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深证指数:
深证成份指数,简称深证成指(SZSE COMPONENT INDEX) 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自2015年5月20日起,为更好反映深圳市场的结构性特点,适应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深交所对深证成指实施扩容改造,深证成指样本股数量从40家扩大到500家,以充分反映深圳市场的运行特征。截止至2015年6月1日,深证成指暴涨5.07%报16971.53点。
深圳成指和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
1. 深证成指指的是在深圳上市的一些代表性企业所构成的指数,而上证指数则是指在上海上市的一些企业所构成的指数。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两个指数一般能对我们的交易做出一个导向的作用,即关心一下沪市和深市的指数,就能了解股市的整体状况。对此,一般大家说的大盘,就是看这个指数,我们可以从中掌握整体的发展趋势。
2.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若是看到当天市场呈现出一种持续上涨的态势,即深圳成指和上证指数都开始上涨,那么当天市场的环境其实并不差,投资者都在踊跃做多。反之若是这两个指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那么我们此时要反思下市场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即我们此时是否要出局。
3.指数是由指数公司编制出来的,在中国有这个能力和影响力的机构只有三家,上交所、深交所、中证指数公司,这里的中证指数公司是上交所和深交所联合成立的,所以说到底有权威去编指数的还是两大交易所。
上交所编的指数名称一般前两个字是上证,代码000开头
深交所编的指数名称一般前两个字是深证、国证,代码399开头
中证指数公司的指数名称一般前两个字是中证,代码同时有000和399开头,比如最著名的中证500指数,399905和000905两个代码都是该指数。
指数公司是做什么的呢?要知道任何一个指数它都是由固定的成分股组成的,比如创业板指(399006),看代码399就知道是深交所的指数,但是要注意,这个指数虽然叫作创业板指,但组成它的成分股并不是所有的484支创业板股票,而只是其中业绩比较好的100支股票。于是有人会问,是谁从484支股票里挑出那100支呢?答案就是指数公司。
1、性质不同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深证成份指数,简称深证成指(SZSE COMPONENT INDEX)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2、规模不同
自2015年5月20日起,为更好反映深圳市场的结构性特点,适应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深交所对深证成指实施扩容改造,深证成指样本股数量从40家扩大到500家,以充分反映深圳市场的运行特征。截止至2015年6月1日,深证成指暴涨5.07%报16971.53点。
从1990年至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从最初的8只股票、22只债券,发展为拥有894家上市公司、938只股票、18万亿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场,拥有199只政府债、284只公司债、25只基金以及回购、权证等交易品种,初步形成以大型蓝筹企业为主,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层次蓝筹股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证券市场。
3、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自由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股价指数
百度百科-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我国深圳成分指数的成份股40只,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基点1000点,1994年为基期,与海外主要股市编制股指的规则大体相同。
拓展资料: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