年报行情高位套现?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针对公司高管、十大股东接连减持,是否因为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在此轮车企大规模停产、减产中,南京聚隆的相关业务是否受到影响?公司在开拓新市场方面有何进展等问题,《大众证券报》
乐居财经讯6月16日,常州匠心独具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匠心家居”)遭常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常环钟行罚﹝2022﹞35号。
据查,2022年4月1日,常州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太湖安全度夏专项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对该单位进行检查,发现该单位未按排污许可证要求对雨水排放口依法开展自行监测,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被罚款2万元。
匠心家居成立于2002年5月31日,注册资本8000万元,法人代表为李小勤。目前,该公司由李小勤,持股43.35%。其对外有8家投资企业。
(
上海证券报
“有锂”走遍天下,成为近期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
锂电概念火热,资本疯狂追逐,部分上市公司难免手心痒痒、蠢蠢欲动,自称加入涉锂军团,博人眼球。
异常的涉锂举动,引来了异常的股价波动,也引来了监管的密集行动。8月份以来,交易所至少已向8家上市公司发出关注函,直击涉嫌“蹭热点”的不良行为,要求这些公司就涉锂或储能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和进一步披露。
“有锂”为所欲为?
8月11日一早,深交所便对长荣股份发出关注函。
作为一家主营印刷设备的制造商,长荣股份于8月9日晚间突然公布“涉锂”。公司公告称,海目星与公司签署采购意向框架协议,拟向公司采购锂电池生产相关设备及模组,总金额为4.2亿元。
消息一出,长荣股份10日开盘便直接涨停,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锂电池生产相关设备及模组”相关业务及产品,同时核实说明是否存在主动蹭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等。
“蹭热点”之嫌,并非第一次出现在长荣股份身上。去年1月,区块链成为市场炒作热点,长荣股份公告称,公司与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吉链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自有区块链应用平台(荣链);去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长荣股份公告,公司与国药控股医学检验(天津)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医疗产品等方面的战略合作达成意向。在长荣股份此次收到的关注函中,交易所也要求公司进行相关补充说明。
不是签署框架协议,就是达成战略合作,长荣股份这些“热点”项目究竟有何实质性进展,投资者至今仍未看到清晰的答案。
无独有偶。8月10日,股价连续两日大涨近30%的南京聚隆,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同样是因为“涉锂”。
南京聚隆8月6日通过互动易透露,公司产品可应用于储能领域装备的配套材料上,比如可应用于新能源动力装备电池壳体及相关配套系统材料。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和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已获得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并供货。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作为一家主营改性塑料业务的企业,南京聚隆此前从未披露储能业务,此番行为难免遭遇质疑。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股票交易的情形,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则或误导投资者的情形,深交所关注函单刀直入,要求公司进行核实并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互动易平台显示,南京聚隆已取消了前述关于在新能源汽车布局的回复。
与长荣股份类似,南京聚隆亦非第一次涉嫌“蹭热点”。去年2月,南京聚隆通过
“有锂”还得“有理”。针对蹭热点式的炒作,监管方面一直在予以重点关注。
“无锂”寸步难行?
与主动涉锂的部分公司不同,更多的公司保持着自己的理性与冷静。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新能源板块特别是锂电池领域的火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甚至包括个别基本面不佳的公司,估值严重偏离,让一些公司按捺不住,借助与投资者交流等渠道,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涉锂,以便搭上“顺风车”,火中取栗。
严格意义上说,互动平台或者股吧并非正式的信息披露通道。上市公司借助此类渠道发出相关超出公告的关键信息,对于更多的广大公众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有失公平的行为。
比如北信源,8月5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连续追问:“公司及子公司在锂电池方面有哪些应用?”“公司及子公司在光伏方面有哪些应用?”“公司及子公司在储能方面有哪些应用?”北信源一一进行了否定,理性地给出“暂不涉及相关业务”的答复。
此外,还有部分公司通过公告形式回应了有关涉锂的传闻。8月3日,紫金矿业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没有锂矿资源和相关业务。公司有关锂等新能源矿种的布局是基于公司战略的初步规划,没有具体的时间进度表和具体项目安排。截至目前,公司没有筹划任何具体项目,未来如有相关事项或进展,公司将及时予以公告。
前车之鉴不可忘
8月10日,恢复上市的盐湖股份复牌当日涨幅超过3倍,总市值在盘中一度突破2300亿元。
资本狂欢的背后,似乎忘却了一年前“钾肥之王”因连续3年巨亏、资产重组无人问津而遭遇暂停上市的尴尬一幕。
2017年,A股市场同样上演过锂电概念疯狂的一幕。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从2015年之前平稳的每吨4万元至5万元的价格,一路飙涨至每吨17.8万元的高位,一大批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大手笔买买买、扩扩扩,但非理性的行为迅速演变为“一地鸡毛”。
2017年12月,声称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盐湖股份抛出大手笔之作,宣布拟总投资79.8亿元,启动年产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生产。然而,自当年起,盐湖股份连续3年巨额亏损,2019年更是巨亏450亿元,创下了彼时A股史上亏损之最,最终于去年5月被暂停上市。
更令人唏嘘的,是1年前正式退市的美都能源。2017年10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逼近前期高位,美都能源抛出收购计划,拟斥资36亿元收购瑞福锂业98.51%股权。
然而,时运不至。2018年后,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突然跳水,从年初的每吨15.9万元跌至年底的每吨7.42万元。2019年市场更加严峻,碳酸锂市场一路跌至年底的每吨4.44万元。瑞福锂业在2018年便亏损近4亿元,形成约8亿元的巨大商誉减值,美都能源无奈要向原股东“退货”,终止收购。
由于收购新能源标的接连踩雷,美都能源转型失败,去年8月14日,公司股价长期低于面值,最终从A股市场摘牌。
锂电咨询机构高工锂电分析称,锂电产业是高投入、高技术门槛的新兴产业,没有持续技术投入,缺乏核心竞争力,只为蹭行业热点的上市公司,终将掉入锂电产业竞争的深渊。
近期以来,锂电概念火热,既点燃了部分投资者躁动的心,也引发了部分公司或真或假的涉锂行动。
剪不断,“锂”还乱。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中国基金报
因为公布布局储能业务、搭上新能源汽车热点主题的顺风车,南京聚隆股价连续两日大涨。就在8月10日上午大涨17%午间收盘后,深交所对公司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布局储能领域、可应用于新能源车,公司两日股价大涨近三成
8月10日午间,深交所对南京聚隆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7月25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南京聚隆董秘公司在储能领域是否有布局,南京聚隆在8月2日回复予以肯定。
同时,南京聚隆还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公司积极布局和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已获得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等国内外知名新势力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并供货。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扩大市场份额。”不过目前,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该解答已被取消。
在当前新能源题材在市场上大受追捧的时点上,南京聚隆首次表示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并已获得多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供应商认证并供货,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果不其然,8月6日消息公布,经过一个周末后,8月9日南京聚隆以20%强势涨停,8月10日一早公司股价大幅高开,上午最高时一度上涨17%毕竟涨停。午间收盘时,深交所向南京聚隆下发关注函,午后公司股价逐渐回落,但截至当日收盘,南京聚隆依旧大涨7.27%。
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质疑公司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并要求说明业务详细情况
首次公布布局储能业务、搭上新能源汽车这个热点主题的顺风车、股价连续两日大涨,南京聚隆自然无法逃过深交所的关注。
在关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南京聚隆说明公司储能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目前可应用于储能领域的产品类型、产品研发进展及资金投入、相关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目前产能及在手订单情况、最近一年又一期相关产品的已实现销售收入及占比等。
针对公司“已获得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等国内外知名新势力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认证并供货”的说法,深交所要求南京聚隆说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领域涉及的具体产品类型、相关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及核心竞争力、最近一年又一期已实现销售收入及占比、市场份额的具体情况,并详细说明与比亚迪、吉利、蔚来、理想、小鹏、恒大等新能源厂商合作的供应商认证、供货、业务收入及占比、目前产能及在手订单情况等。
同时,深交所还质疑南京聚隆是否存在“蹭热点”的行为,关注函中深交所质疑,“公司是否存在以互动易回复替代临时公告的情形,回复的信息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地反映相关业务的实际状况,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影响股票交易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违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则或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蹭热点”早有前科,疫情期间披露“布局”口罩熔喷布业务受罚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聚隆“蹭热点”早有前科,之前公司曾因类似行为受到处罚。
2020年2月28日,南京聚隆在
如此“重大利好”在
南京聚隆发布℡☎联系:信文章引起投资者的极大兴趣,其后公司多次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有关问题。同时,当时该消息直接三连板涨停,其后3月8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公司股价又连续跌停。而在深交所当时的关注函中,也曾质疑公司“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到了2020年7月24日,南京聚隆公告收到《关于对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因未能客观完整进行信息披露,南京聚隆及相关当事人被通报批评。同日,南京聚隆收到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指出南京聚隆“在此次股价异动公告中未披露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小的情况,也未说明是否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披露不完整。”
互动平台更新回复,投资者:有数据,是实锤。无惧问询,问询更好,是广告
如今南京聚隆“积极布局储能领域”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蹭热点,可能仍要等待公司正式回复。
不过,
而在南京聚隆股吧中,也有股民表示公司上述回复等于是“已经提前解答问询”,并且有数据说明是“实锤”,该股民甚至表示“无惧问询,问询更好,是广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京聚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京聚隆、匠心家居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