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车刚上市不知道口碑性能怎么样,并且新车也没有优惠。
新车上市在没有任何口碑的基础上,这种做法是非常有风险的,尤其对于国产车。2019年,很多汽车产品的价格降幅非常之大,比如途昂的2.0T入门级产品,国六车型的官方起售价为30.09万元,但是在2019年7月全国终端的最低价已经到了不到20万的水平。
所以其实建议大家新车上市半年以内先不要买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等车降价,中国车市,除了日系品牌中的丰田和本田在价格方面相对比较坚挺,其他品牌包括自主品牌的价格跳水幅度都比较大,甚至连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也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该降价的车型,半年之后,价格基本上也就稳定下来了,这时候出手也不算晚,就算是不降价,也没亏多少,离车型换代还有很长时间,不用着急。
扩展资料
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产品品质的观望,其实到了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需要对产品本身比较谨慎的,已经不仅仅是自主品牌了,合资品牌产品也是如此,可以看一下很多投诉平台上,合资品牌投诉量已经遥遥领先,所以其实有些之前口碑比较好的产品和车系;
到了如今,却出现了很多细节方面的缺陷和共性问题,那么如果一上市就购买,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为这些投诉数据提供基础数据了。
但是有个半年的时间,其实足够很多汽车产品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尤其是安全性和三大件方面的缺陷,那么半年之后,就可以看到准备购买的车型在口碑方面的优劣,再去权衡这些车型是不是值得购买了,有哪些缺点是可以被容忍的,有哪些缺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再决定买不买,就能形成比较成熟的认知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车市动荡 新车上市多长时间买最划算?耐住性子等半年,有大惊喜
你好,刚刚上市的车不建议购买,因为具体故障率高不高,油耗有多高,动力怎么样等实际用车评价都没有,不好参考评判性价比怎么样。
以前广州车展,很多车企又发布了不少新款车型,在买车的时候,很多老司机或者是专业人士,都会说新款车型,没有经过市场验证,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建议大家去购买。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车企,在量产之前,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专业测试了,不会存在什么大的问题,买刚上市的车,到底是提前尝鲜还是给厂家做小白鼠呢?
一般来说,一辆车型在上市之前都会先搞个样车进行产品验证,产品验证,又分零件级别的验证和整车级别的验证,零件级别的验证,就是验证每一个零件是不是合格,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整车级别的验证,就复杂多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路测试,各种不同的工况都要是道路测试的用车强度,非常的大,往往是我们日常用车强度的数倍。
大众试验场的技术经理就说过,新车,在耐久试验跑道上跑个8000公里,相当于正常公路上面跑10万公里,新车,想要进入量产的阶段,必须,在各项实验上面全部通过,所以,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的问题,都会在量产之前被排除掉,但是即便是这种高强度的道路测试,也没有办法保证能够覆盖我们用户所有的实际用车场景。
比如说,有的人买车是上下班代步,有的人,拿去跑长途,跑工地,甚至,还有一些人放着不开的等等等等,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用车环境之下,车子的某些设计或者是某一个零件,从理论上来说,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小故障,就好比程序员写代码一样,本地环境,运行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正式环境,就爆出了一大堆的错误。
刚刚,是从理论上来说,从实际的数据上来看,刚上市的新款车,故障率,也确实是高一点。就拿本田的思域来说,美国的汽车投诉网站上面他有统计,近十几年里面,思域投诉量最高的是在2001年和2006年,而思域,恰巧就是在这两年进行了更新换代,同样的还有雅阁,2003年和2008年换代的时候,投诉量也是十几年里面最高的两个年份
所以,新车一般是到一年半以后才开始慢慢的有优惠,买新上市的车型,也是有好处的,第一个就是能够享受到最新的车型技术和设计,对于很多汽车爱好者来说,价格和一些小毛病,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厂家的服务态度会好一点一般新车上市以后,厂家都会密切关注汽车的销量和使用情况,以便不断提高服务和改进技术,这个时候,如果汽车出现了问题,厂家短期内就会采用高成本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以免产生负面的新闻。
就好比,三星手机之前爆炸,厂家立马就下了血本,给出了一年免费换电的政策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总的来说,买刚上市的新车并不算给厂家做小白鼠,虽然花了更多的钱,车子可能还有一些小毛病,但是,能够提前享受到最新的汽车技术,就算出现问题,厂家的服务态度也会更好一点。如果你是考虑高性价比,可以等新车发布一到两年以后,价格开始有了优惠,质量慢慢也稳定了之后再开始购入也是比较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