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2002-10-10在湖北省宜昌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宜昌市沿江大道189号。
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5007446320786,企业法人胡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资本运营;土地收储;房地产开发经营(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等金融业务,不得向社会公众销售理财类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4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宜昌市有多家城投公司: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市城投公司)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市城投公司对宜昌市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国有资本行使出资人的职能,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本营运、投资运作和产权经营。公司资产13.6亿元人民币。
没有。2018年1月,兴发集团与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收购了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星兴蓝天股份,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调到宜昌兴发集团,内蒙古兴发集团没有调到宜昌兴发集团。公司是经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认证合法的经营性企业,十分可靠。
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3月13日,法定代表人:殷俊,注册资本:2,000,000.0元,地址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沿江大道189号。
公司经营状况:
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3项知识产权,招投标项目46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22条,涉及“经营异常”等
;「关联风险」信息3709条,包括其投资的“宜昌城发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存在风险。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2015-03-13在湖北省宜昌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沿江大道189号。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500331827803C,企业法人邓钧,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企业经营管理;股权投资经营;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城区范围内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受政府委托收取土地租金、土地闲置费;参与市域范围内矿产资源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以下经营范围按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核定内容经营;未取得相关有效许可或批准文件的,不得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在湖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7625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9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无偿划转的原因如下
2022年12月22日,中诚信国际关注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变更及无偿划出资产,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
2022年12月12日,公司发布了《宜昌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变更及无偿划出资产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称:为深化国企改革,宜昌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城发集团”)现将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对公司股权进行调整,并将公司持有的部分子公司股权进行无偿划出。宜昌城发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81.32%股权无偿划转至宜昌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昌城发投资”),变更后宜昌城发投资持有公司81.32%的股权,是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仍分别持有公司16.53%和2.15%的股权,宜昌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控股股东变更事项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公告》还称公司将持有的宜昌市城市桥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股权无偿划出,划入方为宜昌城发集团或其下属子公司,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公告》涉及的资产划出均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中诚信国际认为,本次控股股东变更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本次资产划转后公司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有所减少,但公司作为宜昌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定位未发生改变,本次资产划转事项不涉及公司核心资产,对公司职能定位和偿债能力暂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对公司信用水平暂无实质性影响。中诚信国际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进展并及时评估其对公司未来经营和整体信用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