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生物科技公司君实生物(688180.SH)打算继续扩大资本金,以支持其规模不断扩大的研发管线。
这家公司正计划定增募资不超过39.69亿元,其中36.71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2.98亿元用于君实生物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研发开支持续上升,君实生物扭亏时间表并不明晰。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君实生物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7.47亿元、16.69亿元和7.21亿元;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9.46亿元、17.78亿元和20.69亿元。
预计2022年君实生物研发投入将进一步上升,随着来自新冠药授权收入同比减少,或令公司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君实生物在临床试验和商业化遭遇的挫折,开始消磨投资者的耐心,6月15日公司股价逆势下跌2.89%。
资金吃紧
君实生物目前规划了总投资额46.03亿元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如果仅凭自有资金难以维持。公司定增预案显示,创新药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6.71亿元,其余9.32亿元以自筹资金投入。
目前君实生物账面现金仍难满足这一需求。2022年一季报显示,君实生物流动资产合计57.3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42.60亿元,流动负债合计19.53亿元。在扣除流动负债后,君实生物实际可用现金约20亿元。
另一方面,君实生物“造血”能力仍不容乐观,经营现金在持续流出。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君实生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79亿元,-14.56亿元和-6.05亿元。
生物医药公司需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竞争力。从这个角度,君实生物确有必要以定增来进一步充实资本。定增预案显示,JS001投资金额9.33亿元,拟使用募资金额8.6亿元,是最大的开发项目之一。根据披露,JS001目前正在进行3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包括治疗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晚期肝内胆管癌、晚期头颈鳞癌3个适应症。
JS001是君实生物核心产品,即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PD-1单抗。目前包括特瑞普利单抗在内的国产PD-1都已遭遇一轮降价风波,2021年3月开始,特瑞普利单抗定价降低超过60%。
2021年君实生物商业化团队出现动荡,商业化负责人及内部营销人员轮番调整,当年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仅4.12亿元,先发优势逐渐消耗殆尽。JS001目前临床试验转向国际,也是在此背景下作出的调整。
国际多中心临床是这轮创新药研发项目的主题。靶向BTLA的抗肿瘤药JS004将开展3项国际多中心临床,总投资金额8.67亿元,拟投募资金额8.65亿元;靶向TIGIT的抗肿瘤要JS006也将开展3项国际多中心临床,总投资金额8.89亿元,拟投募资金额5.05亿元。
这轮创新药研发项目还包括多项创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及早期研发项目。
出海风险
新冠药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顺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令君实生物首次尝到产品出海甜头。
2020年5月,君实生物与礼来制药签署协议,礼来制药被授予在大中华地区外对埃特司韦单抗开展研发及商业化的独占许可。君实生物将收到后者支付的1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2.45亿美元里程碑款,及产品销售净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从2021年收入结构来看,许可收入已成君实生物主要业绩来源。2021年君实生物基数许可及特许权收入33.41亿元,同比增加超7倍,占总收入比重约9成。目前埃特司韦单抗对礼来制药的海外授权已于达成双方协议约定的全部里程碑事件并确认相关收入。
然而这部分收入难以持续。新冠病原体存在突变快速的特点,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对抗奥密克戎变种时不再如以往般有效。近期研究显示,君实生物与礼来制药的埃特司韦单抗的双抗体疗法对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疗效较小。
此外,君实生物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美国FDA准入正遭遇波折。5月4日,公司公告称,美国FDA就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上市申请发出回复信,要求进行一项质控流程变更。公司计划与FDA 直接会面,并预计于2022年仲夏之前重新提交申请。
目前还尚未有一款国产PD-1进入美国市场,信达生物(01801.HK)此前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今年2月10日,信达生物开发的PD-1信迪利单抗美国上市申请在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议上以14:1的结果宣告失利。委员会建议需要在获批前补充额外临床试验,证明信迪利单抗在美国人群和美国医疗实践中的适用性。
5月12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开发的PD-1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VEGFR2抑制剂)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公司计划近期向美国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的沟通交流申请。
此前的失败案例都折射药企进入美国市场的风险,其中更充分的美国患者人群临床试验数据是前置条件,这将意味着更高的研发费用。这或许是君实生物迫切希望扩大国际临床试验规模的底层逻辑。
只是在经历失败的案例后,投资者不再像往常那样充满信心。
《科创板日报》(北京,
2月24日,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秦科技”)将正式启动科创板IPO申购。
华秦科技网上申购代码为787281,股票代码688281。公司发行价为189.50元/股,对应市盈率(2020年扣非后)为81.60倍。公司预期募得资金31.5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较原计划金额超募1.31倍。
2021年业绩预喜 但长期增长伴随不确定因素
华秦科技主要从事防务特种功能材料,包括隐身材料、伪装材料及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受下游军用需求催动,伴随华秦科技核心产品陆续通过状态鉴定实现量产,公司从2018年至2020年营收业绩累增,分别实现3967.61万元、1.07亿元、4.01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7.98%。
另外在2021上半年,华秦科技营收为1.91亿元,而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将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5.3亿元,同比增长20.81%-28.06%;同时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35.64%-48.56%。
关于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动力,华秦科技董事长折生阳在线上首发路演时回答了《科创板日报》
关于后者,比如为保障武器装备性能,各型武器装备在经过一定使用周期后需进场检修,重新涂覆特种功能材料,华秦科技在此过程中会承接维护保障任务并实现相关特种功能材料产品的销售。
不过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华秦科技营收仍主要以特种功能材料产品为主,而上述后续维护保障服务及其他业务整体占比较小。比如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暂无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服务的营收入账。
图|华秦科技招股书所示公司业务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华秦科技所处军工行业具有一定特殊性,从参与研发到批产乃至到客户回款,周期漫长。
折生阳回答《科创板日报》
由于我国军工行业货款结算程序复杂、周期相对较长,且华秦客户倾向于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结算货款,导致公司的应收款项具有回收周期相对较长、期末金额较大。招股书显示,华秦科技在2021年上半年末,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2.69亿元、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3751.52万元,合计占当期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53.60%。
另外在此过程中,“能否顺利实现定型批产,取决于公司产品自身研制进展、下游客户应用装备的定型批产等多个因素。”折生阳介绍道,在型号项目的研制阶段,客户采购华秦产品主要用于鉴定、试验、试车等,需求量较小,具有零星定制的特点,公司收入规模相对较小;不过一旦定型批产后,客户按计划采购公司产品用于相关武器装备的生产并交付军方列装,采购规模将逐步扩大,公司收入增速明显。
折生阳收获第二家科创板公司 核心技术人员依赖受问询
华秦科技实控人、控股股东均为折生阳,其直接和通过持股平台持有公司40.75%的股份,另外折生阳还与周万城、黄智斌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因此折生阳实际合计控制华秦60.75%的表决权。
值得注意的是,华秦科技是折生阳创办并主导的第二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此前,国内“3D打印第一股”铂力特在2019年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并且上市两个月成科创板首次被“举牌”企业,而其实控人之一——亦是幕后的缔造者即为折生阳。Wind数据显示,当前折生阳持有铂力特21.80%的股权,是最大股东。
华秦科技股东结构如下,并无机构股东在场(其中“华秦万生”为股权激励平台)。
图|华秦科技招股书所示公司股权结构
一位此前参与铂力特战略融资的投资人在接受《科创板日报》
上述投资人介绍,折生阳在主导铂力特期间,华秦科技尚为其在西工大孵化的多个项目之一。据招股书披露,华秦科技前身曾在1996年至2016年,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应用研究。
华秦与西工大长期的密切合作,让前者当前主营业务对此前合作的科技成果和西工大方面的科研人员,均存有一定依赖。华秦科技当前已授权的38项国防发明专利中的30项,均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受让取得,并且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发审过程中,这一点受到了上交所的关注和问询。
在2020年,华秦科技完成股改的同期,公司团队也正式引入上述主要受让专利的核心发明人——周万城、黄智斌,并组建了一支以全部以西工大为学术背景的研发队伍。招股书披露,此后华秦新增8项国防发明专利及2项国家发明专利,为自主研发取得。
据了解,华秦与首席科学家周万城签署了无固定期限的《退休返聘协议》,与核心技术人员团队签订了竞业协议、保密协议、著作权及技术成果归属承诺书等。周万城、黄智斌二人还与折生阳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6月13日丨君实生物(688180.SH)公布,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君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第四代EGFR抑制剂WJ13404片(项目代号“JS113”)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经审查,2022年3月29日受理的WJ13404片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开展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试验。
JS113是一种分享(first-in-class)的第四代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由公司与℡☎联系:境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拟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瘤的治疗。JS113具有全新的分子骨架和独特的生物活性,临床前数据显示该药物分子对第三代EGFR抑制剂不敏感的原发性和获得性EGFR突变(包括Del19/T790M/C797S和L858R/T790M/C797S共突变),以及部分TKI耐药的旁路激活靶点和免疫抑制性靶点都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同时对野生型EGFR具有高度选择性。
君实生物公告,拟将定增募资金额由不超过39.8亿元调整至不超过39.69亿元,资金用途方向不变。
截至2022年6月14日收盘,君实生物(688180)报收于82.6元,下跌0.12%,换手率2.39%,成交量10.27万手,成交额8.49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20.0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616.3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503.69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出4853.0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82.21万,融券余额减少。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君实生物(688180)好公司评级为0星,好价格评级为1星,估值综合评级为0.5星。(评级范围:1 ~ 5星,最高5星)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6.64。
君实生物主营业务: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发及商业化。公司董事长为熊俊。公司总经理为NING LI(李宁)。
重仓君实生物的前十大基金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目前规模为226.21亿元,最新净值1.1355(6月13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33%,近一年下跌23.53%。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张弘弢 荣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君实生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君实生物、华秦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