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指数样本券计算用市值(即总股本*股价或分级靠档后自由流通股本*股价)除以全部样本券计算用市值。
股市指数可以说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指数是各个股票市场涨跌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指数,我们可以对当前整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有直观的认识。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它的性质来进行一个分类,股票指数可以被划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五个里,规模指数是大家最常见到的,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还有类似的,“上证50 ”指数的性质也是规模指数,指的是上海证券市场机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比如说“沪深300医药”就算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所构成,这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反映。
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主题的整体状况就是通过主题指数来反映,相关指数是“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前文内容可得,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数所选取的,所以,如果我们就可以通过指数比较迅速的获得市场整体涨跌状况的信息,进而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指数的采样范围 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指数样本股(亦称成份股),成为样本股的前提条件是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 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 样本空间: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 暂停上市股票; 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 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 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选样标准: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 选样方法 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 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 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 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样本股的调整 上证成份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 2. 上证50指数的成份股是在上证180指数的成份股中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强的50只股票。 样本空间:上证180指数样本股。 样本数量:50只股票。 选样标准:规模;流动性。 选样方法:根据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3. 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 样本空间: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上海A 股股票构成上证红利指数的样本空间。 (1)过去两年内连续现金分红而且每年的现金股息率(税后)均大于0; (2)过去一年内日均流通市值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3)过去一年内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样本数量:50只股票。 选样标准:过去两年的平均现金股息率(税后)。 选样方法:对样本空间的股票,按照过去两年的平均现金股息率(税后)进行排名,挑选排名最前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但市场表现异常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不宜作为样本的股票除外。 4.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从上证180指数中挑选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的股票组成样本股。 样本空间:以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作为样本空间。 选样方法:从样本空间中选择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托等行业股票构成样本股。 样本股调整:上证180指数调整样本股,上证180金融股指数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若上证180指数中样本股公司有特殊事件发生,导致其行业属性发生变化,上证180金融股指数样本股进行相应的调整。 5.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 样本选取办法:样本股由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的股票组成。 定期调整:每年5到6月份,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进行重新评选,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根据重新评选结果于7月初对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进行调整。 临时调整:当上证公司治理板块股票有特殊事件发生,以致出现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块申报条件的,将尽快从公司治理板块中予以剔除,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同时进行相应调整。 6. 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从上证180指数与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中挑选100只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组成样本股。 样本空间:以上证180指数和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样本股并集作为样本空间; 选样方法: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按照以下的两个步骤进行选样; (1). 根据上证180指数选样方法对样本空间内股票进行综合排名; (2).在上证180指数与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交集中,挑选综合排名前100只股票作为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如果该交集股票不足100只,则在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中选择综合排名最高的非交集股票补足。 定期调整: (1).随着上证180指数或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定期调整,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股,在1月初和7月初实施调整。 (2).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除非从样本空间中被调出的原样本股票超过10%。 临时调整:如果上证180指数或者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出现临时调整,而被剔除的股票同时也是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那么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将此样本剔除,而优先选择上证180指数与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交集中尚未调入180公司治理指数且综合排名最高的股票调入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如果上证180指数与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交集股票已经全部调入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那么在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中选择尚未调入180公司治理指数且综合排名最高的股票调入。 7.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样本空间由全部上海A股股票组成。 中型企业的界定:参考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的常用方法,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规模基本特征,将样本空间内所有股票分别按照总股本、总资产与营业收入等指标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表 大型 中型 小型 资产总额 ≥25亿元 ≥5亿元 5亿元 营业收入 ≥15亿元 ≥4亿元 4亿元 总股本 ≥4亿股 ≥1亿股 1亿股 注1:对于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只有同时满足三个参数的下限时,才能划归相应的档位,否则划入下一档。 注2:对面值不等于1元人民币的股票,将其折算为1元后进行界定。 注3:总股本指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包括境内股也包括在境外上市的股份。 指数选样:所有被划为中型企业的上市公司股票组成中型企业指数样本股。 样本调整:每年6月份,根据上市公司最新年报重新对上市公司进行大中小型划分。根据最新划分结果,于每年7月初对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成份股进行定期调整,调整生效时间是7月份第一个交易日。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中型企业综合指数成分股进行临时调整。 中型企业界定标准调整:中型企业划分标准每年检讨一次,并适时调整划分标准。 8.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8. 新综指样本股是全部上证所上市的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股票。 10. 分类指数的成份股是相应股票类别或行业类别的全部股票 上证A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A股,上证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B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综合业类,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10. 基金指数的成份股是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 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1.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以为2002年6月2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样本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以2007年6月2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样本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以2007年6月2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样本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以2007年12月28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上证中型企业综合全收益指数 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调整股本数计算方法同上证180指数。 上证180指数/上证180全收益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上证50全收益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 上证红利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数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红利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金融全收益指数 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调整股本数的计算方法同上证180指数。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 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上证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数 同上证180指数。 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上证180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数 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 / 基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股价×调整股本数),调整股本数的计算方法同上证180指数。 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期× 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 基期× 基日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3.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信息披露和动态 关于发布上证公司债、上证分离债指数的公告 2008-09-22 关于发布上证180公司治理指数的公告 2008-08-26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权重上限因子 2008-07-01 关于调整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8-06-16 关于调整上证180、上证50等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8-06-04 上证中型企业指数样本股调整名单 2008-06-04 关于发布上证中型企业综合指数的公告 2008-04-16 关于调整上证180金融股指数样本的公告 2008-02-13 关于调整自由流通量实施规则的公告 2008-01-08 关于调整上证系列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12-25 关于发布上证公司治理指数的公告 2007-12-19 关于调整上证180、上证50等指数样本股的公告 2007-12-10 更多 指数的修正 1. 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除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上证180指数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注: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上证50全收益指数、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证180金融股全收益指数、上证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数、上证180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数、上证中型企业全收益指数的计算中将样本股分红计入指数收益,供投资者从不同角度考量指数走势。
记得采纳啊
关于上证指数的权重是按(A股的总股本X现价)算出来的,含非流通的A股;并非按A股流通市值,也不是按股票软件里面的总市值排行,因为有部分是有H股的。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由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当中,最频繁遇见的当属规模指数,好比各位常见的“沪深300”指数,是说有300家大型企业股票在沪深市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且交易活跃的一个整体情况。
再者,“上证50 ”指数的性质也是规模指数,说的是上证市场规模较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所象征的就是某一行业目前的整体情况。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这也是反映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一个整体的表现究竟如何。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前文告诉我们,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数所选取的,因此有了指数,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那么市场热度如何我们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知道能够预估未来的走势如何。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回答过题主的问题之后,下面带大家深入探讨一下股票指数的问题!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由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分类,股票指数大概有这五大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当中,最频繁遇见的当属规模指数,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反映的是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交易活跃度很好,且在沪深市场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
另外,“上证50 ”指数就也归属于是规模指数,代表的是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 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比如“沪深300医药”就是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则代表某一主题(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的整体情况,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上述的文章内容可以知道,指数选取了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股票,因此通过指数,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市场整体涨跌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所有上市股票的平均价格或指数较为困难和复杂,因此人们往往从上市股票中选取几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平均价格或指数。用来表示整个市场股票价格的总趋势和涨跌程度。在计算股票平均价格或指数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因此,在选取样本时应综合考虑行业分布、市场影响、股票等级、适宜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票市场形势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值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3)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方法。计算所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以收盘价为基础,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代表性。
扩展资料: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index.通常简称:“Shanghaicompositeindex”(上证综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上证指数最初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股价指标的生成方法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
并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由于 历史 和指数成分等原因,A股技术分析以上证指数为主,但市场并没有基于上证指数的交易产品,众多机构投资者、指数基金、个人投资者只能交易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为标的指数产品,以ETF指数基金、股指期货、ETF期权、股指期权等为主。下面我将为投资者们理清各指数标的之间的关系。
指数编制规则:
目前,上证A股是各指数中唯一包含沪市全部个股的指数,也是包含行业门类样本个股最齐全的指数,其流动市值和总市值最大,更能代表我国优质行业发展情况,而深成指是用深市有代表性的500家个股编制成的指数,因此技术分析更多以上证指数为基础其他指数辅助验证。上证50为上证指数中总市值和成交量排名靠前的50只个股加权编制而成,其总市值占上证的41%。上证180为上证指数中总市值和成交量排名靠前的180只个股加权编制而成,其总市值占上证的66%,当然这也包括上证50个股。沪深300指数是上证和深成指中总市值和成交量排名靠前的300只个股加权编制而成。中证500以沪深指数中剔除沪深300指数和排名后20%个股后按总市值和成交量排名前500名个股进行编制的指数。一般来说,上证50代表上证超大盘股,沪深300代表沪深两市大盘股,中证500代表中小创流通盘好的标的。
指数标的相关性:
上证50与上证指数走势相关性约为0.4(ps:指数相关性有复杂公式计算,此处做近似处理)
上证180与上证指数走势相关性约为0.66
沪深300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走势相关性约为0.66
中证500与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走势相关性约为0.15
股指期货/期权、指数ETF/期权策略 :沪深300指数标的与沪深指数走势更贴近,不论上证和深证哪个强势,都可以做。上证50严重影响上证走势,如果上证走强,上证50一定更强。经常看到深证创业板中小板都大涨,而上证不涨或小涨就是因为上证50没涨,所以看上证大盘可以重点关注上证50指数。沪深300代表沪深两市大盘股,其走势既与上证50密切相关,也与中证500相关,它是介于上证50和中证500之间的指数。中证500主要与中小创指数个股走势密切相关。上证50中 银行、保险、酿酒、证券 的权重加起来超过60%,一般上证能不能大涨就看这些板块是否大涨,指数要冲关重要压力位,必须有以上权重板块形成合力,如果只有其中某一个强势,其他拖后腿,一般是冲高回落或者横盘跳水。做期指和期权时,要充分主要几大指标股的强势拉抬和打压,因为指数基金资金量大在这几大权重板块配置的资金量惊人,其宗旨为维护市场稳定 健康 发展,当遇到衍生品交割日暴涨暴跌、市场形成一致性上涨或下跌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时,上述权重板块的指标股就大有作为了。如果大资金量的稳健型投资者不妨配置些50和300ETF,标的业绩优良一般无退市或巨大利空风险,波动范围平均在正负20%,风险可控,收益有保障。
标的选择: 对于目前结构性牛市,当中小创强势时可以选择IC或500ETF,当上证强势时可以选择IH合约或者50ETF,无论上证还是深成指强势,都可以做IF合约或者300ETF。
行业权重占比:
个股权重占比:
流动性:
根据个股平均流通市值和成交量: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
为保证各大指数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机构们主要跟踪上证50、沪深300指数,为保障机构大资金入场风险控制需求,市场上有股指期货、股指期权、ETF、个股融券等对冲工具,以对冲风险。