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不同 危险源:第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机械行业存在的危险和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就是骨折这类的。 进入机器前要做好防护,例如安全插销,挂好维修警示牌,将操作界面锁死,防止施工时的误操作。有毒气体伤害,比如煤气等。要佩戴有毒气体报警仪,佩戴氧气呼吸设备。
机械加工的危险包括: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挤伤、烫伤、刺割伤。绞伤:外露的皮带轮、齿轮、丝杠直接将衣服、衣袖裤脚、手套、围裙、长发绞入机器中,造成人身的伤害。
就是在检修的时候有高温,中毒等危险因素,职业病主要是肺部或者肝脏。必须劳动护具穿戴整齐。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内容。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物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动;(3)作业环境的缺陷;(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第四,度量风险大小不仅要考虑损失或负偏离发生的大小范围,更要综合考虑各种损失或负偏离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
历史资料:以往相关项目或相近项目的历史资料(如项目的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因素或评估资料等)、其他的统计及出版资料(如商业数据库、学术研究成果、行业标准以及书籍、报刊等)都是风险识别的重要信息。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风险评估,又称安全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幅度以及其他因素。
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 架空试车, 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 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1 检修机械前必须先切断电源, 锁好开关箱, 应挂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闸开动” 标志。
劳保用品的准备。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装、劳保手套、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具。分析将要进行的维修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没有正确使用电工刀造成人员伤害。随意挤靠设备造成设备停电导致人员伤害。移动或搬运高压电缆时防止被夹伤、挤伤,同时必须穿防砸靴戴手套。对不熟悉的电气设备不可擅自调试和操作,更不可擅自维修。
第砂轮机 砂轮机运行过程中容易溅起颗粒,造成人员伤害,同时砂轮机及电缆必须绝缘良好,否则会出现人员触电。第举升机 举升机工作时,存在人员触电、伤害、高空等危险因素。
具有潜在性 (1) 不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现而又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如:某电厂2 名青工在机组大修中,休息时便背靠空调外机坐了下来。
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事故的结果,寻求事故发生的有关原因、条件、规律,辨识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或危害因素。实践中,通常将上述方法结合使用,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形成危险源清单。
1、风险识别的七种方法分别是:生产流程分析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分解分析法、失误树分析法、环境分析、保险调查法。
2、利用专业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树状图、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进行模拟实验或模拟仿真,通过对不同情况的模拟,识别可能的风险和潜在的危险。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基本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 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
4、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基于作业活动的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的有效识别。
5、风险识别的五种基本方法:生产流程分析、风险调查列举、资产状况分析、分解分析法、失误树分析法。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诸如环境分析、保险调查、事故分析等。
6、风险识别的方法有:生产流程分析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分解分析法;失误树分析法;环境分析;保险调查法。常言道,最大的风险便是无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