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6%)=12 例如:预期收益率=7%+5*(13%-7%)=16 第四年起股利上涨6%,则从第四年开始的股利折现,在第三年年末,价值=5*(1+6%)/(10%-6%)=375元。
股权风险溢价ERP(equity risk premium)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
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把资金投资于一个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所能得到的收益率。一般会把这一收益率作为基本收益,再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无风险收益率的大小由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偿率两部分组成。
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率。市场平均报酬率是市场上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报酬率,是外生给定的变量。
股权风险溢价ERP(equityriskpremium)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
必要收益率又叫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必要收益率=无风险回报率+β(平均风险股票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例如:某公司股票无风险回报率为4%,β系数为1,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那么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4%+1*(10%-4%)=10%。
答案解析:必要收益率=5%+24(8%-5%)=08%。D 答案解析: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式R(a)=Rf+(Rm-Rf),因R(a)=Rf ,所以风险系数应等于0。
=0.0568=68% (3)Ki=Rf+βi(Km-Rf)=10%+42*(14%-10%)=0.1568=168% 由于βp=42大于1,所以,该证券组合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大于市场平均报酬率。
取市场的长期收益率的几何平均值,中国股市是16%-17%,用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无风险收益率取当下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可以用市场平均偏差和其他主观因素调整。
由于投资者来自资本资产的收益便是公司为此应支付的资本成本,因此,通过该方式计算得到的资本收益便是企业面临的资本成本。但该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企业的β值较为稳定,且在预测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1、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国债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视同无风险收益率。
2、投资者购买某三年其的国债10万元,其票面利率为3%,则到期之后的收益=100000×3%×3=9000元,因此,国债利率是无风险利率。
3、因为国债属于市场内违约率几乎等于0的产品,也就是说投资组合里全部投资于国债,那整个投资组合肯定能拿到这些收益,所以无风险利率一般设置为与国债利率相等。不是一个概念。
因为国债属于市场内违约率几乎等于0的产品,也就是说投资组合里全部投资于国债,那整个投资组合肯定能拿到这些收益,所以无风险利率一般设置为与国债利率相等。
观点1:用短期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用根据短期国债利率计算出的股票市场历史风险溢价收益率作为市场风险溢价收益率的估计值。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计算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
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国债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视同无风险收益率。
国债比较适合保守型投资者,主要原因是没有风险,同时能够享受到比银行更高的利息。
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为6%,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2%。
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12%,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market rate而不是market premium的话,就如下所示 期望收益率=6%+5*(12%-6%)=15%12% 不应该进行这项投资。
无风险收益率为6%,则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应如何计算?有已知条件可知: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Rm=14%,无风险收益率Rf=6%,风险收益率为12%;代入公式中可得:β=风险收益率/(Rm-Rf)=12%/(14%-6%)=5。
%+5*(10%-6%)=12 例如:预期收益率=7%+5*(13%-7%)=16 第四年起股利上涨6%,则从第四年开始的股利折现,在第三年年末,价值=5*(1+6%)/(10%-6%)=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