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慧康股票股吧(海富通海外)

2022-06-19 4:46:26 股票 yurongpawn

创业慧康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创业慧康2021年8月25日在半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81万户,较上期(2021年5月31日)增加2082户,增幅达5.78%。

创业慧康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1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万~3.5万区间占比最高,为23.88%。

计算机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0年9月30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有所下降,区间跌幅为3.18%。2020年9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区间股价下降24.27%。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最新总股本为15.5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13.09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8万股上升至3.44万股,户均流通市值30.39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创业慧康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计算机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31万元。其中,26.12%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0万~17.5万区间内。

计算机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深股通持股

2021年6月30日,深股通持有创业慧康的股份数量为2837.55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83%,较上期(2021年5月31日)的2194.26万股上升29.32%。

深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富通海外

《电鳗财经》文/高伟

海富通基金又一次炸锅!继5月17日海富通碳中和主题基金净值出现乌龙后,5月24日,海富通基金旗下的QDII基金因第一重仓股暴跌,拖累净值近一年跌逾四成。《电鳗财经》发现,海富通基金出海“打渔”翻船的直接原因是头号重仓股成了第一杀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据《电鳗财经》观察,5月16日晚,海富通碳中和主题基金净值单日上涨3%,但5月17日早上,一盆冷水浇下来,基金公告称净值有误,应该为下跌1.15%。从“睡前”上涨3%,到“醒后”下跌逾1%,投资者彻底懵了:什么情况,还能这么操作?

据了解,海富通碳中和主题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至今运行8个月的时间,累计下跌18.66%。从其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重点配置了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半导体、汽车、物联网等行业,在碳中和方向上不同时点做结构性布局。去年第三季度,是“碳中和”的投资风口,多只相关概念产品获批密集发行。通联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有14只基金的名称中含有“碳中和”,海富通碳中和的累计收益在其中垫底。

虽然海富通基金一度解释称,净值出现错误和更正均是在非交易时间,对投资者的权益没有影响。但是投资者对公司能产生这种乌龙还是心有余悸,“基金净值从基金公司计算,到托管行复核,再到基金公司公布,这个过程难道就没人发现错误吗?上涨3%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事件近过了一周,海富通基金又遭受新的质疑,而这次涉及海外投资,并且给投资者造成了实打实的亏损。

出海“打渔”翻船

再次被投资者质疑的是海富通基金旗下的两只QDII基金——海富通大中华混合(QDII)、海富通中国海外混合。

《电鳗财经》注意到,截至5月20日,海富通大中华混合(QDII)单位净值为0.9001元,近6月该基金回报率为-36.21%,近1年回报率为-43.95%,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是0.11亿元。海富通中国海外混合单位净值为1.3685元,近6月该基金回报率为-36.76%,近1年回报率为-44.51%,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是0.70亿元。

两只基金缘何在短短1年时间,竟出现超过4成的亏损呢?

海富通大中华混合(QDII)、海富通中国海外混合两只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均为高峥、陶意非,两人累计任职时间分别为4年又270天、3年又115天,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分别为30.90%、-13.20%。在基金一季报中,高峥、陶意非分析亏损时表示:“主要原因是超配的房地产物业股因市场担心其会受到房地产政策的影响,跌幅较大。同时,因为受到不利传闻影响后,高教股跌幅较大。”

《电鳗财经》注意到,超配的房地产物业股最直接体现就是两基金共同持有的第一重仓股碧桂园服务,两只基金在2021年2季度将碧桂园服务纳入其第二大重仓股,2021年3季度升级为第一大重仓股,2022年1季度仍保持在头号重仓股位置,持仓占比分别为5.97%、6.45%。而如此钟情的碧桂园服务,自去年6月份创出85.2港元后,一路下行,截至5月24日早盘报收29.25港元,较一年前的最高点下跌65.67%。

海富通基金旗下仅有以上两只权益型QDII基金,两只基金头号重仓股股价近一年竟然狂泻近七成。出海“打渔”翻船,着实让投资者见识到了海富通基金的如此狼狈的海外投资能力。




创业慧康股票股吧同花顺

搜狐自媒体

作为国内HIT领域龙头企业,创业汇康一直以来不断加深自己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日前,创业汇康与妙手医生达成协议,合力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圈,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医院处方药外流市场井喷增添更大想象空间。

资料显示,创业慧康(300451)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通过25年的行业沉淀,在医疗卫生业务完成7000多家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业务覆盖253个,连接30万基层社区医生,累积已建成1亿份电子病历,1.5亿份健康档案,约2亿份居民健康档案。

上市以来,创业慧康的营收复合增速高达28%以上,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同时,公司在行业渠道资源、客户卡位和市场影响力具备较强的优势,有良好成长能力。

近年来,公司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取得突破,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在营销布局方面加大力度,营销网络已遍及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行业高速发展期抓住机遇抢占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妙手医生则刚刚获评CB Insight与“纽约 时报”(NewYork Times)联合发布的“全球将来独角兽50强”(50 Future Unicorns)企业名单,成为全球科技独角兽“潜力股”。今年1月7日,妙手医生正式宣布完成5亿元C+轮融资。

妙手医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医疗互联网领域,拥有行业关键资源的积累,是国内首批互联网医院牌照获得者。

公司的医患关系及用药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商在中国领先,同时在院外处方流转、互联网医院运营、药品供应链及DTP全国布点、品牌医生运营方面深具能力。

目前,妙手医生已运营6大专业病种线的医患连接、复诊及用药管理业务;完成23个经济强省、63个城市的临床药品服务覆盖;自主运营近200家院边及DTP药房,服务覆盖药品26000多种,肿瘤、血液、心血管等重大疾病新特药广覆盖。公司已建设成全国性的专业医患复诊平台和安全用药配药中心,更基于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互联网+医疗+药品”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得到了医院、医生、患者、业内的一致好评。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携手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以创业慧康现有的合作医院为基础,依托创业慧康在健康、医疗信息化等优势业务、产品、技术和资源,妙手医生提供自身在互联网+医疗+药品领域的优势资源,双方将在电子处方流转、互联网+药品、互联网+护理、电商、商业保险等互联网+区块链领域进行深入融合,力求共同发展成为互联网医疗区块链建设领军者。

创业汇康在公告中说,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布局互联网医院领域,持续开展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及信息化支撑下的医院智慧服务建设,不断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处方与药品零售、三方配送的信息共享模式,探索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问诊、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创业慧康股票股吧有没有DRG

7月19日,深交所公告,因拟披露重大事项,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两股于7月19日临时停牌。当日中午,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分别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公告》,文件显示,本次合并的方式为卫宁健康拟向创业慧康全体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合并创业慧康。

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两家公司均属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头部企业。IDC2018年发布的《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显示,卫宁健康市占率为9.3%,创业慧康市占率为5.7%。两者若能成功合并,新公司将或在短期内拿下医疗IT20%的份额,客户覆盖量约80%,超越当前医疗信息化霸主东软集团,成为领域Top1。


数据源于《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


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的业务高度相似,在HIS业务、智慧医院等核心业务方向,双方都拥有成熟解决方案。那么,如何进行业务合并,如何划分炙手可热的华东市场?医院已有的系统如何更新?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双方耗费大量时间解决。

因此,为了了解两家上市公司合并的逻辑,动脉网采访到了多位行业专家,从传统产品发展、合并优势互补、产业变化三个角度分析,尝试厘清整个事件对于市场的可能影响。


合并优势分析

上市公司合并的目的较为多元,产品优势互补、减少行业竞争都有可能成为成为合并的动因。而在本次合并之中,推动两个公司联姻的背后力量大致与业务和技术有关。

业务方面,卫宁健康偏向于三级医院,提供HIS、大数据中心建设、互联互通评级、电子病历评级、智慧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等产品。在未来发展方向,朝着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公卫建设发展。总的来说,卫宁健康的核心业务拓展偏向于为医院提供一体化平台式解决方案与院外的云医疗服务,加速整个医疗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年报数据显示,卫宁健康2020年全年收入为22.67亿元,54.67%来源于软件销售(12.39亿元),20.09%来源于硬件销售(4.55亿元),18.5%来源于技术服务(4.19亿元),6.6%来源于互联网医疗健康(1.5亿元)。这些业务以华东地区为主(48.25%),华北地区其次(39.81%)。

相比之下,创业慧康同样拥有HIS、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医院建设、互联互通评级、电子病历评级、互联网医院建设、智慧医保等方向。创业慧康的核心业务拓展向于发展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着重于患者全流程的连接,并将传统院内信息化产品向云端转移。

2020年。创业慧康获得的收入为16.33亿元,41.09%来源于技术服务收入(6.71亿元),36.18%来源于软件销售(5.91亿元),9.69%来源于系统集成设备(1.58亿元),13.03%来源于其他主营业务。这些业务以华东地区为主(47.27%),华南地区(14.10%)、华北地区(12.15%)为主。

总的来说,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体量相似,两家公司都拥有完善的医疗IT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拥有一致的区域客户。但正是因为这种产品、客户分布的高度一致性,合并的目的可能不在于传统IT业务上的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不同之处。结合中泰计算机医疗信息化专家何柄谕与两位匿名信息化专家观点,动脉网将其业务方面的差异归纳为三点:

1. 技术发展上的不同。正如上文所示,卫宁健康的重心偏向于为医院的信息化基础提供新式解决方案,打造了新一代HIS系统WiNEX与数字健康平台WinDHP;而创业慧康则尝试通过云、物联网的方式把医院服务之外的患者纳入管理体系之中,并应用医疗大数据开发应用类产品。技术上的差异也是两者在核心业务上的差异,这里存在技术互补的可能。

2. 用户重心不同:卫宁健康的产品体系偏向于以大型医院为付费方,重点打造以医院端为核心付费方的商业模式;创业慧康则是公共卫生的龙头,在以医院为付费方的同时,也以卫健委等机构为付费方,积极打造服务于基层医疗的产品。两者合并则意味着可以兼顾整个医疗机构各方面的用户。

3. 未来发展路径不同。2020年6月,国家发布《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疫情信息监测预警,完善预警指挥系统,支撑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及应对,2020年11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要求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政策之下,新的机遇应运而生。

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可以视为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也是主要方向之一,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两家企业均有涉及。但从细分市场来看,卫宁健康更多精力放在省级与地市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而创业慧康则擅长于地市级与区县级,如果两者完成合并,那么新的公司将有能力执行完整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服务,这是现阶段所有企业都无法企及的。

结合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存在大量相似的业务,但两者在技术、用户,乃至发展路径的探索之上都存在较多可以互补的地方。因此,两者的合并背后,鲸吞市场份额是其一,战略布局未来场景是其二。


卫宁健康

创业慧康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医技系统

电子病历评级

互联互通评级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WiNEX

HI-HIS

智慧患者

智慧临床

智慧医护

部分解决方案

完整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疗

远程医疗

全民健康平台

省级、地市级、区县级

省级、地市级、区县级

县域医共体

医疗大数据中心

医疗大数据应用

DRG

家庭医生

院外支付

医药服务

医疗保险

物联网

部分

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的业务、技术比较(根据双方2020年年度年报数据及《2019智慧医院建设手册》统计得出)


自国家以政策推进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来,我国的医疗基础化建设迅速驶入快车道,数年时间便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各地医疗信息化基础建设完成,整体基础建设速度必将放缓,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必须寻找到新的市场弥补过去市场放缓带来的压力。

为了缓解发展压力,探索医疗信息化全新增长点,卫宁健康过去做了多元化尝试。然而,其持股布局的云医(纳里健康,业务为互联网医疗)、云药(钥世圈,现更名为沄钥科技,业务为云药房)、云险(卫宁互联网、卫宁科技,业务为构建统一支付平台以及保险理赔体系)、云康(医通健康、中康尚德,业务为慢病管理)在数年来均处于投入之中,2020年仅云医表现较好,亏损由-1501.88万元缩减为-448.07万元,且收入由6473.08万元增至10073.55万元,增幅高达55.62%。因此,对于卫宁健康而言,抓住疫后全民健康体系的建设,进而打开当下的困局,同样成为当务之急。从这一角度分析,面对未来可能的新机会,卫宁健康可能以合并创业慧康提前布局新市场。

2020年卫宁健康创新业务板块主要公司经营情况表(单位:万元)


行业影响

对于市场分散的医疗IT赛道而言,这场资本游戏带来的是一场行业地震。

何柄谕认为:“卫宁健康合并创业慧康将利于行业资源的整合,进而改变整个医疗IT的格局。卫宁健康侧着于医院端,创业慧康侧重于公卫端、医保端,两者合并之下,新公司的生产力将获得极大提升,这将使他们占据大约20%的医疗IT市场,且这一数字仍有上浮空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将更容易把握政策、需求带来的医疗信息化市场。

但对于与两者为竞对关系的中小型信息化公司,这一消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空。毕竟,现在医疗信息化的招投标越做越大,如果不能建立对中大型项目的竞争力,那么这样的企业将会丧失长期投资机会。

至于大家担心的合并后业务归属问题,卫宁健康作为主导方,必然具备一定的主导权。对于两者之间的重合业务,大概率会以卫宁为主,对于两者的差异项目,各自为政则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就当前局势来看,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仅披露了合作意向,确定具体方案,后续还需将方案交至各自股东大会审核,再向政府报审,暂时还未引入会计事务所与投行,因此,整个流程仍需较长时间,两个公司的合并不一定能按期完成。

不过,从近年来信息化行业的趋势来看,各信息化企业之间的业务整合、收购并购已成常态,大家都希望打造足够完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获取更有价值的标的,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因此,卫宁健康与创业慧康可以视为一个信号,或许在未来数年内,更多的上市信息化企业、大型非上市信息化企业均会参与资源整合之中。趋势之下,在这分散的信息化市场,一场大洗牌或将来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创业慧康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创业慧康股票股吧、海富通海外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