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联美控股(600167.SH),光听它的名字,你可能以为这是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但是其实联美控股目前还是一家主营业务为供暖的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对这种地域性的歧视,其实我一直是很不以为然的。东北地区也有很多出色的公司,比如长春高新,又比如联美控股。
联美控股98年上市时曾用名“黎明股份”,主营业务是服装。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经过多次资产重组,主营业务变更为供热发电,2008年改名为联美控股,自此业绩开始稳步提升。从2010年以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在10-20%之间。2016年6月,联美控股从大股东那里置换进沈阳新北、国惠新能源等优质资产后,企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到2019年,联美营收从20.44亿增长到33.96亿,年复合增长18%;净利润从7.16亿增长到16.45亿,年复合增长76.58%。2019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了14.38亿。
那么联美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这么赚钱?以后还能持续的赚钱吗?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吗?为了找到答案,我绘制了下面这张图。
首先来看一下联美控股的收入、毛利都分布在哪里。图中用长度表示收入占比,高度代表毛利率高低,那么体积就是毛利的多少。
我们可以看出,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是清洁能源业务中的接网&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高达94.28%,毛利占比也达到了42.86%;其次是清洁能源业务的供暖业务,收入占比达55.39%,毛利率39.49%,毛利占比40.05%,是利润来源第二大的业务。广告收入和毛利都排名第三,发电业务是个苦差事,毛利率最低,毛利总额占比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有1.29%。
供热、发电、接网&工程施工,都属于清洁能源业务的细分领域。供热和发电,实际是属于热电联产的2个环节。原来火力发电排出的废气中还含有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热电联产后,这部分热能就被收集起来,用来供热。对于联美来说,供热才是主要目的,发电只是次要产品,也基本不赚钱。
接网工程,其实供热管线一旦铺设好,开通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因此接网费实际是没本的买卖。以后只要联美还在不断的拓展供暖新客户,这一块业务就还会持续的给联美带来暴利。
供暖业务具有天生的垄断性和跨周期的特点,用户一旦使用了某家的供暖服务,几乎就不太可能再更改。另外饭可以少吃一顿,但是东北的冬天,供暖却是一天也不能少。因此,供暖业务是一块能让联美舒舒服服吃一辈子的业务。
广告发布业务是联美2018年才从大股东手里收购的兆讯传媒子公司负责经营。兆讯传媒在高铁数字传媒领域同样具有垄断性,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超过80%的铁路旅客,超过500个签约站点,共拥有5600多台数字媒体资源。公司与各铁路局签订的都是长期排他合同,因此其他公司现在已经很难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公司高达80%的覆盖率,也能为广告客户提供最大的受众人群和最灵活的付费策略,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业务的垄断性。
对于供暖业务,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联美能获得比同业,比如惠天热电、大连热电等同类上市公司高得多的毛利率呢?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券商调研,甚至连证监会也关注了。公司的答复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而且这个业务其实也很难造假,毕竟供暖每年能收到多少钱,买煤需要花多少钱,都是很容易查的。那么公司能获得超高毛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公司设计锅炉时,是仔细论证了煤炭资源,选择了量最大,价格便宜,且离公司又比较近的霍林河煤矿的褐煤,近10几年煤价都保持在300多元/吨的水平上,从煤炭这里就获得了成本优势。现在公司已经与煤矿建立了长期的互助合作关系,预计未来煤价仍然不会有大的波动。
2、公司的锅炉完全针对这种褐煤设计,热效率达到80%以上,是行业领先水平。
3、公司的热力管道传输在管网大小、管壁厚度、保温材料选择方面有独特设计,供暖损耗1%左右,远小于其他公司10-20%的损耗率。
4、热网平衡技术行业领先,不会让有的用户热得开窗户浪费热能,有的用户冷得达不到供暖标准而投诉。
5、精细化收费管理,能按照政府标准,对超过3.5米楼高的建筑,增收10%费用,超过7米的建筑,增收***的费用。不会让学校礼堂这种高层建筑仅按照普通办公室的收费标准收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业务是很难作假的,不仅仅是账目容易查,而且公司每年获得得实实在在的经营现金流净额,是确实存在银行里的。而且公司每年得财务费用都是负值,可谓是非常健康的财务表现。
(原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御风求稳,不代表红周刊立场,转载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 | 华商韬略 吴锐
汽油价格,越来越触目惊心了。
目前,国内汽油价格已经创下历史记录:以95号汽油为例,5月底以来绝大多数省份95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格在9.5元/升以上。新的调价周期开始后,部分地区已经突破了10元!
从去年初至今,国内成品油汽油价格每吨已经上涨了39%,柴油上涨了43%。尤其是今年1月至今上涨更为明显。
最近网络上有一首叫《油车人》的打油诗很火:“92加满两腿吓软,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油门踩得凶工地当小工 ,高速跑一趟卖车来还款。”
虽然作为一种调侃,诗的内容不免夸张,但是最近油价快速攀升,确实让有车一族压力不小。
注:《油车人》诗朗诵
化石能源越来越受嫌弃,新能源越来越受推崇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国际油价却屡创新高,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如今我国经济本就因疫情影响处在紧绷状态,高油价是否会引发经济危机呢?
其实不只是油价,天然气价格自去年以来也持续走高。传统能源高歌猛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表现很不给力。
比如去年欧洲由于风速低于往年,造成风力发电量大幅减少。欧洲北海的风力发电场去年发电量同比下降了10.8%,这部分缺口都得靠化石能源来填补。
包括去年的东北停电事件,也有风力发电电力偏小的因素。
另外,更热心于碳减排的美国民主党政府上台以后,立刻出台限制美国原油开采的政策,比如禁止在联邦政府管辖的土地和水域上进行新的油气开采。
从数据上看,美国2021年平均每日原油生产1119万桶,比2019年的1229万桶高位下降了9%。
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降低了能源企业增产原油的欲望。作为世界石油产量第一大国的美国,它的限产无疑对油价上涨有巨大推动作用。
而近期对油价推升最直接的因素当数俄乌冲突,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其石油出口受到制裁,对油价的影响更不言而喻。
“曾经取笑电车慢慢吞吞 ,但油价让我后悔万分”,《油车人》里这句话说出了很多购车人的心声。
今年1至5月我国汽车累计销量为955.5万辆,同比下滑12.2%。而其中的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反而增长111.2%。可见油价上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相对于购车选择,油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恐怕更让人揪心。因为“滞胀”这个词同油价上涨联系紧密。
上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全球石油危机,造成美国通货膨胀、经济停滞,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1979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美国836万人失业,1.5万家企业破产,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当时美国的经济惨状让很多人觉得它似乎很快要被日本超越。
我国是如今世界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国家,进口量是印度的两倍,日本的三倍,同时我国经济非常依赖制造业,石油价格上涨将不断推升物流、生活及制造业生产成本。油价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
不过目前看来,我国还有两个保险机制:计划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
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时,将触发我国成品油“天花板价”。
按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届时为保护经济,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不再提价或少提价。现在离“天花板价”只差一步之遥。
此外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刺激,美国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能源企业纷纷计划增加产能。页岩油气开采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快速增产、减产,机动灵活,Lium LLC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美国产量三分之一以上的石油企业预计将在6个月内‘重新繁荣’。”
在技术成熟之前,人类过早地摆脱化石能源并非明智之举。世界需要中国制造,也需要主要产油国的石油。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9日,联美控股(600167)发布2019年一季报,净利润为7.80亿元,同比增长25.28%。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2.05%,每股收益为0.44元,货币资金为38.49亿元,从多项财务指标来看,联美控股一季报延续了历年高盈利、高增长、高现金的特点。
联美控股主营业务包括清洁供热业务及高铁数字媒体业务,近年来业绩一直保持稳健高速增长,净利润年均增长率超过30%。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在14倍左右,年初以来涨幅为42.70%。
联美控股董事长在年初的投资者交流会中提到,“公司是一台12缸的汽车,现在才用了6个缸在行驶,后劲非常足。”据悉,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清洁供热+高铁数字媒体”双主业驱动格局,两大业务均具有一定行业壁垒。
清洁供热发展空间大
清洁供热业务作为联美控股的传统主营业务,旗下子公司浑南热力、沈阳新北、国惠新能源等为沈阳地区的提供城市供暖服务。公司通过不断技术革新,供暖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5%-40%区间,领先于行业平均标准。
联美控股提到,由于供暖行业收费价格均为政府定价,成本端为市场定价。所以,对源、管网、用户端、收费、建筑物的保温状况的这五个方面对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毛利率水平。
为了管理成本,联美控股在成本端的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管控与技术创新。例如,在热源端,公司选择锅炉的型号,并不是以锅炉最高燃烧效率为唯一标准,而是需要分析当地最经济、最适用的煤种来设计和定制最适合的锅炉。这种做法有利于让炉型与燃煤匹配度更高,使得锅炉热效率及标准煤耗等指标远好于其他公司。
不仅如此,联美控股还提到,公司拥有成熟优秀的管理团队,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盈利水平。公司仍将加强精细化管理,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新时代证券研报认为,凭借先进的供暖技术及精益化的过程管理,联美控股未来业绩增长稳健,远期仍有翻倍空间。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联美控股提到,未来公司仍将稳步做大做强清洁供热业务,经营发展上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发展方式进行布局。在南方供暖方面,公司具备供热行业的高新技术能力,在手现金充裕,将着力拓展该需求相关业务;在工业蒸汽市场领域,公司也将拓展相关业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未来公司将凭借在供热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品牌知名度,结合老旧城区改造与各地新建供热需求进行现有环保供热业务的异地复制。
高铁广告壁垒高
联美控股在2018年收购了高铁数字媒体头部公司兆讯传媒。
在联美控股看来,虽然传媒业务与供暖业务看起来没有相关性,但是内在的逻辑是一致的:这两个行业是相对垄断、壁垒很高的行业,想要进入是比较难的。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今铁路媒体站在黄金时段的起点,未来5到10年内将会有更高的上升期。
平安证券研报提到,我国高铁正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展开,高铁客运量将持续增长,高铁广告投放价值凸显。在此背景下,兆讯传媒作为高铁传媒龙头将持续受益。
据了解,兆讯传媒是国内最早从事铁路客运站数字媒体运营的专业公司之一,也是目前拥有铁路客运站数字媒体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已经实现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500个签约站点,300多个运营站点,6000余台数字媒体资源的全国广告媒体网络。
公司自成立以来,业绩稳步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为3.74亿,同比增长10.95%;净利润为1.59亿,同比增长26.92%,超额完成业绩承诺。未来,兆讯传媒继续以大客户开发为主,同时进行产品和设备优化,拓展互动情景营销模式。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兆讯传媒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着较高的经营壁垒,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联美控股2022年4月29日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38万户,较上期(2021年12月31日)减少4920户,减幅为12.72%。
联美控股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8.22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万~3.5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8.70%,联美控股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公用事业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自2021年6月30日以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3期下降,截至目前减幅为16.95%。2021年6月30日至2022年3月31日区间股价下降16.43%。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22.88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5.91万股上升至6.77万股,户均流通市值48.44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联美控股户均持有流通市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用事业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0.42万元。其中,24.35%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5万~13.5万区间内。
公用事业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沪股通持股
2022年3月31日,沪股通持有联美控股的股份数量为1440.52万股,占流通股本的0.62%,较上期(2021年12月31日)的1693.61万股下降14.94%。
沪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联美控股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联美控股股票股吧、中国石油股票行情股票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