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截至2022年6月16日收盘,青岛双星(000599)报收于4.11元,下跌3.52%,换手率7.22%,成交量59.0万手,成交额2.45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75.7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63.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12.45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深交所2020年11月11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智慧农业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证券而登上龙虎榜。智慧农业当日报收4.27元,涨跌幅为10.05%,偏离值达11.95%,换手率14.23%,振幅9.54%,成交额7.89亿元。
11月11日席位详情
榜单上出现了5家实力营业部的身影,分别位列买二、买五、卖一、卖二、卖四,合计买入4394.07万元,卖出2933.93万元,净额为1460.14万元。
买二为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770.21万元,卖出13.40万元,净买额为1756.81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91次,实力排名第20。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中天火箭(净买额1826.55万元),龙津药业(净买额508.48万元),壶化股份(净买额87.22万元)三只个股。
买五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北京宋庄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1205.33万元,卖出11.89万元,净买额为1193.44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452次,实力排名第8。中国中金财富证券北京宋庄路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厦门银行(净买额4070.21万元),东岳硅材(净买额1042.63万元),翔丰华(净买额961.07万元)等10只个股。
卖一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517.18万元,卖出1058.87万元,净买额为-541.68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304次,实力排名第11。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中天火箭(净买额-382.75万元),洪通燃气(净买额-303.65万元),金徽酒(净买额210.57万元)等5只个股。
卖二为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368.62万元,卖出980.11万元,净买额为-611.49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1104次,实力排名第4。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神州数码(净买额1800.03万元),厦门银行(净买额-880.87万元),洪通燃气(净买额-531.55万元)等14只个股。
卖四为招商证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营业部,该席位买入532.73万元,卖出869.67万元,净买额为-336.94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上榜268次,实力排名第17。招商证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营业部今日还参与了比亚迪(净买额1813.79万元),江铃汽车(净买额979.37万元),洪通燃气(净买额-339.00万元)等5只个股。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一家市值不足50亿元的上市公司,正上演“刀光剑影”。
在连续两天拿下“地天板”的极端行情后,6月9日,青岛双星(000599.SZ)盘中跌停,报5.26元/股,换手率18.49%,让投资者大呼“受不了”。
尽管吃下一记跌停,4月27日以来,青岛双星累计涨幅仍达72.45%。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又是谁在炒作?
换手率创新高,知名游资现身
6月7日,青岛双星开盘不久一度触及跌停,但午后2点多上演地天板,当日换手率15.22%。第二天,熟悉的剧情再度上演,公司股价再次走出地天板,换手率18.11%。
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青岛双星连续上演两次“地天板”,并在8个交易日内录得6个涨停,累计涨幅为58.7%,累计换手率达72.15%,让市场“大开眼界”。
而在许多投资者还在期待该股能否上演第三次“地天板”时,6月9日,青岛双星却风光不再,以跌停收场,换手率18.49%创下近三个月以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游资身影出现在青岛双星买卖金额最大的前五席名单中。
龙虎榜数据显示,6月9日买入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疑似游资“苏南帮”国泰君安深圳登良路营业部位列买二和卖三席位,东财拉萨东环路第一营业部、东财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位列买三、买四席位。
而在昨日,疑似游资陈小群席位银河大连金马路证券营业部净位列卖二席位。疑似游资“赵老哥”席位银河绍兴证券营业部位列卖四席位。
年报一季报双双滑坡
与异常惹眼的股价走势相比,青岛双星的业绩表现却一路向下。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双星早在1996年便登陆资本市场,实控人为青岛国资委,公司主营轮胎产品的生产、制造、研发及销售。其控股股东双星集团曾以“双星运动鞋”而闻名全国,一句“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的广告词,不知勾起多少80后的童年回忆。
2000年起,青岛双星逐步从橡胶底运动鞋向橡胶轮胎发展,随后顺利进入国内轮胎五强之列,2005年收购东风轮胎,全面转型到轮胎产业。
然而,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自2008年首度亏损3.27亿元后,青岛双星逐渐进入业绩增长下滑交替的“怪圈”。
2019年,因公司淘汰90%以上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并对资产和产成品库存进行一次性减值和折价处理,巨额资产减值导致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2.72亿元。
但甩掉“包袱”后,青岛双星也并未走出亏损泥潭。
2020-2021年,青岛双星分别亏损0.31亿元、3.2亿元,其中2020年亏损主要因疫情导致出口运输受阻以及原材料上涨抵消部分收益。2021年亏损的原因为,天然橡胶、炭黑等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产品配套市场占比较重,下半年国内车厂芯片短缺影响下下游需求,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大。
而据最新财务数据,今年一季度,青岛双星营收同比下滑24.78%至9.1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4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49亿元。在财报中,公司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于“下游终端配套市场萎靡,需求冷淡,海运价格持续高位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
此前,卓创资讯轮胎行业分析师江云曾分析称,目前轮胎库存仍处于高位,轮胎企业走货不畅。二季度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环比略有增加,但是下游需求乏力,厂家仍然在提价与去库存之间挣扎。
而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1-4月10家重点轮胎企业产销量和营收利润情况均出现负增长,库存更是增长了41.4%。意味着轮胎企业的业绩仍将受到影响。
借国企改革概念翻身?
业绩屡创新低,青岛双星何以得到游资青睐?
据6月7日公司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市场普遍解读为其手握“国企改革”概念,以及“汽车零部件”概念。
消息面上,5月27日,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到“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和“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的具体目标。
平安证券认为,央企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于,改革向专业化方向推进,同时推动更多优质资产上市。
受此消息影响,近期A股市场“国企改革概念股”持续上涨。包括中成股份、特力A、晋西车轴、中通客车、湖南天雁等多股走出涨停潮。
6月1日,青岛双星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双星集团2018年被国家国资委列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后,积极贯彻***、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年起依法依规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后双星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转为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间接向市场强化了其“国企改革”的概念。
但从板块表现来看,6月9日,国企改革概念“熄火”,板块跌幅达2%。除青岛双星跌停外,特力A报23.38元/股,跌10.01%;中环装备报7.2元/股,跌12.2%;东风汽车报9.05元,跌10.04%;湖南天雁报5.2元/股,跌5.97%。
李璐/文
老牌知名企业青岛双星(000599.SZ)股价表现异常。
6月7日、8日,二级市场上,青岛双星走出了两个“地天板”。连续“地天板”,这在“地天板”走势并不多见的A股市场上颇为罕见。
k线图显示,今年4月下旬以来,青岛双星开启上涨模式,股价接近翻倍,6月2日至8日更是收出四连板。
究其原因,市场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受益近期国企改革概念。
面对持续亏损,青岛双星在2021年度报告中表示,全球疫情、出口海运费暴涨、芯片短缺等“五重压力”之下,公司费用大幅增加,出现亏损。公司将继续实施三新战略,推进产业转型,探索新业务模式。
扣非净利四年累亏17.51亿
市场风云变幻,新技术更迭日新月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老牌轮胎企业青岛双星承受着经营重压。
1996年4月30日,青岛双星登陆深交所主板,当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22亿元,2007年,营业收入达到43.66亿元,11年增长约20倍。与营业收入相比,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表现不佳,1996年,净利润为0.41亿元,2007年0.89亿元,期间,大部分年度净利在0.40亿元左右。
2008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金额为3.27亿元。2009年,净利润暴增至2.67亿元,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下滑,2012年为0.21亿元,2013年至2017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到2017年达到1.09亿元。
然而, 从2018年开始,净利润再度持续下滑。2018年至2021年,青岛双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28亿元、-2.72亿元、-0.31亿元、-3.20亿元,连续三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为糟糕,同期分别为-4.09亿元、-4.83亿元、-2.36亿元、-6.23亿元,四年合计亏损17.51亿元。
2021年年报显示,目前,青岛双星的主营业务为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已具备生产载重全钢子午胎、乘用半钢子午胎等各种轮胎的研发及生产能力,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并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按照这一说法,青岛双星的产业、产品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那么,公司为何会出现连续四年大幅亏损?
在2019年的年度业绩预告中,青岛双星解释,截至2018年底,公司新旧动能转换,关掉了所有的老轮胎工厂,淘汰了90%以上的落后产能和设备,全面升级改造或新建成“工业4.0”智能化工厂,成为既有卡客车胎“工业4.0”工厂、又有轿车胎“工业 4.0”工厂的轮胎企业,其中最后一个搬迁新建的东风轮胎工厂于2019年年底开始试生产。2019年对新旧动能转换资产特别是老的产成品库存进行了一次性减值和折价处理。公司加大“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三新战略的探索和投入。
当时,公司称,随着公司卡客车胎“工业4.0”工厂和轿车胎“工业4.0”工厂,特别是东风“工业4.0”工厂的全面达产,以及公司三新战略的全面推广,产品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体系竞争力逐步提高,未来盈利将尽快得到改善。
2020年,经营确实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公司称,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因疫情导致出口运输受阻,海外市场同比有所下降。同时,由于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抵消了部分效益增长。
2021年,亏损扩大。青岛双星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出口海运费暴涨、车厂芯片短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五重压力”,公司成本费用增加,导致公司出现亏损。
这样亏损的势头,在今年尚未遏制住。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亿元,同比下降24.78%,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60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400.26%、12.39%。
三推产业转型尚处于过渡期
经营持续亏损,可能是因青岛双星尚处于转型过渡期。
青岛双星产业多次转型。上市之初,公司主营业务为鞋、服的生产和销售。2008年,公司进行改制,将鞋服产业剥离,聚焦轮胎和橡胶机械产业。自2014年开始,公司开启了“二次创业、创双星世界名牌”的新征程,借互联网+、环保搬迁、国企改革等契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抢先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建成了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卡客车胎“工业4.0”工厂和轿车胎全流程“工业4.0”工厂,并积极探索“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战略,打造“卡客车专用轮胎第一品牌”和“轿车安全轮胎第一品牌”。
在公司看来,研发投入增加、产业拓展等投入增加,均为产业转型过渡期必要的投入,势必会影响业绩。
据披露,目前,青岛双星拥有青岛、东营和十堰三大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卡客车胎、乘用车胎和巨型矿山胎等,旗下拥有NEWBUSTAR(新双星)、DOUBLESTAR(双星)、DONGFENG(东风)、CROSSLEADER(克劳力达)、KUMKANG(金刚狼)、KINBLI(劲倍力)、AOSEN(奥森)等知名轮胎品牌,其金刚胎体安全轮胎、超耐磨轮胎、防火轮胎、巨型矿山胎等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青岛双星称,公司时下正以高值化、数字化、模式化转型为指引,继续实施三新战略,并通过“胎联网”和“智慧轮胎”努力探索由“卖轮胎”到“卖公里数”新业务模式。
近年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1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23亿元、1.91亿元、2.05亿元、2.03亿元,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
这几年,青岛双星主营业务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公司研发投入仍然保持增长势头,足见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及力度。
据披露,青岛双星已经成功研发了全球领先的“稀土金”轮胎和“全防爆”轮胎。公司表示,全面推进全寿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和全寿命周期降耗减排,全面推广“稀土金”轮胎和“全防爆”轮胎,全球优化轮胎产能,全面打造数字化企业,以此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二级市场上,因为近年来的持续亏损,青岛双星的股价调整幅度较大。今年4月27日,其股价曾下探至3.05元/股,创下近八年新低。但是,近期,或受益于国企改革题材热潮、公司基本面改善预期,青岛双星的股价触底反弹,不断上行。6月2日至8日,其在四个交易日收出了四个涨停板,4月27日至6月8日,股价从3.05元/股到6.06元/股,接近翻倍。
罕见的是6月7日、8日,青岛双星连续走出了“地天板”的罕见走势。
青岛双星是A股最早一批上市的轮胎企业之一,实控人为青岛市国资委。据财报披露,在2021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双星”品牌价值位列第96位,位居轮胎行业第1名。
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青岛双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青岛双星、翔丰华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