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广义货币 MM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1、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
2、M0、MMM3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3、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4、在金融学中的M1,M2,M3,M4都是货币层次的划分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个人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 银行借记卡活期存款+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企业可开列支票活期存款。
5、职级划分里面的M1 M2 M3等级别的意思是:M0(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6、M3:M3=M2+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M3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其中商业票据和短期融资债券属于准货币。M4: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我国仅测算和公布M0、MM2的货币供应量,MM4只测算不公布。
广义货币余额,就是M2的余额,它既包括那些流动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
M2是指广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广义货币(M2)余额,就是指M2,所谓广义货币余额,就是M2的余额,它既包括那些流动性的现金、活期存款,又包括流动性稍差,但有收益的存款货币。
M2(广义货币),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和潜在购买力。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M2 (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1、代表的意义不同: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
2、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应的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3、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M2 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