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报告归纳基金经理人的简介、总结经营和投资经验、总结管理过的基金情况、对基金在过去一年表现的评估和对大市在新一年的预测等。分析要点:在基金经理工作报告中,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因素有:(一)基金经理人是谁;
(二)经营水平和投资经验如何;
(三)是否管理过其他基金;
(四)该基金是否发生过或即将发生基金经理人的人事变动;
(五)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风格如何;灶判伍
(六隐或)他对基金在过去一年表现的评估和对大市在新一年的预测如何;
(七)是否具有很强的“内忧外患”意识。上述因素将对基金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风格属于激进型或是保守型,将有冲行可能对基金的收益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其他如基金经理对新一年股市的预测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其选股时的思路。
1.基金经喊源兄理给裂举投资人的报告叫基金的季报年报。
叫基金的季报年报,核心就两块,首先是基金十大重仓股,这表明了基金经理最直接的观点;其次,是基金经理观点,里面通常涉及基金经理关于操作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市场的看法。核心就看这两点,其他不用看了
2.先看他的选股,然后看每一个选股的股价变动和走势,第三叫看他郑袭的词仓位的变动。最后在与。基金的净值进行对比分析。
了解基金,最佳渠道就是这只基金的定期报告。对于基民来讲,它是了解整体基金运作重要信息来源。有技巧地阅读基金定期报告,能“慧眼”识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基金。然而,一般基金定期报告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要读懂这些信息,除了需要投资者长期连续的关注之外,对于某些特定的信息点要格外码丛关注。 第一:连贯地看关键数据。,例如基金十大重仓股、基金分红指标、基金是否跑赢业绩基准、基金持有人结构的变化、基金申购赎回情况等。第二:考察基金的投资风格是否对自己“胃口”。投资者对比基金经理的投资风宴模山格,以及对后市的分析和看法,能够认同其投资方向的基金才可进行长期投资。 第三:只有真正能从持有人角度考虑的基金,才是值得信任的基金,基金定期报告是否认真地完成,也是基民需要考察的重点。2008年市场大跌,对于亏损幅度很大的状态,很多基金经理进行自我反省,找出亏损原因并认真思索未来的投资策略,而一些基金经理对于亏损情况闭口不谈,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过看基金季报、年报要格外注意,这些报告都存在“时滞”问题晌中。公布季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月,市场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所以基民对于基金年报的“滞后”性要有清醒认识。
; 就现状而言,没有经过市场考验的年轻基金经理上岗,掌舵基金投资已经不是普遍现象。一直好的基金,在没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手中,不出两年,就已经物是人非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直接关系到基金的健康成长。甚至很多投资者疑问在更换基金经理后是否应该更换基金。
国内国外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比较
在国外,基金经理被视为“银发行业”,担任的年限越久越“值钱”。市场的历练是一位合格的基金经理必须具谈仿备的资本。管理年限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基金经理。而在国内,基金行业对于基金经理的要求要宽松得多。大批缺乏足够实战经验的年轻的基金经理正占据着这个职位的一大块比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内地现任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日期只有约588天,44%左右的现任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还不到一年,只有近28%的现任经理可以够上“任职期限两年含嫌纤以上”的标准。而任职年限超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更是凤毛麟角。
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与投资者的信任度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把基金经理看做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历史业绩标志着他能给这只基金带来的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在投资价值的评估上,投资者通常会将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与自身的信任度紧密联系起来。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越长,历史业绩越突出,投资者赋予的信任度就越高。
面对年轻基金经理手持的基金,就算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投资者也会掂量掂量这里面的含水量有多少。所以,对于基金经理一职,从业年限越长,受投资者的亲耐程度越高。
为什么年轻基金经理比例这么高?
1、国外的基金经理年龄普遍高于国内的一个客观原因在于中国的基金投者仿资市场起步较晚。我国基金市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短短20几年的初级发展时间内,基金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任职年限长的基金经理不多。
2、另一方面,基金行业从业人员新陈代谢的速度相对比较快,基金经理的更换速度可想而知。随着金融理念在社会的拓展,年轻一代人对于投身基金的热情膨胀,自然在数量上压过了年老一代。
3、此外,基金经理每天工作时间长,有很大压力,基本的工作包括每天早晨开会,研究市场的各种议题;平常有时间,一定会去拜访许多上市公司或行业;每个礼拜还要参加内部会议以检讨市场总体形势及个股的选择问题,并不定期地去听券商的分析报告。强大的生活压力让很多资深的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或者被迫转业。
; 我们都知道,一份完整的基金定期报告有几十页的文字内容,面对如此大量的内容,我们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看完一份基金定期报告呢?尽管基金定期报告的内容有那么多,我们只需要抓取其中最关键的几个部分就可以了。
首先直接看基金业绩情况,这部分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了,可以直接翻到“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的部分。
碰核 了解过去一个季度的基金净值增长情况,是否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也可以拉长区间,看基金近1年,近3年迅烂,近5年与自成立以来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情况。
然后可以看基金的持仓,根据监管规定,基金每季度会更新持仓情况,先看仓位,了解基金经理对仓位的控制情况,相比于行业配置和精选个股,仓位的控制更加考验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也能很好的反映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如果股票仓位过高,风险会更高,仓位太低,也难以跟上市场上涨的脚步。
再看前十大重仓股的情况,有没有新增或者被替换出去的重仓股,相比于上一次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基金经理的观点了,这一部分也是基金定期报告中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直接在“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的部分看到,里面包含基金经理对往期市场的回顾和对后市的展望,这对于我们后亩吵漏续的投资规划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 基金的季度报告
根据证监会规定,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基金季度报告,并将季度报告登载在指定报刊和网站上。基金季度报告是厅森我们了解基金动态非常重要的参考文件,但是基金季度报告的内容那么多,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非常需要耐心,而基金季度报告里面并不是每一个文字都需要我们细细推敲,都值得关注的,我们只要获取那么我们需要的重点信息就可以了,那么,基金季度报告里面有哪些内容是我们必须要看的重点呢?
首选,我们要明确我们看基金季度报告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要了解基金经理?是要了解基金经理的轮睁投资策略?是要验证基金经理做的是不是正如他过去所说的?
因此,查看基金季度报告从更大的程度上可以分为两个维度,读基金季报要重点关注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金经理的回顾与展望
基金经理对过往一个季度的或者是过往的上一个季度的报告期的基金运作情况做一个回顾,还有对下一个报告期的要做的一个展望,在这里,基金经理会提到,在过去,基金经理他是怎么操作的,那为什么基金净值会出现现在的这个水平,在选股上有什么偏好,对未来有什么样的看法,关于这部分,基金经理会通过季度报告详细的介绍,这是对往期的回顾,还有一部分就是对未来的规划,比如说仓位,还有未来资产的布局等等
当然,我们看季度报告不仅仅为了探索基金经理这个季度的策略,而去看这一部分,而是通过这一部分连续起来看,为什么呢?因为在一支基金发行成立的时候,基金经理会说明他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投资框架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的市场环境扮桐亩下,他会怎么做?而基金季度报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验窗口,可以去验证基金经理所做的是不是跟他所说的是一致的。包括基金经理在上一个季度报告所说是不是和这个季度所做的是一样的,由此可以看到基金经理投资框架的稳定性和投资理念的坚定性,因此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的回顾这一部分最大的价值在于检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回顾与展望理解他的投资理念和框架。
第二部分:持仓的变化
这一部分为什么也重要呢?举个例子,比如说基金经理表示,下一个季度一些低估值的板块是值得布局的,我们就要看一下基金经理是不是这么做的,持仓的板块里面是不是重点布局了这些板块,如果说看好医药、科技主题,那就看看持仓里面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假设基金经理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如果越跌,而基本面没有变化,那他会越买,看看基金经理上一个季度的重点持仓品种里面,如果没有涨,他是减仓了还是继续加仓还是保持原来的仓位,查看持仓的变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检验基金经理是否做到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