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国企改革方向有哪些(三峡能源国企改革方向有哪些企业)

2022-11-17 3:03:40 证券 yurongpawn

2020年国企改革主要的方向是哪些?

‏楼主你好,本人来说下,2020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前几天中大咨询的专家来咱们单位培训讲座有提到这个,之前国资‏委也在各种会议上讲过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是这七个方面: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是要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

四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

五是要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六是要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三峡能源国企改革方向有哪些(三峡能源国企改革方向有哪些企业) 第1张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国企重组新路?

文/徐栋章 能源情报

三峡新能源上市后,当天市值突破1000亿元。此后连续上涨,至今市值已接近1500亿。

北京国企北京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更好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国资委作为北控集团全资控股股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共识,通过引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控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深化股权合作。

一家是新能源发展的明星央企,一家是北京典型国企。两家联手,意在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其意义已经超出简单的资本运作之外,强化在执行政策方面的能力。

有媒体报道猜测,三峡集团或将控股北控,从而冲击世界500强。不过,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确消息。两家资产合计接近1.4万亿,超过500强的门槛。

三峡集团是深耕清洁能源的央企。三峡集团依托三峡工程,引领水电建设,践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努力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致力于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国际投资业务聚焦具备互联互通条件的周边国家市场、南美洲非洲水资源富集市场、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展开并购和新建项目。截至2018年底,三峡集团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总量超过1700万千瓦,在国际市场形成有影响力的三峡品牌。

新能源业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6月,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6月三峡新能源在上交所上市。

截至2020年底,三峡集团可控、在建和权益装机达1.4亿千瓦;资产规模接近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0.78%,保持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在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13年获评A级。三峡集团的装机、资产规模都紧随五大发电集团,而且其发电装机都是清洁能源。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

199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业主,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7年12月28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历经近30年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三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作为三峡开发的主体,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批复三峡集团战略发展定位: 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 同时要求发挥好“六大作用”,即: 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 社会 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归结起来,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产业升级、走出去和国企改革中都要发挥作用。

北京控股也不简单,是北京最大的国企。其业务涉及城市运营的方方面面。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5 年1月成立,由原京泰实业集团、北京控股和北京燃气集团联合组建的市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北控集团以“让城市生活更美 好“为 社会 责任使命,紧抓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引擎,契合国家战略需要,重点投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致力于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城市一体化综合服务。

北控提供城市运行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城市燃气、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发电、环卫、危废处理、城市热力,智慧管网、区域能源互联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海绵化项目,地下水污染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等,形成一个城市运行的矩阵。

其业务覆盖全国 400余个城市,海外业务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北控集团拥有各级控股、参股企业 700 余家,旗下有 11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香港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底,北控集团总资产达3204亿元,北控系上市公司总市值 2336亿元,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第 202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 强”第 79 位。

北控在水处理、生态修复方面很早就开始 探索 。这种经验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

北控和三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后,已有合作。

2019年11月,三峡集团、北控水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由国家发改委与三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定位为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未来达到1000亿规模。基金重点投向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绿色环保及能源革命创新技术等领域,全力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现和谐长江、 健康 长江、清洁长江、美丽长江、安全长江的目标。

北控在能源方面,既有公用事业的燃气、水务、热力等传统业务,也布局清洁能源,北控清洁能源已在香港上市。不过其装机规模相比三峡而言,℡☎联系:不足道。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一部分,保护长江,绿化长江、气化长江等提法已经多年。不过长江上的加注站、岸电建设还是稍慢,这一块两家可以联合拓展。

三峡集团入股北控,开启了央企和地方实力国企合作的新道路:为了执行新战略的强强联合。当然,三峡入股北控,还有政策执行的迹象值得细细品味。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社

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法律分析: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社会办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当前改革就是朝着混改、以及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国企改革历程

国企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占有支柱地位,但运营效率低的痼疾也一直难以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一共进行了四次国企改革。

第一次是1978-1992年,通过利税改革、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手段,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但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资源难以优化配置,政府与企业经常相互扯皮、侵权。

第二次是1993-2002年,建立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抓大放小”,实现了国企脱困目标,但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次是2003-2012年,通过成立国资委实现国企归口管理、强化国资监管体系;通过股改、上市和央企重组,实现了国企股权多元化和做大做强。但是这一阶段的改革浅尝辄止,如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很多公司的董事会职权并未落实。

总结过往的国改脉络,不难看出管理方式改革——产权改革——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脉络。本轮国企改革不同以往,从一开始就有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涵盖监管层——股权层——经营层,并以1+N政策体系为实施指引。

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呈现九大趋势

2019年,在目前所处的大变局之下,要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个目标,以国企改革为中心,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增强℡☎联系: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进国资监管改革,克服面宽缺少突破、虚而不实两大顽疾,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2019年,将是啃硬骨头、打硬仗的一年,国资国企将呈现九个方面的改革趋势。

趋势之一: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心,带动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四梁八柱,整体推进,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财政部门与国资部门一同承担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革重担,财税金融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分国有资本用于充实社保基金,应相应降低这类企业上缴“五险一金”负担。

趋势之二: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方向,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赋予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出台权力和责任清单,确保职能定位更准确清晰、监督管理更规范高效,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

趋势之三:央企集团层面全面建立规范董事会,增强董事会决策能力和整体功能。在继续探索建设规范董事会的同时,董事会运行机制将逐步完善,外部董事来源渠道也将更加多元。中国铁路总公司进入公司制、股份制与董事会建设的实质推进阶段,重点是经营权下放。

趋势之四:数十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将开始,新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使得国资体制框架形成,并且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周期、董事会决策事项及流程等方面,制定不同于产业集团的考核和监管模式。

趋势之五:混改的分层分类推动,四批试点与百家行动,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重心由“混”向“改”转变。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如对于追责制度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措施和手段来调和,着力引入多层次多维度多形态的社会资本。

趋势之六:中央企业整合重组,从“国内竞争为主”向“国内外竞争并重”“国民产业融合”转变。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交叉持股、财务投资、战略联盟等多种合作模式将大量涌现。

趋势之七: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强化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环境,国企与民企共同进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产业链条的组合,国企将向着中小企业血脉相连命运相依的生态发展。

趋势之八:加快国企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业链水平,包括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

趋势之九:国企资本活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国家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方面,要减少闲置资本,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