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一夜由53.98元变成了17.95元,是因为进行了除权除息。
简介:
进行股权登记后,股票将要除权除息,也就是将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利予以解除。除权除息都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后进行。除权之后再购买股票的股东将不再享有分红派息的权利。
在股票的除权除息日,证券交易所都要计算出股票的除权除息价,以作为股民在除权除息日开盘的参考。 因为在开盘前拥有股票是含权的,而收盘后的次日其交易的股票将不再参加利润分配,所以除权除息价实际上时将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予以变换。
对于送股除权,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格除去所含有的股权,就是除权报价。
其计算公式为: 股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股率) 。
对于派息,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股票应分得红利。
若股票在分红时既有现金红利又有红股,则除权除息价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应分的现金红利)÷(1+每股送股率 ) 。
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是全球的共同目标了。中国"双碳"目标是在2020年提出的,再看美国,在拜登正式上任的这一天,就对外宣称将在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把碳中和在2050年完成。而想要达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目标,必须要做到光伏发电,因此,产业链儿相关的企业将受益。下文中将对光伏硅料龙头--大全能源进行重点分析。
在开始分析大全能源前,我整理好的光伏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光伏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大全能源主营业务是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在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中,它是其中一个,多晶硅是它的主要产品,用于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打造了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是获得工信部等部门认同的。
对公司的内容大致讲解了之后,下面具体分析公司独特的投资亮点。
亮点一:技术远超同行,强化低成本优势
大全能源长期专注于高纯多晶硅产品的研发,通过十年的引进消化、自主研发和共同研发,聚集了涵盖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目前产品质量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最高的《电子级多晶硅》(GB/T 12963-2014)电子 1 级标准。其中这里面晶硅单晶用料多,比例甚至达到了99%以上,占到了行业内绝佳领先地位。
同时,大全能源应用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实行能源使用的集约化,进一步来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和原材料单耗,将生产成本进行降低,是行业内成本排在通威后面的硅料企业,占据了极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亮点二:深度绑定下游头部客户
大全能源数十年都在深耕硅料生产,拥有比较好的产品和生意,有了特别多的知名客户,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中环股份等长期合作关系搭建起来了,并且通过与隆基、晶科、上机等硅片行业或一体化龙头签订合作协议,使长单一直到2024年。
采取提前签订长单的措施,一来可以使出货更加稳定,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二来有利于根据销售需求确定后续产能扩张进度。除此之外,大全与下游客户的价格是按月进行协商的,用这样的方法,硅料紧缺时大全就可以获得高额盈利,大全一直在比较有利的地位上。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大全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大全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高效、清洁、多元化是当前全球能源的发展趋势,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进一步推进低碳化和去碳化的能源转型。各国在2021年开始实施各项政策,以后对新能源的发展更加积极,就拿光伏来说,它作为可再生能源中具有灵活性而且拥有最低成本的电源,之后将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要来源,光伏行业将进行快速式上涨,而作为光伏发电上游的硅料,也将获得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概而论之,大全能源身为国内领先的硅料生产商,不止是技术领先也深度绑定头部客户,未来将充分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会看,对于大全能源未来表现很值得期待。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大全能源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大全能源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大全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2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是全球的共同目标了。中国在2020年已经把"双碳"目标提出了,在拜登上任的这一天,美国就对外发布将会在2035实现无碳发电,2050 实现碳中和。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就包含了光伏发电,因而与之相关的产业链都将受益。下面就重点分析光伏硅料龙头——大全能源。
在开始分析大全能源前,我整理好的光伏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光伏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大成能源主要经营的业务范围包括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它是众多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中的一个,多晶硅是他最主要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在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中应用,创办了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是得到了工信部等部门认定的。
简单讲解了公司的基础概况之后,接下来仔细讲解一下公司独特的投资亮点。
亮点一:技术远超同行,强化低成本优势
大全能源长期着重于高纯多晶硅产品的研发,通过了长达十年的共同研发、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积蓄了含有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目前产品质量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最高的《电子级多晶硅》(GB/T 12963-2014)电子 1 级标准。其中多晶硅单晶用料较多,占有比例更是超过了99%,在行业里面绝对占到领先地位。
同时,大全能源应用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很大程度上达到能源使用的集约化,使得单位产品的能耗和原材料单耗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了下来,是行业内成本与通威差一个名次的硅料企业,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不容小觑,
亮点二:深度绑定下游头部客户
大全能源针对深耕硅料生产用了很多年,靠比较好的产品和声誉,攒下了大量知名客户,建立了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中环股份等的长期合作关系,并且进一步与隆基、晶科、上机等硅片行业或一体化龙头达成合作,使订单一直到2024年。
使用提前签订长单的方法,一来可以保障出货,稳固自己的龙头地位;二来可以依据销售需求,来判断要不要扩张产能。除此之外,大全与下游客户的价格是按月进行协商的,这么做大全在硅料紧缺的时候就可以获得高额盈利,大全一直在比较有利的地位上。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大全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大全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全球能源当前正在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转型,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低碳化和去碳化的能源转型。2021年各国相继落地了各项政策,未来积极发展新能源的步伐不会停止,针对光伏,它属于可再生能源中最具灵活性而且成本最低的电源,在技术进一步进步的背景下,之后将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要来源,光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作为光伏发电上游的硅料,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总而言之,身为国内领先的硅料生产商大全能源,即技术领先又深度绑定头部客户,未来将充分得到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会,看好大全能源未来表现。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大全能源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大全能源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大全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是否具备足够宽的安全“护城河”,是衡量一家企业能否长期有效发展的重要标志,即使是已经成为硅片龙头的隆基股份(601012.SH)对此也不敢有丝毫放松。
3月21日晚,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公司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8家子公司与通威股份(600438.SH)的4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不含税),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
此次重大采购,引发隆基股份投资者热议,有人认为是“超级大利好,证明订单充足且生产材料保价保供。”
从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变化的新阶段,光伏产品的盈利水平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终端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稳定的原料供应对于硅片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2022年3月21日晚,隆基股份披露的“关于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显示,本次采购合同是基于双方2020年9月25日达成的《合作协议》签订的日常经营性长单采购合同,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22年3月16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
另外,双方在供应链合作方面达成一致,即“2020-2022年,隆基股份每年向通威股份包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的项目公司采购的高纯晶硅数量不少于隆基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3.75万吨)。”
同样,“通威股份每年向隆基股份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的项目公司采购的单晶硅片数量不少于通威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12.5GW)。”
到了2020年9月25日,考虑市场变化和双方需要,双方对合作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调整,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再度签订了《合作协议》、《关于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和《关于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协议》,就隆基股份参股投资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永祥新能源”)和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下称“云南通威”),并与通威股份建立长期稳定的多晶硅料供需关系达成合作意向。
按照合作协议,永祥新能源的一期高纯晶硅项目实际年产能3.5万吨,通威股份拟对其进行增资扩产,扩产后设计年产7.5万吨,隆基股份同意保持15%持股比例同步增资。隆基股份拟参股投资云南通威(通威股份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实施主体),参股后持股比例49%。
隆基股份与通威股份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量为基础目标,即“隆基股份的硅料需求优先从通威股份采购,通威股份硅料优先保障供给隆基股份。”
在此基础上,2022年3月21日,隆基股份旗下的8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
上述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硅料供应商也比较多,“国内的几家硅料企业都是我们的供应商,只是采购数量不同而已。”
截至2022年3月16日,多晶硅再度涨价,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2-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7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9%;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2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57%。
“硅料之前的供给紧张,主要是前两年没有新增的产能,但是这两年的新增需求开始释放,所以这个环节就显得比较紧缺。”上述隆基股份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每个月都有新增产能的释放,但是短期内还不能全部满足下游需求,“这种供需紧张的局面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才有缓解的可能性,而且这还要看下游需求的情况。”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截止目前公布新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新进企业已有16家,规划产能共计超过170万吨/年,若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产能,总增量将达到350万吨/年左右,2025年终端需求乐观预计400GW,硅料需求量约150万吨,相比2021年需求增量约90万吨,可见扩建产能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
“国内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企业大概是13家,但是海外企业检修及运输等问题将导致国内进口量受一定程度影响,故4月份国内硅料供应虽有增量但仍不及预期。”上述某券商电新行业分析师坦言,“但是今年二季度,前期新产能会陆续达产和充分释放,因此预计硅料需求的增幅将更多集中在即将新释放的产能部分,价格应该会有所松动。”
实际上,隆基股份不仅仅是一家硅片生产商,它的组件出货量高踞全球第一,这家公司更像是一家光伏全产业链的企业。
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隆基股份继2020年成为全球组件出货第一名后,2021仍持续稳坐第一名的龙头宝座,其内外销组件出货总量远超第二名10GW以上。
从隆基股份近年来的战略布局来看,该公司对于光伏产业链的扩张一直没有停止脚步。
2022年3月12日,隆基股份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就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投资金额约195亿。
2022年3月4日,隆基股份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曲靖(二期)年产 20GW 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投资补充协议》,曲靖(二期)单晶硅棒项目投资规模维持年产20GW不变,单晶硅片项目投资规模由年产20GW变更为30GW。
2021年12月31日,隆基股份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计划募集资金70亿分别投资于“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年产3GW单晶电池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隆22转债正股是近些年很火的额大牛股,是光伏茅,里面有传奇的股东陈发树,陈发树除了成功投资了隆基股份,还成功投资了紫金矿业,总之陈发树还是很神奇的存在,之前陈发树花巨资聘请的打工皇帝唐骏也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谈,我个人也曾经现在听过唐骏的演讲,还是很有蛊惑性的。
光伏这个行业,曾经也诞生过不少首富,不过有些首富也渐渐离开历史舞台,比如无锡尚德,再比如光伏大佬李河君。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这个位置我是不会买入隆基股份正股,如果发行可转债,价格合适我可能去参与一些,当然也需要隆22转债达到我的心理价位,达不到我就看看而已。
我曾经看到某投资者把光伏产业的上下游全部分清了,哪个组件哪个上市公司竞争力强,有的时候通过看个股就能知道现在炒光伏哪个组件,哪个功能区间等等。
2021年三季报,隆基股份完成营业总收入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长18.87%。
【拓展资料】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
隆基股份之前发行过隆基转债,不过隆基转债没有赶上隆基股份大的波段,之前最高的价格是快要提起赎回时触碰到的,价格为158.20。隆基转债首日开盘价为123.5,收盘价为130.32。盘中最高价为131。在2017年已经是非常传奇的存在,也是在哪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打新债了,是没有人进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